個人簡介
吳淑娟(1853~1930),號杏芬女士,清末著名女畫家,歙縣人。父吳鴻勛,曾國藩幕僚,工于書畫。夫唐光照(歙縣人,本名唐昆華,字光照,以字行)曾任江寧知府。
吳淑娟自幼活潑聰慧,早在孩提時,其父就手把手地教她寫字、繪畫、念書。由于庭訓嚴格,加上刻苦勤奮,扎著小辮子的吳淑娟在繪畫技藝上已“盡得其父筆法之妙,乃益肆力于六法,由平正之于神妙,由規(guī)矩以超乎奇杰”。鄉(xiāng)里人皆稱她為“出藍”小才女。
吳淑娟的丈夫唐光照,亦善畫。兩人成婚后,常一起寫詩作畫!都氈瘛芬划,便是由唐光照畫竹,吳淑娟補山、水、泉、石,全幅青竹娟秀茂密,山重水復,地面開闊,意境深遠。
吳淑娟畢生致力于中國山水畫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年逾古稀,仍不輟筆。對于山水、花鳥、蟲魚、人物無不精通。她非常喜愛游覽,經(jīng)常跋涉于名山大川,尋奇于古跡名勝,漫游了祖國十八省的大好河山。正是大自然博宏的氣魄,旖旎的風光給她以取之不盡的藝術養(yǎng)料。出游歸來,她帶回來最多的是卷卷寫生畫稿。此后一段時間,便閉門不出,潛心構思,直至完成“林壑幽深,筆底若有煙云,令人神往的稱心佳作方才停墨。《十八省名勝圖》等就是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
吳淑娟的山水作品取法不一,力求寫真山真水,筆法隨景而變。黃山風景以奇著稱,所作24 幅《黃山圖》,運筆皆奇而深厚結實;杭州西湖景色清雅,在《西湖十景》圖中,落墨皆清而綿渺淵雅。
吳淑娟的人物畫,豐富多彩,千姿百態(tài)。有寫神話故事,如從天而降的大將軍《天神圖》;有畫平民百姓的《豆棚閑話圖》;有正襟危坐的《管夫人小像》。在作畫技法上,畫家?guī)煿哦荒喙牛械漠嬅嬉源止P填實,隨形密布,有的用筆特工,有的則疏爽傳神,筆墨瀟灑。
吳淑娟寫花、鳥、蟲、魚,多為工筆畫!堆┝瓐D》,畫面清奇之氣逼人。《百花圖》長卷,更是畫色生香,天然麗質,畫家用了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一巨作。
畢生榮譽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 年),吳淑娟的作品參加了在羅馬舉辦的意大利博覽會, 意大利王后對她的繪畫非常欣賞,以重金全部買下收藏于皇宮。民國4 年(1915 年),又集生平杰作百條幅,用照像玻璃版印刷成一部畫冊,發(fā)行國內外,中外報界爭相發(fā)表專評文章。許多國家的博物院稱之為“近世空前之作”。吳淑娟70 大壽,民國總統(tǒng)黎元洪特書“林下風高”四字,制匾祝賀。
吳淑娟不僅是一個杰出的畫家,而且熱心于社會慈善事業(yè)。民國6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烽火紛揚,吳捐出作品10 幅交協(xié)約國紅十字會,由該會在上?柕秋埖昱馁u,售價達11700 余元。民國9 年湖北省大災,吳又拿出10 多幅作品義賣,得款全部充賑。
女畫家吳淑娟一生傾心作畫,碩果累累,正如近代余天遂先生在《天心簃評畫》一文中評道:吳女士“無乎不能,無施不可,天地間形形色色,觸于目而會于心,皆足以為畫稿矣。其筆仗之堅勁,氣魄之雄厚,尤非尋常畫家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