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息
類別:文狀元
朝代:明
曾用名:不詳
生卒年:1417~1440
字:宗銘
號:不詳
籍貫(古稱):吳縣
籍貫(今稱):江蘇吳縣
及第時間(中歷):明英宗正統(tǒng)四年
及第時間(西歷):1439年
科別:己未科
名次:進士第一人
授官:無
謚號:莊僖先生
著作:《詠蝴蝶》,《送友》
人物生平
施盤自幼家貧,但他聰慧警敏,過目成誦,穎悟過人,號稱神童。他很小就會對對子。一次,張都憲來到當(dāng)?shù)兀娦∈┍P五官端正,不同一般,就出一聯(lián)想考考施盤的才學(xué)。說:“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笔┍P不假思索即刻應(yīng)道:“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睆埗紤棿蠹臃Q奇。施盤雖然家貧,但他胸懷大志。一次與父親歷游淮、揚,送客時,施盤不慎失足落水,幸得眾人救起。登船后,施盤長吟道:“腳踏船頭船便開,天公為我洗塵埃;諸君莫笑衣衫濕,才向龍門跳出來!
正統(tǒng)三年(1438),施盤鄉(xiāng)試中舉,次年赴會試前曾作詩留別:“紅云紫霧三千里,黃卷青燈十二時!庇钟小对伜吩姡骸澳诛L(fēng)前多落魄,三春應(yīng)作探花郎!睍囁幻星懊M⒃,英宗本擬昆山人張和為第一,又不放心其外表,于是暗派一小黃門至張和寓所偵視,發(fā)現(xiàn)張和一眼有疾,遂改施盤為第一甲第一名,當(dāng)時施盤年僅23歲。
考取狀元后,施盤仍每日立下程限,在翰林院充分利用藏書,刻苦讀書,大有補益。他恭勤職守,求師問學(xué),其詩直逼古人,楊溥深為器重。施盤病重時翰林同僚,為他四處求醫(yī),每日都有人前往探視,去世后眾翰林皆哭吊痛惜!睹髟娂o事》有其《送友》詩“楊柳含煙翠欲流,楊花飛雪點行舟。春風(fēng)送別淮陰道,落月啼鵑動客愁!
施盤以少年摘取高科,才華顯眾而英年早逝,朝野共惜之。其力學(xué)篤行的精神為學(xué)子們效仿,門人私謚莊僖先生。
詩詞選集
送友
楊柳含煙翠欲流,楊花飛雪點行舟。
春風(fēng)送別淮陰道,落日啼鵑動客愁。
送友之楚中
楊柳含煙綠滿條,離筵祖帳列官橋。
論交已見鄉(xiāng)閭好,覽勝寧辭客路遙。
行色一杯淮市酒,歸程千里楚江潮。
遨游有日重相見,未得春風(fēng)逐去橈。
梧桐月
云卷清秋畫角悲,梧桐滿地月明時。
斜穿翠葉通金井,直透蒼波漾玉池。
青女莫驚烏鵲夢,素娥偏惜鳳凰枝。
故人千里關(guān)情處,獨立空階影漸移。
詠影
相親相近已忘年,動定如攜衣袂聯(lián)。
秉燭看花隨客后,臨流把釣占人前。
詩催雪夜同扶杖,月載煙波共泛船。
幾度欲離離不得,倦來仍與抱床眠。
傳說故事
施盤小時侯家里很窮,上不起學(xué),他五歲開始,就上山砍柴、割草賣錢!同時,利用時間,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學(xué)習(xí)認字、讀書、吟詩、作對。施盤九歲那年,他進城賣柴,路過一家私塾,聽著里面?zhèn)鞒鰜淼睦世蕰,他好想進私塾當(dāng)一名學(xué)生。恰好此時,私塾的主人張都憲坐轎回家,發(fā)現(xiàn)了小施盤,張都憲問他,站在這里干什么,小施盤囁嚅地,說出了自己想進私塾讀書的愿望。張合憲一聽,哈哈大笑說:“窮小子也想進我家私塾念書,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經(jīng)小施盤再三懇求,張都憲這才說:“這樣吧,我出一上聯(lián),只要你能對上,我可以破例讓私塾老師收你!睆埡蠎棾龅纳下(lián)是: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這上聯(lián)連用四個“弓”字,兩個“月”、“弦”字。張都憲認為這下子,一定難倒這個賣柴童。沒想到,小施盤聽了上聯(lián),笑嘻嘻地說“學(xué)費我出不起,對對子,可難不倒我。”他略加思忖,便對出下聯(lián):
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施盤對出的下聯(lián),連用四個“錦”字,兩個“霞”、“川”字,完全符合張都憲上聯(lián)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對“新”、“殘”,用“東”、“西”對“上”、“下”,十分工整,張都憲只好讓他進私塾念書了。
施盤故居
江南第一樓雕花樓位于東山半島,原名春在樓,典出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它自1922年破土興建,三年而成,用工26萬多個,占地2畝!斑M門有寶、伸手有錢、腳踏有福、抬頭有壽、回頭有官、出門有喜”是大樓精華。有詩贊:“此樓應(yīng)是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明代施盤狀元府五月底有望迎客
作為“國寶”東山雕花樓附屬建筑的狀元府第是明代開科以來蘇州府第一位狀元施盤的故居。日前,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來首次大修的施盤狀元府搶救性維修加固工程日前進入尾聲,預(yù)計五月底即將迎客。
清代《太湖備考》記載,施槃于明英正統(tǒng)四年(1493)獲已未科狀元,成為蘇州從宋朝度宗咸淳元年(1265),至明朝英宗正統(tǒng)四年(1439),共174年的蘇州開科狀元,亦是東山歷史上兩狀元一探花的第一個狀元。明英宗年間江蘇巡撫周忱、知府況鐘特為之慶賀并留詩碑,施盤亦名列滄浪亭內(nèi)“蘇州五百名賢祠”。清末時,雕花樓原樓主金錫之祖父金葉傳,買下施盤狀元府,成為金氏老宅。施盤狀元府大廳為明代建筑,至今已有560余年歷史。老廳建筑面積共198平方米,正廳坐西朝東,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屋面平緩。大廳頂部有雕刻精美的云霧山,脊檁上還繪有素雅的蘇式彩繪,整體建筑形態(tài)樸實,具有江南明代民居的特征,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雕花樓在升格“國寶”后,在文物部門的支持下,對施盤狀元府按明代見貌進行了搶救性維修。維修后的施盤狀元府占地達1.5畝,中軸線上依次為明式照墻門樓、前花園、正廳、后花園。這幢狀元府第的修復(fù)是明代建筑在江南地區(qū)保存完好的經(jīng)典建筑的實例,也是為了莘莘學(xué)子提供了一道古人狀元文化的太湖亮麗風(fēng)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