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簡介
朱文科靠自學成才,喜愛文學,已在《青年文學》、《世界華文作家》、《散文》、《散文時代》、《作家導刊》、《文學風》、《湖南文學》、《星星詩刊》、《詩潮》、《佛山文藝》、《作家天地》、《文學天地》、《旅游散文》、《光明日報》、《法制日報》、《人民公安報》、《湖南日報》等兩百余家報刊發(fā)表詩歌、小說、散文、雜文、報告文學作品400多萬字。
詩作30多次在全國性征文獲獎,其中:報告文學《勇斗七匹狼的小英雄》獲第六屆金盾文化工程一等獎、詩歌《六十條季節(jié)河》獲中國文學研究會和北京市寫作學會聯(lián)合舉辦的祖國頌征文一等獎、散文《老家土屋》獲中國散文學會舉辦的中華情征文一等獎、詩歌《奶奶》獲湖南詩人年度獎,還兩次榮獲山東省作協(xié)“萬松浦文學新人獎”。詩作兩次被省作協(xié)《文學風》雜志“新銳”欄目配評論集中推介。散文《想你,故鄉(xiāng)的山溪》被選為全國中職學校通用語文(基礎模塊)教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該同志的作品還先后40多種全國、全省文學選本。中篇紀實文學《血色驕蘭》被湖南電視臺改編為兩集劇播出。系中國詩歌學會、中國散文協(xié)會、中國公安作家協(xié)會、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犯罪學研究會會員,耒陽市作家協(xié)會、《湘南文學》雜志主要創(chuàng)建人。
主要作品
長篇校園小說《紅楓之戀》,21萬字,首發(fā)起點中文網(wǎng),《中國校園文學》、《耒陽生活》連載
長篇歷史小說《血色野菊》,59萬字,作家出版社2011年出版
長篇紀實文學《耒陽兒女上井岡》,35萬字,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中篇紀實文學《血色驕蘭》,6萬余字,2010年7月被湖南電視臺改編在金鷹紀實頻道播出。
中篇小說《耒水悠悠》,4萬余字,載1994年《文苑》雜志頭條,《中篇小說選刊》轉載
散文集《煤油燈》,18萬字,2006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詩集《睫毛上的村莊》,2009年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
論朱文科的詩歌創(chuàng)作
朱文科是一位湖湘地方性的作家,也是一位在小說、散文、詩歌等領域都有建樹的作家。他的作品鄉(xiāng)土情懷濃,因而具有很大的探究空間。他的詩歌從平常生活入手,體現(xiàn)出了鄉(xiāng)土景觀、鄉(xiāng)土情感、鄉(xiāng)土人物的多元化主題;[span]在藝術方面主要從語言、意象等方面來詮釋現(xiàn)實主義的寫法。[span]
多元化;語言;意象
詩歌主題的多樣化
鄉(xiāng)土主題的詩歌在朱文科詩作中占據(jù)絕大部分。所謂“鄉(xiāng)土文學”,是指作家筆下所描寫和反映的鄉(xiāng)土農(nóng)村生活,“帶有濃重的鄉(xiāng)土氣息和地方色彩”。朱文科的大量詩篇與故鄉(xiāng)的泥土有種天然的聯(lián)系,字里行間彌漫著泥土的芬芳,散發(fā)著泥土的氣息。他的《耒陽,我眷戀的家鄉(xiāng)》等一批鄉(xiāng)土詩以及大量鄉(xiāng)土散文、鄉(xiāng)土小說,近距離地反映衡陽農(nóng)村的生活,衡陽農(nóng)民的處境和他們的追求、奮斗、掙扎、幻滅,揭示出生活的本質。以下將從鄉(xiāng)土景觀、鄉(xiāng)土情感、鄉(xiāng)土人物等方面,分析朱文科的詩歌作品多元化的主題。
朱文科的家鄉(xiāng)耒陽位于衡陽市東南部,是中華始祖神農(nóng)氏發(fā)明耒耜之地,中國農(nóng)耕文化發(fā)祥地之一,素有“荊楚名區(qū)”、“三湘古邑”的美稱。詩是因情志而產(chǎn)生的。朱文科內心的感情像巖漿激蕩,噴薄而出就成了詩。朱文科生長在農(nóng)村,兒時牧過牛,干過農(nóng)活,父母親戚都是農(nóng)民,因而對農(nóng)村懷有深厚的感情。盡管成年后他離開了故土,但童年深藏的記憶揮之不去,濃厚的鄉(xiāng)情總在心頭如泉涌動。于是,他鋪紙揮毫,寫鄉(xiāng)村的山水、兒時的記憶和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這樣,鄉(xiāng)土詩就成了他詩作的主旋律。
朱文科的詩歌中,隨處可見他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從《鄉(xiāng)音》到《鄉(xiāng)村的三行記憶》,從《秧苗出嫁》到《走在田埂上》,從《開滿村莊的花朵》到《雙搶季節(jié)》,詩人都有一種對故鄉(xiāng)土地無法割舍的情感,他的詩歌之根深深地扎在故鄉(xiāng)的泥土之中,故鄉(xiāng)的泥土里長出了清新優(yōu)美的詩行。
朱文科在《故土》中寫到,“田野里的油菜花/知道二月風何時到達/小溪邊的柳樹葉/知道三月的陽光會開出多少枝椏,”“而新生的每一根白發(fā)/都是父親浸泡的谷芽。”陽光會開出枝椏,白發(fā)是父親浸泡的谷芽,這樣的詩句,清爽新鮮,簡約明了,不枝不蔓,柔美動人。曾祖母的“紡車上的情歌,總是走調/......絲線,越紡越近/日子,越拽越遠!毙蜗篚r活,情真畫美,感人致深。鄉(xiāng)村的炊煙是“一條倒立的河/滋潤了村莊的日子/城里孩子下鄉(xiāng)/灶火旁/掉了門牙的老爺爺會告訴他/孩子,你要準備一副鋼牙/這里的日子,好長,好硬!”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用簡約清爽的語言來表達詩人對故土的熱愛之情,感情真摯細膩。/
比如《老廟》:“做過戲臺,架過批斗場/也做過露天電影院/故事在正面,高潮在背面”老廟的滄桑和無奈,在詩人智慧的講述中得以呈現(xiàn),這樣的講述已脫離了單純歷史的還原,脫離了以往鄉(xiāng)土詩的單純寫景與狀物老套路,從而具有了新鄉(xiāng)土詩的意蘊,融入了詩人自身的思考與批判,此“老廟”非彼“老廟”。《村口》:“想起村口,想起兒時的碗口/碗口喂活了一個人/村口喂活了一些人”,“村口”內涵的擴大,給讀者以多樣的想象空間。
人的一生,是一個愛與被愛的過程。當我們呱呱墜地,就會有種偉大無私的愛縈繞在我們身邊,那就是母愛。母親把她所有的愛與奉獻都慷慨地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們,哺育我們成長,卻不計回報。母愛是不能用世俗的金錢貨幣來衡量的。擁有母愛,勝過擁有金山銀礦等世間的一切財富。
朱文科的母親卻在他初中時就離開人世,詩人只能用文字表現(xiàn)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請看他的《母親,天堂里有豌豆花嗎》:“母親。我總懷疑/您是否真的去了天堂/我看不見墳頭,只看到一片草荒”,對母親的無限思念致使詩人始終不相信母親離開了人世,“這個季節(jié),蛙聲愛騷擾村莊/而您是醒著的/那滿山青綠是醒著的/只有童年的蟈蟈]/常常被豌豆花香迷醉/它叫著,找不到歸途/宛如每個黃昏,您坐在村口/呼喚我的奶名,一遍又一遍/生怕晚歸的兒子,迷失方向”回憶與母親一起度過的童年,懷念兒時母親的呵護,蛙聲、青山、綠水、豌豆、母親,多么幸福,多么和諧,而今這一切都不復存在,傷心、難過、懷念之情涌上心頭。詩人通過簡單的語言來體現(xiàn)自己內心的真摯感情。
在詩歌《村魂》中,詩人說:“不用打聽,村莊的靈魂躲在哪里/青壯年都走了,那些老人和孩子/肯定找不到,也弄不明白……菜地越種越少,山坡越來越荒/村莊越來越矮,越來越輕/比莊稼還要茂盛的狗尾巴草/夜夜發(fā)出憂戚地呼喚/快回來,快快回!鄙鷳B(tài)環(huán)境的急劇惡化,讓一幅記憶中家園秀麗的水墨畫就這樣漸遠淡去了,植被破壞,耕地退化,讓無數(shù)鄉(xiāng)鄰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到異鄉(xiāng)去找尋生存的土壤,唯有倔強的老人和滿懷期盼的孩子,還在像耐旱的狗尾巴草一樣憂戚而焦慮地等待,那些游散的村魂,何時能滿載榮光歸來?讀到這里,我的心情異樣地低落,多年的漂泊苦旅,想起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讓我一時間步履特別沉重,和詩人一樣,我們都是親人走失的村魂,一顆因經(jīng)年奮爭而幾近焦脆的心,夜夜在他們的呼喚中疼痛著,因為家園無時不在我們的夢里。
愛情,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詩歌亦然。在多如恒河沙數(shù)的愛情詩作品中,有用手寫的,寫簡單的感觸,外的印象;有用腦子寫的,多些智慧和人生思考;有用靈魂和生命寫的,把自己的強烈感情和生命體驗溶入其中,感人至深。朱文科當屬后者。他的愛情詩是他個人生活的藝術折射,是在強烈感情催動下,創(chuàng)造出的意象和意境。
朱文科寫過很多的愛情詩,《水祭》便是其中之一:“七月的陽光長滿心事/使天空變得悒郁/愛的流水,謊言也美麗/海誓山盟架成彩虹/一聲驚雷掠過/足以打落河底。水底有苦澀的細節(jié)/有積藏多年的相思/洗得透亮而甜蜜/我浮在水面觸摸/一滴簡單的水/冰涼沉重/遮沒了凄艷的玫瑰!痹娙嗽趹涯睢八,我的少女”,以細致入微的情感寫出“多年的相思”和“苦澀的細節(jié)”,在找不到青春源頭的逝水年華中,有些像少年維特之煩惱,悲憫之情難以言表,又不能張揚喧嘩。于是,以水祭為意象,“冰涼沉重”地表達了對凄艷玫瑰的相思相愛之情。從這首詩的風格上可以看出,詩人沉郁柔美的個性和靈性真摯的風格。
從內容上看,朱文科的愛情詩寫出了愛情中人的諸般狀態(tài)和樣態(tài),或寫對初戀的美好回憶,或述發(fā)對戀人的深深思念,既有沉陷于愛情中無以自拔的癡情,也有被愛情之刃刺傷后帶來刻骨銘心的創(chuàng)痛,既有“多情反被無情惱”的苦楚,也有愛過之后“此情可待成追憶”的感悟,讓人感到愛情如春花般美麗,也如冬雪樣的凜冽。他的《分手》、《離別》、《短信》、《回憶》等短詩,不僅讓人從中讀到詩人流露的某種“傷感”、“嘆息”、“深情”,甚至“絕決”,更讀到詩人對愛的執(zhí)著、堅守和捍衛(wèi)。
從藝術上說,朱文科的詩風是豐富多彩、不拘一格的。表現(xiàn)手法隨著意境的變化而變化,但這變化始終體現(xiàn)出一往情深。比如“那個村莊何其渺小,我走不出一輩子/這個世界何其遼闊,我卻輕易地/讓你喊疼了我的名字/你的聲音和她的聲音何其相似/只是,她喊醒的是親情,你喚醒的是愛情/只有你能喊疼我的名字,喊得我寧愿/一寸寸,一寸寸去死”(《喊疼我的名字》),就不斷開拓新穎獨特的審美領域,給人以柳暗花明的感受。古今中外的情詩,車載斗量,最易落入俗套、濫調,然而朱文科的情詩,完全是他的本色,與眾不同,難能可貴。
朱文科的愛情詩既有對愛情的幸福想象,又有對愛情創(chuàng)傷的記憶,更充滿了對愛情的哲理思考,傾注了全部的感情,所以新穎別致,形象相偕,意趣相映,如一杯農(nóng)人自釀的米酒,清醇、亮色、自然、味甘。
朱文科善于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熱情地謳歌“父老鄉(xiāng)親”。那些終年耕耘在黃土地上的農(nóng)民,是農(nóng)村的主人。他們用辛勞和汗水裝飾了一個個成熟的金秋。他們是民族的脊梁,值得我們放聲歌唱。《鄉(xiāng)下親戚》中寫到:“鄉(xiāng)下親戚骨頭也硬/在我富貴的時候/他們疏遠我/在我饑餓的時候/他們用臘肉、草魚、土雞/還有原汁原味的親情/填滿我生命最脆弱的日子。”寫《父親的手》:“許許多多沉重而粗糙的日子/順著溝溝壑壑的村莊/蜿蜒到父親的手上!睂憽对婺浮罚骸凹徿嚿系那楦杩偸亲哒{/蒼茫雪意飛白雙鬢……/窗外青山一天天老去/絲線越紡越近/日子,越拽越遠。”寫《母親》:“母親一年四季很忙/扁擔終日壓著瘦削的肩/一頭系著故鄉(xiāng)的炊煙/一頭系著我的童年!边有奶奶、滿嬸子、梅姐……一群勤勞憨厚淳樸可愛的人,一幅鮮明生動的人物畫卷。他還善于從小處著眼,去發(fā)現(xiàn)和擷取農(nóng)村里的小景小物,田埂、小橋、池塘、老廟、黃牛、竹鳥、麻雀等,無不通過挖掘提煉,賦于了靈氣,使它們成為詩里熠熠生輝的主人。
朱文科對家鄉(xiāng)愛得愈深切,關心就愈強烈。他看到“青壯年都走了”,外出打工去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受到影響,甚至地也荒了。他在《村魂》中憂心忡忡地寫道:“菜地越種越少,山坡越來越荒/村莊越來越矮,越來越輕/比莊稼還要茂盛的狗尾巴草……”于是大聲地呼喊:“快回來,快快回!”筆底流出的憂患意識令人動容。
在《兩個村莊》中,詩人深情地說:“任何一個村子都有兩個村莊/山上一個,山下一個/山上的村莊,祖先挨著祖先/山下的村莊,晚輩牽著晚輩/山上的村莊常常惦記山下的村莊/山下的村莊常常忘記山上的村莊/山上到山下,是一條很遠的路/彎彎曲曲,幾代代走不完/山下到山上,是一條短短的路/撒一泡尿,就能完成一次升降!币粋古老民族的倫理、美德盡蓄其中,也暗含著對人生的無盡思考。詩人對兩個村莊的比喻深情、貼切,對比形象、鮮明,僅開頭的兩句,就驚爆讀者的眼球,有多少在農(nóng)村生長過的人,誰曾有過這樣的思考?對家園的惦念,更多的只是指向活著的人,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對祖先的懷念已并不強烈,也可能從來就沒有思考過,在另一個凄涼的村莊,有無數(shù)雙關愛的眼睛一如生前還在殷切地看著我們,希望后輩兒孫能香火傳遞,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墒牵覀冊缤硪獜倪@個村莊走向另一個村莊,這段距離,有時近得甚至可以用顯微鏡觀察,因為生就是一瞬間,死無非是一次回歸,不論在哪個村莊,親人們早晚都要團聚,所以詩人才會說“任何一個村子都有兩個村莊”。
現(xiàn)實主義寫法
在藝術手法上,朱文科采用的最明顯的是現(xiàn)實主義寫法。朱文科的散文集《煤油燈》和詩集《睫毛上的村莊》中,對人物以及人物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是認真的、不加粉飾的,盡量再現(xiàn)出逼真的生活,反映生活的本質。他主張:“詩歌的本質應該是為廣大的勞動大眾服務,而不是局限于小圈子寫作,自娛自樂,互相吹捧。詩歌拋棄了生活,拋棄了人民,就是拋棄自己。”以下將從朱文科詩歌的語言、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來分析。
“詩歌寫作中用于傳達詩歌意象的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語言,而是一種新奇的精美的變形語言。詩歌語言在物化意象時特別講究精煉的內涵,它要通過大力度的練字、練句,以較小的篇幅來完美地容納高度概括的內容。”
“一個詩歌意象往往因一個優(yōu)美、準確的動詞而熠熠生輝。詩是最高的語言藝術,它對語言的要求嚴于其他文學種類,尤其是含蓄精煉上的講究。”
一首詩多則數(shù)十行,少的只有三五行,不允許長篇大論;寥寥數(shù)語,內涵豐富,勝過超級壓縮餅干。因此它必須凝練,以最短少最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最豐富最熾熱的情景,道出欲言難盡的情感。
朱文科寫詩在語言上刻意求工,也是值得稱道的。前面引述的詩句足以證明,為了強調這一點,這里再舉一例。《池塘》:“是誰/在村莊的酒窩/盛滿了微笑。”總共三行十幾個字,其內涵要用多少話才能述說清楚?這種類型的短詩為數(shù)不少。古人寫詩講究煉字,至今還盛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佳話。朱文科的詩中也有不少煉字的成功之處。如“二月風還沒變軟,河流已鼓起來!币粋“軟”字,一個“鼓”字,把寒風的凄厲和河水的滿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有些人不喜歡新詩,覺得它有兩個極端:要么語言直陳一目了然,無思索之余地;要么語言隱諱甚至蒙眬,不知所云。然而,朱文科的詩并非如此,它既含蓄凝練內蘊厚重,又清新淡雅明白易懂,它如畫如茶,粗讀認為平常,越品味越覺得意蘊無窮。
“所謂語言風格,是指詩人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是詩人的個人氣質、詩歌美學觀念在作品中的凝結,是具有恒定性的區(qū)別于其他詩人的藝術特色!
]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人、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而朱文科詩歌的語言風格主要是樸實自然。
朱文科說:“好詩的標準是樸實、真摯、清新、勻稱、易懂!彼Q,關注鄉(xiāng)土,關注民生是他畢生努力的方向。我們可以在他的詩作中讀到樸實清新的詩行。
他寫少女的純,“心是水的模樣/心是水的質地!彼菬o色無味透明的液體,象征純潔的少女,明白易懂,樸實清新。寫老鐵匠,“一生只為了打造星辰/一錘一錘地把黑夜打薄/一滴一滴地澆灌光明。”清新刻畫了老鐵匠樸實勞作的身影。寫童年所走過的老街,“土墻粘著的童年/就這樣一層層剝下!睂懘汗(jié),“牛兒還在睡懶覺/父親牽著春風推開家門/萬響鞭炮頓起/慶賀季節(jié)的分娩/滿屋彌漫清新泥土氣息/春光站在嫩葉上/踮起腳尖/偷看母親做的新衣!彼麑懹筒嘶ǎ骸按禾焓且粔庞筒嘶,朵朵是愛,是暖是鮮亮的衣裙,是收走早起晨霧的朝霞。金黃思念綻開在花尖,宛如兒子的乳牙”上述詩行,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刻意追求工整的斧跡刀痕,留下的是自然流暢質樸無華的清新韻味。
朱文科的情詩《聽你的時候》優(yōu)美細膩,格調高雅、精致雋永:“有微的燈在城里走動/驚起粼粼水聲/十個指頭一洗再洗/弦上的溫柔和感動/在愛的清波流暢不息”一如溫柔清麗的月光,充滿了夢幻般的恬靜,不參雜任何異質與異樣,有某種純潔心靈與引人向上的勸導性。再看《含著你的名字》:“把你的名字含在嘴里/宛如含一顆草莓,或者葡萄一串[span]/不用動牙齒,就能流出芬芳的汁”,一讀便清香流溢。
《想你,故鄉(xiāng)的山溪》是朱文科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選入了全國中職學校語文課本。該詩情思濃郁、語言細膩、結構精致。詩人想山溪,實則想故鄉(xiāng),抒情點的選擇較小,也較巧,特別是情景的交融,多種修辭手法的選用,首尾的呼應,都是文章的亮點所在。而對山溪的迷人風景,詩人主要通過通感、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表現(xiàn)。他的散文詩《故鄉(xiāng)的炊煙》也同樣如此,觸動心靈。
修辭的運用,詩歌往往能達到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憑借豐富的想象,朱文科在修辭上也頗具功夫,常用的修辭有比喻、比擬、夸張、借代、雙關等。例如《寫醉的秋天》,題目就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醉”字就讓人沉浸其中,激發(fā)讀者的想象,醉了的秋天到底是怎樣的呢?“秋天搖著狗尾巴草/笑笑的走來,歡快的步伐”,秋天給人的感覺是寂寞,蕭瑟的,詩人通過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秋天“人性化”了,“搖著”、“笑笑”、“步伐”,這幾個詞賦予了秋天生命,也讓人感覺到了秋天并不只是寂寥的,讓讀者感受到秋天的歡樂,收獲的喜悅。“秋啊,別走,別走/蜻蜓、蜜蜂、蝴蝶/草地上的這些伙伴/會像冬天一樣孤單”,“別走,別走”這個詞的反復表現(xiàn)詩人對秋天的不舍,通過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秋天生機。
詩歌的意象
細讀朱文科的詩歌,思緒不經(jīng)意的走進“詩歌意象美學初探的思維空間”!爸煳目茟阎鴮ι畹你裤胶图で椋美潇o的思維觀察,提煉詩歌的藝術元素,創(chuàng)造出許多詩歌作品,在朱文科的詩歌中可以尋找詩人的靈感,詮釋詩歌的情與愛,他把這些感受用藝術的手法繪制出詩歌的意象,并巧妙賦予作品之中,使之產(chǎn)生了藝術美。”
“意象的產(chǎn)生來自對生活觀察思索后,進行藝術提煉的產(chǎn)物,這是意象產(chǎn)生的唯一實踐依據(jù)。事實上,意象已經(jīng)給詩人開拓了許多創(chuàng)作空間和拓展詩歌藝術的可能性,進而使詩歌的審美內涵得到擴大。只要意象表現(xiàn)準確,只要以意象做為詩歌的表現(xiàn)單位,現(xiàn)代詩歌就一定能夠通過合理想象,通過暗示向讀者提供一個全新的、充滿魅力的藝術世界。朱文科的詩歌通過豐富的想象、暗示使讀者感受到意象之美!
“寫詩需要想象,詩的藝術構思實際上就是想象飛騰的過程!比狈ο胂罅Γ娋蜁轁,沒有靈氣,那不呌詩。詩所講究的意象和意境必須靠想象得來,“客觀存在的物象、事象,進入詩的構思,經(jīng)過詩人的主觀情志的化合,這里的物象、事象就不再是原來的物象事象的本身了,它已經(jīng)加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意,因此稱之為意象。”(引自符號箸《詩歌創(chuàng)作》)把意象集合起來就構成意境,它是詩的靈魂!陡≡诮廾系拇迩f》想象非常大膽,那磅礴的氣勢令人振撼!斑h山如黛的睫毛下/太陽已閉上發(fā)紅的眼睛”,太陽成了眼睛,遠山成了睫毛,村莊就浮在睫毛上,這樣的意境多么寬廣多么耐人尋味。再看他的《炊煙》:“是母親伸長的手/無論我漂泊到哪兒/總在牽緊我的衣袖!薄缎颉罚骸八寄钔闯梢粡澰/掉在河面丿而夢,就是你的倒影。”這樣的例子很多,如《田野》《雁群》《青石板路》《一塊既圓又大的餅》、《端午是一條河》等都是。這表明,詩人在處理這些意象搭配時,基本有自己的生活實踐依據(jù),不是所謂的“靈魂”的“發(fā)怒”,更不是異想天開的空穴來風。
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許多“形象”其實已掙脫了客觀形體的束縛,參進了作者主觀意念和或情感內容,甚至借這些主觀內容實施了對客觀事物的改造,這類凝結著主觀與客觀,復合著精神與外形,交織著意念與情感的意象,都顯示著最突出的詩歌表現(xiàn)單元。
朱文科縱情謳歌了他所熱愛眷戀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田園風光,如炊煙,池塘、老廟、舊屋、老井、土路、小橋、溪流,融進了他的詩行;還有那熟悉的農(nóng)具、作物,如犁鏵、鐮刀、打稻機;稻谷、秧苗,葡萄,桃花、李樹,向日葵等,詩人悉數(shù)收入他的詩篇;再有農(nóng)事、季節(jié)、氣候等,以它們?yōu)榫呦,抒發(fā)情感。因此,詩篇彌漫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新生的每一根白發(fā)/都是父親浸泡的谷芽”《故土》,從白嫩的谷芽聯(lián)想到父親蒼老的白發(fā),意象飽滿,比喻生動。有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稻谷在一定溫度時開胸發(fā)芽,長出的嫩芽是白白嫩嫩的,詩人聯(lián)想到父親的白發(fā),比喻十分貼切而又形象生動。
“把十月含在口中/我想起兒時放牧的竹笛/笛聲吹出的唐詩宋詞/,就是祖國的氣息/把十月抱在懷里/我想起半坡山出土的陶罐/罐里盛滿的黃泥/就是祖國的膚色與質地/把十月捧在手上/我想起祖?zhèn)鞯那宕纱笸?碗里裝滿了五千年的滄桑血淚/也裝著五千年的輝煌業(yè)績/把十月扛在肩頭/我想起父親拓荒的犁/犁鏵開墾的火熱故事/在母親的懷念里格外清晰/把十月貼在胸口/旗幟獵獵飛舞/指引祖國迎接新世紀的風雨”。朱文科的《六十條季節(jié)河》思新穎且有豐厚的文化內涵,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張同吾評價該詩:“可謂之語言精湛,想象豐富,意境高遠,他想啟示人們,是源遠流長的文化命脈,澆鑄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才有今日的業(yè)績輝煌。”張同吾先生精當?shù)狞c評,說明一個事實,朱文科的詩從寫“小我”逐步轉向關注現(xiàn)實。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特大地震,詩人用醮滿深情之筆,抒發(fā)了對國難民憂的關切之情!墩鸩ㄖ械奶弁础贰ⅰ逗⒆,天堂里有兒童節(jié)嗎?》、《母親,我想去汶川》,寫得情真意切,催人淚下。他的詩反映了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貼近民生,抒胸意,發(fā)實感,吐真言。
詩歌《把耒陽的春天買下》中寫到,“三月風還沒到達/耒河的心事鼓脹起來/燕子俏麗枝頭,挑逗嫩芽/宛如母親數(shù)著嬰兒的乳牙”。話題十分的浪漫輕松,然后筆鋒一轉,“河中央,東洲桃李爭春色/不知詩圣再世,會有怎樣的絕句/把這景致描畫/楊柳微笑,不肯回答”。不肯回答什么?“河畔的蔡池知道,陽光不會摻假/每個孩童雙眼都蕩漾漢時的節(jié)拍/隨便攤開一張植物纖維紙/就能卷起千百行油菜花”。多美的一幅耒陽春天的畫卷。詩意穿越幾千年的時空,從漢代到今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熱了這塊古老的土地,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高樓大廈櫛比鱗次,奔弛寶馬川流不息,這一切都不會摻假。然而,偏偏有些“路客”想獨占春光,“想把耒陽的春天買下”。貪婪的胃口如此之大,令人擊節(jié)嘆喟之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詩中不著假丑惡一字,但詩的寓意直指假丑惡的貪婪者。“路客”代指為富不仁的奸商、稱霸一方的黑惡勢力、冠冕堂皇的貪官。這樣干預生活的詩,彰顯出詩人的正義與良知。詩人大膽地用詩化的藝術語言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正之風進行批判。
朱文科干過農(nóng)民工,當過人民警察,他把人生經(jīng)驗通過詩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詩歌《一個建筑民工的自由》塑造了一個迫于生計去城市打工的民工形象!拔沂寝r(nóng)民,卻拋棄田園/生活在城市的上空/我不是工人,卻賺著廉價的工資/沒有醫(yī)療社保/甚至不能做市民的夢”。通過對建筑民工的心理描寫來寫出民工迫于生計去城里打工的無奈。“我不恨歧視我的人們/誰叫我是鄉(xiāng)村泥土和城市陽光孕育的“雜種”/農(nóng)非農(nóng),工非工/連兒子上學的書包/要多裝一份無奈與沉重”這首詩刻畫出建筑民工勤勞、善良又無奈的形象。
朱文科寫了不少公安題材的詩歌。他的《一位共和國警察的自白》:“我是您血火烽煙中孕育的兒子/披荊斬棘伴隨您前進的步伐/值班、執(zhí)勤、巡邏,職責牽著百姓安危/辦案、追逃、走訪,使命連著萬戶千家”,全詩宛如一團火,充滿激情!督痪Y贊》謳歌和贊美了交警:“警徽高懸在頭上/這是祖國母親信任的目光/警銜鑲嵌在雙肩/這是黨和人民滿意的獎賞/你是城市的交通衛(wèi)士/崗亭屹立成文明塑像/你是公路的平安使者/英姿活躍在酷暑嚴寒/哪里有阻塞/那里是戰(zhàn)場/哪兒出事故那兒去救援/無論風吹雨打/你義無返顧勇往直前”不管風吹雨打,不論刮風下雪,交警都用他那青春熱血來澆灌忠誠信仰!毒斓母拍睢罚骸霸诎滋/你是驅逐烏云的/和風/在黑夜/你是燃盡邪氣的/火焰/在忙碌的十字路口/你是指引暢通的/紅綠燈”。
結語
“朱文科的詩歌創(chuàng)作取得了較高成就。他的詩情真意切,藝術上有一種單純、樸實美。但萬事萬物都具有兩面性,他的個別詩作,寫得太快了,顯得淺直、隨意,缺乏內在的張力。詩歌要貼近大眾!蔽矣X得朱文科明確規(guī)范了自己的藝術追求,并一直踐行著“樸實、真摯、清新、勻稱、易懂”的詩歌標準。
“朱文科的詩既含蓄凝練內蘊厚重但是朱文科的詩歌流露的憂傷太多!眱簳r的見聞感受畢竟距今太遙遠了,我認為詩人應該扣住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
他深入地思考及創(chuàng)作,反映了豐富的鄉(xiāng)村生活,讓我們感覺到,即使如今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城市化進程越來越迅速,但作為我們精神家園的鄉(xiāng)土依然存在,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衡陽農(nóng)村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朱文科的文學作品,明天的鄉(xiāng)村將越來越美好,而鄉(xiāng)土文學也會取得更加輝煌。
朱文科《睫毛上的村莊》.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28,15,14,33,42,44,120,121,130,62.
季水河[文學理論導引[M].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09.35.
關于耒陽兒女上井岡
內容提要
全書35萬余字,由中央文獻出版社于2013年7月出版,是國內首部反映從湘南起義到井岡山會師、突出巾幗英雄伍若蘭等耒陽兒女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全書再現(xiàn)了1928年春朱德坐鎮(zhèn)耒陽指揮湘南起義,率領近萬農(nóng)軍上井岡山會師創(chuàng)建紅四軍、轉戰(zhàn)贛南,開辟中央蘇區(qū)的光輝歷史。作者以全新的角度展示波瀾壯闊的場面,用紀實文學的手法,成功塑造了以伍若蘭、段子英為代表的一批耒陽兒女英勇斗爭的感人藝術形象,歌頌了共產(chǎn)黨人對事業(yè)和愛情忠貞不渝、勇于犧牲、視死如歸的高貴品質。該書以大量篇幅反映了朱德、伍若蘭的生死戀情,穿插了貴州省唯一的開國上將楊至成與耒陽姑娘伍道清、著名紅軍將領王展程與段子英的愛情故事,揭秘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同時,熱情謳歌了伍若蘭、鄧宗海、劉泰、曾木齋、譚冠三、王紫峰、鄭效峰、劉顯宜、資鳳、謝維俊、徐鶴、鄺鄘、周魴、蔣嘯青、伍中豪、李天柱、劉鐵超等一批耒陽兒女的英雄事跡,是一幅耒陽英雄兒女的群雕圖,對宣傳、推介湘南起義,提高革命老區(qū)耒陽的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寫作目的
在那個軍閥混戰(zhàn)的時代,一大批熱血耒陽兒女寧愿冒著殺頭流血的危險,也要跟隨朱德鬧革命。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涌現(xiàn)出大伍若蘭、鄧宗海、劉泰、鄺鄘、周魴、蔣嘯青、伍中豪、李天柱、劉鐵超、曾木齋、謝維俊等一批著名烈士。譚冠三、王紫峰、鄭效峰、劉顯宜、資鳳,這些耒陽籍開國將軍,都是從湘南起義走向井岡山的。陳毅、林彪、粟裕、楊至成、蕭克、鄧華、趙爾陸、朱良才、趙镕、楊得志、唐天際、歐陽毅、王云霖、耿飚,都曾在耒陽這塊紅色土地上,浴血奮戰(zhàn)過,留下了深深的足跡。他們的英勇事跡和敢于犧牲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他們的名字永遠值得后人記取和懷念。
湘南起義在我黨歷史上的地位極為重要,其規(guī)模和影響力超過了廣州起義。遺憾的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湘南起義長期被黨史界、軍史界淡化。人們提及井岡山會師,往往想到的是秋收起義,宣傳湘南起義的史料并不多。為此,我多年來關注湘南起義,收集了大量的史料,才有了這部書迄今國內唯一反映湘南起義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伍若蘭是一位偉大的巾幗英雄,是耒陽人民的驕傲,更是中國革命的大功臣。如果沒有伍若蘭的機智勇敢和壯烈犧牲,掩護朱德、毛澤東等紅四軍軍部領導脫險,那么中國革命歷史就很可能要重寫。2011年7月,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民政局、新民晚報社聯(lián)合推出“我的父輩英烈篇”大型征文活動。組委會嚴格按照民政部的七條標準評定入選對象,最終確定李大釗、葉挺、彭湃、張?zhí)、左權、彭雪楓、方志敏、劉志丹、楊靖宇、向警予、趙一曼、伍若蘭等53位革命烈士入選。這充分表明,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伍若蘭。遺憾的是,關于她的革命事跡鮮為人知。
在波瀾壯闊的湘南起義中,耒陽是主戰(zhàn)場之一,更是起義總指揮部所在地,朱德坐鎮(zhèn)耒陽長達四十多天。湘南起義失敗后,上井岡山的湘南農(nóng)軍中,耒陽人占三分之二,有數(shù)千人之多?上ВL期以來,黨史界忽視了對湘南起義在耒陽這段歷史的挖掘和宣傳,忽視了耒陽英雄兒女在湘南起義中巨大貢獻。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正是出于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我才下決心研究湘南起義在耒陽的歷史,下決心寫這部紀實文學。我要讓子孫后代永遠記住,1928年在耒陽這塊熱土,曾經(jīng)有那么多英雄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革命做出過重大貢獻。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這部書,引起有關部門的的重視,注重對耒陽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為宣傳耒陽、促進耒陽經(jīng)濟轉型,盡一個耒陽作家的責任。
關于血色野菊
2011年8月,湖南作家朱文科的長篇歷史小說《血色野菊》,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全國政協(xié)委員、著名歷史小說家、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唐浩明題寫書名。小說長達60萬字,是國內首部反映民族英雄李定國悲壯一生的長篇歷史小說。
李定國是明末清初杰出的軍事家,與鄭成功一起被譽為明清之際的“絕代雙驕”。黃宗羲曾贊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歷以來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顧炎武寫詩高度評價李定國的卓越戰(zhàn)功。章太炎也告誡說:“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國。愿吾閩人,勿忘鄭成功!睔v史學家顧誠稱李定國是“明清之際各方面的人物當中,光彩四耀的一顆巨星,其他任何人都無從望其項背。”盡管李定國對國家和民族的功績不在鄭成功之下,但他的名氣遠不如后者。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既與當今民族大一統(tǒng)論調關系密切,也與長期以來人們對李定國的忽視有關。
到目前為止,關于李定國的專著,只有郭影秋的《李定國紀年》,卻沒有一部關于他的長篇小說、長篇傳記和影視作品。作者出于對李定國的敬仰之情,收集大量有關史料,耗時數(shù)年,寫成這部《血色野菊》。全書以大西農(nóng)民軍在湖南、湖北和四川活動為背景,圍繞李定國尋找古墓秘笈、王璽報仇雪恨兩條主線,反映了大西軍由弱到強、建立大西國政權、再到失敗走向聯(lián)明抗清的全過程,揭露了明末社會腐敗黑暗,塑造了李定國、王璽、靳統(tǒng)武、張勝、高文貴、白文選、羅汝才、白文菊等一批英雄形象。他們感人的形象,高尚的情操,美的心靈,宛如鮮血漫染的野菊花,傲霜斗雪,貞潔秀麗、挺拔。小說的語言簡潔、鮮活,將歷史風云、劍光俠影、軍事謀略、浪漫愛情融于一爐,故事曲折動人,人物個性鮮明,是一幅令人蕩氣回腸、心靈震撼的綺麗畫卷。
書中大多數(shù)人物、主要事件都有史料記載,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期待這部書能搬上熒屏,讓國人真正記住這位民族英雄、杰出軍事家!
關于血色驕蘭
朱文科的中篇紀實文學《血色驕蘭》(發(fā)表在報刊時原名《化作幽蘭吐芬芳》),以朱德與“雙槍女俠”伍若蘭的戰(zhàn)地戀情為主線,揭秘一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愛情故事,再現(xiàn)了朱德坐鎮(zhèn)耒陽指揮湘南起義、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創(chuàng)建紅四軍、轉移贛南開辟中央蘇區(qū)的光輝歷史。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部描寫朱德、伍若蘭的紅色之戀的中長篇文學作品,因而具有著獨特的魅力和價值。最初在《耒陽日報》連載,《文史博覽》雜志選摘,各大網(wǎng)站轉載。
2010年7月中旬,湖南電視臺金鷹紀實頻道以《血色驕蘭》為素材,分為上下兩集播出,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鄭佳明主講,朱文科接受電視臺記者專訪,引起強烈反響。
重要獲獎入書
1.散文《朋友是礦泉水》獲第九屆“中華頌”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
2.詩歌《六十條季節(jié)河》獲2009年“祖國好”華語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
3.詩歌《奔馳在十月的原野》獲第二屆“祖國好”華語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
4.榮獲首屆“萬松浦《佛山文藝》文學新人獎”提名獎
5.榮獲第二屆“萬松浦《佛山文藝》文學新人獎”
6.詩歌《耒陽,我親愛的家鄉(xiāng)》榮獲千禧杯全國詩歌散文大獎賽一等獎
7.詩歌《一個微笑》榮獲世界華文詩歌大賽優(yōu)秀獎
8.詩歌《旅人》榮獲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征文一等獎,被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收藏
9.報告文學《勇斗“七匹狼”的小英雄彭健》獲湖南省2002年好新聞好副刊作品一等獎
10.榮獲首屆太白杯全國青年詩歌大獎賽佳作獎
11.被評為湖南作家網(wǎng)2005年度熱心網(wǎng)友
12.報告文學《勇斗“七匹狼”的小英雄彭健》榮獲第六屆金盾文化工程一等獎
13.長篇小說《血色野菊》榮獲第三屆衡陽市文學藝術獎
14.散文《君山聽蟬》和《九月》榮獲中國散文學會2012年中國最佳散文獎,分別被收入該會主編的《中國散文大系》旅游散文卷和抒情散文卷。
15.散文詩《想你,故鄉(xiāng)的山溪》選入中職《語文》教材
16.散文《九月風情》選入《中國詩歌散文集2006》
17.詩歌《水祭》、《耒陽杜工部祠》入選《當代青年詩人代表詩選》
18.組詩《我的山鄉(xiāng),我的夢鄉(xiāng)》入選<2009中國詩歌選》
19.朱文科鄉(xiāng)土詩》選入《新鄉(xiāng)土詩選》(2011-2012年卷)
20.詩歌《六十條季節(jié)河》入選《新時期湖南文學作品選現(xiàn)代漢詩卷》
21.散文《煤油燈》入選《新時期湖南文學作品選散文隨筆卷》
22.詩歌《故土》入選《湖南青年詩選》
23.詩歌《寫你的時候》入選《2005年中國校園文學精選》
24.詩歌《水祭》、《耒陽杜工部祠》入選《當代青年詩人代表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