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孝靜毅皇后,夏氏,明武宗朱厚照皇后,上元人。正德元年,冊立為皇后。嘉靖元年,明世宗入繼大統(tǒng),因為與夏皇后為叔嫂關(guān)系,故夏皇后不能當(dāng)太后,但又要與世宗的陳皇后區(qū)別,因此上尊稱曰莊肅皇后。嘉靖十四年正月崩,合葬康陵,祔廟。 一開始,禮臣上奏喪儀,世宗說:“嫂叔無服,且兩宮太后均在,朕服青,臣民如母后服!倍Y部尚書夏言說:“皇上以嫂叔絕服,則群臣不敢素服見皇上,請暫罷朝參!笔雷诖饝(yīng)了。到商議謚號的時候,大學(xué)士張孚敬說:“大行皇后,是皇上的嫂嫂,與累朝元后不一樣,宜用二字或四字!崩顣r不贊同,說道:“宜用八字!弊蠖加吠跬⑾、吏部侍郎霍韜等道:“都是皇后,有什么不同!”夏言集聚眾議,奏道,“古人尚質(zhì),謚號簡潔,稱其行為,后人增加,臣子情也。生今世,宜行今制。大行皇后宜如列圣元后謚,二四及八,于禮無據(jù)。”世宗不從,命眾人再討論。群臣請用張孚敬的建議。世宗說,“用六字吧,合陰數(shù)!庇谑巧现u曰孝靜莊惠安肅毅皇后。嘉靖十五年,世宗覺得張孚敬的話不對,傳旨道:“孝靜皇后謚不備,不稱配武宗!庇谑歉闹u曰孝靜莊惠安肅溫誠順天偕圣毅皇后。
史籍記載
《明史 列傳》 明武宗孝靜毅皇后夏氏(?-1535年),上元(今江蘇南京)人。父夏儒,封慶陽伯。正德元年(1506年)冊立為皇后。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卒,世宗入承大統(tǒng),次年上尊號曰“皇嫂莊肅皇后”。 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月卒。先從大學(xué)士張孚敬言,上謚為孝靜莊惠安肅毅皇后。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韜早有異議,認(rèn)為皇帝、皇后均謚12字,于此僅用6字不合禮法。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終覺張孚敬之言非是,敕曰:孝靜皇后用6字與武宗皇帝12字不相匹配,乃改謚12字為:孝靜莊惠安肅溫城順天偕圣毅皇后。 《彤管拾遺》 夏皇后,大興人,(一作上元誤,考實錄,作大興當(dāng)是) 武宗后也。正德元年,冊立。其父儒,初授錦衣衛(wèi)指揮,尋升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時監(jiān)察御史杜?上言:“人君處貴戚,患在不教,蓋其人多起側(cè)微。一旦姻連帝室,非乞田請爵,則侵官罔利。以所與居者,非端謹(jǐn)之士,未嘗聞禮義之訓(xùn)故也。都督同知夏儒,以后父得饗殊錫,恐驕侈易成,罪?必至。宜慎選儒生,俾為師友!崩舨孔h如?言。乃選老成端潔堪為師友者一人,授以訓(xùn)導(dǎo)之職,令為儒講學(xué),未幾封儒慶陽伯。尋卒,后以世宗即位歲,上尊號曰皇嫂莊肅皇后。 十四年崩,禮部上喪儀,請上素服冠經(jīng)帶舉哀,臣民二十日如禮。上曰:“嫂叔無服,又兩宮在上,朕服青足矣。臣民則如母后服耳!倍Y部尚書夏言謂皇上以嫂叔絕服,則群臣不敢素服見皇上。請暫罷朝參,許之。既而下群臣議謚。 故事凡帝后謚并用十二字,至是大學(xué)士張孚敬持異議曰:“大行皇后,皇上嫂也,與累朝元后異謚,宜用二字或四字!贝髮W(xué)士李時曰:“當(dāng)用八字!倍加吠跬⑾嘣唬骸熬酆笠玻问庵!毕难约掀渥h,因奏:“古人尚質(zhì),謚法簡。今以漸而增,非獨(dú)飾微,抑亦臣子之情矣。夫少可多,多不可少。大行皇后謚,其于皇上服制有無。名分尊卑,固不相涉。惟是帝后媲美,妻以夫尊。今列圣元后皆用一十二字,而獨(dú)于大行皇后謚文減損,跡涉降殺。二四與八,與禮無據(jù)。不如仍用十二字為當(dāng)!鄙显唬骸半,昔在藩臣子也,今則無事嫂如母后之義。且兩宮在上,昭圣皇太后于皇嫂實壓母道不便!逼湓僮h,禮部請如孚敬言用二字,上曰:“其用六字?jǐn)?shù)既半,合陰焉!庇谑巧现u孝靜莊惠安肅毅皇后。 十五年上忽曰:“字不備,不稱配武宗!奔有㈧o莊惠安肅溫誠順天偕圣毅皇后,十二字如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