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唐勝宗(1335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軍事將領(lǐng)。朱元璋起兵,唐勝宗年十八,來歸。從渡江,積功為中翼元帥。從徐達克常州,進圍寧國,扼險力戰(zhàn),敗其援兵。城遂降。從征婺州,克之。從征池州,力戰(zhàn),敗陳友諒兵,擢龍驤衛(wèi)指揮僉事。從征友諒,至安慶,敵固守。唐勝宗為陸兵疑之,出不意,搗克其水寨。從下南昌,略定江西諸郡。援安豐,攻廬州,戰(zhàn)鄱陽,邀擊涇江口,皆有功。擢驃騎衛(wèi)指揮同知。從定武昌,徇長沙、沅陵、澧陽。從徐達取江陵,還定淮東。穴城克安豐,追獲元將忻都。為安豐衛(wèi)指揮使守之。從大將軍伐中原,克汴梁、歸德、許州,輒留守。從大軍克延安,進都督府同知。洪武三年(1370年)冬封延安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坐擅馳驛騎,奪爵,降指揮。捕代縣反者。久之,復爵。
洪武十四年(1381年),浙東山寇葉丁香等作亂,命總兵討之,擒賊首并其黨三千余人。分兵平安福賊,至臨安,降元右丞兀卜臺等。十五年(1382年)巡視陜西,督屯田,簡軍士。明年(1383年)鎮(zhèn)遼東,奉敕勿通高麗。高麗使至,察其奸,表聞。賜敕褒美,比魏田豫卻烏桓賂,稱名臣。在鎮(zhèn)七年,威信大著。召還,帥師討平貴州蠻。練兵黃平。二十三年(1390年)坐胡惟庸黨誅,爵除。
洪武24年(1391年)冬,朱元璋譴郭英召少祖入朝聽用,少祖不從,朱元璋遂下旨命為唐勝宗刊像立廟。清朝大學士張廷玉在修《明史》中為唐勝宗的事跡所感動,立《唐勝宗傳》,傳文中說道:“圭裳之賜固足酬功,而礪帶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