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徐巧芯,女,漢族客家人,1989年出生于臺灣省臺北市,臺灣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生。大學期間,曾擔任政大學生會秘書部長、臺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聯(lián)盟秘書長等職務。2012年進入青年團,2013年臺灣地區(qū)“大選”時,擔任國民黨“首投族國政觀察團”公關(guān)部長,同年8月,當選青年團總團長;11月,任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暨指定中常委。2013年11月13日,國民黨第十九屆第一任中央常務委員會,徐巧芯成為最年輕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2018年參選臺北市議員國民黨內(nèi)初選的馬辦發(fā)言人,2018年2月25日,徐巧芯結(jié)婚,丈夫劉彥澧。
人物經(jīng)歷
2013年,徐巧芯是24歲的年輕正妹,現(xiàn)為臺灣地區(qū)“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學生,2013年8月新出爐的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
2013年11月14日,中國國民黨13日舉行第十九屆第一任中央常務委員會,24歲的徐巧芯是本屆最年輕的中央常務委員,甜美外形成為亮點。
對兩岸態(tài)度
背景
馬英九上任后兩岸關(guān)系改善與擴大交流,青年交流這部分看到成果。國民黨青年團新任總團長徐巧芯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即使是挺綠的學生,在兩岸關(guān)系的態(tài)度并非如政黨一樣采二分法,他們會覺得陸生入臺、兩岸交流沒什么不好,增進彼此了解是件好事,也主張陸生應該納入健保。
觀點
徐巧芯表示,過去陸生常挑戰(zhàn)臺灣同學對兩岸問題的觀點,把問題尖銳化造成尷尬,現(xiàn)在比較能接受不同的觀點,不會爭得面紅耳赤、劍拔弩張。有的陸生愿意站在臺灣“ 九二共識、 一中各表”的立場看問題,愿意尊重臺灣同學的看法。
徐巧芯分析,即使是挺綠的臺灣同學對兩岸交流的看法也逐涉開放,因為大家都有大陸的朋友,認為增進交流,彼此了解是件好事,也不反對陸生納入健保。在她所接觸的學生來講,不分政黨支持者,在兩岸政策這一塊相對來講是比較支持國民黨的。
有些陸生對臺灣的政治發(fā)展有興趣,喜歡拿 陳水扁與馬英九作比較,肯定馬上任后大幅開放兩岸交流,對于松綁陸生入臺限制修法被卡關(guān),也比較理性的認定是民進黨阻撓 杯葛所致。
有些陸生會表達對臺灣政治現(xiàn)況的看法與觀察,但多數(shù)都尊重臺灣同學的觀點,認為民主選舉是好制度,臺灣不容易改變,但大陸現(xiàn)階段不適合實施民主,而非過去徹底否定民主選舉制度。陸生對國際新聞、時事議題也多所關(guān)注,經(jīng)常會舉德國、法學學者的研究理論或文獻。臺灣同學多半會提美國學者的理論,這可能是兩岸的教授留學地各有不同的關(guān)系,臺灣的教授多半留美,大陸的教授不少是留學歐洲,所以兩岸的學生接觸的資訊也有差別:
在學校碰到的 陸生多半以交換生為主,開學時不會刻意介紹誰從大陸來研究、念書。但很容易分辨,陸生上課時喜歡坐前面,與老師互動較多。比較直率,喜歡發(fā)問、表示看法,研究文獻的興趣蠻高的,與老師的互動多在課堂上,日后也比較會想走研究。臺生上課會勤作筆記,下課后私下找老師請益,所以與老師互動都在課堂后,而且臺生念書講求如何應用,多半會想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問題;
兩岸的學生同質(zhì)性愈來愈高,臺灣同學只要不斷追求自我創(chuàng)新,就不必擔心兩岸競爭力的問題。
兩岸青年、學生交流有不少的大學或是兩岸交流的協(xié)會在進行,這些單位為避免困擾,也不會和國民黨青年團掛名合辦。加上一般民眾的觀感與社會氛圍,所以青年團今年主要任務是落實對社會的關(guān)懷,未來民生狀況、經(jīng)濟發(fā)展都比較穩(wěn)定時,才會考慮率青年團訪問大陸。但兩岸學生交流是好事,多交流才能了解兩岸關(guān)系在社會、在年輕人的觀念里究竟是什么樣貌。
結(jié)婚信息
2018年2月25日,徐巧芯、劉彥澧結(jié)婚。
前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人馬英九、新北市長朱立倫及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到場祝福新人。
馬英九負責證婚,稱贊徐巧芯在“太陽花學運”時自發(fā)“懶人包”,“凸顯反服貿(mào)的太陽花學運多么的荒謬”,學養(yǎng)令人欽佩。要劉彥澧結(jié)婚后要“謙卑謙卑再謙卑”“巧芯永遠是你心中最軟一塊”“偏心一定要偏巧芯”。
朱立倫致詞,“彥澧雖然不是青年團,但是待過我競選團隊,訓練應該不下青年團,u2018不是黃埔也是官校u2019!焙慢埍笠卜Q贊徐巧芯能把復雜政治議題很快分析,“我也有點私心,希望巧芯當我的媳婦,但我兒子還太小,她不能等,我就不能達成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