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董鈞研習慶普的《慶氏禮》。在大鴻臚王臨之下任職。漢平帝元始五年(5年),被推舉為明經(jīng),后來升任廩犧令,因病而辭職。漢光武帝建武年間,被推舉為孝廉,辟司徒府。
人物經(jīng)歷
董鈞學識博通古今,在朝廷上常常對于政事發(fā)言。漢明帝永平初年,被任命為博士。當時皇帝想要草創(chuàng)五郊祭祀,復興宗廟禮樂與威儀章服等等的儀式,所以就找董鈞討論,對于董鈞的意見常常采用,當時被大家稱為“通儒”。他曾擔任過城門校尉,后來升職為五官中郎將,門下的學生有一百多人。后來又擔任左轉(zhuǎn)騎都尉。大約70多歲時去世于家中。
在光武中興的時候,鄭紅寫了《周官禮經(jīng)》,之后馬融寫了《周官禮傳》,傳授給鄭玄。而鄭玄寫了《周官禮注》,整理成《周禮》。而鄭玄原本在研究《小戴禮記》,后來用古經(jīng)來校定,成為鄭氏學說。鄭玄又將小戴所寫的《小戴禮記》四十九篇加以注釋,成為《禮記》。
董鈞研究的禮學是慶普的《慶氏禮》,是屬于今文經(jīng)學的《儀禮》。而《儀禮》與《周禮》和《禮記》并稱為“三禮”。
平生以授徒講學為樂,常教授門生百余人,“當世稱為通儒”,(《后漢書·董鈞傳》)。對于傳播儒家思想,尤其是傳播和發(fā)展慶氏禮學,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對后世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史書記載
《后漢書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