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惇怡皇貴妃(1683-1768),瓜爾佳氏,三品協(xié)領祜滿之女。清康熙帝嬪妃之一。瓜爾佳氏作為八旗秀女,參加皇帝后妃選拔選秀入宮,起點較高。
康熙時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十六日生,比康熙帝小29歲。
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十二月十七,冊封為和嬪,時年18歲。
康熙四十年(1702年)十月十八日,生皇十八女,不久即殤,此后也未再有誕育子嗣。
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十二月二十八,晉封為和妃。
雍正時期
雍正二年六月,遵照慣例(同康熙時期),和妃與諸位先朝妃嬪同時晉尊封禮,遣官封為皇考貴妃。
乾隆時期
乾隆元年十一月,乾隆帝尊為皇祖溫惠貴太妃。
乾隆八年七月初五日,乾隆帝晉尊為皇祖溫惠皇貴太妃。與壽祺皇貴太妃等同,二人形成平級的雙妃。(此時壽祺皇貴太妃已在乾隆八年四月初一去世)。
乾隆三十三年三月十四日,薨于寧壽宮,年八十六。
乾隆三十三年五月,謚曰惇怡皇貴妃。十月十二日葬景陵皇貴妃園寢(居西),亦稱景陵雙妃園寢。
圣祖諸妃,妃薨最后。(康熙諸妃中,最為長壽的是定妃,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四月初七日薨,終年九十七歲。)
相關記載
《清圣祖實錄》
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命大學士馬齊、持節(jié)冊封瓜爾佳氏、為和嬪。
朕惟協(xié)贊坤儀、用備宮闈之職佐宣內(nèi)治、尤資端淑之賢爰考舊章、式隆新秩。爾瓜爾佳氏、德蘊溫柔。性嫻禮教。位在掖庭之列。克著音徽禮昭典冊之榮、宜加寵錫茲仰承皇太后慈諭。冊爾為和嬪。爾其益修婦德、矢勤慎以翼宮闈。永佩綸言、副恩光而綿慶祉欽哉。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命大學士嵩祝、持節(jié)進封和嬪瓜爾佳氏、為和妃冊文:
冊文曰、朕惟贊襄內(nèi)政、每慎簡乎六宮。弼佐王風、務先崇夫四教。眷茲懿行。沛以新恩。咨爾和嬪瓜爾嘉氏。素嫻儀矩。久職壸闈。歷夙夜以宣勞。兼肅雍而著范。幽閑稟德、爰位號之早膺。婉穆為心、用徽章之晉錫。茲以冊印、封爾為和妃。爾其淑慎有加、尚祗承夫休命。溫恭益懋、期永集夫繁禧。
《清世宗實錄》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諭總理事務王大臣等。朕奉皇太后懿旨。孝懿皇后曾撫育爾躬。貴妃系孝懿皇后親妹。應將貴妃封為皇貴妃。又和妃奉事先帝。最為謹慎。應將和妃封為貴妃。朕惟皇太后圣心至仁至厚。此旨實為允當。爾等會同禮部查例具奏
《清高宗實錄》
乾隆元年十一月:
○壬辰。加尊圣祖仁皇帝四太妃、為壽祺皇貴妃溫惠貴妃、順懿密妃、純裕勤妃、上御太和殿閱冊寶。詣寧壽宮行禮。
乾隆八年七月:
○諭曰。溫惠貴太妃。侍奉皇祖多年。淑慎素著。朕幼年蒙皇祖養(yǎng)育宮中。貴太妃時加撫視。今欲晉封皇貴太妃。以申敬禮之意。奏聞皇太后。欽奉懿旨欣允。所有應行典禮。著該部察例具奏。
乾隆八年十一月:
○丙午。加尊溫惠貴太妃為溫惠皇貴太妃,禮部恭進冊寶,上詣寧壽宮行六拜禮。
乾隆十七年十月:
○溫惠皇貴太妃七旬壽。上詣行禮、侍宴。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
○乙酉。上詣暢春園。問皇太后安○幸豐澤園演耕○還宮○至寧壽宮。視溫惠皇貴太妃疾。
○庚辰。上至寧壽宮。視溫惠皇貴太妃疾。
○乙酉。上詣暢春園。問皇太后安○幸豐澤園演耕○還宮○至寧壽宮。視溫惠皇貴太妃疾。
乾隆三十三年三月:
○癸卯。上至吉安所溫惠皇貴太妃金棺前奠酒。
○丙午。上至吉安所。臨送溫惠皇貴太妃金棺。
乾隆三十五年二月:
○己巳。上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俱未到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隨行禮 ○至壽祺皇貴太妃。溫惠皇貴太妃。園寢。孝賢皇后陵。奠酒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
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事圣祖為和妃。世宗尊為皇考貴妃。高宗尊為皇祖溫惠皇貴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謚曰惇怡皇貴妃。葬景陵側皇貴妃園寢。女一,殤。圣祖諸妃,妃薨最后。
人物軼事
相傳,有一年康熙皇帝選妃,想娶一位寧古塔美女是他的一大心愿。一天夜里他作了一個夢,夢見在東北的一條大江邊,一位穿著樸素、臉上不飾胭脂卻如花似玉的民間美女,抱著一支大翠鳥跨上一條龍飛騰而起……醒來,這民間美女猶如在眼前,一顰一笑活靈活現(xiàn)。第二天早朝,他派一位來自寧古塔的大臣作欽差大臣,去寧古塔選秀女—選妃。特別囑咐一定要找到抱鳳騎龍之女。
皇帝派欽差大臣來到寧古塔選妃,不限于八旗有品位人家的女兒,平民百姓之女也可參選。欽差和官府的官員們把旗人家的閨女們過了一遍又一遍,看容貌、問家教學識,美中選美,優(yōu)中選優(yōu),竟然選出了五十名美女。寧古塔副都統(tǒng)等官員自然大喜過望,這是他們對皇上的大貢獻啊,只盼著賞賜了。可欽差大臣卻一直愁眉不展,盡管他對美女們又是啟發(fā)又是引導,百般詢問,可始終沒有一個和萬歲爺一再交代的“抱鳳騎龍”沾點邊,這樣他咋交差啊!他這么一說,寧古塔的官員們一個個地也傻眼了,天底下哪有一個閨女能抱鳳騎龍啊!寧古塔副都統(tǒng)聽欽差大臣說皇上夢見在一條大江邊看到抱鳳騎龍之女的,這條大江一定是牡丹江無疑,便出主意沿牡丹江訪查訪查。欽差大臣認為言之有理。
這一天,他們沿江上行,來到牡丹江拐彎子的一個江邊小漁村。這里是盛京三品協(xié)領瓜爾加氏瑚滿的老家,他的妻兒還住在這里,以打漁為生。小漁村來了京城的大官,還是來選秀女的,自然是喜從天降,熱鬧起來。
看了幾家旗人的閨女,特別是瑚滿還沒出嫁的二閨女、三閨女,欽差都滿意,連連稱贊:“個個是美女啊!”便問瑚滿夫人還有幾位千金,瑚滿夫人說還有一個老四,抓雞去了,長得黑,大人不用看了。欽差大臣才想提起抱鳳騎龍的話頭,聽見身后有人咯咯一笑,一回頭,他看見不遠的墻豁口露出一張美麗的笑臉。黑黑的留海下圓圓的臉龐如同滿月,紅唇白牙,笑得燦然。也許是在墻垛子的陰影之下,臉色紅中有黑,真像一朵盛開的紫紅紫紅的玫瑰花。這閨女看見媽媽在場,也不怕生人,一縱身跨上墻,懷抱著的大公雞驚叫了一聲。欽差大臣猛地一拍腦袋,大聲喊道:“這不是抱鳳騎龍之女么!”他慌忙跪倒在地,向這女孩兒叩起頭來……
原來這閨女就是瑚滿的四女兒,乳名旱三春,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六日,年方十七?滴踟拍(1700年)十二月,康熙冊封她為和嬪,五十七年升為和妃?滴趸实鄯浅O矚g這位出自瓜爾加氏的民間美女,下諭旨說協(xié)領瑚滿治家有法,教子有方,故生賢淑之行四云云。撥銀兩在其故鄉(xiāng)寧古塔城修造皇親府,在她鄉(xiāng)下老家捕魚的牡丹江江中修筑三道捕魚亮子,澤被一方。
乾隆帝御制詩
《恭祝溫惠皇貴太妃六旬大慶》
小陽春日麗蘭闈,壽帨初懸瑞靄霏。
南極星輝綿鶴算,西池慶衍映霞衣。
芳流彤管徽音永,惠逮椒宮令望歸。
頷領當年承厚澤,稱觴幾度念依依。
《恭祝溫惠皇貴太妃八旬千秋》
椒涂連歲慶筵頻,五世孫曾共燕申。
八秩鴻禧初啟節(jié),三宮眉壽最高人。
芳稱早見盈彤史,淑氣時方麗小春。
每憶堯年承眷日,推思推教出真情。
《溫惠皇貴太妃挽辭》
成鼎軒皇卅六春,懿躬奉養(yǎng)藉誠申。
太妃世上超群壽,圣祖宮中無一人。
為憶當年勤誨愛,那堪此日劇悲辛。
佳城雙峙景陵近,志我追思恪念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