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佛山木雕花襖、花欄、花罩、門窗、屏風以及建筑裝飾一應木雕品,歷來為廣東重要手工藝品,行銷本鎮(zhèn)、廣州、珠江三角洲一帶以及香港、澳門和南洋各地。裝飾木雕在清代中期尤為昌盛,清末以后因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掠,加上建筑技術(shù)的進步,裝飾手段的改進,裝飾木雕而漸衰,至解放前夕,佛山市僅存木雕藝人4人,徐浩為最佳民間木雕藝人。
建國后,市人民政府聘徐浩為佛山市內(nèi)的一批珍貴的木雕藝術(shù)作品進行修復。徐浩經(jīng)過5年的努力是這些批清代的民族文化藝術(shù)遺產(chǎn)等到很好保存。此外,由徐浩修復的廣東木雕作品就有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家祠(今廣東民間工藝館)正殿正棵木雕,廣州市惠如酒樓木雕(原由佛山太隆造),以及石灣?陉P(guān)帝廟等多處木雕。由于得到徐浩的精心修復,這批木雕珍品得以保存。
徐浩一生從事木雕設(shè)計與制作,多為建筑裝飾木雕以及神像、花板等。因他對木雕工藝煙熟,工藝精湛,所雕刻的人物無不栩栩如生,形象生動傳神,備受人們的稱贊。1960年他被評為廣東省、佛山市老藝人稱號,1980年4月被評為工藝美術(shù)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