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趙榮,祖籍西域,趙榮的祖先是西域人。早年隨舅薩琦,授中書舍人。英宗正統(tǒng)十四年,也先挾持被俘的英宗進攻北京。也先奉英宗登土城,邀請大臣出見。趙榮慨然請行,隨即升為大理右少卿,充鴻臚卿。與右通政王復出城朝見,獻上羊酒諸物。也先以非大臣,遣還,而邀于謙、石亨、王直、胡濙出見,明景帝不遣。趙榮之后改為太常寺少卿,仍然在內閣供事。景泰元年,升工部右侍郎,與楊善出使,兩人在敕書無奉迎語的情況下,竟然把英宗接回來。進工部左侍郎。之后奉召修理漕運,后被彈劾勞民傷財,并被當時僉都御史徐有貞核奏。之后明景帝寬恕。英宗天順元年,進為工部尚書。曹石之變時,趙榮在集市上策馬大呼:“曹賊作逆,壯士同我討罪!敝舐时娖较⑴炎。明英宗與李賢稱其忠,命兼任大理寺卿。天順七年,因疾被免職。憲宗成化十一年去世。
明代歷史
明代是回族最終形成時期。使回族在中國本土上孕育成長了起來,形成了一個有著異域風格的新型民族。
在明代,許多杰出的回族人物脫穎而出。東部有開國功臣有胡大海、馮國用、馮勝、常遇春、沐英、藍玉、丁德興等人,并出現了回族歷史上第一個反侵略的英雄麻英,他曾在日本人侵朝鮮時赴朝作戰(zhàn),西北戰(zhàn)場上則有抗擊蒙古的達云等戌邊名將。有明一代,最知名的當推著名的航海家鄭和,剛直不阿的著名政治家、清官海瑞、反封建禮教的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李費,都以其杰出的成就顯示了明代回族文化人的檔次和水平。回族官員除海瑞以外,還有任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的馬文升和清官孫繼魯。文化名人還有丁鶴年、馬自強、金大車、金大輿、馬繼龍、閃繼迪、馬上捷、馬錦等。值得一提的是,回族杰出的伊斯蘭學者在這時涌現。除了經堂教育創(chuàng)始人胡登洲外,還有以漢文譯著聞名于世的王岱輿、張中、伍遵契等人,他們的眾多著作對回族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在科技方面,回回歷仍然是明代主要歷法,與大統(tǒng)歷參用,陳友、趙榮先后主持過京城一些建筑項目,回回炮則演變成“金眼回回”,并被封為“大將軍”號。明朝末年陜北綏德回族馬守應,和張獻忠、李自成舉起義旗,成為李自成起義軍“革左五營”主力之一,被李自成授予“永輔營英武將軍”的稱號,是明末全國農民大起義中杰出的回族將領,表現了回族人民不屈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