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在 專業(yè)院團,他從不挑活,不叫苦,不喊累,多么艱苦的地方都去,不掙錢也要演;離開專業(yè)隊伍,轉行到電影院,他仍不棄不離,把全部的業(yè)余時間獻給了相聲,編段子、帶徒弟,到小劇場說 相聲。他說,這輩子離不開相聲。他身為北京 西城區(qū)勝利影院服務部主任,但他更希望人家把他當做相聲演員,他叫王長寶,今年55歲,已經從事相聲表演工作38年。
當時的大興縣有7個公社,宣傳隊幾乎天天在基層演出。“每個公社演4天,一圈下來就是一個月!蓖蹰L寶說,他以說快板為主,輔助說幾段相聲,正是當年每月200多場的基層演出提升了他的相聲水平。盡管那時舞臺上演出的內容都是宣傳 毛澤東思想、歌頌工農兵,但舞臺下,他時刻沒有放松從傳統(tǒng)相聲中汲取養(yǎng)分。1974年,他又拜著名相聲演員王世臣為師,潛心學習傳統(tǒng)相聲。
1978年,北京市青年曲藝團恢復演出,他報考并被錄取。22歲的王長寶走進了令人羨慕的劇團。這時的他,如魚得水。此后的8年時間里,他不僅演遍了北京市的每個劇場、每個區(qū)縣,他的相聲表演之路也延伸到了除新疆、 西藏和青海3個省區(qū)外的祖國大地。無論是到大中城市,還是到鄉(xiāng)鎮(zhèn)村社,他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臺上的每一分鐘都馬虎不得。”王長寶說。演出間隙,只要有空,他就把板子拿出來背詞、找節(jié)奏。有時幾個節(jié)目練習多遍后,演出時容易出現(xiàn)枯燥和疲憊。一想到無論是打快板、說相聲都是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是服務人民,給百姓送歡樂,他心里總有一股使不完的勁兒,有時候為一個節(jié)目的精彩表演,哪怕花上三天三夜不睡覺,也要努力做好。現(xiàn)在,《 奇襲白虎團》、《一分錢,二兩米》、《峻嶺青松》、《挖寶》等節(jié)目,在王長寶的心里已根深蒂固。
人物事跡
正當王長寶演藝事業(yè)如火如荼、立志終身在演員這個職業(yè)上奮斗時,1986年,北京青年曲藝團被宣布撤銷。劇團的演職人員全部被分散到西城區(qū)的基層文化單位,王長寶被分配到北京勝利電影院負責售票工作。
剛開始,王長寶情緒低落。一個舞臺上受人追捧的公眾人物到電影院售票,并且離開了自己心愛的相聲事業(yè),王長寶很是苦悶。一次與領導的偶然談話,使他豁然開朗:無論在什么舞臺,只要努力,同樣可以服務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他很快轉變了觀念,除了學習新崗位的業(yè)務,剩下的時間,仍然學相聲、說相聲。
因為有了快板、相聲特長,王長寶很快成了電影院工會的主要演員,多次深入部隊、學校演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創(chuàng)作了一些新的相聲段子。其表演的快板《 祖國頌》、《天安門廣場看升旗》、《我的祖國》深受觀眾好評,并應邀參加了“東城周末相聲俱樂部”和“相聲第二班”的演出。幾年來,他還為部隊和地方培養(yǎng)了郭洋、郭亮、余驍?shù)纫慌嗦曆輪T。
如今的王長寶,每周六下午都會出現(xiàn)在北京德外的廣茗閣茶樓的相聲舞臺上!坝腥藙裎,那能掙幾個錢啊,歇歇吧。我說還真不為了錢,在舞臺上,我就是想給大伙兒送去一點歡樂!蓖蹰L寶說。
目前為北京相聲第二班成員,班主王自健,主要成員:
主持:馬岐,桃寶,孫璐明
成員:王自健、陳朔、徐強、李志申、丁嘉恒、張碩、于洪濤、齊滿意、孫洪亮、王長寶、劉濤、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