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許貴出身于武職世家,父親許成為永安伯。正統(tǒng)末年,許貴防守大同西路。也先人侵,許貴跟隨石亨與敵戰(zhàn)于陽和后口,戰(zhàn)敗,許貴拼力奮戰(zhàn)才得以返回。英宗被俘后,邊城全都殘破不堪,大同直擋敵寇要沖,人心更加惶惶不安。許貴以忠義之言激勵將士。敵寇來侵,許貴率軍將敵擊敗,進升為都指揮使。
景泰元年(1450)春,許貴充任右參將。敵軍侵犯威遠,許貴率軍追至蒲州營,擊敗敵軍,奪回其所掠人畜。敵軍一萬騎兵進逼城下,許貴又將其擊退。他再升為都督同知。大同缺乏馬匹,奉命在民間尋找,獲得八百余匹。官府不愿付錢,許貴代為請求,才同意支付。他曾招募敢死隊進入賊壘,劫回百余匹馬,全部交給戰(zhàn)士,士兵騎上都很高興。分守宦官韋力轉放蕩殘暴,無人敢言,許貴上奏彈劾他。三年,許貴因病返京。英宗復辟后,許貴奉命管理左府(左軍都督府)事務,隨即又調往南京。
松潘有苗族雜居,貼近董卜韓胡,以前設有參將一人。天順五年(1461),守臣告急,朝廷商議設立副總兵,命許貴前去鎮(zhèn)守。他還未到松潘而山都掌蠻族發(fā)動叛亂,朝廷命他順路先去消滅他們。許貴兵分路直抵其巢穴,連破四十余寨,斬殺一千一百人,生擒八百余人,余賊紛紛遠逃。許貴也因霧氣而受風寒,未到松潘便去世了;噬蠟榇溯z朝三日,賜給財物治辦喪事,并按照制度予以祭葬。
主要功績
正統(tǒng)末年,在英宗被俘后,鎮(zhèn)守大同邊關。抵御也先外敵。
景泰元年,充任右參將,追擊敵寇,并擊敗敵軍,奪回所掠人畜。
天順五年,平叛山都掌蠻族,連破四十余寨,斬殺一千一百人,生擒八百余人。
人物評價
祖孫三代皆為名將,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