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考取進士后,任大庾(今江西大余)知縣,任中,因遇家中喪事而歸。服喪期滿后,補新安(今河南新安)撫軍。
生平
康熙皇帝在巡視直隸時,他被保薦給康熙,康熙特意召見了武承謨,想面試他的才學(xué)。康熙親自出題限韻,命他以“閨怨”為題,限溪、西、雞、齊、啼韻,兼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兩、丈、尺、雙、半十八個數(shù)量詞分春、夏、秋、冬四季作四首詩,要求在限定時間內(nèi)作出。武承謨“隨筆繕寫,不假思索”。皇帝欽定為“天下第一才子”。并給予優(yōu)厚的賞賜,承謨由此聲振一時。
承謨補官之日,朝廷猶記其才,欲以內(nèi)臣用,但正遇無錫缺任,無錫是大邑,所以讓承謨試職于此。無錫之地官吏奸滑腐敗,世族巧取豪奪,難于治理。承謨一到任便撰聯(lián)縣堂以自警云:“日照月臨天有難逃之眼,民窮財盡地?zé)o可剝之皮”。治奸剔弊,境內(nèi)為之儼然。承謨先后任職3縣,而無錫政績顯著?上闀r不久,即卒于任上。無錫縉紳及市并工商與窮鄉(xiāng)之童叟,皆哭于治門,并立專詞祀之。卒后,葬今西小坪村,時本縣名人王為其撰寫了墓志銘。
武承謨?yōu)檎䦟捄,不事苛薄,所到之處能知百姓疾苦。然才未盡展而逝,深為識者惋惜。
武承謨的才學(xué)為當(dāng)時朝野所贊許,所著有《尚志堂詩草》、《逸溪堂稿》、《客窗質(zhì)語》等書,流傳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