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他秉性純謹,頗好學,為官謹言慎行。
端拱初,授開武衛(wèi)將軍。累遷左衛(wèi)將軍,領(lǐng)勤州刺史。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從祀汾陰,拜左千牛衛(wèi)大將軍。八月卒,年三十五。贈懷州防御使,追封河內(nèi)侯。明道二年,加贈保靜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高平郡公。
子:趙從照,安國公;趙從溥,右侍禁內(nèi)殿崇班,建州觀察使。
家族世系
宋僖祖文獻皇帝趙朓
┃
宋順祖惠元皇帝趙珽
┃
宋翼祖簡恭皇帝趙敬
┃
宋宣祖武昭皇帝趙弘殷
┣━━━━━━━━━━━┳━━━━━━━┳━━━━━━┳━━━━━━━┓
宋太祖趙匡胤 曹王趙匡濟 宋太宗趙炅 魏王趙廷美 岐王趙光贊
┣━━━━━━━━━━━┳━━━━━━━┳━━━━━━┓
趙德芳 趙德昭 趙德秀 趙德林
┣━━━━━━━━━━━━┳━━━━━━━━━━━━━━━━━━━━━━━┓
趙惟敘 趙惟憲 趙惟能
┣━━━━┓ ┏━━━━╋━━━┳━━━┳━━━┳━━━┳━━━┓ ┣━━━┳━━━┓
趙從照 趙從溥 趙從郁 趙從演 趙從戒 趙從式 趙從戎 趙從湜 趙從賁 趙從古 趙從善 趙從贄
┃ ┃
趙世將 趙世恩
┃
趙令譮
┃
趙子偁
┏━━━━━━━┻━━━━━━━━━━━━━━━━━━━┓
趙伯圭 趙昚(原名趙伯琮)
┣━━┳━━┳━━┳━━┳━━┳━━┳━━┳━━┓ ┣━━┳━━━━━┳━━┓
師垂 師夔 師揆 師卨 師禹 師皋 師巖 師彌 師貢 趙愭 趙愷 趙惇 趙恪
┃ ┏━━┫ ┣━━┓ ┣━━┓
趙希戭 趙挺 趙搢 趙攄 趙抦 趙梃 趙擴
┃ ┏━━┫ ┏━━┫
趙與訔(趙與告) 趙垓 趙竑 趙埈 趙詢
┣━━━━┳━━━┳━━━┳━━━┳━━━┳━━━┳━━━┳━━━┳━━━┓
趙孟頔 趙孟頒 趙孟碩 趙孟頌 趙孟頖 趙孟顥 趙孟?趙孟吁 趙孟頵 趙孟愿
【說明】:趙朓(tiǎo)生趙珽。趙珽生趙敬。趙敬生趙弘殷。
趙弘殷生五子:長子趙匡濟,早卒;次子趙匡胤;第三子趙炅(jiǒng),本名趙匡義,后改趙光義,又改趙炅;第四子趙廷美;第五子趙光贊。
趙匡胤生四子:長子滕王趙德秀;次子燕懿王趙德昭,其九世孫為宋理宗趙昀;第三子舒王趙德林;第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其六世孫為宋孝宗趙昚。
趙德芳生三子:趙惟敘、趙惟憲、趙惟能。
趙惟敘生二子:趙從照、趙從溥。
趙惟憲生七子:趙從郁、趙從演、趙從戒、趙從式、趙從戎、趙從湜、趙從賁。
趙從郁生趙世將。
趙世將生趙令譮(huà)。
趙令譮生趙子偁。
趙子偁生二子:長子趙伯圭;次子趙伯琮(cóng),在趙旉死后,過繼給宋高宗趙構(gòu),稱次子,并改名為趙昚(shèn)。
趙伯圭生九子:趙師夔(kuí)、趙師揆(kuí)、趙師垂、趙師禹、趙師皋、趙師巖、趙師彌、趙師貢、趙師卨(xiè)。
趙昚生四子:長子趙愭(qí)、次子趙愷(kǎi)、第三子趙惇(dǔn)、第四子趙恪(kè)。
趙師垂生趙希戭(yǎn)。
趙希戭生趙與訔(yín),趙與訔又名趙與告。
趙與訔生十子:趙孟頔、趙孟頒、趙孟碩、趙孟頌、趙孟頖(pàn)、趙孟顥(hào)、趙孟?fǔ)、趙孟吁、趙孟頵(yūn)、趙孟愿。其中,趙孟釷竊榛搖?/p>
趙愭,原名趙愉,生一子:趙挺。趙挺早卒,宋寧宗趙括遂命趙希璂(宋太祖趙匡胤的九世孫)入繼為趙愭之嗣,同時趙希璂改名為趙思正,后又改為趙搢(jìn)。
趙愷生二子:長子趙攄(shū);次子趙抦(bǐng)。
趙抦生一子:趙垓(gāi)。趙垓早卒,宋寧宗遂命趙希瞿之子趙與愿入繼為趙抦之嗣,更名為趙均,后又改趙貴和,再改趙竑(hóng),稱次子,封鎮(zhèn)王。趙竑本是趙德昭后裔、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
宋光宗趙惇生二子:長子趙梃;次子宋寧宗趙擴。
宋寧宗趙擴生八子:長子趙埈(jùn)、次子趙坦、第三子趙增、第四子趙埛、第五子趙圻(qí)、第六子趙墌(zhǐ,zhuō)、第七子趙垍(jī)、第八子趙坁(zhǐ)。這八子,都早亡,鎮(zhèn)王趙竑遂入宋寧宗之嗣,更名趙曮(yán),后又改趙幬,再改趙詢。
趙從式生趙世恩。
趙惟能生三子:趙從古、趙從善、趙從贄。
史籍記載
《宋史·列傳第三》:
秦康惠王德芳……,子三人:惟敘、惟憲、惟能。慶歷四年,詔封十王之后,以惟敘子從照封安國公,終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歸州團練使。贈同州觀察使、齊國公。從照卒,以惟能子從古封安國公,終延州觀察使,贈保靜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楚國公,謚惠恪。從古卒,惟憲子從式襲封舒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