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潘潤民(1572-1641),字用霖,號郎陵,明朝貴州衛(wèi)(今貴州貴陽)人。童年即能詩古文詞。明神宗萬歷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解元(舉人第一名)。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進士。改翰林庶吉士。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散館,授禮部主事,四十年(公元1612年)進禮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出為廣東督糧道副使、攝布政使事。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升四川布政司參政,備兵建昌。明熹宗天啟初年(公元1621年)告歸。后遇水西安邦彥叛亂,貴陽被圍達十個月,潘潤民首以千金捐助餉,并率鄉(xiāng)官楊師孔、周思稷、學官周良翰以及諸生、民兵守城血戰(zhàn),樹不世之功。四年(公元1624年)秋又詔起用,任河南參政,分守河南道。后升廣東按察使、云南右布政使。兩年后晉左布政使,兼?zhèn)浔浮J哪辏ü?641年)卒于任上,終年七十歲。 潘潤民一生端正剛直,為民請命,嚴懲貪官污吏,任廣東督糧道副攝取布政使事時,朝夕研究利弊,勤成賦役全書,頒為定制使奸吏猾役難于措手.任云南右布政使時,上疏朝廷減輕當地百姓貢獻.又自籌軍餉,裁減軍隊,為民操榮,病逝于任所,百姓贊曰:"此真潤民不潤已清官。"
著作
潘潤民著有詩集《味淡軒集》數卷經兵%后,僅殘存94首傳世!肚娂o略》錄其詩七十首。其詩悲壯激烈,使人忠義奮發(fā),如見其人。其子孫七世均善詩,潘家有《潘氏八世詩集》若干卷,二百年風雅不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