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秦鏜
弘治十七年(公元一五零四年)舉人。親沒,不復(fù)進(jìn)取。嘉靖中,召選不愿試者,授以散銜致仕,乃循例授南京都察院都事。鏜隱居不仕,絕意時(shí)名,其詩賦以寄興。有《樗林摘稿》三卷,行于世。該書收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里。
秦鏜
簡歷 永孚子,字國和,號(hào)樂易,自號(hào)類樗子。生成化丙戌(1463)六月初七,卒嘉靖甲辰(1544)十月廿二。邑庠生,中弘治甲子(1504)應(yīng)天鄉(xiāng)試。性坦。母張病痿且瘖,能揣所欲而調(diào)護(hù)之,坐臥躬自抱持,積十九年不懈。自母病不赴禮部會(huì)試,有司舉孝廉不應(yīng)。比母喪服除,而年已老。與奭子銓亦稱雙孝。遙授南京都察院都都事。隱居不仕,絕意時(shí)名,以詩寄興。以詩書行誼守為家法,子孫化之談文守禮,恥為世俗一切之態(tài)。詩大篇短章,矢口而成。嘗自述不求利達(dá),不憂貧,不羨神仙。事載《毘陵人品記》卷七,邑志、郡志、《江南通志》孝義俱有傳。
著作 1、《樗林摘稿》 集部別集類
(1) 初刻本
1545年-1552年間刻本:四卷本,未分體裁。
(2) 再刻本
1560年刻本:按體裁分為三卷,另附錄一卷。
1 明嘉靖39年(1560)刻本
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藏。
②《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55冊(cè)影印本
案: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藏明嘉靖39年(1560)刻本,有倪容嘉靖乙巳(1545年)序、胡杰嘉靖辛亥(1551年)序及秦瀚嘉靖庚申(1560年)序。瀚序稱“嘉靖甲辰(1544年),府君既棄我諸孤,我先仲兄(注:秦漳,卒嘉靖壬子(1552年))嘗釐為四卷而刻之矣,惟時(shí)急於手澤之傳,未及類分體裁,間也不免刻一二訛字,瀚於是有馀情焉。庚申之夏(1560年),……取前所刻,以類而編之,兼正其字之訛者,約為三卷! 刻本有附錄一卷。據(jù)此,書初版於1545-1552年間,為四卷本,未分體裁。1560年再版時(shí),按體裁分為三卷,另加附錄一卷!端膸烊珪偰刻嵋酚浻小堕肆终迦砀戒浺痪怼,稱是集為其子淮、漳所刊,凡詩三卷,贊、銘、志、文為附錄一卷。故四庫館臣所據(jù)浙江汪氏家藏本為再版本!跺a山歷朝書目考》卷二、《錫山秦氏文鈔》卷之十二著錄。
參考文獻(xiàn) 《錫山秦氏宗譜》十修譜第二編檢索號(hào):XS0720
《錫山秦氏文鈔》卷之一收其文3篇
《錫山秦氏詩鈔》前集卷四收其詩17首
《粱溪詩鈔》卷六收其詩3首
《錫山歷朝書目考》卷二有著錄
《江蘇省藝文志· 無錫卷》103頁有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