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張大賡(1600年—1674年),字楊甫,別號實(shí)水,潁州(今阜南縣柴集區(qū)天棚集)人,明末兵部尚書張鶴鳴第三子,明代畫家。
張大賡熱心于工詩繪畫。從青年起,張大賡便出游各地,登泰山,走秦隴,跨長江,游湘水,南抵滇黔,飽覽祖國壯麗山河,為繪畫積累了大量素材。他的畫內(nèi)容很廣,花鳥松石,魚蟲竹泉,無不涉獵,其中尤以山水稱著,其山水畫又以蒼健出名。張大賡除擅長繪畫之外,還工于詩文,著有詩集一卷。
張大賡(1600年—1674年),字楊甫,別號實(shí)水,潁州(今阜南縣柴集區(qū)天棚集)人,明末兵部尚書張鶴鳴第三子,明代畫家。
張大賡熱心于工詩繪畫。從青年起,張大賡便出游各地,登泰山,走秦隴,跨長江,游湘水,南抵滇黔,飽覽祖國壯麗山河,為繪畫積累了大量素材。他的畫內(nèi)容很廣,花鳥松石,魚蟲竹泉,無不涉獵,其中尤以山水稱著,其山水畫又以蒼健出名。張大賡除擅長繪畫之外,還工于詩文,著有詩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