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1925年,隨家遷居吉林磐石縣。不久,流落到柳河縣三源浦。1930年,在遼寧清原縣定居!熬乓话恕笔伦兒螅萎?shù)赝訄F支隊長,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不久,被派做三間房村的地下聯(lián)絡(luò)員。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年秋,為躲避敵人的追捕,離家參軍,到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第五團當通訊員。不久,日軍竟將他母親和兩個弟弟活埋,更激起他的滿腔仇恨,堅決勇敢地打擊日本侵略者。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次年,被提升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五團青年科科長,先后率隊攻打柳河五道溝和南山城偽軍。1936年5月,升任東北抗聯(lián)第一軍第三師政治部主任,活動在柳河、金川(今吉林省輝南縣)一帶。同年秋,隨第三師進入清原南山城地區(qū),負責各地地下交通聯(lián)絡(luò)站工作。1936年11月,參與第三師西征作戰(zhàn)的組織指揮,一月間,率部到達遼河岸邊。1937年春,率第三師一部返回清原,多次襲擊阿爾當、黑沖、高砬子、黑石頭等地偽軍。隨后,與第三師政委周建華帶領(lǐng)的隊伍會合,堅持清原、興京(今遼寧省新賓縣)、西豐一帶的抗日斗爭。1937年7月,指揮部隊在開原縣南道穴溝口伏擊敵軍汽車,擊斃日軍岡田中佐以下13人。同月,又在清原縣七道河子伏擊敵人,擊斃日軍20余人。1937年秋,在清原縣八寶欄子溝口再次伏擊日軍,斃俘傷日軍指導官黃谷以下15人。1937年10月以后,第三師師長王仁齋和政委周建華先后犧牲,他實際上負起領(lǐng)導全師的責任,多方加強軍民聯(lián)系,努力提高部隊的戰(zhàn)斗力,并逐步擴大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使第三師不斷取得新戰(zhàn)果。1938年夏,在西豐縣擊毀敵汽車1輛,活捉和擊斃日本軍官各1人。同年8月,率30多人在西豐縣砬子溝與日軍交戰(zhàn),斃俘敵4人。1938年冬,率第三師到金川縣東山里與楊靖宇會師。此后,在樺甸縣柳樹河戰(zhàn)斗中右臂負傷。1940年初,率部活動在臨江一帶山林中,處境更為艱難。到后來,身邊只剩13人,自己又傷勢加重。1940年3月,帶隊到臨江黑瞎子溝密營后,于24日深夜,被叛徒殺害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