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額簡介
此匾額屬四牌樓匾額之一,為明尚書解學龍立。解學龍因彈劾楊嗣昌而遭打擊報復貶至江西幕下的黃道周置首位,被發(fā)配期間的崇禎十五年(1642)。家鄉(xiāng)父老為其樹立了一座牌坊,坊額“忠誠正直”。坊立于里中文林橋北(即今板橋中學北)。文林橋北的牌坊塌了。為了紀念他,家鄉(xiāng)父老將“忠誠正直”改了一字,制成“忠藎正直”匾額,高懸于四牌樓上。時至文革,坊匾竟隨同四牌樓一并遭劫,二十年后的1987年重建四牌樓,1990年中國書協(xié)理事、上海書協(xié)常務理事、畫院畫師、我國當代著名書畫家胡向遂先生重書“忠誠正直”的新匾再立四牌樓上。
解學龍簡介
解學龍(1585-1645),字石帆。明朝萬歷四十一年(1613)進士。歷官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及南明弘光五朝。滿腹經綸、性情剛烈。但身當末世,宦海沉浮三起三落,最后因國破投江殉難。
歷史溯源
天啟間,任刑科給事中,為東林黨人。通曉政務,上言邊防、兵餉、屯墾、興國大事等多切中時弊。如提出“裁冗吏”云:“國初文職五千四百有奇,武增至八萬七千余。今不知又增幾倍。誠度冗者汰之,歲可得餉數百萬!碧岢隽私躞w制改革的主張。時魏忠賢專權,學龍忠誠正直、針鋒相對。魏忠賢迫害王紀,將其削籍,學龍則疏王紀“亮節(jié)宏猷,宜名置廊廟”。魏忠賢濫用奸黨,學龍則劾川貴舊督張我續(xù)“貪淫漏綱”、新督楊述中“縮月肉卸責”。魏忠賢大為惱火,于天啟五年(1625)九月,指使御史智鋌劾學龍為東林黨人,由是被罷歸。
崇禎元年(1628),再起故官。歷任戶、刑科給事中、太常少卿、太仆卿。五年(1632)改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江西八年,鎮(zhèn)壓過都昌、萍鄉(xiāng)、封山等地的農民義軍。十二年(1639),升任南兵部右侍郎仍署江西事。十三年(1640)將解江西任,遵例薦舉屬吏,將曾因彈劾楊嗣昌而遭打擊報復貶至江西幕下的黃道周置首位,并褒其“身輕似葉,名重如山”。被楊嗣昌等指為“黨庇”。崇禎帝雖然平反過東林黨案,但十分憎惡門戶黨爭,聞此大怒,竟下詔逮捕解學龍、黃道周,廷杖八十,遣戍貴州。
就在解學龍被發(fā)配期間的崇禎十五年(1642)。家鄉(xiāng)父老為其樹立了一座牌坊,坊額“忠誠正直”。坊立于里中文林橋北(即今板橋中學北)。興邑父老在他不得志時,給了他褒獎和鼓勵。這一年,離甲申之變僅差二年。
甲申(1644)五月,福王繼崇禎朱由檢吊死煤山后,立南明弘光于南京,再起舊臣。召解學龍拜兵部左侍郎,旋升刑部尚書。任上治從“賊”(李自成)之獄,分六等定罪。第二年奉詔定周鐘等叛臣罪。時馬士英、阮大鋮必欲殺周鐘。解學龍意圖救周鐘一死,趁馬士英等不在京,謀于次鋪王鐸,王鐸擬諭旨,褒以“詳慎平允”,赦了周鐘死罪。馬士英聞之大怒,然事已無及。于是慫恿保國公等有身份的王公貴族指責解學龍“曲庇行私”。于是再被削籍丟官。罷官后,仍居南京,盡已資財以助史可法督軍府軍餉。時,大清鐵騎長驅直下,揚州、應天相繼失守,福王被俘,王鐸等俯首稱臣。面對末世,學龍肝膽俱裂,乃投揚子江卒。骸歸興化,葬胥家莊,大學士吳甡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