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魚肚是指用石首鮰魚肚為原料經(jīng)傳統(tǒng)工藝制作的特色食品,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2011年10月26日,石首市專屬產(chǎn)品“筆架魚肚”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注冊為國家地理標(biāo)志證明商標(biāo)。
簡要介紹
筆架魚肚為湖北石首市特產(chǎn),其價以克而論,目前每克2元左右,稱其“金肚”也當(dāng)之無愧。早在宋代即被 列為朝中貢品,從明朝開始歲歲進貢,新中國建立后仍為國宴佳肴。筆架魚肚之所以名貴如金,一是品質(zhì)為魚肚極品;二是產(chǎn)量極為有限。筆架魚肚是長江石首江段肉食性淡水魚長吻鮠的腹中之鰾。此鰾非常獨特,首先是,看上去形如筆架、色似白玉,拿起來細嫩如脂、又重又滑,吃起來松軟香甜、入口即化,易于吸收;測其物,富含高級膠原蛋白 、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含膽固醇,均非其他魚肚可比。再說產(chǎn)量吧,筆架魚肚雖是長吻鮠的腹中之鰾,但是除了長江的石首江段外,其他水域的長吻鮠卻無鰾肥體大又嫩又白的筆架形魚肚。產(chǎn)地的唯一性決定了產(chǎn)量的極其有限性,就算我們竭澤而漁,也滿足不了世人品嘗筆架魚肚的好奇心,所以只能像黃金那樣以克論價了。
與烹飪大師
2010年11月3日,中國烹飪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著名烹飪大師盧永良一行到 湖北石首市考察,現(xiàn)場鑒定石首特產(chǎn)筆架魚肚,稱長江明珠牌筆架魚肚為正宗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并與長江明珠公司總經(jīng)理劉鋒合影留念,即興繪畫長吻鮠。 筆架魚肚是石首長吻鮠的腹中之鰾,除石首江段之外,其他水域的任何一條長吻鮠都沒有鰾肥體大又嫩又白的筆架形魚肚。其實也不怪:一是古往今來,長江九曲十八彎,一個急彎直抵石首筆架山;二是今來古往,石首筆架山臨江而立,阻擊北來江水東流去,留下急旋回流在此處,自然成為長吻鮠回流捕食的天堂,自然造就“回流長吻鮠”與眾不同的筆架形魚肚,好似石首筆架山的水中倒影,于是有了人的好奇與聯(lián)想。按照傳統(tǒng)的易經(jīng)文化,古人自然想到,山屬陽,水屬陰,山有筆架形,魚有筆架肚,此乃山水陰陽之合,彰顯石首人杰地靈,于是有了筆架魚肚的稱呼。這就是,筆架魚肚為石首特產(chǎn),名揚古今的由來。
注冊商標(biāo)
筆架魚肚為石首特產(chǎn),其名稱作為商標(biāo)已被外地?fù)屪?說明了筆架魚肚的名牌效應(yīng)非同一般,盡管有所遺憾,但也不代表外地出產(chǎn)筆架魚肚,這是筆架魚肚商標(biāo)與產(chǎn)地歸屬不同的本質(zhì)區(qū)別。正因為如此,筆架魚肚作為特產(chǎn)名稱卻是唯一的,僅代表筆架魚肚這種產(chǎn)品歸屬特產(chǎn)地湖北石首市,不會因為外地?fù)屪⑸虡?biāo)名稱就失去筆架魚肚作為石首特產(chǎn)的唯一性。筆架魚肚在石首還可以因為加工企業(yè)的不同注冊不同名稱的商標(biāo),例如"長江明珠"企業(yè)加工筆架魚肚就可注冊"長江明珠"商標(biāo)作為"長江明珠"企業(yè)產(chǎn)品信譽的標(biāo)志,對"長江明珠"企業(yè)產(chǎn)品具有唯一性。如果石首因為"商標(biāo)恐慌癥"標(biāo)注或標(biāo)榜"石首筆架魚肚",其他筆架魚肚(如"湖北筆架魚肚"、"荊州筆架魚肚"等)就會應(yīng)運而生,筆架魚肚市場就會混亂不堪,那才是最大遺憾。
與石首長吻鮠
"此物惟獨石首有,走遍天下無二家"所述"此物"指什么?經(jīng)查網(wǎng)友答案總是說法不一,此說"筆架魚肚";彼說"長吻鮠"。兩個答案一樣嗎?肯定不一樣。因為除了長江的石首江段外,其他水域的長吻鮠卻無鰾肥體大又嫩又白的筆架形魚肚。這就是,同一物種在不同環(huán)境下群與群的差異表現(xiàn)。為了突出這種差異,通常給獨特群體冠地名以表現(xiàn)其獨特,如"石首長吻鮠"就是腹有"筆架魚肚"的獨特長吻鮠,這就建立了"筆架魚肚"與"石首長吻鮠"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因此可以說"此物惟獨石首有,走遍天下無二家"所述"此物"指的就是"筆架魚肚"或"石首長吻鮠的腹中之鰾"。只有這樣表達,才能避免概念錯誤。 石首長吻鮠是長江水域石首江段特有的長吻鮠種群。主要體征是:個體發(fā)大、胸肌發(fā)大、魚肚特別。此肚看上去形如筆架、色似白玉,拿起來細嫩如脂、又重又滑,吃起來松軟香甜、落口溶化,富含水溶性高級膠原蛋白、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含膽固醇,早在宋代即被列為朝中貢品。宋代詩人蘇軾《戲作鮰魚一絕》(蘇軾詩集14卷)說:"粉紅石首乃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寄語天公與河伯,何妨乞與水精鱗。"講的"鮰魚"和"粉紅石首"就是"石首長吻鮠"。一個獨特種群的形成總有其獨特生境,石首長吻鮠遵循了這個自然法則。據(jù)專家考證,古往今來即有石首山體臨長江而立,阻擊北來江水東流去,留下急灣(<90°)回流在石首,自然成為長吻鮠回流捕食的天堂,自然造就“回流長吻鮠”與眾不同的筆架形魚肚,好似石首筆架山的水中倒影,按照傳統(tǒng)的易經(jīng)文化,古人自然想到山屬陽,水屬陰,山有筆架形,魚有筆架肚,此乃山水陰陽之合,彰顯石首人杰地靈,于是有了筆架魚肚的稱呼,這也是"筆架魚肚"比"石首長吻鮠"更加出名的歷史原因。
相關(guān)故事
筆架魚肚傳說一
相傳石首縣繡林鎮(zhèn)上的東岳、南岳兩山之間有一村莊。住著一位青年名叫畢甲。父母早故,家境貧寒,以蘆當(dāng)筆,河沙為紙,月亮為燈,讀書練字,苦練成才,人人都很喜歡他。離畢甲不遠的東岳山下住著一位慧姑娘,心靈手巧,長的十分漂亮,愛慕畢甲,幫畢甲削筆、取沙、作伴,人們都夸他們是天生的一對。一天慧姑娘到江邊取沙,挖到一個光燦燦、亮晃晃的筆架,送給畢甲擱筆。這東西 非同一般,夜里發(fā)光,畢甲從此不在月下讀書寫字。這奇事傳到黑心地主賴三那里,他垂?jié)i三尺,想出一條毒計,叫畢甲趕上幾十頭牛到南岳山密草深處放牧。賴三尾隨而去,偷偷把一頭牛拉走。畢甲晚上回來,少了一頭牛,到處找不到。賴三硬說是寶牛不見了,非要畢甲用寶筆架做抵。寶貝是慧姑娘所送,畢甲死也不肯。賴三帶人來搶,畢甲抱著寶筆架翻窗而逃,跑到東岳山下,滾滾長江擋道不能再跑。眼看賴三趕來,為了使寶貝不落入賴三之手,畢甲將寶貝甩到江中。賴三見狀惱羞成怒,將畢甲活活打死在江邊。慧姑娘趕來放聲大哭,哭到晚上,江中金光四射,寶筆架竟然神奇地出現(xiàn)了。這消息又給賴三知道了,急忙趕來乘船下江,準(zhǔn)備撈寶;酃媚锛泵μ虢校プ毠P架。 說來也怪,慧姑娘變成一條魚,張口吞下筆架。這時,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山崩地裂。第二天,風(fēng)停雷止,平地長出一座山,形如筆架,聯(lián)結(jié)東岳、南岳兩山,人們稱為[筆架山]。長江也從此多了一種魚。此魚與眾不同,魚肚形同筆架,人們稱為筆架魚肚。此魚往上只游五十里,往下只游五十里,看不見筆架就回頭,永遠不離開筆架山。從此人們都說這魚是慧姑娘變的,腹中魚肚是寶筆架變的,那天電閃雷鳴,畢甲變成筆架山把賴山一伙壓在山底下,慧姑娘舍不得畢甲哥哥,變魚也不離開筆架山。
筆架魚肚傳說二
在石首城北有一山,形似筆架,長江從山下流過。以筆架山為中心,上至江陵郝穴,下至洞庭湖口,其間50公里,江流曲似九回腸。就在這段江流之中生長著一種名貴的魚。這種魚有兩點奇特之處,一是只生長在這50 公里多的江水中,別處沒有;二是它的魚肚大而肥厚,像個桃子形,中間有一條粗筋,看上去像當(dāng)?shù)氐墓P架山,由此“筆架魚肚”便得名。
筆架魚肚傳說三
當(dāng)年的魯班出游洞庭湖,路經(jīng)石首縣,正趕上財主家建樓房。由于不滿富人的吝嗇和苛刻,工匠們有意將上梁柱頭兩邊削薄些,不料此事被富人發(fā)現(xiàn)而向工匠們索賠。 正巧魯班見此,便揀了一些刨皮,在嘴邊一抹,補貼到柱頭上,并撕下自己的破衣服墊在柱頭的榫口處,使工序很快合攏。富人見魯班技藝高超,執(zhí)意要魯班留下為他建房并教他兒子手藝,還端上好飯好菜款待。魯班了解到富人平時的為人,便向飯內(nèi)吐了一口唾沫,對富人道:“你先把這飯吃下去,我就留下來并傳授手藝給你兒子!备蝗瞬豢铣,并揚手將飯丟向筆架山下的長江之中去了。由于江底的鰲魚吞吃了這飯,而使鰲魚魚肚長得既厚實又透明。從此這種魚肚便稱為“筆架魚肚”。
筆架魚肚傳說四
長江它處水域既無此魚,也無有“筆架魚肚”。當(dāng)?shù)孛耖g傳說:筆架山下有座鮠魚 宮,宮里住首一位鮠魚王,凡是到此朝拜過它的鮠魚,都會得到筆架山形的大魚鰾。 魚肚,又稱“魚膠”,是用魚類的鱗、皮、骨、鰾作為原料制成的動物膠或明膠。大 黃魚、等鰾膠是直接干燥制成的魚膠,除用作工業(yè)原料外,供食用的叫“魚肚”。 石首筆架魚肚則是采用長江石首段水域中出產(chǎn)的鮠魚鰾制成的一種珍貴食品。 鮠魚,即 “鮰魚”,這種魚體型較大,長達一米左右,一般重七、八斤,大者二十多斤。背部 呈灰白色,腹部白色。 魚體無鱗,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肉細刺少,能烹制多種美味 魚肴。鮠的鰾個大肥厚,營養(yǎng)豐富,魚鰾的外形和鑲嵌在鰾內(nèi)的紅色紋理,酷似屹立 在長江岸邊的石首筆架山,故得名“筆架魚肚”。 筆架魚肚外形精美,色澤白中帶綠,晶瑩可愛。曬制好的魚肚猶如玉雕。一般一個魚 肚二兩左右,大者可達半斤。烹調(diào)大師用筆架魚肚可烹制出“雞茸魚肚”、“蝦仁魚肚”、 “海參魚肚”、“紅燒魚肚”等多種佳肴,皆味道鮮美"口,營養(yǎng)價值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