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明天啟年間(1621~1627),皇帝朱由校懦弱昏庸,不理國事,朝政盡委閹黨魏忠賢。東閣大學(xué)士、宰輔葉向高(1559~1627)見宦官擅權(quán),濫賞淫刑,知長此以往,朝事決無可為。遂于天啟四年(1624)辭官告老還鄉(xiāng)(福建),途經(jīng)江寧,郊游棲霞,不顧年邁,持杖登頂。曠觀無際,從容賦詩,以抒胸臆。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三月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春,乾隆皇帝三次登臨鳳翔峰,賦詞數(shù)首。
清乾隆年間,江東才子袁枚與蔣士銓二人偕游棲霞山,共攀鳳翔峰。遂議以《登最高峰》為題,各自賦詩一首。才子登山,相攜抒懷,千秋佳話,傳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