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黃包是江南地區(qū)著名的漢族小吃,其皮薄、鮮香,湯到口中,不咸不淡,味道適中,湯水入肚,口中仍殘留著一絲余香,讓人回味無窮。以數(shù)百年的悠久歷史名聞遐邇,是中國六大名包之一,它具有制作“絕”、形態(tài)“美”、吃法“奇”的獨特個性。其主要食材有面粉、蟹黃、蟹肉棒、五花肉。
食品用料
主料:面粉
輔料:雞蛋、五花肉、蟹肉棒、蟹黃、蔥姜、木耳
調(diào)料:鹽、味精、料酒、紅糖、淀粉、香油、醋、醪糟
烹制方法
做法一
1、將螃蟹拆開取出蟹黃,加料酒、鹽、姜末,用油炒熟,雞蛋打散后加入同樣體積的水,和少許料酒、醋、姜末;
2、坐鍋點火倒油,下入蟹黃炒散后倒入雞蛋液,加少許紅糖、蟹肉棒碎、木耳碎,調(diào)入味精、鹽制成蟹黃餡備用;
3、將炒好的蟹黃餡晾涼,加入五花肉餡、香油、蔥姜末攪拌均勻,面粉用醪糟做面肥和成發(fā)面,搟皮包入蟹黃餡,大火蒸15分鐘即可。
做法二
主料:小麥面粉、豬肉
輔料:雞粉、肉皮凍、蟹粉
調(diào)料:香油、綿白糖、食鹽、蔥、姜
做法:
1、將涼水緩緩倒入面粉盤中。
2、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包上保鮮膜靜置20分鐘。
3、將五花肉剁成肉糜。
4、肉糜中加入香油、鹽、雞粉各1/3勺,拌勻后分次加入蔥姜水攪勻。
5、加入蟹膏攪拌攪勻。
6、調(diào)入適量皮凍順同一方向攪拌上勁。
7、蟹膏、肉糜、皮凍比例:1:2:3
8、餳好的面團取出揉制幾下,切成小劑子。
9、搟成中間厚旁邊薄的面皮,包上餡料打摺成形。
10、點綴上蟹膏,做若干包子生坯。
11、生坯擺放小籠內(nèi)冷水上籠。
12、大火蒸10分鐘即可。
小貼士:
1、豬肉烹調(diào)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zhì),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yǎng),同時口味也欠佳。
2、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diào)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絳蟲。
3、小麥粉正常的色澤為白中略帶淺黃色,不正常的小麥粉為灰白色或青灰色。散裝小麥粉選購時用手握緊成團,久而不散的小麥粉含有水分較高,不易儲存。正常小麥粉應無酸、霉等異味。取少量入口品嘗應無牙磣的感覺。
主要特點
皮薄餡大,汁鮮味香。老幼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