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蒸菜(烹調(diào)方法)簡介

    2021-10-03    天門   

    蒸菜是利用水沸后產(chǎn)生的水蒸氣為傳熱介質(zhì),使食物成熟的烹調(diào)方法,最早可追溯到炎黃時(shí)代,相對于其它烹飪方式,油脂較少,更能保持食物營養(yǎng)和原汁原味。

    該方法在烹飪中既能制作主食,也能制作小吃和糕點(diǎn),在菜品烹調(diào)中既可用于半成品加工的前期熱處理,也可用于成品烹調(diào),使之成熟或軟熟入味。

    蒸菜

    簡要介紹

    漢語文字

    蒸菜

    漢語拼音

    【蒸菜】zhēng cài

    詞語釋義

    【蒸菜】〈名詞〉蔬菜、雞、鴨、魚、肉等蒸熟了吃的菜肴的統(tǒng)稱。

    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以水產(chǎn)類、禽畜類、蔬菜類為主要原料,以粉蒸為主要技法,多種蒸菜技法(清蒸、扣蒸)并用,制成的系列菜肴,因其起源于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而得名。

    所謂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產(chǎn)和蒸蔬菜的總稱。分成三大類:1、水產(chǎn)類:以粉蒸鯰魚、粉蒸青魚、粉蒸鱔魚為代表;2、畜禽類:以粉蒸肉、珍珠丸子為代表;3、蔬菜類:以茼蒿蒸螺螄、太極蒸雙蔬、粉蒸蓮藕為代表。

    至于說到蒸法,所謂的“三”,就成了概數(shù)了,粉蒸、湯蒸、清蒸、炮蒸、扣蒸、釀?wù)、包蒸、封蒸、花樣造型蒸、旱蒸,蒸的技法就不下九、十種。

    “沔陽三蒸”起源與沔陽是水鄉(xiāng)澤國有關(guān)。據(jù)記載,當(dāng)時(shí)沔陽是:“一年雨水魚當(dāng)糧,螺蝦蚌蛤填肚腸!逼矫癜傩粘圆黄鹆AH缰榄^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此充饑。久而久之,便發(fā)展成了馳名湖北的傳統(tǒng)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蒸筒蒿為上品。

    傳說“沔陽三蒸”起源于元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陳友諒。他主管后勤的妻子張鳳道(一說為潘氏)非常體察軍情(起義軍常行軍打仗吃夾生飯、鹽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癥者),在起義軍攻陷沔陽縣城后,為犒勞兵士,她親自下廚,別出心裁,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魚、藕味美質(zhì)融,兵士嘖嘖稱贊。起義軍吃上這樣好的飯菜后,士氣大振,經(jīng)常常打勝仗,柴桑一戰(zhàn),大挫元軍,促成了陳友諒在九江稱王之舉。

    仙桃市地處鄂中南、江漢平原腹地,素有“鄂中寶地、江漢明珠”的美譽(yù),自然資源豐富,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棉、油、豬、魚、蛋生產(chǎn)基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文化之鄉(xiāng)、體操之鄉(xiāng)!沔陽三蒸”是仙桃市傳統(tǒng)名菜佳肴,是湖北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名菜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yùn)和鮮明的江漢地域特點(diǎn)。從仙桃沙湖、越舟湖新石器時(shí)代遺址中發(fā)掘的甑(一種蒸食用的陶器),證明仙桃蒸菜歷史可追溯到4500多年前,而“沔陽三蒸”則相傳起源于元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陳友諒。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如今,“沔陽三蒸”已被編入《湖北風(fēng)情志》和《中國菜譜》,作品在全國各類烹飪大賽中屢次獲獎(jiǎng)。

      在仙桃民間,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家家能蒸菜,人人會蒸菜,無菜不蒸;逢年過節(jié)、婚喪嫁娶、招待親朋,無蒸不成席,更有民諺“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格子(蒸籠)不成席”,蒸菜已成為仙桃獨(dú)特的飲食習(xí)俗,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

    仙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沔陽三蒸”品牌和產(chǎn)業(yè)發(fā)展,制定了支持“沔陽三蒸”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惠政策和具體措施,為推動“沔陽三蒸”品牌化、規(guī)模化、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做了大量的工作。2011年,“沔陽三蒸”通過了湖北省文化廳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評審,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為做好“沔陽三蒸”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hù)工作,仙桃市成立了“沔陽三蒸”協(xié)會,建立了“沔陽三蒸”傳承人制度,編制了《中華“沔陽三蒸”傳承譜系》,建成了“沔陽三蒸”博物館,目前,正在積極申報(bào)“沔陽三蒸”注冊商標(biāo),擬與武漢商學(xué)院聯(lián)合掛牌成立“沔陽三蒸”飲食文化研究院,并將選定幾家大型酒店作為“沔陽三蒸”傳承保護(hù)基地,切實(shí)弘揚(yáng)“沔陽三蒸”飲食文化、傳承“沔陽三蒸”及其蒸菜技藝。

    蒸菜技藝

    一、粉蒸:這是將動植物性原料,經(jīng)過初步加工后,用多種調(diào)味拌漬,然后拌上大米粉或淀粉、菱角粉、玉米粉等,造型裝入器皿或直接鋪入籠中蒸熟的方法。如粉蒸肉、藕押作等。

    二、清蒸:動物性原料,經(jīng)初就加工后,用調(diào)料拌漬,直接入籠蒸熟,然后淋入調(diào)料的烹調(diào)方法。如清蒸武昌魚等。

    三、炮蒸:這是將動物性原料,經(jīng)過初步加工后,放入各種調(diào)味品,進(jìn)行初步熟處理,入碗上籠蒸制。完全蒸熟后,將蒸菜扣入盤內(nèi),淋上烈油,撒上香料即成。如炮蒸鱔魚等。

    四、扣蒸:這是將原料調(diào)味后,造型裝入扣碗,蒸熟后翻扣入盤(碗),然后淋上芡汁的方法。如八寶飯等。

    五、包蒸:這是將原料用豬網(wǎng)油、蛋皮、荷葉等包裹蒸熟的方法。如蒸卷切等。

    六、釀?wù)簦哼@是將原料鑲在番茄、蘋果、青椒內(nèi)蒸熟的方法。它一般適用于比較高檔的菜肴。如花釀香菇等。

    七、花樣造型蒸:指用各種造型的花色菜蒸熟后形成預(yù)期形狀。如銀耳雪塔等。

    八、封蒸:這是蒸主料時(shí),諸如臘肉、臘魚、臘雞等,利用有蓋可燉容器,用荷葉、錫紙或牛皮紙封口,蓋緊進(jìn)行蒸制的方法。

    制作方法

    根據(jù)蒸汽的使用方法分類

    足汽蒸

    將加工好的生料或經(jīng)過前期熱處理的半成品擺盛于盤中,加調(diào)味品入蒸鍋或蒸箱中,蒸制到需要的成熟度,期間要蓋嚴(yán)籠蓋,不可漏汽。足汽蒸通常選用新鮮的動植物原料,進(jìn)行相應(yīng)刀工處理,放飽和蒸汽中加熱到成熟。足汽蒸的加熱時(shí)間應(yīng)根據(jù)原料的老嫩程度和成品的要求來控制,要求“嫩”,則時(shí)間應(yīng)控制在8至15分鐘;要求“爛”,則時(shí)間控制在1.5小時(shí)內(nèi)。

    放汽蒸

    通常是以極嫩的茸泥、蛋類為原料,原料經(jīng)加工成茸泥后放入籠中蒸制成熟,在此過程中不必蓋嚴(yán)蓋。此種成菜方法,根據(jù)原料的性質(zhì)和菜品的不同要求,要在不同時(shí)段放氣,通常有三種方法:開始放汽,中途放汽,即將成熟時(shí)放汽。例如蒸雞蛋羹的時(shí)間就不能過長,汽也不能足,先用中火慢蒸,待鍋中的水沸騰產(chǎn)生蒸氣充足時(shí)就要放汽。

    根據(jù)蒸制菜品的具體方法及風(fēng)味特色分類

    清蒸

    將主料加工整理后加入調(diào)料,或再加入湯(或水)放入器皿中,使之加熱成熟。

    1.原料的選擇及加工:清蒸菜肴的原料要求是新鮮的,例如雞、豬肉、海鮮等。初加工時(shí)必須將原料治洗干凈,清蒸前一般要進(jìn)行焯水處理。對于大塊原料,清蒸時(shí)采用旺火沸水長時(shí)間蒸制;而對于絲、丁等小體積原料,則采用旺火沸水迅速蒸的方法。

    2.調(diào)味:清蒸菜肴的味型以咸鮮味為主,常用的調(diào)味品有精鹽、味精、胡椒粉、姜、蔥等,調(diào)味以輕淡為佳。

    3.裝盤:清蒸菜肴的裝盤分為明定盤和暗定盤兩種。明定盤是指將原料按一定形態(tài)順序裝盤,蒸制后原器皿上桌;暗定盤則要求換盤后再上桌。

    4.成菜特點(diǎn):此類蒸法的菜具有呈原色、湯汁清澈、質(zhì)地細(xì)嫩軟熟的特點(diǎn)。

    粉蒸

    將加工好的原料用炒好的米粉及其他調(diào)味料拌勻,而后放入器皿中碼好,用蒸汽加熱成軟熟滋糯。

    1.原料的選擇加工:粉蒸通常選用質(zhì)地老韌無筋、鮮活味足、肥瘦相間或質(zhì)地細(xì)嫩無筋、易成熟的原料,例如雞、魚、肉類和根莖、豆類熟菜等。原料的成形多以片、塊、條為主。

    2.調(diào)味:粉蒸菜肴要求先進(jìn)行調(diào)味,經(jīng)腌制入味后的原料,蒸制時(shí)才能取到良好的效果。粉蒸菜肴的味型常有咸鮮味、五香味、家常味、麻辣味、咸甜味。拌制過程中所需要的米粉,一般是將秈米炒至微黃,晾干研磨成粉面。拌制的干稀程度也應(yīng)根據(jù)原料的老嫩程度和肥瘦比例靈活掌握。

    3.裝盤:粉蒸原料在擺放時(shí)應(yīng)當(dāng)疏松,相互之間不能壓實(shí)壓緊,否則影響菜肴的質(zhì)量。質(zhì)感細(xì)嫩松軟的菜品,用旺火沸水速蒸;質(zhì)地軟爛不散的菜品,用旺火沸水長時(shí)間蒸。

    4.成菜特點(diǎn):呈金黃色,味醇香,油而不膩。

    旱蒸

    又稱扣蒸,原料只加調(diào)味品不加湯汁,有的器皿還要加蓋或封口。

    1.原料的選擇加工:旱蒸菜肴大多采用新鮮無異味、易熟、質(zhì)感軟嫩的原料,例如雞、鴨、魚、蝦、豬肉、蔬菜、水果等。

    2.調(diào)味:大多數(shù)為咸鮮味,蒸制成菜后,還應(yīng)調(diào)味或輔助調(diào)味。

    3.裝盤:利用旱蒸方法成菜,有的直接翻扣入盤、碟等器皿上菜,如“龍眼燒甜白”;有的要加湯后上菜,如“芝麻肘子”;有的要掛汁后上菜,如“白汁雞糕”;有的要淋味汁或配味碟上菜,如“姜汁目魚”。

    4.成菜特點(diǎn):形態(tài)完整,原汁原味,鮮嫩可口。

    品種方法

    品種

    1.粉蒸即將原料調(diào)好味后,拌上米粉蒸制。

    2.扣蒸將原料拼成各種花案圖形放在特制的器皿中蒸熟。

    3.包蒸用菜葉、荷葉包上調(diào)味后的原料蒸制,有的外面再用玻璃紙包好才上籠。

    4.清蒸又稱清燉,是將原料加上調(diào)味料及少許高湯,上籠蒸制,然后淋輕芡而成。

    5.釀?wù)艏从性媳砻嫱抠N魚茸、蝦茸、雞茸等,涂成各種形狀、色彩,或在食物中塞入各種焰心,放入盆、碗中上籠蒸制。蒸熟后仍保持原有色彩、味道。

    6.造型蒸即將原料加工成茸后,拌入調(diào)味料和凝固物質(zhì),如:蛋清、淀粉、瓊脂等,做成各種形態(tài),裝在模具內(nèi)上籠蒸制,蒸熟后成為固體造型。

    方法

    1.原料要新鮮,因?yàn)檎糁茣r(shí)原料中的蛋白質(zhì)不易溶解于水中,調(diào)味品也不易滲透到原料中,故而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汁原味。因此必須選用新鮮原料,否則口味會受影響。

    2.調(diào)好味,調(diào)味分為基礎(chǔ)味和補(bǔ)充味,基礎(chǔ)味是在蒸制前使原料入味,浸漬加味的時(shí)間要長,且不能用辛辣味重的調(diào)味品,否則會抑制原料本身的鮮味。補(bǔ)味是蒸熟后加入芡汁,芡計(jì)要咸談適宜,不可太濃。

    3.采用粉蒸法時(shí),原料質(zhì)老的可選用粗米粉,原料質(zhì)嫩的可選用細(xì)米粉。香料、色素等都要根據(jù)原料的需要處理好,米粉厚度也要適宜。

    4.掌握好原料蒸制時(shí)的溫度,原料的濕度要大,以保持菜肴鮮嫩。原料含水多的少加水,含水量少的多加水。

    5.根據(jù)原料耐氣沖的程度,分別采用急氣蓋蒸,即蓋嚴(yán)后在沸滾氣體中蒸開。開籠或半開籠水滾蒸。暖氣升蒸,在冷水上逐漸加熱,至氣急后蒸成的方法。

    總之火大、水多、時(shí)間短,是蒸法七字訣。

    具體做法

    “野菜餛飩似肉香,秧芽搭餅甜豆?jié){。炒豆酥香兒叫娘,香辣蒸菜真難忘。”每當(dāng)憶起這首童謠時(shí),就會勾起我對家鄉(xiāng)蒸菜的情思。在那饑荒年代,家里常常是把鮮地瓜葉拍上玉米面上鍋蒸熟后,取出來拌上鹽巴就填肚子。其實(shí)在山東魯南地區(qū),這種蒸菜的吃法一直很常見,即使生活條件好了,在飯店餐館里,蒸菜仍然算是熱賣菜。如今魯南蒸菜的花樣又多起來了,并且什么味型都有。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道。

    香辣芹葉

    原料:芹菜葉400克面粉150克酥花生碎50克蔥絲、姜絲各30克干辣椒絲30克精鹽10克雞粉10克香醋30克精煉油100克

    制法:

    1.芹菜葉洗凈,拍上面粉,入籠蒸熟后取出,放入一器皿中,稍晾片刻。

    2.凈鍋上火,放入精煉油燒熱,然后下入蔥絲、姜絲和干辣椒絲炸香,起鍋倒在蒸好的芹菜葉上,另外加入精鹽、雞粉和香醋拌勻,裝盤時(shí)撒上酥花生碎即成。

    三鮮白菜

    原料:凈白菜葉400克澄面150克海米、鮮貝、墨魚仔各30克高湯150克魚露50克蠔油30克姜絲50克精鹽10克雞粉10克精煉油100克

    制法:

    1.白菜葉洗凈,拍上澄面,入籠蒸熟后取出來,放入一器皿里稍晾片刻;海米、鮮貝、墨魚仔治凈,納碗后加入高湯,入籠蒸熟。

    2.凈鍋上火,放入精煉油燒熱,先下姜絲炸香,再放入蠔油、魚露稍烹,然后起鍋倒在蒸好的白菜葉上,加入蒸熟的海米、鮮貝、墨魚仔,調(diào)入精鹽、雞粉拌勻后,裝盤即成。

    豉香薺菜

    原料:薺菜400克高粱面150克瓶裝八寶豆豉60克粗姜絲40克干辣椒節(jié)40克鮑魚汁30克精鹽10克精煉油100克

    制法:

    1.薺菜洗凈,拍上高粱面,入籠蒸熟后取出,放入一器皿內(nèi)稍晾片刻。

    2.凈鍋上火,放入精煉油燒熱,先投入姜絲和干辣椒節(jié)炸香,再烹鮑魚汁并放入八寶豆豉稍炒,然后起鍋倒在蒸好的薺菜上,加入精鹽拌勻即成。

    蒜香蒸肉

    原料:精瘦肉400克糯米粉150克大蒜50克鮮青椒100克精鹽10克料酒10克嫩肉粉1克香醋40克香油30克辣椒油80克

    制法:

    1.大蒜剝皮,青椒洗凈,同入石臼中搗碎;精瘦肉治凈,切成6厘米長、3厘米寬、0.4厘米厚的片,隨后用料酒、嫩肉粉及適量精鹽拌勻,腌漬約10分鐘。

    2.把漬好味的肉片拍上糯米粉,入籠蒸熟后取出,放入一器皿內(nèi)稍晾片刻,再加入搗碎的大蒜、青椒,調(diào)入辣椒油、香油、香醋、精鹽,拌勻即成。

    麻辣薯葉

    原料:鮮紅薯葉400克蕎麥面150克熟雞脯肉絲80克姜絲20克蔥絲20克干辣椒絲25克花椒面8克精鹽10克雞粉10克精煉油100克

    制法:

    1.鮮紅薯葉洗凈,拍上蕎麥面,入籠蒸熟后取出,放入一器皿內(nèi)稍晾片刻。

    2.凈鍋上火,放入精煉油燒熱,下入姜絲、蔥絲、干辣椒絲炸出香味,起鍋倒在蒸好的紅薯葉上,再加入熟雞脯肉絲,調(diào)入精鹽、雞粉和花椒面,拌勻裝盤即可。

    粉蒸四季豆

    材料:

    A、四季豆250克,全麥面粉125克,淀粉25克,

    B、玫瑰香料3克,鹽少許,腰果20克,杏仁20克,水100克。

    做法:

    1、將四季豆洗凈,切段。

    2、腰果,杏仁在果汁機(jī)中加水打成腰果奶,加鹽,香料攪勻,再把打全麥面粉和淀粉放在盆里加腰果奶攪成糊狀。

    3、將四季豆放進(jìn)腰果糊里拌勻,上籠蒸熟即可。

    夏季美食——荷葉粉蒸菜

    夏季,荷葉清香撲鼻。用它包裹食品制作成各種菜肴,肉質(zhì)酥爛,濃香馥郁,是難得的美饌,F(xiàn)介紹家常荷葉粉蒸菜三款,以饗讀者。

    荷葉粉蒸肉:

    原料:五花豬肉600g,鮮荷葉3張,麻油15g,料酒20g,綿白糖35g,秈米100g,蔥段5g,姜片15g,乳腐1塊,桂皮2g,八角2g。

    烹制方法:①將秈米淘洗干凈,晾干后加入桂皮、八角,入鍋同炒至淡黃色,盛起稍涼,揀出香料碾碎,做成粗粉使用。②豬肉切成6.5cm長的長方塊10塊,放在碗內(nèi)加醬油、料酒、白糖、蔥、姜、乳腐(捏碎)拌勻,浸漬30分鐘,然后揀去蔥、姜,拌上炒米粉,肉皮朝下放入碗內(nèi),蔥、姜覆其上,上籠用旺火蒸至肉酥爛,取出蔥、姜待用。③荷葉洗凈并批去背面的肋筋,放入沸水鍋中燙洗片刻。用潔布擦干水分,劃成10塊,將剛出籠的塊肉逐塊放在荷葉上,分別淋上麻油,逐塊包好后放入飯盒內(nèi),再上籠用旺火蒸5分鐘左右,取出即成。

    特點(diǎn):荷葉翠綠,清香飄溢,粉肉入味,肥而不膩。

    荷葉粉蒸大排:

    原料:豬大排750g,鮮荷葉3張,香油10g,甜面醬5g,醬油20g,白糖15g,料酒10g,胡椒粉1g,味精1g,蔥段10g,姜片10g,秈米200g,八角3g,桂皮2g。

    烹制方法:①將秈米淘洗干凈,晾干后加入桂皮,入鍋同炒至淡黃色,盛起稍涼,揀出香料碾碎,做成粗粉使用。②將豬排洗凈控干水,用刀把排骨斬成0.5cm厚的扇面塊10塊(每塊重75g),再將排骨兩面拍松,放置湯盆內(nèi),加入甜面醬、醬油、料酒、白糖、蔥段、姜片、胡椒粉、味精拌勻,腌漬20分鐘。然后,去蔥、姜放在上面,上籠用旺火蒸1小時(shí),至排骨酥軟即可出籠。③荷葉洗凈,批去背筋,置沸水中燙洗,擦干,劃成10塊,將出籠的排骨逐塊放在荷葉上,分別包好后上籠用旺火蒸5分鐘即成。

    特點(diǎn):荷葉翠綠,清香飄溢,排骨入味,嫩而不膩。

    粉葉粉蒸魚:

    用料:薪鮮青魚肚當(dāng)500g,料酒75g,醬油80g,大豆20g,白糖50g,姜汁2g,蔥段10g,熟豬油75g,麻油50g,鮮荷葉3大張,秈米100g,桂皮2g,苘香2g。

    烹制方法:①將秈米淘洗于凈,晾干后加入桂皮、八角,入鍋同炒至淡黃色,盛起稍涼,揀出香料碾碎,做成粗粉使用。②將青魚肚當(dāng)刮凈黑膜,用布擦,切成12塊,用醬油、白糖、大豆醬、料酒、姜汁、豬油腌漬1小時(shí),再放入粗粉拌勻,置盤內(nèi),放上蔥段上籠用急火蒸30分鐘,取出去蔥段待用。③荷葉洗凈,批去背面的盤肋,入沸水鍋中燙洗,擦干水分,劃成12塊。將出籠的魚塊趁熱放在荷葉上,分別淋上麻油,逐塊包好,上籠用急火蒸5分鐘即可上桌。

    注意:須現(xiàn)蒸現(xiàn)食,不宜復(fù)蒸。

    特點(diǎn):荷葉翠綠,清香飄溢,魚肉肥嫩而不膩。

    繡球蒸菜

    【原料】

    油發(fā)肉皮75克,瘦豬肉150克,雞肉50克,肥豬肉50克,魚肉50克,火腿50克,菜心250克,大蔥白5克,去皮馬蹄50克,生姜5克,雞湯250毫升,雞油50克,淀粉45克,食粉2克,胡椒粉3克,精鹽10克,味精5克,芝麻油15克,芝麻25克(焙好),水淀粉15克,辣椒油15克。

    【制作過程】

    1、油發(fā)肉皮放熱堿水中泡軟,改用清水漂洗干凈,放沸水鍋中焯過,撈出,切成小粒,用紗布包好,擠干水;瘦豬肉、肥豬肉洗凈,去筋膜,去皮切成豆粒大的肉粒;火腿也切成小粒;雞肉去皮筋,切成片;凈魚肉去皮,橫切成片;將雞肉片、魚肉片一起放在凈案上,剁成茸泥;去皮馬蹄、蔥白、生姜均去皮、洗凈,剁成末;菜心的頭削成橄欖形。,

    2、炒鍋放入25克豆油,燒五成熱,放入瘦豬肉絲煸炒,再放鹽、蘑菇絲、木耳絲、韭菜段翻炒一下,淋上少許淀粉,制作成餡,出鍋,待用。

    3、將雞蛋打入瓷碗中,放淀粉、鹽,攪拌均勻。

    4、放少許油滑鍋,使得鍋燒成熱而不燙,將攪拌均勻的雞蛋液,分成七次煎成七張薄餅,熟后扣在案板上,再將每張蛋皮切成4塊,把餡攤在蛋皮上,包成長條蛋卷。

    5、凈鍋,燒熱,放入余下的400克豆油,燒至八成熱時(shí),放進(jìn)蛋卷炸,炸黃,翻個(gè)兒炸成金黃色,熟后,撈出,入盤。

    6、食用時(shí),每客4塊蛋卷,蘸辣大醬吃,即可。

    【特點(diǎn)】呈金黃色,皮香脆酥,餡鮮美嫩。

    江南蒸菜

    每到冬季,江南一帶的人們都喜歡吃熱氣騰騰的“蒸菜”。所謂“蒸菜”,是用大白菜、黃芽菜、蘿卜、菠菜、粉絲等蔬菜在碗中墊底,上面再配蓋上少量雞鴨魚肉等葷菜,加入一定數(shù)量的鮮葷湯水,然后放到蒸籠上蒸。這種“蒸菜”,葷素搭配齊全,做起來較簡便,吃起來既燙又鮮,是冬令餐桌上常見的一種佳肴。

    蒸“三鮮”。原料:黃芽菜100克,冬筍100克,蛋餃8只,油爆魚6塊。制作方法:先將黃芽菜用開水燙成七成熟,放入大碗中墊底,把冬筍切成薄片,連同加工好的小蛋餃(最好用薺菜鮮肉做餡)、爆魚塊排放在黃芽菜上面,碗中加入適量的鮮湯,放上鹽、味精、黃酒等調(diào)料,放到蒸籠上蒸20分鐘即成。

    蒸“四鮮”。原料:香菇5只,熟雞翅2只,油爆好的豬蹄筋10根,鮮魚丸8至10粒。制作方法:先用100克切條燙熟的大白菜墊底,然后把浸泡好的香菇、豬蹄筋放入,再把熟雞翅切成數(shù)小塊,同鮮魚丸(先用開水燙熟)一起放入碗中,加湯及鹽、味精、黃酒、姜等,放入蒸籠蒸20分鐘即可。

    蒸“五鮮”。原料:白蘿卜100克,黑木耳10克,火腿肉100克,豬蹄一只(最好是前蹄),爆魚6塊,大蝦仁8只。制作方法:先將黑木耳和大蝦仁浸泡,把豬蹄燒熟后切成數(shù)塊,火腿肉切成薄片。碗中用白蘿卜塊做墊底,上面放入加工好的黑木耳、火腿肉片、豬蹄塊、大蝦仁等,放入鹽、味精、黃酒等調(diào)料,放到蒸籠上蒸20分鐘即可。

    蒸“六鮮”。原料:粉絲20克,鮮菇50克,鮮魚塊6塊(最好是青、草魚及烏黑魚),咸肉50克,鮮小排8塊,水面筋6個(gè),鮮菠菜100克。制作方法:先把粉絲條用溫開水浸泡10分鐘,泡凈發(fā)軟后放入碗底,然后把咸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再放入鮮菇、小排骨、魚塊、水面筋等。加湯放入鹽、味精、黃酒、蔥姜等調(diào)料,放到蒸籠上蒸煮20分鐘。鮮菠菜的放入要晚一步,等第一次蒸籠燒開后,再把菠菜放入。這樣,“蒸菜”中的菠菜就不會發(fā)黃、發(fā)爛。

    烹制“蒸菜”時(shí),碗一定要大一些,也可用砂鍋頭。碗中所加的湯水一定要用加工好的葷湯,最好是肉骨頭湯或鮮雞湯。雞鴨魚肉一定要事先加工燒熟,特別是魚塊或魚丸,要先煮熟后再放入碗中,這樣才不會有魚腥味。蒸煮前,在各種配制好的蒸菜碗上面蓋一片白菜葉,蒸菜熟后再把白菜葉拿掉。這樣蒸煮出來的“蒸菜”味道更加鮮美,吃起來更有滋有味了。

    荷葉粉蒸雞

    配合今天為大家推薦的“荷花盛宴”,今日“味道廚房”將由“掌勺”代妹妹為大家介紹一道“荷葉粉蒸雞”,為你夏日餐桌增添一絲清涼。

    原料:雞脯肉和雞腿肉1斤半,蒸肉米粉8兩,鮮荷葉4張,豬板油3兩,蔥結(jié)、姜片、桂皮、八角、丁香、白糖、紹酒、醬油、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1.雞肉、豬板油切成塊,同放碗內(nèi),加姜、蔥、紹酒、醬油碼味;

    2.荷葉洗凈切成扇面(數(shù)量要比雞肉塊多兩張),去掉背面老筋,放入開水鍋燙一下,擦干水分;

    3.米粉放入碗內(nèi),加鮮湯、醬油、白糖、麻油攪成糊狀,將浸漬好的雞塊、豬板油放入糊中拌勻,放入墊有一張荷葉的盤內(nèi),上面再蓋上一張荷葉上籠蒸30分鐘至酥爛取下。

    4.剩下的荷葉,背面朝上平鋪案板,將蒸好的雞肉平分在荷葉上,包成長方形,整齊地排列在盤中,上籠蒸5分鐘取出,抹上麻油即成。

    點(diǎn)評:肉質(zhì)鮮嫩、滋潤,油而不膩。荷葉的清香和雞肉的鮮香合在一起,雞肉鮮嫩酥爛,粉質(zhì)香糯,咸中帶甜。有溫中益氣,清涼解暑之功效。

    糯米蒸排骨

    非常好吃的一道菜,如果沒有竹筒,用碗也可以,另外還需高壓鍋要蒸一小時(shí)。

    做法:

    1.糯米用溫水泡半小時(shí)瀝干,排骨用醬油/姜蔥蒜粉/姜蓉蒜蓉適量/酒/鹽/白醋一點(diǎn)點(diǎn)/香油腌半小時(shí)。

    2.然后把泡過的汁倒入竹筒,下面用半個(gè)土豆片墊底(吸排骨蒸出的油)把糯米加入排骨中,均勻沾上.

    3.放高壓鍋蒸半小時(shí)到四十分鐘左右。我蒸了四十分鐘,骨頭渣都可以吃下去了。我們家小朋友不愛吃糯米的都搶著吃,那個(gè)味道只用你試過了才知有多好。

    豆腐丸子的做法

    材料:

    A、豆腐250克,胡蘿卜100克,紫菜50克,香菇50克

    B、鹽少許,玫瑰香料4克,花生粉或核桃粉20克。

    做法:

    1、將豆腐用布包裹擠去水分,搗爛后加入B料1/2,胡蘿卜和白蘿卜洗凈切丁,香菇泡軟切丁拌進(jìn)搗爛的豆腐里,做成圓球,上籠蒸10分鐘,取出擺在盤中

    2、鍋中加水200毫升,放入另外1/2B料煮汁勾芡,做好的汁淋在丸子上即可。

    特點(diǎn):味美可口

    南瓜什錦

    材料:

    A、南瓜300克,青豆30克,玉米粒30克,胡蘿卜30克,土豆30克,洋蔥30克,西紅柿30克,菠蘿30克。

    B、水100毫升,鹽少許,菜味香3克。

    做法:

    1、南瓜去皮,去籽,切塊,放盤上籠蒸熟,取出備用。

    2、鍋中放水100毫升,開鍋后將各種菜炒熟(各種菜都切。斐词鞎r(shí)加進(jìn)西紅柿、菠蘿,再加B料,勾芡,出鍋,倒入南瓜盤中即可。

    特點(diǎn):色澤艷美,酸甜可口

    珍珠丸子

    材料:

    A、黃糯米300克,豆腐皮3張,香菇30克,胡蘿卜200克。

    B、鹽少許,玫瑰香料3克,花生粉30克,香菜3根。

    做法:

    1、黃糯米洗凈,浸泡1小時(shí),瀝干水分,待用。

    2、香菇泡軟切丁,胡蘿卜切丁,豆腐皮切碎,放入大盆加B料拌勻。

    3、捏成丸子,放入黃糯米中,使表面粘上黃糯米,排于盤中,上籠蒸40分鐘,取出;香菜切末撒上即可。

    大傘蒸牛肉

    1、原料加工。將牛肉橫筋路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狀。豆辦剁細(xì),花椒、蔥切細(xì),豆豉用刀背捶茸,香菜洗凈待用。

    2、調(diào)味。牛肉放盆內(nèi),加入生菜油、紹酒豆辦、花椒、蔥、姜、鹽、醬油、豆豉拌勻,再放入米粉、鮮湯拌和均勻。

    3、蒸制裝盤。將蒸格鋪上紗布,直接將牛肉放置其內(nèi)大火蒸3個(gè)小時(shí),出籠裝盤撒上花椒面、澆上香油、蒜泥,放入香菜即成。

    容易產(chǎn)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成品不夠巴軟。這可能有以下兩個(gè)原因。第一蒸制時(shí),不是直接將牛肉放入蒸格上,而是用碗盛裝。碗底的牛肉就不易蒸巴。因大傘蒸牛肉所選的牛肉,一般帶有筋纏,蒸氣不能直接接觸它,很難使之巴軟。第二是火力不旺,蒸制時(shí)間不夠。如果注意了這兩方面問題,就不會出現(xiàn)此類問題了。

    回族食堂地址:成都市彭縣塔子壩

    黃金蓮藕

    材料:黏黃米100克,蓮藕250克,蜜棗50克,菠蘿50克,香菜3根。

    做法:

    1、將黃米洗凈泡6小時(shí),蓮藕洗凈切塊,蜜棗洗凈切碎菠蘿削皮切碎。

    2、將黃米、蜜棗、菠蘿攪勻,用一把攪勻的黃米灌進(jìn)蓮藕的小洞里,剩下的黃米撒在蓮藕上面。

    3、放在籠上蒸30分鐘,取出裝盤,食用時(shí)將香菜撒在蓮藕上即可。

    特點(diǎn):酸甜可口

    魚片蒸蛋的做法

    所屬菜系:浙江菜

    基本特點(diǎn):嫩滑清香

    基本材料:去殼雞蛋200克,鮮魚片200克,蔥粒10克,精鹽10克,味精1克,淺色醬油15克,胡椒粉0.1克,熟植物油40克。

    做法:

    1.將魚片加入精鹽5克,油10克拌勻。

    2.雞蛋攪拌成蛋液,放精鹽、味精攪勻,倒入盤中。

    3.燒沸蒸鍋,放入蛋用慢火蒸約7分鐘再加入魚片、蔥粒鋪放在面,續(xù)蒸3分鐘,利用余熱焗2分鐘取出,淋醬油和油,撒上胡椒粉便成。

    粉蒸金瓜肉

    原料:

    南瓜1個(gè)

    五花肉300克

    蒸肉粉(市售)2包

    蔥1根

    輔料:

    A料:辣豆瓣醬1大匙

    胡椒粉1/4小匙

    甜面醬、酒釀水各1小匙

    B料:香油1小匙

    色拉油1大匙

    C料:花椒粉1/4小匙

    D料:香油1/2小匙

    做法:

    1五花肉洗凈、切小塊,放入碗中加入A料及蒸肉粉拌勻,腌約30分鐘,加入B料拌勻。

    2南瓜切出花紋,去除中心的瓜子做成南瓜盅,填入腌好的五花肉,再移入蒸鍋蒸至肉熟爛入味。

    3蔥洗凈,切末,和C料一起撒在蒸好的金瓜肉上。

    4鍋中另倒入D料燒熱,淋在粉蒸肉上即可端出。

    Tips:

    南瓜因色澤金黃,因此又叫金瓜,制作這道菜時(shí),最后一道淋香油的程序不可省,而且香油要燒至夠熱,淋在蔥花及花椒粉上面,才能將辛香氣味直接沖入肉中。

    特色:

    腌過的五花肉,沾上南瓜的香氣,風(fēng)味更佳。

    鮮嫩滑口蒸芙蓉蛋

    聽到“芙蓉”二字就知道這蛋有多么鮮嫩了。小時(shí),我不愛吃飯,外婆常做此菜拌飯來哄我吃,說來也怪,我就好這一口,每次都大大縮短外婆給我喂飯的時(shí)間。長大了,還是懷念這滋味。對了,這道菜也叫做雞蛋羹。

    原料:雞蛋兩只,蔥花少許。

    做法:雞蛋敲進(jìn)碗里,倒入一些熱水,打勻,上鍋蒸5分鐘,出鍋后灑蔥花。

    特別提示:

    1、加熱水不要加冷水哦。

    2、水和蛋的比例是1:1,這樣比較嫩。水可用骨頭湯代替,加一絲絲鹽,里面可加肉蓉,蝦蓉,菜絲,蝦皮(少量,切碎),蒸的過程可以隨時(shí)看,里面沒有液體了,就算好了,吃時(shí)可加香油。

    3、蒸雞蛋時(shí)要注意:1要加熱水,水與蛋的比例為1:1.2鍋蓋漏少些縫。

    4、準(zhǔn)備好之后,在碗上蒙張保鮮膜,然后鉆幾個(gè)洞洞,多點(diǎn)沒關(guān)系,我用筷子鉆,再上火蒸。8分鐘左右,保證表面光滑如鏡。

    5、寶寶愛吃的:

    先將一個(gè)雞蛋打勻,再將半袋裝鮮奶倒入攪勻,放入微波爐加熱呈糕狀,大概40秒到1分半鐘,作好后可放些糖食用,你也可以再倒一些牛奶,寶寶很愛吃的,非常營養(yǎng)。順便說一下,蛋羹量的多少可以由你加入的牛奶的量來定,就看寶寶的飯量了。

    橄欖菜肉末蒸豆腐

    原料:南豆腐、豬肉餡、橄欖菜、姜、香蔥、生抽、雞精、玉米淀粉、白糖、植物油.

    做法:

    1.生姜切成細(xì)末,香蔥切碎分開蔥白和蔥青;生抽1小匙、雞精1/8小匙、清水1/2大匙、玉米淀粉1小匙把肉碎腌制起來,攪拌均勻,再放入1又1/2大匙的橄欖菜,生姜末,蔥白碎用筷子攪拌均勻。

    2.將豆腐平放在盤中,用利刀在表面橫豎劃上口子,將腌好的肉末平鋪在豆腐上。

    3.放入蒸鍋,加蓋大火蒸10分鐘,生抽、清水、砂糖放入鍋內(nèi)煮至水開,做成碗汁,淋在蒸好的豆腐上即可。

    清蒸蠔油鮑菇夾

    原料:杏鮑菇、豬肉餡、鹽、醬油、雞精、蔥、姜、蠔油、水淀粉、五香粉.

    做法:

    1.肉餡加蔥姜末、鹽、雞精、醬油、蠔油、五香粉、少許清水和干淀粉調(diào)勻。

    2.杏鮑菇洗凈,切成兩片相連的夾,把拌好的肉餡填到鮑菇夾里,碼盤。

    3.放蒸鍋里,開鍋后蒸12-15分鐘,取出,把盤子里的湯汁倒進(jìn)炒鍋里燒開,放適量蠔油、少許鹽和雞精,攪勻。

    4.用水淀粉勾芡,把做好的芡汁澆在蒸好的鮑菇夾上即可。

    豉汁肉末蒸菜心

    原料:油菜、豬肉餡、醬油、蔥、姜、蒜、料酒、香油、豆豉、白胡椒.

    做法:

    1.菜心洗凈,少量豆豉切碎,肉末放醬油,料酒腌制。

    2.蔥姜蒜末熗鍋,放入肉末和豆豉炒香,噴豉油,香油,加白胡椒

    3.稍微加入一點(diǎn)水,澆在菜心上,大火上蒸3分鐘即可。

    黑木耳蒸滑雞

    原料:雞、木耳、枸杞子、姜、料酒、生抽、淀粉、鹽、白糖、老抽、胡椒粉.

    做法:

    1.將雞斬塊,置于流動水下反復(fù)抓洗至水清,擰干水分備用;將雞塊放入盆中,生姜切片入盆,調(diào)入精鹽、白糖、生抽、頭抽、料酒、胡椒粉,干淀粉拌勻腌制10分鐘左右。

    2.黑木耳泡發(fā)洗凈,摘除蒂頭,控干水分后鋪入蒸盤中;枸杞子淘洗后控水備用。

    3.將腌制好的雞塊平鋪在黑木耳上,撒上枸杞子;

    4.蒸鍋內(nèi)入水,大火煮開后將蒸盤放入,加蓋蒸制。蒸至雞塊嫩滑透味時(shí),熄火再虛蒸1-2分鐘即可起鍋食用。

    清蒸草魚

    原料:草魚、甜椒、鹽、姜、料酒、大蔥、蒸魚豉油、油.

    做法:

    1.草魚洗凈,刮去魚鱗和魚腹腔內(nèi)的一層黑膜,在魚肉上抹一層鹽、料酒、上下各放兩片老姜。

    2.嫩姜、大蔥和紅甜椒分別切成細(xì)絲,并泡入清水中,即可得到自然卷區(qū)的造型。

    3.大火燒開水,將魚放入,用中火蒸8分鐘,魚熟時(shí)取出,揀去姜片,淋上蒸魚豉油,撒上蔥姜絲和紅椒絲,然后另起炒鍋燒熱油淋在魚和蔥姜絲上即成。

    粉蒸土豆

    原料:土豆、鹽、雞粉、姜、蒜、郫縣豆瓣、花椒粉、香蔥、腐乳汁、油.

    做法:

    1.土豆去皮,切塊,洗去淀粉;香蔥洗凈切成蔥花,豆瓣醬剁細(xì),生姜和大蒜切成沫。

    2.把土豆瀝去水,加入豆瓣、生姜、香蔥、大蒜、花椒粉、腐乳汁、熟菜油、雞粉、適量鹽拌均勻,碼味20分鐘。

    3.加入蒸肉米粉,攪拌均勻,蒸籠底下鋪好菜葉,把沾了米粉的土豆進(jìn)去,置入蒸鍋中火蒸35—40分鐘,至熟透即可。

    注意事項(xiàng)

    正確的使用火候,是蒸制菜肴成功的關(guān)鍵。不同的菜肴,要求使用不同的火力和時(shí)間來加熱。一般而言,質(zhì)地要求鮮嫩的菜肴,多用旺火、足汽、速蒸,加熱時(shí)間5至20分鐘不等,以斷生為度;質(zhì)地較老、體形大而又需要蒸得酥爛的菜肴,需要旺火沸水蒸制1至4小時(shí)不等;原料質(zhì)地較嫩,或經(jīng)過較細(xì)致的加工,要求保持鮮嫩的質(zhì)感或完整形態(tài)的,則最好用中等小火沸水慢慢蒸。

    在蒸制菜肴的過程中,原料不宜與調(diào)味料相結(jié)合,尤其當(dāng)籠中氣體飽和時(shí),菜肴本身的汁液不易滲出,調(diào)味料更難以進(jìn)入原料中。所以,蒸菜主要依靠加熱前的調(diào)味,而且要一次調(diào)準(zhǔn)。

    注意原料在蒸籠中的擺放位置。湯水少的菜品應(yīng)放在上面,湯水多的菜品則放在下面;色澤淺的菜品應(yīng)放在上面,色澤重的菜品應(yīng)放在下面;不易成熟的菜品放在上面,易成熟的則放在下面。

    蒸是一種重要的烹調(diào)方法,我國素有“無菜不蒸”的說法。蒸就是以蒸氣加熱,使調(diào)好味的原料成熟或酥爛入味。其特點(diǎn)是保持了菜肴的原形、原汁、原味,能在很大程度上保存菜的各種營養(yǎng)素。蒸菜的口味鮮香,嫩爛清爽,形美色艷,而且原汁損失較少,又不混味和散亂,因而蒸菜適用面廣,品種多。此外有些其它烹調(diào)方法,還以蒸來作基礎(chǔ)。

    蒸的器具很多,有木制蒸籠、竹制蒸籠,形狀可大可小,層次可多可少,根據(jù)原料多少調(diào)節(jié)。蒸菜時(shí),必須注意分層擺放,湯水少的菜放在上面,湯水多的菜放在下面,淡色菜放在上面,深色菜放在下面,不易熟的菜放在上面,易熟的菜放在下面。

    蒸菜要根據(jù)烹調(diào)要求和原料老嫩來掌握火候。用旺火沸水速蒸適用于質(zhì)嫩的原料,如:魚類、蔬菜類等。要蒸熟不要蒸爛,時(shí)間為15分鐘左右。對質(zhì)地粗老,要求蒸得酥爛的原料,應(yīng)采取用旺火沸水長時(shí)間蒸,如:香酥鴨、粉蒸肉等。原料鮮嫩的菜肴,如蛋類等應(yīng)采用中火、小火徐徐蒸。

    相關(guān)知識

    “蒸”,是將原料裝于器皿中,以蒸氣加熱,使調(diào)好味的原料成熟或酥爛入味的烹調(diào)方法。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學(xué)院副教授范志紅稱,其特點(diǎn)是保持了菜肴的原形、原汁、原味,比起炒、炸、煎等烹飪方法,蒸出來的菜肴所含油脂少,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保存菜的各種營養(yǎng)素,更符合健康飲食的要求。這是因?yàn),炒菜時(shí),油的沸點(diǎn)可達(dá)300℃以上,會破壞營養(yǎng)成分。與之相比,蒸菜中水的沸點(diǎn)只有100℃,營養(yǎng)物質(zhì)可以較多地保留下來。研究表明,蒸菜所含的多酚類營養(yǎng)物質(zhì),如黃酮類的槲皮素等含量顯著地高于其他烹調(diào)方法。另外,蒸菜要求原料新鮮,調(diào)味適中,而且原汁損失較少,具有形態(tài)完整,口味鮮嫩、熟爛的優(yōu)勢。更重要的是,由于蒸制食物容易消化,非常適合消化不好的人食用。

    怎么做蒸菜最健康呢?

    1.原料要新鮮,因?yàn)檎糁茣r(shí)原料中的蛋白質(zhì)不易溶解于水,調(diào)味品也不易滲透到原料中,故食物質(zhì)地要嫩、多汁,像牛蹄筋等干硬的東西,不適合蒸。

    2.可以在蒸制前使原料入味,浸漬加味的時(shí)間要長,而且不能用辛辣味重的調(diào)味品,否則會抑制原料本身的鮮味;蛘咴谡羰旌蠹尤胲椭椭痰m宜,不可太濃。

    3.用旺火沸水速蒸,適用于質(zhì)嫩的原料,如魚類、蔬菜類等,時(shí)間為15分鐘前后。對質(zhì)地粗老,要求蒸得酥爛的原料,應(yīng)采用旺火沸水長時(shí)間蒸,如香酥鴨、粉蒸肉等。原料鮮嫩的菜肴,如蛋類等應(yīng)采用中火、小火慢慢蒸。

    4.蒸菜時(shí),還要注意分層擺放,湯水少的菜放在上面,湯水多的菜放在下面,淡色菜放在上面,深色菜放在下面,不易熟的菜放在上面,易熟的菜放在下面。

    相關(guān)信息

    蒸菜之鄉(xiāng)

    2010年4月28日上午,在首屆中國(天門)蒸菜美食文化節(jié)開幕式上,天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國從中國烹飪協(xié)會會長蘇秋成手中接過了“中國蒸菜之鄉(xiāng)”牌匾。這標(biāo)志著“中國蒸菜之鄉(xiāng)”名定天門,標(biāo)志著天門市蒸菜產(chǎn)業(yè)從此進(jìn)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

    蒸菜優(yōu)點(diǎn)

    蒸菜是利用水沸后產(chǎn)生的水蒸氣為傳熱介質(zhì),使食物成熟的烹調(diào)方法。蒸菜具有含水量高,滋潤、軟糯、原汁原味、味鮮湯清等特點(diǎn)。

    蒸菜原料在加熱過程中處于封閉狀態(tài),直接與蒸汽接觸,一般加熱時(shí)間較短,水分不會大量蒸發(fā),所以成品原味俱在,口感或細(xì)嫩或軟爛。

    蒸菜用料

    蒸菜的用料較為廣泛,一般多用質(zhì)地堅(jiān)韌的動物類原料、植物類原料、漲發(fā)的干貨原料,質(zhì)地細(xì)嫩或經(jīng)精細(xì)加工的原料。

    相關(guān)文章
    熱點(diǎn)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