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所理解的職場精英,往往是那些自信滿滿,與人交往時落落大方、侃侃而談的俊男靚女,走到哪兒,他們都是萬眾矚目的中心。
這樣的人,在電視劇里就是妥妥的男一號女一號。
而那個不善言辭,木訥內向,總是悄悄躲在角落不敢表達自己的人,自然而然淪為配角。
因此,我們常常會想,性格內向的職場人,真的只能永遠做個沒人關注的小透明嗎?
當然不是。
人的性格,本身并沒有什么好壞之分。
不可否認,性格外向的人有其先天的性格優(yōu)勢,他們積極主動,更善于溝通和表達,因此也更能獲得別人的關注,更容易成功。
但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有洞察力,做事也更嚴謹細致和專注。
所以,性格內向的職場人,只要善于經(jīng)營自己,同樣可以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1. 用自己的方式交往
雖然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并沒有好壞之分,但是任何人生活在這個世上,都不能是一個孤島,都必然要與身邊的人和事發(fā)生聯(lián)系,身在職場尤其如此。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職場人,請你記住,在平時的工作中,再討厭交往,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必須要參與。
在參與這些職場交往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進行。
例如,不會活躍氣氛的你不喜歡參加喧鬧的Party,不喜歡與同事一起唱K,那么我們可以選擇與同事一起喝喝下午茶,順道展示一下你出眾的茶藝;
又或者周末一起爬爬山,展示一下你良好的忍耐力等等。
選擇適合自己的交往方式來進行必要的職場交往,往往也能收獲不錯的效果。
畢竟,短期交往看臉蛋,長期交往更看的是脾氣和人品。

2. 摒棄短板不死磕
性格內向的人雖然溝通表達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但是優(yōu)勢在于做事細致專注。
因此,一個內向的職場人,更要懂得避短揚長。
不擅交際,就不要死磕這個短板,要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在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謀求發(fā)展,并深度鉆研。
每個團隊,都有一些需要靜下心來做的事,處理這些事情,往往需要極強的忍耐力和高度集中的精力。
而性格內向的人恰好就比較適合做。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性格內向的職場人,碰到這類事情,完全可以主動請纓。
而事成之后,領導同事自然對你另眼相看。
木桶定律已經(jīng)漸漸不適合這個時代,誰都有短板,補足短板去裝更多的水,不如把自己的長板加長加固,把長板變成一座“橋”,讓自己擁有一條“河”。
3.學會適度地展示自己
勇敢地展示自己,是性格內向的職場人最難以做到的事情。
其實可以循序漸進。
性格內向的人不像性格外向者那樣,時時刻刻都在展示自己,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性地展示一下自己。
例如,一些重要場合,我們通常不敢發(fā)言,或者害怕發(fā)言。那么,我們可以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私底下多幾次預演,在正式發(fā)言的時候,爭取一次成功,為自己建立起信心,為下一次更好地展示自己打下心理基礎。
再或者,你可以從展示你真誠的笑容開始,真誠就是心靈的展示。

世界上有一半人是內向,一半人是外向。
所以內向并不是你自卑和平凡的理由。
性格內向也阻礙不了我們的發(fā)展。
我們大可不必把性格內向當成我們職場路上的絆腳石,與其一直糾結自己的內向,千方百計去改變自己,不如換個角度,發(fā)揮長處,好好經(jīng)營自己,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
這樣,內向的職場小透明,也能狠狠刷一波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