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二世而亡的大一統(tǒng)王朝,一個是秦朝,一個是隋朝,這兩個朝代雖然短暫,卻在中國歷史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秦朝與隋朝在歷史上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是秦二世與隋二世卻有著天壤之別,一個玩出了帝國的下限,一個玩出了帝國的上限,最終卻都將父親建立的帝國玩的灰飛煙滅!
隋煬帝這個皇帝,在歷史上一直都是暴君,昏君的代名詞,他荒淫無道,他窮奢極欲,他殘暴無比,最終將大隋帝國推進了毀滅的深淵。但是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隋煬帝其實算不上一個完完全全的暴君,或許他只是不會做皇帝罷了!
隋煬帝的罪過想必?zé)o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卻很少有人細(xì)細(xì)思考這背后所發(fā)生的事情,我在這里并不是歌頌隋煬帝,就像評價隋煬帝的那句“巍煥無非民怨結(jié),輝煌都是血模糊”,他只是做了“罪在當(dāng)代,功在千秋”的事,功過始終都要分開來說。
后世的一些文人騷客,沒事就將隋煬帝修大運河所帶來的影響與結(jié)果拿來大書特書,但是這些文人騷客們卻不會去想,曾經(jīng)的隋煬帝為了修這條大運河,斷送了整個大隋帝國,雖然這么說有點夸張。
再看看后世的一些皇帝,比如大明永樂皇帝,其實永樂皇帝干的事跟隋煬帝差不了多少,都是好大喜功,都想一輩子干完幾輩子的事,都想做千古一帝,真實的大明永樂皇帝并不像歷史書上講的那樣,但是為何永樂皇帝成功了,而隋煬帝失敗了?
其實做皇帝也是一門學(xué)問,簡單來說,就是隋煬帝不會做皇帝,而永樂大帝更會做皇帝,就這么簡單。隋煬帝的每一件功業(yè)都與后世普通百姓息息相關(guān),所以才有了“功在千秋”的歷史評價。但是隋煬帝干的每一件事都跟百姓的幸福感脫離了,尤其是隋煬帝不知道怎么處理君、臣、民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就有了“巍煥無非民怨結(jié),輝煌都是血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