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名人趣史 > 正文

    54年前傅雷夫婦家中自殺,遺書細節(jié)感人

    2020-03-13    名人趣史   

    “真正的英雄不是沒有卑賤的情操,而是永不會被卑賤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沒有黑暗的時候,而是不會被黑暗所淹沒!

    這是羅曼·羅蘭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卷首語。

    這本書出版于抗戰(zhàn)時期,主人公約翰·克里斯朵夫,在苦難中不放棄對自由生命追求的精神,曾鼓舞了無數(shù)迷茫的中國青年人,一度暢銷。

    它的中文翻譯是傅雷。

    傅雷是誰?

    傅雷,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于江蘇南匯縣一個地主之家,出生時因為哭聲宏亮,所以長輩為其取名“雷”,字怒安,取意“文王一怒而天下安”。

    一語成讖,這個名字,預(yù)言了傅雷一生的性格與命運。

    傅雷一生愛憎分明,他嫉惡如仇的性格,可能來自他的經(jīng)歷。

    四歲那年,父親傅鵬飛被劣紳誣陷入獄三個月,出獄后,含冤未雪,加上身患肺癆,24歲就抑郁而亡。父親蒙冤而死,母親為了給父親伸冤而四處奔走,四個孩子死了三個,只有傅雷命硬僥幸活了下來。

    傅雷與母親

    從此,母親一個人帶小傅雷艱難討生活。因為從小目睹了人間的世態(tài)炎涼,所以后來成為翻譯家后,傅雷翻譯的作品多是些揭露社會弊病和人物奮斗抗爭的故事。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傅雷的母親畢竟也不是一般女子,辦完喪事后,她就帶著兒子離開了鄉(xiāng)下來到上海,她在這里請了先生教兒子讀書,小時候,傅雷跟著老貢生學(xué)過四書五經(jīng),跟著外國人學(xué)過英語,五四運動后,傅雷又進了新學(xué)堂徐匯中學(xué)。

    1928年,傅雷赴法留學(xué),就讀于法國巴黎大學(xué),專攻美術(shù)理論和藝術(shù)評論。

    1931年,傅雷回國后任教于上海美術(shù)專科學(xué)校(原上海音樂學(xué)院),教美術(shù)史和法文,同時翻譯了大量法國文學(xué)。

    傅雷翻譯的處女作就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為了翻譯好這個作品,他給自己定了規(guī)矩:

    “東不至黃浦江,北不至白渡橋!

    傅雷選擇這本書作為自己的翻譯處女作,一是因為喜歡原作者羅曼·羅蘭,二是約翰·克里斯多夫身上的精神讓他欣賞,如他在這本書開卷寫的那樣:

    “真正的英雄不是沒有卑賤的情操,而是永不會被卑賤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沒有黑暗的時候,而是不會被黑暗所淹沒!

    書出版的時候 ,中國正在抗戰(zhàn),傅雷出版此書,意義重大。

    傅雷夫婦的愛情:她像暖和的空氣,把我養(yǎng)在花房里

    傅雷與朱梅馥是青梅竹馬,朱梅馥原名朱梅福,傅雷是朱梅福的表哥,他比表妹大五歲。

    因為從小一起長大,傅雷和朱梅馥的愛情特別清純美好,傅雷的處女作《夢中》曾描寫了少年時初戀的美好:

    偷偷地望我,因為好多次我無意中看她,她也正無意地看我,四目相融,又是癡癡一笑!

    在傅雷赴法留學(xué)前,兩人在雙方家長支持下,定了婚約。然而,好的愛情一定是要經(jīng)過考驗的,事實上,傅雷與朱梅馥的愛情也經(jīng)歷過波折。

    去法國沒多久,熱情似火的傅雷,很快喜歡上了有自己一樣熱情迷人的法國姑娘瑪?shù)铝。這個姑娘與溫婉柔順的朱梅馥不同,幸福的傅雷如此講到:“這兩個姑娘就像一幅莫奈的畫與一軸母親手中的絹繡那么不同!

    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傅雷決定向瑪?shù)铝涨蠡椤P愿窦痹甑母道宗s緊給家里寫了一封信,計劃與朱梅馥解除婚約,他把信委托給了好友劉海粟。

    留法期間的傅雷

    萬萬沒想到,已經(jīng)做好了破釜沉舟打算的傅雷失算了,瑪?shù)铝站芙^了他的求婚,理由是并不想被婚姻的俗套形式束縛。

    后悔莫及的傅雷,趕緊找到劉海粟,幸好這個好朋友并沒有把信寄出。

    有情人終成眷屬,1932年1月,24歲的傅雷學(xué)成回歸,與19歲的朱梅福在上海舉行婚禮。

    婚后傅雷為妻子改名朱梅馥,言外之意,妻子是“一枝圣潔馥郁的梅”。

    婚后,溫柔體貼的朱梅馥把一切都獻給了傅雷和家庭:

    傅雷喜歡喝咖啡,她得空就在家煮咖啡;傅雷喜歡鮮花,她就在院子里種滿了玫瑰、月季;傅雷文稿多,她就把文稿排序,并一筆一劃地謄抄一邊……

    朋友們這樣描述朱梅馥對傅雷的愛:

    “像這樣的人,我一生從未見過第二個,用上海話講,她是活菩薩。她受的是西式教育,聽音樂、看書畫、讀英文小說都起勁,但性格卻完全是舊社會那種一點沒文化的賢妻良母式的典型。”

    楊絳對她的評價也極高:“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婦”和“傅雷最得力的秘書”。

    楊絳曾評價傅雷夫婦:如果沒有朱梅馥,傅雷的成績至少要打三四折。

    都說七年之癢,婚后第七年,傅雷愛上了女學(xué)生的妹妹成家榴,這個女人與法國姑娘瑪?shù)铝找粯樱且粋熱情得像酒一樣的烈女子,傅聰回憶:

    “她真是一個非常美麗、迷人的女人,像我的父親一樣有火一樣的熱情,兩個人熱到了一起,愛得死去活來!

    溫柔如水的朱梅馥,看到深愛的丈夫?qū)嬍巢话踩找广俱,她再次讓步了,她把成家榴請到家里住下,熱情地招待她,傅雷和她聊天、交換信札,即使倆人每天見面,他們還是更喜歡文字交流。在如膠似漆的愛情滋潤下,傅雷又重燃了活力。

    朱梅馥想好了,如果傅雷最終選擇成家榴,她就帶著孩子悄悄離開這個家。女人何必難為女人,朱梅馥的大度與包容,最后讓成家榴折服了,她主動退出了這場愛情保衛(wèi)戰(zhàn)。

    后來成家榴晚年對傅雷的次子傅敏講:“你爸爸很愛我的,但你媽媽人太好了,最后我不得不離開!

    都是長情之人,得妻如此,傅雷感慨:“自從我圓滿的婚姻締結(jié)以來,因為梅馥那么溫婉,那么暖和的空氣,一向把我養(yǎng)在花房里!

    朱梅馥為什么要隱忍,很多人不解,朱梅馥在給兒子傅聰?shù)男胖羞@樣解釋:

    “我對你爸爸性情脾氣的委曲求全、逆來順受都是有原則的,因為我太了解他,他一貫的秉性乖戾、嫉惡如仇是有根源的。修道院式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到成年后孤軍奮斗、愛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舊傳統(tǒng),和殺人不見血的舊禮教,為人正直不阿,對事業(yè)忠心耿耿,我愛他,我原諒他!

    對朱梅馥來說,對傅雷的愛,就是她生命的信仰。傅雷年輕時秉性急躁,常常對夫人和孩子發(fā)脾氣,隨著年歲漸長,他開始體悟愛情歷經(jīng)時間磨礪的珍貴,與夫人的感情愈久彌堅。

    晚年朱梅馥在給傅聰?shù)男爬镎f:“(你爸爸)現(xiàn)在年齡大了,火氣也退了,對我更體貼了,更愛護我了。我雖不智,天性懦弱,可是靠了我的耐性,對他無形中有些幫助,這是我可以驕傲,可以安慰的。我們現(xiàn)在真是終身伴侶,缺一不可的。”

    真好。

    最終,她還是贏得了他的愛。

    《傅雷家書》:中國君子寫給長子的信

    傅雷教育孩子在當時文化圈是出了名的。很多人認識傅雷,是因為《傅雷家書》。這本書是傅雷給長子傅聰?shù)?86封信,收錄自1954年至1966年,歷時12年,這些家信囊括了親情濃淡、道德理想、藝術(shù)感悟和生活瑣事等,1981年在大陸由傅雷的次子傅敏出版,引起轟動。

    有人說這本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完全贊同。

    傅雷家書手稿

    因為從小失怙,自幼與寡母過活,為了出人頭地,母親對傅雷管束近乎虐待。

    舉個例子,有次他沒認真讀書,后來覺得肚皮很燙,原來是母親用蠟燭在他身上滴蠟。

    等自己有了孩子,傅雷也成了近乎苛刻的家長,他給孩子定了規(guī)矩:

    每天同桌進餐,坐得必須端正,手肘不能妨礙同席的人,飯菜咀嚼不能發(fā)出聲;

    練琴完不成每日的訓(xùn)練,不能出去玩。

    不僅對兒子,對家人和保姆,他也認真嚴苛一絲不茍:

    家里的水壺,把手一律朝右,水倒完了,空瓶要放到排尾,灌開水時,要從排尾灌起;

    家里的日歷,必須由保姆來撕,別人都不許動。萬一別人撕了,他就必定要粘上再等著保姆重新來撕。

    甚至家里幾點開飯,幾點散步,都有嚴格的作息。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一個好的家庭,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幸事。

    傅聰3歲表現(xiàn)出極敏銳的音樂天賦,7歲半偶然機會學(xué)了鋼琴,從此鋼琴和古典音樂成了他的全部。21歲的傅聰在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成為世界上少數(shù)能深刻演繹肖邦作品的藝術(shù)家,由此接到波蘭政府要求,到肖邦故鄉(xiāng)深造。

    1954年,傅聰留學(xué)肖邦祖國波蘭。剛走沒幾天,傅雷就開始給兒子寫信,一直寫到1966年去世。

    他把兒子當作一個好朋友,探討藝術(shù)、音樂、文學(xué)和人生。

    兒子走后,距離遠了,他們的心卻近了:

    “親愛的孩子,我高興的是我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溫了一遍。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

    在波蘭留學(xué)4年后,傅聰又赴英繼續(xù)深造。在英國,傅聰收到父親最特別的禮物:親手抄錄的法國藝術(shù)史家丹納的《藝術(shù)哲學(xué)》。這是一本探究藝術(shù)本質(zhì)與哲學(xué)的著作。傅雷知道傅聰喜歡希臘藝術(shù),但又一知半解,就親自抄錄了《藝術(shù)哲學(xué)》的第四篇《希臘雕塑》,譯稿六萬余字,前后抄寫了一個月。

    后來朱梅馥寫信講述了這段時間的辛苦:

    “爸爸雖是腰酸背痛、眼花流淚,但是為了你,他什么都不顧了。原來的稿子,字寫得像螞蟻一樣小,不得不用了放大鏡來抄,而且還要仔仔細細地抄,否則就要出錯,他這樣壞的身體,對你的熱愛,對你的關(guān)懷,我看了也感動,孩子,世界上像你爸爸這樣的無微不至的教育,真是罕見。”

    知道傅聰談戀愛了,他趕緊寫去一封信,告訴他《愛情要冷靜》:

    感情激動時期不僅會耳不聰,目不明,看不清對方,自己也會無意識地只表現(xiàn)好的一方面,把缺點隱藏起來。保持冷靜有一個好處,就是不至于為了談戀愛而荒廢正業(yè),或是影響功課,或是浪費時間,或是損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時擾亂心情。


    我一生從來不曾有過“戀愛至上”的看法!罢胬碇辽稀薄暗赖轮辽稀薄罢x至上”,這種種都應(yīng)當作立身的原則。戀愛不論在如何狂熱的高潮階段也不能侵犯這些原則。


    唯有極坦白,才能暴露自己;而暴露自己的缺點總是越早越好,越晚越糟!為了求戀愛成功而盡量隱藏自己的缺點的人,其實是愚蠢的。

    傅雷收到父親最后的贈言是: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shù)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后鋼琴家!

    他后來成為世界級鋼琴大師,然而他的父親卻再也看不到了。英國一別,父子倆就再也沒有謀面。

    自殺與遺書:士可殺不可辱


    1966年8月31日,傅雷夫婦遭受到四天三夜的毆打和凌辱,對精神和人格有潔癖的二人,遭受了從未有過的精神折磨和肉體摧殘。

    1966年 9月3日凌晨,上海江蘇路284弄(安定坊5號),傅雷夫婦雙雙自盡。

    傅雷故居

    自殺的地方就是傅雷最后的家,傅雷夫婦從1949年12月搬入這里。這條路上有很多名人故居和景點,鋼琴家顧圣嬰故居就在隔壁,張愛玲當年和姑姑張茂淵故居常德公寓,著名的貴族女校中西女塾都在這條路上。

    傅雷夫婦的故居是一座三層小樓,一層是客廳和餐廳,二層是臥室和書房,三層是兩個孩子和保姆的臥室。這個故居是傅雷夫婦居住最久,也是傅雷成就最高的地方,在這里他翻譯了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巴爾扎克的《高老頭》和《歐也妮·葛朗臺》等,也是在這里,傅雷寫了著名的《傅雷家書》。

    傅雷翻譯手稿

    傅雷家保姆周菊娣回憶:

    “傅雷先生每天早上八點起床,九點到十二點半工作,下午兩點又到書桌前,七點多才吃晚飯,晚上看書、寫信至深夜。那么多年,他一直如此辛苦!

    傅雷的翻譯如同他的人一樣,追求完美。每次翻譯,原著他都必須先看四五遍,才敢下筆。

    《高老頭》,前后翻譯了三次,從第一次到最后一次,翻譯時間橫跨17年。

    《約翰·克里斯多夫》,抗戰(zhàn)時開譯,四卷120萬字直到1941年才譯完。后來,他覺得之前翻譯的不滿意,又花了兩年時間從新翻譯了一本。

    法國人說:“再也沒有哪個人能將我們的名著翻譯得如此傳神。”如此,這本書當仁不讓成了那個時代的暢銷書。

    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在家中

    1966年9月3日上午,是一個噩夢的早晨。

    保姆周菊娣驚訝地發(fā)現(xiàn),每天都能按時起床的傅雷夫婦,這天沒有起來。她等了一會去敲門,依然無人回應(yīng),等推開門,她發(fā)現(xiàn)了自盡的主任。

    自殺前,傅雷寫好了給妻兄朱人秀的遺書,交代了他們?nèi)ナ篮蟮募毠?jié):

    一、代付九月份房租55.29元(附現(xiàn)款)。

    二、武康大樓(淮海路底)606室沈仲章托代修奧米茄自動男手表一只,請交還。

    三、故老母余剩遺款,由人秀處理。

    四、舊掛表(鋼)一只,舊小女表一只,贈保姆周菊娣。

    五、六百元存單一紙給周菊娣,作過渡時期生活費。她是勞動人民,一生孤苦,我們不愿她無故受累。

    六、姑母傅儀寄存我們家存單一紙六百元,請交還。

    七、姑母傅儀寄存之聯(lián)義山莊墓地收據(jù)一紙,此次經(jīng)過紅衛(wèi)兵搜查后遍覓不得,很抱歉。

    八、姑母傅儀寄存我們家之飾物,與我們自有的同時被紅衛(wèi)兵取去沒收,只能以存單三紙(共370元)又小額儲蓄三張,作為賠償。

    九、三姐朱純寄存我們家之飾物,亦被一并充公,請代道歉。她寄存衣箱貳只(三樓)暫時被封,瓷器木箱壹只,將來待公家啟封后由你代領(lǐng)。尚有家具數(shù)件,問周菊娣便知。

    十、舊自用奧米茄自動男手表一只,又舊男手表一只,本擬給敏兒與×××,但恐妨礙他們的政治立場,故請人秀自由處理。

    十一、現(xiàn)鈔53.30元,作為我們火葬費。

    十二、樓上宋家借用之家具,由陳叔陶按單收回。

    十三、自有家具,由你處理。圖書字畫聽侯公家決定。

    使你為我們受累,實在不安,但也別無他人可托,諒之諒之!


    傅雷遺書

    3000多字的遺書,字跡工整,一字不錯,真想傅雷的為人。這也許就是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高貴的風骨:干凈、純粹、認真。

    傅雷遺書放大

    為什么傅雷夫婦選擇了自殺?

    士可殺,不可辱。

    傅聰回憶:

    “我父親是一個文藝復(fù)興式的人物,一個寂寞的先知;一頭孤獨的獅子,憤慨、高傲、遺世獨立。絕不與庸俗妥協(xié);絕不向權(quán)勢低頭。父親經(jīng)常講西方的人道主義,在家里慷慨激昂地談‘死諫’,所謂的‘抬了棺材見皇帝’。這是中國文化特殊的悲劇精神,他一開始就是烈士,這是他的命運!

    黃苗子說:

    “傅雷太軸了,我們都叫他老頑固,他也不生氣,坦然地說:頑固至少是classic的,它比隨波逐流好!”

    9月4日,傅敏收到了父母死訊的電報,他悲到極點,欲哭無淚,欲喊無聲。對于父母的死,他講了這樣的話:

    “父親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他不能違背自己的心靈,同樣不能違反自己的邏輯,不能忍受自己的思想被霸占,更不能讓自己的靈魂被否定,所以他選擇了死。”

    傅雷夫婦自殺時,傅聰正在倫敦,傅敏在北京。從此,一家四口,陰陽相隔。

    特殊的歲月里,傅雷夫婦因為一個叫江小燕的女子骨灰盒得以保全。江小燕是傅雷自殺事件的一個奇女子,她本與傅雷素不相識,因為熱愛傅雷的書,在傅雷夫婦自殺后,她冒著生命危險要回他們的骨灰,還給中央周總理寫了信,最后受到牽連,可惜等平反已經(jīng)青春不再了。

    最后傅雷夫婦的骨灰正式葬于上海福壽園的海港陵園。

    墓碑上刻的是《傅雷家書》的名句:

    “赤字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

    一生自律到近乎病態(tài),風骨寧折不催,態(tài)度處處嚴謹。好友曾為傅雷描繪畫像:

    “身材頎長,神情嚴肅,仿佛一只昂首天外的仙鶴,從不低頭看一眼腳下的泥淖。 過分的認真,在他性格里構(gòu)成了強烈的色彩!

    錢鍾書說:“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兩個人很重要,一個是‘不寬恕’的魯迅先生,一個就是‘大愛’的傅雷先生!這個大愛,就是愛真實、愛真理。傅雷死后,他翻譯上“一生的對手”施蟄存說:

    “只愿他的剛勁,永遠彌漫于知識分子中間!

    相關(guān)文章
    熱點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