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就要去蘭州上學了,奶奶跪坐在炕上,一五一十地教導起我來。
“愛娃,到了外面,你要學乖點,不要和人打架吵罵,凡事拈個熊頭就行了,別爭強逞能。你沒吃過豬肉,也看見過豬跑,劉麻子家的小平到學校和人打架,胳膊被人打折了。小平那么能的人,平時一蹦三丈高,天不怕,地不怕,爹老子管不下,可胳膊折了,還不是悄悄藏進了袖子,連個有響聲的屁也沒見得放。”
“吃喝上,你不要犯愁。天可虧,地可虧,吃喝上千萬不能虧自己。家里雖窮,但供給你吃喝的錢還是有的。錢是什么東西,錢是人身上的垢甲,花完了洗凈了,也就舒服了!
“人緣很重要,要跟老師、同學合得來,把老師巴結(jié)好一點。人常說,’和尚無兒,孝子多著哩’,你不巴結(jié)老師,也有人巴結(jié)。人嘛,將心比,都一理,你對老師好,他咋能對你不好?”
“到學校以后,要記著經(jīng)常給家里來信,不要學黑旦,一年到頭給家里不寫一封信,他爹他媽老操心。你千萬要記牢了!
…….
十余年過去了,我已經(jīng)參加工作,結(jié)婚生子,可每每想起奶奶的這些話,心里就漾起無限的眷戀和懷念。它就象一壇陳世珍釀,越品越有味。
偶爾,我還會這樣敲問自己:是不是離開土地就忘了五谷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