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大學(xué)》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 (宋)朱熹
(402)聞人之謗當(dāng)自修,聞人之譽當(dāng)自懼。-- (明)胡居仁
(403)喜不可縱有罪,怒不可戳無辜。-- (晉)陳壽
(404)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 柳宗元
(405)以人之長補己短,以人之厚補己薄。-- (漢)劉向
(406)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繩墨者彰。-- (漢)劉向
(407)君子處其實,不處其華;治其內(nèi),不治其外。-- 張居正
(408)目之見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 (漢)王克
(409)功被天下,守之以讓。-- (戰(zhàn)國)荀況
(410)君子處其實,不處其華;治其內(nèi),不治其外。-- 張居正
(411)閉心自慎,終不失過。-- (戰(zhàn)國)屈原
(412)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格言聯(lián)璧》
(413)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包拯
(414)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 王守仁
(415)大人不華,君子務(wù)實。-- 王符
(416)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余事。-- 朱之瑜
(417)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