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廣智 - 簡介
石廣智:著名攝影家。國家一級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德藝雙馨會員,福建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金融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是全國唯一連續(xù)三屆獲得中國攝影界最高個人成就獎“金像獎”(五屆、六屆、七屆)。其攝影作品多以創(chuàng)意手法來表現(xiàn),在中國具有相當?shù)挠绊懥。曾先后應邀在北京、廣東、深圳、上海、濟南、河南、安徽、沈陽、福州、廈門、泉州等幾十座城市的大專院校及攝協(xié)單位舉辦攝影講座,被中國攝協(xié)評為建國50年來為攝影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
石廣智 - 攝影風格
福建攝影家石廣智一直以拍照花卉見長。他原來獨創(chuàng)的多層遮掩分次曝光的花卉拍攝手法.和該系列以《花非花》命名的作品已廣為人們所就悉。石廣智在《花非花》系列以后,將自己的鏡頭轉向了竹子,同時也對自己以往的拍照方法進行了調整,他在這個以《清風竹影》為題的竹子拍攝中,繼續(xù)堅持他原來使用們熟的一底多次曝光技術,對拍照對象進行多次的曝光。
他有時利用在自然風動中竹子的搖曳,有時利用單腿腳架拍照時的自然晃動,多次曝光后對象在底片上形成虛實相間、亦真亦幻的影像,他同時還結合虛實焦點的變化,讓影像在疊加、動靜和虛實三重變化表現(xiàn)中展示。
他的竹子,有的迷離,有的紛繁,有的優(yōu)雅,有的華貴,有的輝煌,在變幻的自然光線下,很好地表現(xiàn)了竹子“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技。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的生命狀態(tài),昂揚著蓬勃向上和躍動活潑的精神。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用這些手段所取得的效果都是純攝影的,和以往畫意式的竹子攝影有著根本的區(qū)別,具有攝影影像獨特的美感。
而且,他的這些攝影也是很難重復的,不可能出現(xiàn)時下某些風光攝影只要站準拍攝點,時間和曝光相似就可重復一樣的尷尬現(xiàn)象。因為對影像的每一次疊加處理,都是一次想像力的突破和對技術掌握程度的考驗。因而石廣智的竹子攝影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攝影。
石廣智 - 攝影歷程
石廣智,1955年出生,遼寧省錦州市人,F(xiàn)供職于交通銀行福州分行。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連續(xù)三屆獲中國攝影界最高獎——金像獎。
1998年8月開始從事攝影創(chuàng)作,有158幅作品在國內(nèi)、國際性影賽中獲獎或入選。其中《金色年華》獲“第十九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銅牌獎,并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選送韓國展出。《蕉蔭百合》入選中國上!暗谖鍖脟H攝影藝術展覽”;《秋歌》、《花之夢》、《圣潔》等6幅作品入選香港“第31屆國際攝影沙龍”。有百余幅作品及文章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報》、《中國攝影家》、《攝影世界》、《攝影之友》、《中國藝術報》、馬來西亞《華僑日報》等十幾種報刊雜志上發(fā)表。
1999年開始在《中國攝影》等多家專業(yè)刊物上發(fā)表作品,較有影響的作品有:《金色年華》、《清風》、《花非花》系列;《荷塘物語》系列、《海濱的音詩》系列,《清風竹影》系列等。其作品多次在國際、國內(nèi)影展影賽中獲獎大獎。
2000年12月獲福建省第三屆百花文藝獎(政府獎)
2001年4月獲首屆“福建杰出青年攝影家”稱號
2001年6月應邀在北京舉辦“花非花”個人攝影藝術展
2001年9月出版《花非花?石廣智攝影作品集》
2001年10月獲第五屆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攝影界最高獎)
2001年11月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授予“德藝雙馨”優(yōu)秀會員稱號
2002年12月獲福建省第四屆百花文藝獎(政府獎)
2002年12月獲國家文化部第12屆“群星獎”(國家政府獎)
2003年1月獲2002年度“中國攝影十杰”稱號
2003年8月中央電視臺《瞬間世界》播出個人專訪
2004年10月獲第六屆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攝影界最高獎)
2004年11月出版《金獎之路?石廣智獲獎攝影作品解讀》
2006 被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評為“為攝影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
2007 獲第七屆中國攝影金像獎
石廣智 - 連續(xù)三次獲得中國攝影金像獎
八月,是酷熱躁動的一月,此時在家等待最后“裁定”的石廣智卻依舊擁有著那份淡定與自信的笑容,雖然這次與以往不同,如果這次獲獎,他該是連續(xù)三次獲得中國攝影金像獎了,這將是史無前例的榮譽。
八月,是忙碌喧鬧的一月,中國第七屆攝影金像獎的評選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攝影界的名流大腕組成專家組湊在一起交頭接耳,他們的目的很明確,評選出最優(yōu)秀的攝影工作者。緊張的投票后,評委們終于確定了獲獎名單,石廣智的《櫥窗里的風景》系列組照赫然在列。事后,石廣智欣喜地對記者說:“從事攝影創(chuàng)作以來,隨著所獲獎項的增多,我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更加平穩(wěn),也更加冷靜。獲獎對我來說只是一種鼓勵和認可,但此次不同,因為它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我甚至以為,連續(xù)三次獲得攝影金像獎或許是不太可能,雖然我是個自信的人,對自己的作品也充滿信任感,但是這次情況太特殊,結果正如奇跡降臨,我萬分喜悅!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經(jīng)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的攝影藝術領域全國性的最高個人成就獎,是與金雞獎、梅花獎、蘭亭獎等并列的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12個專業(yè)獎項之一。中國攝影金像獎每2到3年評選一次,為保持中國攝影金像獎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各類獎項評選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設立“金像獎”,旨在表彰和獎勵在攝影藝術事業(yè)上取得突出成就,做出大貢獻的攝影家和廣大攝影工作者。
石廣智 - 自述
象征
石廣智:攝影是我生命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使我知道怎樣對待人生、怎樣說話、怎樣走路、怎樣抒發(fā)對大自然的情感。有人說,創(chuàng)作需要耐得住寂寞,我的想法不同,有相機在身邊,我絲毫沒有孤寂的感覺,它們?nèi)缥易钣H近的家人,我從不離身,你看。(石廣智從腰間拿出一部小型數(shù)碼相機)。
小相機同樣精彩
石廣智:當然,說出來也許你不信,我這次獲得金像獎的照片就是用這小“傻瓜”拍的!稒淮袄锏娘L景》系列照片由于需要經(jīng)常在櫥窗前走動,使用大相機反而不便。拍片時為避免影響店家生意,提高抓拍的成功率,拍攝前我事先觀察好畫面,拍攝距離及角度,利用平均測光模式、光圈優(yōu)先、自動對焦模式(機內(nèi)點對焦)的方法。
對想要拍攝的畫面亮度、反差及其他,提前做出準確判斷,以此調整曝光量的補償,力爭速戰(zhàn)速決一次抓拍成功。為了拍攝櫥窗內(nèi)的風景,我?guī)缀跞杖招凶哂诟V萁诸^,因為每一次造型的更替,服裝的改變,所產(chǎn)生的效果都是不同的。
業(yè)余的攝影愛好者
石廣智:我雖是業(yè)余愛好攝影,但我對攝影的熱愛絲毫不亞于其他的專業(yè)攝影家,我將我閑暇的所有時間、精力都投入到攝影中。而且,我自小喜愛攝影畫畫。高中時代,我就經(jīng)常借用一位朋友的相機,當時的相機只能使用膠片,由于價格昂貴,我也只是偶爾借用。后來上山下鄉(xiāng),我因藝術方面的特長,一直從事宣傳工作,拍照片、制作幻燈、放電影。
下鄉(xiāng)兩年半后,我又以特招兵身份進入長春市81021部隊政治部宣傳處,同樣做宣傳工作。雖然以往的拍攝都是工作所需,但我對攝影的熱愛從未間斷,因此,當我1999年初開始業(yè)余攝影創(chuàng)作時,相機于我并不陌生,攝影于我并無困難。至此后,我的許多作品發(fā)表于《中國攝影》等多家專業(yè)刊物上。而且,開始創(chuàng)作的第一年,我的一幅作品就在國展中獲獎。
生活態(tài)度
石廣智: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我認為,我周圍的一切都充滿著絢麗的色彩,所以看待事情,我往往會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而忽略掉悲傷。同時,我也把這份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運用到攝影中,你看,我的作品大都是唯美的,不能說沒有瑕疵,但至少人們在欣賞時有種美的感受,有份愉悅的心情。
石廣智:在我眼中,人生不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有波瀾起伏,最重要的是淡定的心態(tài)。我喜歡美好的事業(yè),也擅于讓自己在紛擾的大千世界中尋找美好。遇到困難,我不會回避,但也不會懼怕,我會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解決問題,這就是我為人處事的原則。我想也正是這種樂觀的性格,讓我心情愉快,讓我在最平凡的世界中,挖掘最美麗的瞬間。
九月,秋風撫面,絲絲涼意,石廣智正準備著去青海領獎。記者問及將來有何打算時,他說:“藝術永無止境,我喜歡攝影,我會一如既往地做下去,直到我走不動,拿不動相機為止!
《折射也美麗》
“忘了是哪一天,平時不大逛街的我,偶然路過福州繁華的商業(yè)街,街道兩旁商業(yè)櫥窗里的景色強烈地吸引了我的視線。那些人偶模特身著靚麗的時裝,有的高雅脫俗,有的青春時尚,或端坐凝思,或佇立遠望,或面帶微笑,或脈脈含情,如夢如幻,栩栩如生。更奇特的是,一方方櫥窗玻璃的折射,盡情地將繁華的街景攬入懷中,幻化出一幅幅既有時尚感又兼具韻律美的畫面,我立刻有了想要通過鏡頭記錄這些神奇構圖的沖動。從那天起,我開始利用工作之余,在福州的商業(yè)街上到處尋找‘風景’。東街、中亭街、津泰路、八一七路、楊橋路———幾乎走遍了福州的商場、店鋪!
第一幅獲獎作品
石廣智:《花非花》系列中的一幅《金色年華》,同樣也是金像獎作品之一。有人說,它像梵高的《向日葵》,裝飾效果極佳。
電腦制作?
石廣智:實際他們是一種誤解,這里邊好多作品,我的畫冊里面是有三分之二通過多次曝光,有三分之一是一次拍攝的,沒有經(jīng)過電腦,也沒有經(jīng)過暗房這么拍的。比方說這一幅,第一次拍的時候是沒有花,背景是我畫出來的,我事先設計好的,然后再拎著相機,再去找我這個主題,如果我覺得這個花很美,然后我就把這個花,后邊放塊黑布,再進行第二次曝光,一般來講,簡單來講說是這是兩次曝光,實際這是進行了三次曝光,這個盛開的荷花和殘敗的蓮蓬,當時它沒有生長在一起,我是通過兩次加上背景的一次曝光,是三次曝光,把它組在一個畫面上,簡單地說就是暗房加工和電腦處理加工這個過程,我在拍的時候是一次把它完成的。在拍之前你的腦子里邊已經(jīng)有了這張照片的樣子。
石廣智:因為我以前用的相機是135相機,它的觀測鏡很小,夸張點說,我在觀測鏡里看的位置,相差1厘的話,拍出的照片可能會相差10公分。像這一幅,拍出的難度特別大,憑感覺記憶我當時大概拍了6張,只選出一張,拍這個效果,前后都要遮擋,我當時拍之前我是畫個背景,當時沒有花,只是這個畫面,然后對準我這個畫面進行第一次曝光,然后我再找我理想中的花,我覺得這兩種菊花比較合適,然后在拍的時候,我的花的主體后邊要放黑布遮擋,為什么呢,就把我需要的東西留出來,不需要的東西通過黑布給去掉,還有最難的一點,在拍的途中,花的前面也要遮擋,如果不遮擋的話,拍之后,花莖,花桿會露出來,就不真實了,因為我這個整個畫面是想達到大寫意的國畫效果。
拍攝方式
石廣智:當時拍的時候,也是經(jīng)過了一邊思考,一邊實踐,我自己是學美術,但我這個美術跟攝影是一樣,也是業(yè)余愛好,也沒有經(jīng)過科班畢業(yè),當時我想,能不能把美術的東西,融到攝影里邊去,我就進行一次嘗試,有一次去公園拍郁金香,郁金香確實很美,顏色很新鮮,但它生長就很單調,很難拍出自己的新意,后來我就通過一種嘗試,在一張黑紙上用各種顏色的粉筆在這個黑紙上抹幾道,畫幾筆,然后拿著這個黑紙,到公園去,看著這朵花不錯,然后我對準我這個帶顏色的黑紙,拍了一張。我又把這個黑布放到花后邊,然后又拍了一張,兩次曝光,當時拍了兩張,回來之后一看,洗了之后,感覺還不錯,很有新意,而且很多朋友看了之后都很興奮,都以為是電腦制作的。這一下我就來靈感了,然后就自己一邊摸索,一邊構思,一邊拍,整整拍了一年。
石廣智:有那句話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好多人也講,石廣智你這里邊,作品里邊好多是融入繪畫的東西,達到“花非花”畫意的效果,但是我心里就琢磨,如果不用這個方法,能不能達到畫的效果,動了好多腦筋,然后進行幾次嘗試,像這幅,我就想,利用反轉片,一次拍攝,想達到油畫效果,當時我進行了幾次嘗試之后,基本是心中有數(shù)了,然后我正式去拍,在前面放塊玻璃,然后抹上凡士林油,并不是亂抹,通過取景器一邊觀察,一邊涂抹,我需要抹的地方我就抹一抹,不需要抹的地方就把它留出來,像中間葉子這塊質感很好,或者體現(xiàn)攝影的特點,我這塊就沒有抹,拍的時候,關鍵就是焦點要對準我手抹的這個粗粗的紋路,拍完之后,很像一幅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