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舟浩 - 基本信息
1975年出生于山東肥城。祖籍湖南省隆回縣。高中期間開始自學攝影,1996年畢業(yè)于西安統(tǒng)計學院。大學期間在《陜西日報》首次發(fā)表攝影作品。工作后業(yè) 余時間學習攝影,F(xiàn)居住于山東省濟南市。 這個已經在濟南市地稅局工作了14年的“網管”還有另一重身份——紀實攝影師。寧舟浩 - 作品簡介
從2003年起,寧舟浩把鏡頭對準了自己的單位,《單位、干部和機關》是他嘗試創(chuàng)新的一組作品。放棄了傳統(tǒng)的敘事語言,這組作品不動聲色地捕捉公務員生活的點滴瞬間。畫面里很少出現(xiàn)人物正面,領導講話時的一排腳,舉手表決時松弛而冷淡的“全體通過”,雜亂的電話線下壓著的單位通訊錄上密密麻麻的人名,一個個定格的畫面像一個個帶著冷幽默的寓言,意味深長。 這組照片寧舟浩拍了7年,至今還在補充,整個系列有40張左右!丢毘獔F》最后選取的兩張,是編輯從寧舟浩提供的八九張照片里選出的。《一個人的城市》是一組老年黑白影像。不是司空見慣的夕陽紅,而是呈現(xiàn)人步入秋冬季節(jié)時的蕭瑟。攝影人,濟南地稅稽查局“網管”寧舟浩,28歲的青年利用兩年業(yè)余時間出入濟南老年公寓、養(yǎng)老院、榮軍醫(yī)院拍攝《一個人的城市》,其目的,欲以真實的影像力量打動、關注、改變大多數(shù)人尚不熟悉但遲早要經歷的階段。寧舟浩用相機超前感受并記錄了這個階段。
《一個人的城市》以其現(xiàn)實主義思想及寫實主義手法替代邊緣化的老人們發(fā)出“敬老”之聲。
2006年,拍攝了一組《京劇守望者》,反應了京劇在民間的生存狀態(tài),照片獲得了第二屆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文化與藝術新聞組圖銅獎。
《干部、單位和機關 》
現(xiàn)代以來,人類社會的結構中誕生了一個龐大的社會管理階層--官僚階層。這個階層承擔社會日常的秩序運轉管理,從本質上說是社會的服務機構。但這個階層的功能屬性決定了它擁有相當?shù)臋嗔。當它的權力不再受到社會的監(jiān)督之后,它就會慢慢成為獨立于社會公眾權益之外的一個獨立利益系統(tǒng),服務于社會的義務功能屬性漸漸變成一個與社會公眾博弈權力的力量。寧舟浩以冷峻的觀看,記錄了這個龐大機構的一些常態(tài)的細節(jié),令我們反思。
寧舟浩 - 獲獎情況
《我們的民工兄弟》入選中國青年世紀末生存狀態(tài)攝影大賽,同年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0年。《一個人的城市》獲得“致敬!2003中國傳媒” 致敬之“年度現(xiàn)場報道”提名。2003年。
《一個人的城市》獲得《人民攝影》年度新聞攝影比賽日常生活類銀獎,CCTV全國老年題材攝影比賽特別獎,2004年。
《京劇的守望者》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藝術類組照銅獎,2006年。
《京劇的守望者》中國(濟南)當代國際攝影雙年展最高學院獎,2006年。
入選首屆“侯登科紀實攝影獎”。2006年
寧舟浩 - 展覽情況
一品國際攝影節(jié)“中國故事” 專題展覽,2001年。“中國人本”攝影展,2004年。
“山東十人攝影展”, 2005年。
“山東當代藝術大展”,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