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劉震云

    劉震云(作家)

     劉震云,(1958年5月-),河南省延津縣人,著名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1978年至1982年就讀于北京大學中文系。1987年后連續(xù)發(fā)表《新兵連》、《頭人》、《單位》、《官場》、《一地雞毛》、《官人》、《溫故一九四二》等描寫城市社會的“單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場系列”,引起強烈反響,F(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青聯(lián)委員、文學創(chuàng)作專業(yè)技術(shù)一級。2011年8月20日,作品《一句頂一萬句》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6年1月,取材于劉震云小說《一句頂一萬句》的同名電影拍攝完畢。2016年1月20日,劉震云以股東、董事身份出席新三板掛牌敲鐘儀式。2016年1月29日,獲埃及文化榮譽獎。2016年12月8日,“影響中國”2016年度人物榜,作家劉震云獲得“年度文化人物”稱號。

    2018年4月13日,劉震云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與藝術(shù)騎士勛章”。


    人物經(jīng)歷

    1973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復員,在家鄉(xiāng)當中學教師,同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是當年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

    1982年畢業(yè)到《農(nóng)民日報》工作。1988年至1991年曾到北京師范大學、魯迅文學院讀研究生。

    1982年開始創(chuàng)作,1987年后連續(xù)在《人民文學》發(fā)表了《塔鋪》、《新兵連》、《頭人》、《單位》、《官場》、《一地雞毛》、《官人》、《溫故一九四二》等描寫城市社會的“單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場系列”的作品,引起強烈反響。在這些作品中,他迅速表現(xiàn)出成為大作家的潛在能力,確立了創(chuàng)作中的平民立場,將目光集中于歷史、權(quán)力和民生問題,但又不失于簡潔直接的白描手法,也因此被稱為“新寫實主義”作家!靶聦憣嵵髁x”作家主要有池莉、方方、劉恒等人。劉震云的代表作《塔鋪》則獲1987—1988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他的《塔鋪》、《一地雞毛》、《單位》、《官場》、《官人》等,側(cè)重關注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或者說在社會結(jié)構(gòu)中人的處境。他對于“單位”這一特殊的當代社會機制,以及這一機制對人所產(chǎn)生的規(guī)約,作了具有發(fā)現(xiàn)性質(zhì)的描述。無法把握的欲望,人性的弱點,和嚴密的社會權(quán)力機制,在劉震云所創(chuàng)造的普通人生活世界中,構(gòu)成難以掙脫的網(wǎng)。生活于其間的人物面對強大的“環(huán)境”壓力,對命運有不可知的宿命感;同時又在適應這一生存環(huán)境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人性的扭曲。對于他們的活動,互相的折磨,傾軋,以及所表現(xiàn)的猥瑣、自私、殘忍,小說有著冷靜,然而深刻的揭示和批判。這種批判,在一些作品中,以喜劇的、嘲諷的方式得到更有力的表達。相比起另外的“新寫實”小說來,劉震云的作品,有對“哲理深度”更明顯的追求,這指的是他對發(fā)生于日常生活中的,無處不在的“荒誕”和人的異化的持續(xù)的揭發(fā)。

    自1991年發(fā)表長篇小說《故鄉(xiāng)天下黃花》始,他開始追求新的創(chuàng)作境界。

    劉震云

    1993年發(fā)表“故鄉(xiāng)”系列第二部長篇《故鄉(xiāng)到處流傳》,后經(jīng)過五六年的時間完成長篇巨著《故鄉(xiāng)面和花朵》(華藝出版社1999年初版)!豆枢l(xiāng)面和花朵》體現(xiàn)著他在文體和內(nèi)容上的雙重探索。結(jié)構(gòu)的龐雜、技巧的多變、語言的繁復、意義的含混等等都令人嘆為觀止,也引起了一些爭議。

    2007年推出小說《我叫劉躍進》,并被改編成電影。

    2009年出版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引起轟動。

    2010年3月7日,馮小剛在兩會上表示有望拍劉震云小說《我不是潘金蓮》。

    2011年8月,《一句頂一萬句》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2018年4月,獲得法國文學藝術(shù)勛章騎士勛位。5月,擔任編劇的電影《手機2之朋友圈》開拍。7月,擔任第12屆FIRST影展評委。

    電影作品

    編劇作品

    上映時間作品名稱導演主演
    1995年1月1日電視劇《一地雞毛》馮小剛陳道明,徐帆,修宗迪
    2003年12月18日電影《手機》馮小剛葛優(yōu),范冰冰,徐帆
    2008年1月18日電影《我叫劉躍進》馬儷文李易祥,劉信義,劉樺
    2010年8月13日電視劇《我叫劉躍進》王奕開張立,居文沛,艾偉
    2012年11月29日電影《一九四二》馮小剛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
    2016年11月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馮小剛范冰冰,郭濤,大鵬
    2016年11月電影《一句頂一萬句》劉雨霖毛孩,李倩,劉蓓,范偉
      電影《手機2之朋友圈》 馮小剛 馬葛優(yōu)、范冰冰、張國立、徐帆、范偉

    演員作品

    2008年《桃花運》

    2008年《我叫劉躍進》

    1997年《甲方乙方》

    制作作品

    2008年《宮里的日子》

    2004年《天下無賊》

    原創(chuàng)音樂

    2003年《手機》

    藝術(shù)指導

    2010年《手機》

    榮譽記錄

    中國電影華表獎
    ?2013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yōu)秀改編劇本獎   一九四二   (獲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2013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一九四二   (獲獎)    
    臺灣電影金馬獎
    ?2016    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我不是潘金蓮   (提名)    ?2013    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一九四二   (提名)    
    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
    ?2017    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年度編劇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2013    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年度編劇獎   一九四二   (提名)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
    ?2017    第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最佳編劇獎   我不是潘金蓮   (提名)    ?2013    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最佳編劇獎    一九四二   (提名)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2017    第1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編劇獎   我不是潘金蓮   (提名)    ?2013    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編劇獎   一九四二   (獲獎)    
    中國影協(xié)杯
    ?2013    第4屆中國影協(xié)杯優(yōu)秀電影劇本獎    一九四二   (獲獎)    
    伊朗曙光旬國際電影節(jié)
    ?2013    第31屆伊朗曙光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劇本獎   一九四二   (獲獎)    
    其他獎項
    ?2017-02    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亞洲璀璨之星單元獲得最佳編劇獎   一句頂一萬句   (獲獎)    

    主要獎項

    1, 《塔鋪》獲1987年——1988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2, 《塔鋪》獲1987年《小說選刊》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3, 《塔鋪》獲1987年《人民文學》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4, 電視劇《塔鋪》獲1988年全國電視劇“飛天獎”

    5, 《新兵連》獲第三屆(1987——1988年)《小說月報》優(yōu)秀中篇小說“百花獎”

    6, 《新兵連》獲第三屆(1984——1988年)青年文學創(chuàng)作獎

    7, 《頭人》獲第四屆(1989——1992年)青年文學創(chuàng)作獎

    8, 《單位》獲1988年——1989年《中篇小說選刊》優(yōu)秀作品獎

    9, 《單位》獲北京市建國四十周年優(yōu)秀文學作品獎

    10,《一地雞毛》獲1990——1991年〈中篇小說選刊〉優(yōu)秀作品獎

    11,《一地雞毛》獲第五屆(1991——1992年)《小說月報》優(yōu)秀中篇小說“百花獎”

    12,1993年獲“莊重文文學獎”

    13,《溫故一九四二》獲首屆(1992——1997年)《中華文學選刊》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

    14,2000年,被《中華讀書報》評為“二十世紀中國二十位文學大師”之一

    15,2000年,《一地雞毛》被《中華讀書報》評為“二十世紀世界百部文學經(jīng)典”之一

    16,2000年,《故鄉(xiāng)天下黃花》被三聯(lián)書城評為“二十年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百本書”之一

    17,2001年,獲“大家”榮譽獎

    18,2004年1月,獲新浪網(wǎng)2003年“年度文學獎”

    19,2004年1月,被新浪、卓越網(wǎng)評為2003年文化風云人物

    20,2004年1月,被國內(nèi)百家媒體評為2003年中華文學人物

    21,2004年1月,《手機》被《中華讀書報》評為2003年“年度最佳小說”

    22,2006年,獲得第二屆全國青年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獎

    23,《手機》為法國2007年中文老師資格考試四本必讀書之一

    24,日文版《溫故一九四二》被日本圖書協(xié)會選為2007年度向日本公共圖書館推薦的最佳書籍。

    25,《我叫劉躍進》獲得“當代”2007年度最佳(專家)小說獎。

    26,被《中華讀書報》評為2007年年度作家。

    27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2007年中國魅力人物。

    28,《深圳晚報》評為2007年文化新聞人物。

    29,被《江門日報》評為2007年度文化名人。

    30,被《南方航空》評為2007年度中國十大精英之一。

    31,《我叫劉躍進》被《華商晨報》評為讀者最喜愛的2007年度好書。

    32,《我叫劉躍進》被《新快報》評為2007年年度好書。

    33,“劉躍進”被《新民周刊》評為2007年度“比真實世界更加叱咤風云”的“虛構(gòu)人物”。

    34,《我叫劉躍進》連續(xù)三個月處于“全國圖書銷售與排行榜”榜首。

    35 ,被新浪評為2007年年度作家。

    36,被《南方都市報》評入2007年文化年鑒主權(quán)利榜

    37,被《溫州日報》評為2007年十大讀書人物

    38,《我叫劉躍進》被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為“2007年度十大圖書”

    39,《我叫劉躍進》被香港《亞洲周刊》選為“2007年十大中文小說”

    40,《我叫劉躍進》被人民網(wǎng)等42家媒體聯(lián)合評為“2007年度十大圖書”

    41,《我叫劉躍進》獲“當代”2007年最佳小說(讀者)獎

    42,《我叫劉躍進》獲“當代”2003年——2008年最佳小說獎

    43,《一句頂一萬句》獲“新浪”2009年上半年最佳圖書獎

    44,《一句頂一萬句》獲2009年人民文學獎

    45,《一句頂一萬句》被《華商晨報》評為“2009年年度十大好書”

    46,《一句頂一萬句》被“新浪”評為“2009年年度十大好書”

    47,《一句頂一萬句》被《京華時報》評為“2009年年度十大好書”

    48,《一句頂一萬句》被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評為2009年年度最佳圖書

    49,《一句頂一萬句》被《光明日報》評為“2009年年度十大好書”

    50,《一句頂一萬句》被“楊曦淪品牌榜中榜”評為2009年年度好書

    51,《一句頂一萬句》被長江出版集團評為“2009年度最有影響好書”

    52,被新浪評為2009年年度作家

    53,《一句頂一萬句》被搜狐評為“2009年年度十大好書”

    54,《一句頂一萬句》獲《當代》長篇小說論壇2009年度五佳獎

    55,《一句頂一萬句》獲《當代》長篇小說論壇2009年度最佳獎

    56,《一句頂一萬句》被中國小說學會評為2009年度長篇小說排行榜第一名

    57,《一句頂一萬句》獲人民文學長篇小說(2008——2009)雙年獎

    58,2010年7月,電視劇《手機》獲得由搜狐視頻、搜狐娛樂、《綜藝報》共同主辦的“2010夏季電視劇互聯(lián)網(wǎng)盛典”“最佳編劇”獎。

    59,2010年12月,被《時尚先生》雜志評為2010年度“時尚先生”

    60,2011年2月,《手機》被中國制片人協(xié)會被為“最佳原著獎”(因為電視劇《手機》)。

    61,2011年8月,《一句頂一萬句》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62,2011年12月,獲得《北青周刊》BQ 紅人榜“年度文化名士”。

    63,2012年12月,“劉震云和他的《我不是潘金蓮》”獲《新周刊》推委會特別大獎。

    64,2012年12月,《我不是潘金蓮》獲《北青周刊》BQ“紅人榜”“年度文學作品”。

    65,2012年12月,電影《一九四二》獲《北青周刊》BQ“紅人榜”“年度經(jīng)典作品”。

    67,2012年12月,以“用作品引發(fā)思考”,被《中國新聞出版報》評為“年度關注人物”。

    68,2012年12月,《我不是潘金蓮》獲騰訊網(wǎng)“2012年年度好書”第一名(網(wǎng)友投票)。

    69,2012年12月,《我不是潘金蓮》獲《當代》長篇小說論壇2012年度五佳獎。

    70,2012年12月,獲《FAMOUS》雜志“年度作家”。

    71,2012年12月,《溫故一九四二》當選新浪“中國好書榜”2012年度十大好書。

    72,2013年1月,被中國傳媒大學有聲媒體語言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與中國廣播電視年鑒評為2012年媒體最關注的十大文化人物。

    73,2013年1月,《我不是潘金蓮》獲新華網(wǎng)“2012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獎。

    74,2013年1月,《我不是潘金蓮》被香港《亞洲周刊》評為“2012年十大中文好書”之首。

    75,2013年2月4日,電影《一九四二》獲31屆伊朗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編劇獎。

    76,2013年2月,《我不是潘金蓮》獲“尚星閱讀榜”2012年好書。

    77,2013年3月,《我不是潘金蓮》獲《南方周末》2012年中國文化原創(chuàng)榜年度圖書。

    78,2013年3月,《我不是潘金蓮》獲《廣州日報》第四屆“中國圖書實力榜”年度好書。

    79,2013年4月,電影《一九四二》獲2013華鼎電影滿意度調(diào)查——中國最佳編劇獎。

    80,2013年4月,電影《一九四二》獲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第四屆“中國影協(xié)杯”優(yōu)秀電影劇本獎。

    81,2013年4月,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聘為“全民閱讀活動形象代言人”。

    82,2013年8月18日,電影《一九四二》獲第十三屆華語傳媒大獎“最佳編劇獎”。

    83,2013年8月22日,電影《一九四二》獲第二屆華語電影幕后英雄“最佳編劇大獎”。(上海《ELLEMAN睿士》雜志主辦。)

    84,2013年12月30日,《一句頂一萬句》獲《當代》長篇小說論壇五年(2009年——2013年)五佳獎。

    85,2013年12月30日,《一句頂一萬句》獲《當代》長篇小說論壇五年(2009年——2013年)最佳獎。

    86《塔鋪》獲1987年——1988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1987年《人民文學》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87、《一地雞毛》獲1990——1991年《中篇小說選刊》優(yōu)秀作品獎

    88、1993年獲“莊重文文學獎”。

    89、《一句頂一萬句》獲2009年人民文學獎,獲2011年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90、2016年1月29日,在第47屆開羅國際書展上,劉震云被埃及文化部授予“埃及文化最高榮譽獎”,以表彰他的作品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這是中國作家第一次獲得該獎項。

    91、2017年2月,在第23屆卡薩布蘭卡國際書展上,中國著名作家劉震云被摩洛哥文化部授予“國家文化最高榮譽獎”,以表彰他的作品在摩洛哥和阿拉伯世界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這是中國作家第一次獲得該獎項。

    92、2018年4月13日,著名作家、編劇劉震云將在北京法國中心參加文學之夜相關活動;顒訉⑴e行劉震云獲得法國文學藝術(shù)勛章騎士勛位的授勛儀式。

    主要專著

    1,《故鄉(xiāng)天下黃花》(長篇小說)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

    2,《故鄉(xiāng)天下黃花》(長篇小說) 作家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3,《故鄉(xiāng)天下黃花》(長篇小說) 臺灣九歌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4,《故鄉(xiāng)相處流傳》(長篇小說) 華藝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

    5,《故鄉(xiāng)面和花朵》(長篇小說 四卷) 華藝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6,《一腔廢話》(長篇小說) 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7,《手機》(長篇小說)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8,《手機》(長篇小說) 臺灣九歌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9,《手機》(長篇小說) 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10,《我叫劉躍進》(長篇小說)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11,《我叫劉躍進》(長篇小說) 臺灣九歌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12,《我叫劉躍進》(長篇小說)  作家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13,《一句頂一萬句》(長篇小說)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14,《一句頂一萬句》(長篇小說) 臺灣九歌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15,《一句頂一萬句》(長篇小說) 香港明報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16,《我不是潘金蓮》(長篇小說)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17,《我不是潘金蓮》(長篇小說) 臺灣九歌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18,《我不是潘金蓮》(長篇小說) 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19,《塔鋪》(小說集) 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一版

    20,《官場》(小說集) 華藝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

    21,《一地雞毛》(小說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22,《官人》(小說集) 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23,《劉震云文集》(四卷) 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24,《劉震云》(小說集) 香港明報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25,《劉震云》(小說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26,《劉震云》(小說集) 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27,《一地雞毛》(小說集)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28,《那些微小又巨大的人》(小說集) 臺灣九歌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9,《劉震云》(小說集) 現(xiàn)代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0,《一地雞毛》(小說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31,《劉震云精選集》(小說集)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32,《一地雞毛》(小說集) 臺灣九歌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33,《劉震云文集》(十卷)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人大教授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于2011年8月20日揭曉,人民大學文學院劉震云教授的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喜獲殊榮。紀寶成校長專門向劉震云教授獲此榮譽表示祝賀,并為人大教師有此成就感到自豪。劉震云教授表示,對學校和學院的關心和支持感到溫暖,為在文學院這樣的集體工作感到榮幸。文學院實施人才引進戰(zhàn)略邀請到的著名作家、學者劉震云教授是,1958年5月出生,河南新鄉(xiāng)延津人。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1978年至1982年就讀于北京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yè)到《農(nóng)民日報》工作。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師范大學、魯迅文學院讀研究生。1987年后連續(xù)發(fā)表《新兵連》、《頭人》、《單位》、《官場》、《一地雞毛》、《官人》、《溫故一九四二》等描寫城市社會的“單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場系列”,引起強烈反響,被稱作新寫實小說的主力作家。小說《塔鋪》曾獲1987—1988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F(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青聯(lián)委員、文學創(chuàng)作專業(yè)技術(shù)一級作家。

    此次榮獲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一句頂一萬句》是劉震云醞釀創(chuàng)作了三年的作品。小說的敘事風格類似明清野稗日記,語句洗練,幽默生動。著名評論家李敬澤曾這樣評論:“讀《一句頂一萬句》,常想到《水滸》,千年以來,中國人一直在如此奔走,這種眼光是中國小說的‘國風’,‘國風’久不作矣。”

    創(chuàng)作之路

    劉震云從15歲開始寫作,那是1974年,他剛當兵。那個年代農(nóng)村孩子沒什么出路,整天在家里吃高粱面,生活很苦,因此當兵對一個孩子是特別好的差使,當了兵,再努努力,提了干,就可以回家找媳婦。劉震云當兵時第一次見到火車,覺得那場面特莊嚴,火車開動放氣時的樣子,“嗚——”真好。排長是老兵,問他想家嗎,他心想有白饃吃還想什么家啊。那時候拉兵的火車全是悶罐子,沒廁所,都是第二天早上車門拉一條縫,排著隊撒尿,他在移動的物體上撒不出來,排長讓他排最后,結(jié)果一轉(zhuǎn)身,他對著排長撒出來了,尿了排長一褲子。排長跟他急了,說劉震云我算是認識你了,他告訴排長說我有點想家了。

    劉震云當兵是在甘肅一個大戈壁灘上。他說他的一個新兵朋友是他到目前為止遇到的為數(shù)不多的智商特別高的一個人。一上火車就開始寫詩“新家安在長城端”。劉震云感慨道:“在我撒不出尿的時候他已經(jīng)開始寫詩了,可見比我聰明到何等程度!彼笥颜f,你別跟他們弄了,你跟我學寫東西吧。劉震云說,跟你學寫詩啊,成啊。就這么著,他開始寫詩。他的朋友在幾個月后跑了。一開始認為他叛逃,那天晚上正睡覺呢,部隊緊急集合,團長說:“投降就讓他投降,不投降就讓他滅亡。子彈,上膛!”一個團的兵力布置在邊境線上,最后突擊了一天也沒找著。因為他的朋友回家了。

    有一次劉震云去他村里看他,發(fā)現(xiàn)他在家里擺了好多書。村里人都說他瘋了,農(nóng)村孩子老不下地干活,在家看書,不就是瘋了嗎?過了幾年,聽說那朋友殺了人。起因是女朋友也說他瘋了,找了另外一個男的,他朋友“咣當”一錘下去把那男的砸死了。公安局審訊他朋友。一堂審下來,把公安人員的腦袋都弄大了,說沒見過這么瘋的人。問他一句話,他能說上幾十句,語速特別快,都是《資本論》上的話?h公安局的人哪知道這種語言,紛紛嚷道:“他瘋啦—”

    劉震云最后總結(jié)說,是一個瘋子把他領上了文學道路。但對他寫作影響最大的人是他媽媽。劉震云的母親不識字,但她覺得寫作是件簡單的事。她在鎮(zhèn)上賣過醬油,那時開始學字。醬油店旁邊是個書店,她去抓了一本書開始看,一抓就是魯迅的書。后來她知道兒子以寫作為生,聊天時就說:“你現(xiàn)在也寫東西?這工作不難。”劉震云說:“我覺得挺難的! 母親說:“魯迅在寫東西的人里邊算是一大個的嗎?”劉震云說:“魯迅可成啊,好多人都覺得他寫得挺好的,把他當祖師爺。”母親說:“嗨,那寫作這東西太容易了,我看過他的書:后園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我都能寫出來,我就是識字少,那有什么,我賣醬油,一個是醬油缸,另一個也是醬油缸。很容易。”

    個人寫作

    劉震云的第一部作品是《塔鋪》。當時寫東西很倚重生活描寫,對內(nèi)核的東西不一定完全領悟,但寫生活本身的時候作品會幫作者厘清相關事物。

    “就好像你在地里,一鍬下去,有雜草根、蚯蚓啊什么的,你未必知道一鍬下去有這么多東西,但土地確實有這么多含量。所以一開始寫東西很占便宜!

    《溫故1942》是劉震云最看重的的一部作品!拔矣X得它寫得既感性又理性,是個好作品,包括它將要拍成的電影也是一個波瀾壯闊、震撼人心的民族心靈史!1942年,河南一場旱災,死了300萬人。更可怕的是,后代把這些事全忘了。中國是個特別容易遺忘的民族,這當然也和它經(jīng)受的苦難太多有關系。那場災害本來不該死那么多人,可是當發(fā)生旱災的時候,一批人逃荒到原本荒涼的西北,餓死了。日本人進攻河南,蔣介石想把災區(qū)甩給日本人,日本人堅持不進兵,不給蔣撤退的借口,雙方軍隊形成了僵持,就在這僵持中,河南人一個個倒下了。劉震云說他寫這本書是為了長民族的記性,避免災難的重演。

    深受影響

    劉震云說自己讀書受兩個人影響較大,他們都姓李,都是評論家,一個叫李敬澤,一個叫李書磊!八麄冏x書比我多,有好書就推薦給我。這一階段我在讀湯恩比的《歷史研究》和奈保爾的《百萬印度的嘩變》!

    劉震云每天上午下午各寫三個小時,每天創(chuàng)作三千字左右。每一次創(chuàng)作都是一個尋找新發(fā)現(xiàn)的過程!拔沂且粋比較笨的人。但笨人有笨辦法,笨鳥先飛。當對一個看法出現(xiàn)自我分歧的時候,可能有三種寫法比較好,聰明人可能一下子知道哪一種是最好的,但我不知道,仨都要試,都寫出來,可能試出一個好的,也可能發(fā)現(xiàn)第四種。自我表揚的說法是勤奮!

    劉震云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有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寫作經(jīng)驗少、年輕的時候,會喜歡用復雜的事說復雜,但當作者人生閱歷多了以后,哲學范疇。另一方面是,一開始寫東西特別容易用人的第一反應,第一反應就是直覺,寫東西節(jié)奏容易順。寫作的經(jīng)驗、閱歷多了以后用的就不是第一反應,第二反應、第三反應的東西會更多一些,也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東西更多一些,會顯得作品更疙里疙瘩。比如《手機》里一個場面是開會,各人手機響了,按正常的情況應該是大家都在說話,把會議干擾下去,但《手機》里選了一個細節(jié),是一個人拿著手機聽,他不說話。一個說話的場面一個不說話的場面,這細節(jié)就比那個好一些。

    “有時候?qū)憱|西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這個階段愛寫這個東西,另一個階段寫另外的東西。我覺得如果作家的風格在不斷變化,那么證明這個作家在不斷探索,是比較有生命力的。我們發(fā)現(xiàn)95%的作家寫的第一篇作品和最后一篇差不多。一以貫之的作家是不會有什么太大創(chuàng)作性的。另外探索和創(chuàng)作跟年齡特別有關系,《一地雞毛》我是二十多歲寫的,到三十多歲更張揚,就寫《故鄉(xiāng)面和花朵》那類作品,到《手機》就四十歲左右了,這時候和過去就又不太一樣了。”

    飾演角色

    在《甲方乙方》里劉震云演過一個情癡,那是一個特別不著調(diào)的角色。當時也是因為好玩,馮小剛告訴他說就坐一塊吃頓飯,結(jié)果一坐就是七天,劉震云煩了,不去了。很多人勸哪勸,最后葛優(yōu)說:“您是一大演員啊。您的演技怎么樣我真不知道,但您的做派確實是大演員!我沒這么等過別人哪!

    劉震云說他寫劇本是使自己的小說換了另外一種方式在說話,他只改自己的小說,編劇不是他的職業(yè),他也沒有給哪個導演出賣過勞動力。他認為,電影劇本和小說的關系一直沒有擺正,其實不論哪個東西在前邊,后邊的應該是沾前邊的光。如果小說在前邊,電影劇本在后邊,因為小說把所有的選擇都體現(xiàn)出來了,劇本可以比著小說擇出需要的;如果電影劇本在前邊,小說應該比電影劇本寫得好,因為可以站在材料和實驗的基礎上重新組織小說。但是中國的作家確實把這事給弄擰巴了,先有電影劇本的時候,小說就成了劇本的擴充,注了好多水,變成了劇本的附庸,結(jié)果根據(jù)電影寫的小說就沒法看。其實不應該是這樣的。因為小說和電影非常不一樣,看電影是看熱鬧,就像聽好多人在大廳熙熙攘攘地說話,看小說則像兩個人在燈下談心。如果小說成為電影的附庸,那劇本的一就可能只成為零點八,如果站在電影劇本基礎上重寫小說,那就是一加二等于三了。

    “《手機》小說起碼能把這個顛倒的事實再顛倒回來。而且小說是三部分,電影只用了其中一部分。電影改小說,是電影吃虧,沒有哪個電影可以像好小說那么豐厚,電影一個半小時看完了,小說幾十萬字可以讀一個月,時間上不成比例。另外電影是一個集體創(chuàng)作的結(jié)晶,有編劇、導演、演員、美術(shù)等等,哪個環(huán)節(jié)掉鏈子整體分數(shù)都會向下減,小說的修改則是個加分的過程!

    劉震云喜歡把寫作比喻成運動。生活中有兩種運動,一種是找贏的運動,比如各種球類比賽,進球就算贏了;另外一種是找失敗的運動,比如跳高,什么時候竿碰下來跳高就結(jié)束了。寫作對于劉震云來說就是一個找失敗的運動!叭绻膫作品寫出來自己覺得特別好,那作家就完蛋了。我覺得作家真正寫出一東西來總是挺慚愧的,挺羞于見人的。寫之前有信心,說這作品是我最好的,但寫完后發(fā)現(xiàn)不是,又寫完一個還不是。你發(fā)現(xiàn)你要表達的在天邊,到天邊去找,不是;在山溝里,還不是。好容易發(fā)現(xiàn)了,但仔細一看還不是。寫作的過程就是隱隱約約知道在哪,一直在找它!

    文學作品

    長篇小說

    出版時間圖書名稱出版社版本
    1991年8月《故鄉(xiāng)天下黃花》中國青年出版社第一版
    1993年3月《故鄉(xiāng)相處流傳》華藝出版社第一版
    1998年9月《故鄉(xiāng)面和花朵》華藝出版社第一版
    2002年1月《一腔廢話》中國工人出版社第一版
    2003年12月《手機》長江文藝出版社第一版
    2007年11月《我叫劉躍進》長江文藝出版社第一版
    2009年3月《一句頂一萬句》長江文藝出版社第一版
    2012年8月《我不是潘金蓮》長江文藝出版社第一版
    2017年11月《吃瓜時代的兒女們》長江文藝出版社第一版

    中短篇小說

    出版時間圖書名稱出版社版本
    1989年1月《塔鋪》(小說集)作家出版社第一版
    1992年5月《官場》(小說集)華藝出版社第一版
    1992年6月《一地雞毛》(小說集)中國青年出版社第一版
    1992年12月《官人》(小說集)長江文藝出版社第一版

    文集

    出版時間圖書名稱出版社版本
    1996年5月《劉震云文集》(四卷)江蘇文藝出版社第一版
    1999年11月《劉震云》(小說集)香港明報出版社第一版
    2006年5月《劉震云精選集》(小說集)北京燕山出版社第一版
    2009年3月《劉震云文集》(十卷)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版

    讀者評價

    閱讀劉震云的小說集《官場》,深深為其小說藝術(shù)所驚嘆折服。在這部小說集子里,劉震云展露了他驚人的創(chuàng)作才華,以魯迅式的白描一針見血地寫人,寫官場中的人,寫權(quán)力糾纏下的人。作為小說家的劉震云是將“一切實在的真實轉(zhuǎn)化為寫在文本中的真實”。他更關心某種“返回平民”或“返回真實”的意識!秵挝弧房坍嬃藱(quán)力網(wǎng)絡是如何決定并且支配人們扮演社會角色的方式,而《一地雞毛》則寫出了權(quán)力網(wǎng)絡向家庭的延伸。我們自然也會理解:生活本身就是一大堆瑣碎的實際問題,除了認同現(xiàn)實關系別無選擇!豆偃恕放c《官場》則是劉震云關于“權(quán)力意識”的一種文本解析,尤其是《官場》中的省委書記許年華,雖然著墨不多,卻是一個極其復雜的人物;此人對官場的權(quán)力操作嫻熟自然,但在整體的權(quán)力角逐中依然是一個犧牲品。

    寫實小說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新寫實小說”之后,劉震云接連發(fā)表了兩部長篇小說《故鄉(xiāng)天下黃花》與《故鄉(xiāng)相處流傳》!豆枢l(xiāng)天下黃花》以一個小村落為背景,展示近半個世紀錯綜復雜的社會風貌,與新寫實不同,《故鄉(xiāng)天下黃花》屬于那種寓言式寫作,而之后的《故鄉(xiāng)相處流傳》則達到了圓熟大氣的佳境。

    學者摩羅一直對劉震云的小說有很大的興趣,也一直在關注他的創(chuàng)作。摩羅認為:“劉震云用自己的寫作拼合了一個十字架。他用機關小說(譬如《單位》、《官場》)寫現(xiàn)代生活的卑微無聊,這是橫向的;用歷史小說(譬如《故鄉(xiāng)相處流傳》)展現(xiàn)歷史生活的殘暴惡毒,這是縱向的。一橫一縱拼合到一塊,就構(gòu)成一個無限延伸的空間,這個空間貯滿了人類的苦難!

    個人領悟

    當作者人生閱歷多了以后,會喜歡用簡單的事說復雜。簡單不是簡陋,像孔子、胡適等人的書,都用最家常的,最物質(zhì)的,像茶杯啊,煙啊,說明另外深奧的東西。他們就不是用哲學來說哲學,而是用生活說哲學,甚至超越了哲學范疇。

    社會影響

    榮登作家富豪榜

    2006年,首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fā)布,劉震云以25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25位。

    2009年11月30日,“2009第四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fā)布,劉震云以1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6位。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fā)布,劉震云以160萬元的版稅入,榮登作家富收豪榜第26位。

    2012年11月29日,“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fā)布,劉震云以280萬元的版稅入,榮登作家富收豪榜第19位。

    火炬手感言

    2008年5月14日,“我想借奧運火炬、奧運圣火,祈福四川汶川地震災區(qū)的朋友,希望他們早日從創(chuàng)痛中走出來,重建家園。”在圣火傳遞井岡山站火炬手動員大會的現(xiàn)場,早上五點鐘剛從南昌趕來的著名作家劉震云對官網(wǎng)記者說。

    劉震云一身中式打扮,因為行程緊急,甚至來不及刮胡子。但是談及奧運圣火及奧運會,他還是非常激動,他很看重“重在參與”這幾個字,他說:每個人只要每天鍛煉身體,其實每天也是在參加奧運會。以下為采訪內(nèi)容。

    奧運圣火

    劉震云:搜狐的網(wǎng)友朋友大家好,我是劉震云。我是三星選出來的奧運火炬手。我在井岡山,凌晨五點從南昌趕過來。明天要參加在井岡山的奧運火炬的傳遞。大家知道的,這兩天在四川的汶川發(fā)生了7.8級的地震。有成千上萬的家庭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在同一個時間里,一邊在跑奧運的火炬,一邊我們祖國的西南方,發(fā)生了這么大的事情。所以這個時候,作為奧運火炬手的話呢跟前幾天跑奧運的心情是不一樣的。我想借奧運火炬、奧運圣火,祈福四川汶川地震災區(qū)的朋友。希望他們早日從創(chuàng)痛中走出來,重建家園。謝謝。每個人只要每天鍛煉身體,其實每天也在參加奧運會。

    奧運官網(wǎng):井岡山是一個紅色的搖籃,您在井岡山進行火炬?zhèn)鬟f,腦海中會浮現(xiàn)怎樣的情景呢?

    劉震云:因為奧運火炬手在什么地方跑不是火炬手自己決定的。它他是奧組委安排的。一開始我并不知道在井岡山跑奧運的火炬,而且一開始我不知道是很多人來跑,會有這么多人。當他們跟我聯(lián)系的時候,我還以為跑奧運火炬就我一個人,我甚至懷疑我能不能從天安門跑到鳥巢這么遠的距離。最后他們告訴我,有兩萬多人,每個人只能跑200米。

    奧運會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創(chuàng)意。它主要說的是體育活動的一個盛會。世界上一個像這樣一個集會的方式,能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生活形態(tài)、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宗教、不同膚色,這么多人聯(lián)合在一起。我覺得這個創(chuàng)意對于人類來講非常的偉大。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奧運會是一項體育運動。它有一句話非常好,叫做重在參與,除了把這么多不同民族、膚色、政治制度的人聚在一起,它跟一般的體育比賽,特別是職業(yè)比賽商業(yè)比賽不一樣。

    它對于人的強身健體有一種提倡作用。我覺得奧運會能夠把這么多人聚在一起,另外一個方面,每個人只要每天鍛煉身體,其實每天也在參加奧運會。強身健體,有一個健強的體魄,也是非常重要的。

    體育淵源

    奧運官網(wǎng):您剛才說到重在參與,因為您是一位作家,你跟體育運動有特殊的淵源嗎?您怎么感覺體育精神和您的作家身份,其中有怎樣的聯(lián)系呢?

    劉震云:體育比賽我肯定是不行。我會打籃球、乒乓球但是水平都非常差。但是體育鍛煉對于我,我覺得已經(jīng)成為我特別好的,密不可分的。直到現(xiàn)在,我每天還要跑5千米。我從15歲,一直跑,從不停息。鍛煉跟一個人的關系是怎樣的呢,一開始,你覺得你的身體需要鍛煉,到達第二個階段呢,身體是離不開鍛煉的,而不是為了鍛煉而鍛煉。第三個階段,你每天不鍛煉的話,你會非常的不舒服。

    一個學科學的朋友告訴我,說鍛煉使得身體分泌一種物質(zhì)叫做肽,這樣對于調(diào)節(jié)人身體各個肌能,增長各種增長素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我是勸告搜狐頻道的網(wǎng)友、朋友,有時間的話還是每天鍛煉一下好。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街上的胖子多了,而像我這樣的瘦子越來越少了。

    我覺得人還是瘦了比胖了好一些。跟我年齡相仿的朋友們,我們一塊去體檢身體,別的朋友像我這么大,跟我年齡相仿,一般都比我胖。他們都會出現(xiàn)像高血壓、血脂稠、脂肪肝等毛病。但是我體檢完身體后,醫(yī)生告訴我說,你就一個毛病,說你少一顆牙,應該趕緊把它補起來。

    克服艱難

    奧運官網(wǎng):非常感謝您。您成長一位著名的作家,還想請您跟我們年輕的網(wǎng)友們講講成才的問題。在當今如此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中,如何真正做好自己。

    劉震云:我覺得成才不是壓力逼出來的。也不單是刻苦出來的。刻苦首先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要找對自己努力的方向。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做的是不是你喜歡的事情。這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苦和累產(chǎn)生在你在做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這種苦和累是一種特別物質(zhì)的苦和累,當你在做你喜歡的事情時,我覺得這個苦和累會演變成另外一種樂,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是你不喜歡的事情,你肯定會繞著走,但是如果是你喜歡的,你會克服這個困難,自己上一個臺階。第二,有持久的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三點,身體也是非常重要的。劉震云妻子郭建梅,著名公益律師,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婚姻家庭法學會理事,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副教授,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專職律師。

    簽約騰訊

    騰訊文學成立了由諾貝爾獎得主莫言以及著名作家阿來、蘇童和劉震云組成的“騰訊文學大師顧問團”,并與其達成數(shù)字版權(quán)引進等多項合作。

    評價網(wǎng)文

    劉震云認為傳統(tǒng)作家和網(wǎng)絡作家這樣的叫法是不科學的,比較科學的區(qū)分是一本一次寫成的書和一本分幾百次寫成的書之間的區(qū)別。網(wǎng)絡文學最大的特點是每天都在連載,把每天的新創(chuàng)作發(fā)出來,但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并不只是網(wǎng)絡文學才有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張恨水先生的小說在申報連載,也是每天在發(fā)。這樣的連載小說,特別適用于盜墓、愛情、武俠題材,因為它是情節(jié)小說。連載的作品跟一口氣寫成的小說,在結(jié)構(gòu)上是不一樣的。

    人物事件

    2017年2月11日,一則“中國作家劉震云獲摩洛哥榮譽碑表彰最受歡迎作家”的消息在網(wǎng)上廣為流傳,有媒體稱這是劉震云繼2016年獲得“埃及文化最高榮譽獎”之后,獲得的又一個阿拉伯世界重要的國家級獎項。

    報道不僅引用了摩洛哥文化部的頒獎詞以及劉震云的答謝詞,還配上了一張?zhí)柗Q摩洛哥文化部副部長為劉震云頒獎的照片,幾乎看不出任何破綻。

    然而事實令人驚訝。當時在現(xiàn)場出席活動的中國駐摩洛哥大使館文化參贊石岳文13日向新華社記者證實,摩洛哥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榮譽碑表彰最受歡迎作家”獎項,上述報道中提到的“頒獎詞”和“答謝詞”也完全不存在。

    至于圖片中劉震云獲得的那塊“獎牌”,實際上只是他在卡薩布蘭卡書展上獲得的。向劉震云頒發(fā)獎牌的,也并非摩洛哥文化部副部長,而是文化部圖書管理司司長、本屆卡薩布蘭卡書展主席哈桑·沃扎尼。

    哈桑·沃扎尼就此事表示:“中國某些媒體的報道嚴重失實,摩洛哥文化部沒有設立過這個獎項,我也不是副部長,只是以卡薩布蘭卡國際書展主席的身份為劉震云先生頒發(fā)了獎牌,以表彰他為推動摩中兩國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

    名人推薦
    • 劉慶邦
      劉慶邦,著名作家,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農(nóng)村。當過農(nóng)民、礦工和記者,F(xiàn)為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一級作家,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
    • 劉童
      中國新生代作家哲理小說電視人  湖南師范大學99中文系畢業(yè),成名作《那個女生叫開開》經(jīng)國內(nèi)雜志發(fā)表后被《青年文摘》轉(zhuǎn)載,旋即在新加坡《新聞早...
    • 劉鶚
      劉鶚(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鴻都百煉生”...
    • 盧江良
      盧江良,本名盧鋼糧,男,1972年11月出生于紹興,現(xiàn)居杭州。中國70后作家群代表性人物之一,當代中國最具批判性小說的實踐者。
    • 呂日陽
      呂日陽:90后作家,搜索引擎優(yōu)化師。1990年生于鋼都鞍山。著名90后墻壁會社創(chuàng)始人。搜索引擎優(yōu)化師。 12歲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文章,在國內(nèi)少年文學...
    • 呂碧城
      呂碧城(1883年-1943年),女,行名賢錫,后更名碧城,一名蘭清,字遁夫,號明因,后改號圣因,晚號寶蓮居士,法號曼智。安徽旌德人,中國作家、詞...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