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至今為止發(fā)表新聞和文學作品150余萬字,出版?zhèn)人專著5部,主編專著4部,若干作品在全國和全省評選中獲獎,報告文學《遠洋漁歌》、散文《煙臺的!繁贿x入語文教材。曾任《煙臺日報》文藝部主任、《周末》編輯室主任、?恐魅危F(xiàn)為煙臺日報社高級記者,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
作品
個人專著
《沖出渦流》(通訊集、人民日報出版社)
《醞釀才能芬芳》(通訊集、中國科技教育出版社)
《老家》(散文集、人民日報出版社)
《鄉(xiāng)親》(散文集、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遠洋漁歌》(報告文學集、中國文學出版社)
主編著作
《煙臺日報社志》(新華出版社)
《一起分享——煙臺日報60年作品選》(新華出版社)
《一路同行——“我與煙臺日報社”征文集》(新華出版社)
《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年鑒(2007)》(中國出版社)
其中《煙臺的海》已被收入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蘇教版(選作課文有改動),位置為第三課和小學五年級上學期滬教版第34課!
個人榮譽
報告文學《遠洋漁歌》1991年獲山東省首屆企業(yè)文學獎三等獎,散文《跨越百年的巨響》、《鐵塔上的鳥巢》獲2003、2004年度中國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
代表作介紹
《煙臺的!肥菍O為剛的代表作,被收入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蘇教版。
《煙臺的海》全文
中國的沿海城市,東面或南面臨海的居多,北面臨海的卻很少。煙臺恰是北面臨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顯得很凝重。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經(jīng)常氣勢洶洶的掠過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從北邊的天際前赴后繼、鍥而不舍地撲向堤岸,濺起數(shù)丈高的浪花,發(fā)出雷鳴般的轟響,有時竟把岸邊數(shù)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中央。每到這巨浪拍岸的日子,許多煙臺人和外地的游客,紛紛頂著寒風跑到岸邊,觀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還有的不顧被浪花打濕衣服,站在岸邊,以那數(shù)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壯麗的風景線。
春天,海水變得綠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從北面遙遠的地平線嬉笑著追逐著奔向岸邊,剛一觸摸到岸邊的礁石、沙灘,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大海也不例外。脫去冬裝的漁民們駕船駛過平靜的海面,到養(yǎng)殖區(qū)去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獲的季節(jié)。
夏天,來自南太平洋的風使許多南面臨海的城市感到濕漉漉的,而這股帶著潮氣的風經(jīng)過膠東半島崇山峻嶺的阻攔、過濾,到達北面臨海的煙臺時,只剩下涼爽和愜意。因此,夏日煙臺的海常常水平如鏡,宛如一個恬靜、溫柔的少女。清晨,太陽像被水沖洗過的紅色氣球,飄飄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著長長的倒影,每一次的海邊日出都使人如癡如醉。傍晚,平靜的海面倒映著萬家燈火,岸邊的石凳上坐滿了游人,他們腳下,是海浪與堤岸的呢喃細語。
走出夏日的浪漫,煙臺的海步入秋的高遠。久居這座城市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到立秋這天,海水立刻變得格外湛藍,天空也顯得格外明朗,較之昨日,空氣中立刻就有了秋的涼意。告別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
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壯麗的舞臺。世世代代的煙臺人在這里上演著威武雄壯的活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