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明清兩朝小說家——丁耀亢
。矍澹荩ㄉ诿魅f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卒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享年七十一歲。 字西生,號野鶴,自稱紫陽道人,后又稱木雞道人,山東諸城人。據乾隆《諸城志》“六旬后病目……更著”及《四庫總目提要》一卷,起丁未,止己酉推算)少弧,負奇才,倜儻不羈。弱寇為諸生,走江南,游董其昌之門,與諸名士聯(lián)文社。既歸,郁郁不得志,作《天史》十卷,明末鄉(xiāng)國盜起,他曾幫助所善王遵坦募兵數千人,解安丘之圍。順治四年入京師,由順天籍拔貢,充鑲白旗教習。于華嚴寺筑室,名曰陸舫,日與當時名公卿如王鐸、傅掌雷、張?zhí)构⒄、龔鼎孳等賦詩其中,名大噪。后為容城教諭,遷惠安知縣,以母老不赴。
代表作品
丁耀亢著有小說《續(xù)金瓶梅》前后集,共六十四回。是他的立名之作,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有一定地位。中敘《金瓶梅》中諸人各復投身人世,以了前世之因果報應。全書以《感應篇》為說,每回都有引子,敍勸善戒淫惡之說。卻又如《金瓶梅》一般亦雜以淫穢之描寫,故后來亦為禁書。該書藝術成就遜于《金瓶梅詞話》,且有宣揚因果報應的消極思想,但在疾世抒奮方面,超乎許多作品。該書以宋金征戰(zhàn)為歷史背景,影射明清易幟的悲切現實。他運用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對昏君、佞臣、弊政、惡習等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對清朝統(tǒng)治者的黑暗政治予以抨擊。 其中敍金人南下的行動,與漢人受苦之狀頗多,似作者正在描寫他自己親身的經歷,很是動人。后來有人改易此書中人名及回目,并刪去絮語因果之語,成《隔簾花影》四十八回,又名《三世報》,書尚未完,亦以淫穢被禁。戲劇有傳奇四種,為《西湖扇》二卷,《化人游》一卷,《蚺蛇膽》二卷、《赤松游》三卷,曾于順治時進呈!端膸烊珪婺俊肥沾妗抖∫苞Q詩鈔》十卷,凡五種,:為《椒邱集》二卷,《陸舫詩鈔》五卷,《江干草》一卷,《歸山草》一卷,《聽山亭草》—卷。《諸誠志》又載《逍遙游》二卷,為詩為文!短焓贰肥恚底霘v代吉兇諸事而成,被焚于南都,該書抄本現已被發(fā)現。另著作還有《家政須知》一卷,《出劫紀略》一卷,《增刪補易》十五卷,《管見》一卷,《集古》一卷,《問天亭放言》一卷。今人整理《丁耀亢全集》,已出版(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3)。
《天史》類列歷代兇吉祥災之事,抒己生不逢時之慨,后此書被焚,已不傳!冻鼋偌o略》凡十三篇,記丁耀亢親身經歷的一些史實,即清軍入及丁投奔南明弘光政權的經過,其中李自成大順軍在膠東的活動,對了解當時社會狀況尤其是農民軍土地政策等,頗有參考價值。 丁耀亢出身于一官僚家庭,祖父純,父惟寧都中過進士,父官至湖廣勛襄兵備按察副使,弟兄六人中也有數人科舉獲名。
丁耀亢自少年時代聰穎過人,頗有智謀。但他在科場屢試不第,后得進充任教習,郁郁不得志。
明末清初,國事腐敗,弊政多端,階段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清入關前后的戰(zhàn)火燃及山東,丁耀亢飽嘗了戰(zhàn)亂之苦。
丁耀亢懷才不遇,倜儻不羈,把這些情感志趣流于筆端,撰寫了一系列較有影響的作品,成為一頗具個性的文化人。
丁耀亢一生著述宏富,詩文踔厲風發(fā),情感激越,連寫景的詩作也露出傾瀉憤懣的風格,不難看到對清朝專制政治的憤恨。
丁耀亢“雄心傲骨氣錚”,又勤懇地筆耕不輟,在那個時代難免會招惹禍端,清初文字獄盛行,他難逃厄運!独m(xù)金瓶梅》一出,他便被逮捕,關押120天,經友人營救獲釋。就在他死后,清廷有多次查禁此書。
丁耀亢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勇于鞭撻封建統(tǒng)治的黑暗,關注社會生活,同情農民疾苦,在作品中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感。這樣一位堅守正直知識分子氣節(jié)的文人是值得尊敬和懷念的。
附:丁耀亢自述年譜以待挽歌
自余有生,明季己亥, 嬰而及童,歲月斯邁, 十一而孤,杜史見背, 弱冠游黌,始親文墨
稽占好游,裘馬自快, 已未十月,負笈游吳, 授經問禮,至於姑蘇, 結納高士,游覽名區(qū)
有陳古白,有趙凡夫, 玄宰董公,江左顧廚 ,名譽日起,藻麗以敷, 庚申歲暮,始返親廬
發(fā)硎脫穎,良驥思騁, 厭薄時藝,皎皎獨逞, 大戰(zhàn)則困,小戰(zhàn)則勇, 辛酉甲子,及於庚午
弟侄奮飛,蹇余獨苦, 嚴嚴正性,不合於時, 戊辰入山,編茅架茨, 采薪汲谷,耕牧是資
生業(yè)漸廣,名心亦衰, 壬申癸酉,神降於墀, 授柬作文,酣酒賦詩, 冢子冠軍,僅中副車
甫及十年,辛巳壬午, 長男不祿,誰繩其武, 改北圖南,浪博文名, 謗亦歸之,國事已傾
避兵入海,城廓非故, 家無遺粟,人如脫兔, 甲申國變,再奔海東, 移家將母,飄如泛空
乙酉南歸,潛舟伏野, 微服宵行,國無知者, 墳墓重修,門戶再設, 怨毒相傾,忌其完也
星斗可掬,樂而忘眠, 天未達旦,路已過千, 已越天津,直抵薊南 ,生平快事,所謂得焉
遂入都門,曳裾見客, 河南王薛,鉅鹿楊李, 國之元老,邦之司直, 或載酒筑,或攜琴瑟
觀畫寺廊,揮毫花側, 飲羅公酒,烹灤州鯽, 革其文場,縱以酒德, 抗席談詩,狂歌岸幘
至於歲暮,虎觀淡經, 春官貢士,國子景從, 奔走馬市,一雪一風, 馿背五春,至癸巳冬
儀博青氈,振鐸容城, 是秋旋里,陳妾病死, 海氛忽熾,頓空城市, 載孥夜奔,彌月方止
甲午之春,北行就官, 敝車疲馿,環(huán)堵不完, 僦屋而居,如是五年, 祝公梁公,賑饑於容
憐余落魄,設醴分榮, 載以後車,一郡皆驚, 連章四薦,帝憫其窮, 去此匏系,遂得花封
閩海萬里,霞嶺千重, 羊腸蟻穴,力短才庸, 己亥十月,捧璽而往, 空其家資,王事鞅掌
自吳而越,借居湖舫, 衰病日增,宦情焉強, 庚子四月,決志抽簪, 投劾不受,進退逡巡
桐江釣臺,郎山仙嶺, 抵於江浦,杉竹成陰, 武夷九曲,虹橋千尋, 桃花始放,黃鳥多音
異域氣候,歲臘方陰, 止此三月,乃許放還, 如云出岫,如鳥歸山, 諸客征詩,贊其高閑
辛丑正月,得賦歸來, 散木得全,以其不材 ,好為文章,雜以詼諧, 不脛而行,卒為禍胎
三月十六,集於故山, 宗族兄弟,既和且歡, 歸見老母,喜為加餐, 再邀鄉(xiāng)鄰,再修荒園
三徑就理,長橋短垣, 移松乞菊,樂此馀年, 孟秋之望,仲子病隕 ,哀樂何多,悲歡一瞬
荏苒歲暮,至於壬寅, 慘焉不樂,亦復倦勤, 禍發(fā)所忽,雀角是因 ,赤狐玄烏,揶揄相侵
黎丘幻鬼,病疚在心, 歲行癸卯,年日已老 ,賦重田荒,形衰神槁 ,令嚴捕逃,憂心如搗
釁起孤侄,鬻產不保, 借法株連,蠹胥以飽 ,冒暑赴都,貸資不少 ,事竣而歸,疑謗轉滋
義當不辱,憤欲自決, 多言取禍,一笑而絕 ,日月在上,覆盆莫伸 ,命與禍會,天遘其屯
於人何尤?我生不辰!
生平經歷
丁耀亢少負才名,為人灑脫,放蕩不羈,二十歲考中秀才。不久,游學江南,結納賢士。與明進士湖廣副使董其昌交往密切,并和陳古白、趙凡夫、徐暗公等江南名士組織文社。回鄉(xiāng)后,他編成《天史》十卷,明進士太子太保工部尚書益都人鐘羽正讀后,對他的文才非常賞識。
清兵入境,丁耀亢弟侄等率部守城殉難。丁耀亢護送老母孤侄連夜入海避難, “潛舟伏野”,親眼目睹了清軍屠城搶掠、殘殺無辜的暴行。他義憤添膺,用大量詩文,記敘了這段歷史。
甲申(1644)三月,丁耀亢“溯海而南”,向南明當局提出聯(lián)合農民起義軍抗清的主張,不被采用。九月,投入劉澤青幕府,被授以行軍贊畫之職,后授紀監(jiān)司理,同王遵坦共屯東海水營。丁耀亢曾以王遵坦部解安邱之圍,也曾說服農民起義軍取消了攻掠日照濤雒的計劃。
順治二年乙酉(1645)五月,清兵渡江,南明投降,劉澤青解甲,丁耀亢拒絕降清“敘用”,回到家鄉(xiāng)。此時的故鄉(xiāng),仍在濫殺無辜,丁耀亢輾轉青萊膠沂等州避難。丁亥年(1647)夏 ,南游泰州揚州,打算移家定居,未能如愿。
戰(zhàn)亂的驚懼、奔波、苦悶、悲傷,使丁耀亢心力交瘁,為生活計,丁耀亢入北京,友人協(xié)助由順天籍拔貢進京充任鑲白旗教習。京中王鐸、傅掌雷、張
坦公、劉正宗、龔鼎孳等著名大臣經常與丁耀亢在其住所“陸舫”相會賦詩。丁耀亢在此撰寫《陸舫詩草》五卷,一時名聲大噪。后來,丁耀亢作了容城教諭,又擢升惠安知縣,因老母年邁有疾未能赴任。
丁耀亢的詩作踔厲風發(fā)。他早年的詩作就頗具豐采,晚年的作品,出語更加豪邁壯浪。他獨辟蹊徑,開一方風雅之先,開創(chuàng)了龍馬文化,有“諸城詩風”之譽,當地詩人都尊奉他為先輩。他一生著作很多,堪稱文壇巨匠,在中國文學史上如一顆璀璨的明珠。
丁耀亢的主要詩作有:《野鶴詩抄》十卷,《逍遙游》二卷,《陸舫詩草》五卷,《椒丘詩》三卷,《江干草》二卷,《歸山草》三卷,《聽山亭草》三卷,《漆園草詩集》等。他的傳奇劇本和小說有:《西湖扇傳奇》二卷,《化人游傳奇》一卷,《蚺蛇膽傳奇》一卷,《赤松游傳奇》三卷,《非非夢傳奇》二卷,《星漢槎傳奇》三卷,《天史》十卷,《出劫記略》四卷,《續(xù)金瓶梅》十二卷,另有《樂府》二卷,《家政須知》一卷,《問天》一卷,《落葉》一卷,《放言》一卷,《管見》一卷。據今人考證,《醒世姻緣傳》的作者西周生即西生丁耀亢;還有人考證,《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可能也是丁耀亢。
由于丁耀亢的大部分著作文字均暗含諷刺抨擊清政府,以致演成抄家與牢獄之災。清康熙四年(1665)八月,丁耀亢被捕入獄,待罪候旨。后經龔鼎孳、傅掌雷等人極力營救獲釋,而詩稿卻被焚。他的《焚書》詩記敘了此事,末兩句為“人間腹笥多芷草,隔代安知悔立音!
丁耀亢獲釋放還后,雙目已盲。雖不能寫,卻口占不絕。清康熙八年(1669)口占《永訣》詩,詩畢,合掌說偈而歿。終年七十一歲。
專家學者談丁耀亢及其作品
明太子太保鐘羽正說:“丁君為《天史》,閱者肅然神悚,翕然稱快,蓋深心于警世,非徒以文鳴者!薄岸【卟艜缍,有心持世,于茲表其深衷!
清代詩人王肇晉贊頌丁耀亢的詩:“下筆走風雨,險語天為驚。神龍不見尾,笙鶴遠空聲。”
清代學者王云《秋燈叢話》載:“青郡丁野鶴,負逸才,放蕩不羈!
清代順治年間學者王晫《今世說》載:“丁野鶴官椒邱廣文,忽念京師舊游,策長耳驢,冒風雪,日馳三四百里,至華嚴寺陸舫中,召諸貴游山人琴師劍客。雜坐酣飲,笑謔怒罵,筆墨淋漓;興盡,策驢而返。”“丁野鶴在椒邱,每宴起不冠,搦管倚樹,高哦得佳句,呼酒披發(fā)酣叫,旁若無人。間以示椒邱諸生,多不解,因抵地,直上床,蒙被而睡!
清代學者王士禎的《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也有這方面的記載,稱丁耀亢為“九仙詩人丁野鶴”。
清代學者丘石常在《祝丁母八秩序》中說:“野鶴言滿天下無口過,交滿天下無朋禍”。
清代學者孫廷珪說:“野鶴少負異才,象外寰中!薄啊蛾戶吃姟泛葼巶髦#ㄆ湓姡┱{高音亮,飛動渾茫,幽樸廉立之中,時復蒼涼而多變!
清代學者王鐸說:“野鶴詩洎傳奇力大才大首首焉。時復鏤心,多驚人語!薄坝钑砸苞Q,更喜野鶴詩!
清代學者高珩說:“野鶴英分踔厲,學涉淵通,能兼古人之所長而去其累,卓然自名于時趨之表,良為未易材也。”
現代詩人徐志摩說:丁耀亢的《醒世姻緣傳》是“一個時代(那時代至少有幾百年)的社會寫生”。“它是我們五名內的一部大小說”。
魯迅先生首先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揭開了《續(xù)金瓶梅》作者之謎,指出紫陽道人即是丁耀亢,此書當成于清初,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1924年11月26日致錢玄同的信中,曾對丁耀亢的《醒世姻緣傳》作過中肯的評價,認為就全書的大意而言,“則無非以報應因果之論,寫社會家庭之事,描寫則仔細矣,譏諷則亦或鋒利矣,較之《平山冷燕》之流,蓋誠乎其杰出者也”。
吉林大學王汝梅教授說:“我國十七世紀中葉是出大師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漁)、金(圣嘆)之時代,丁耀亢可與同時代大師相比肩。丁耀亢的《續(xù)金瓶梅》反映了明末清初的戰(zhàn)亂與人民苦難,表現了作者擁明抗清的民族思想,顯示了作者的是非觀念!独m(xù)金瓶梅》比《金瓶梅》顯得寬闊博大,有厚重深沉的歷史感。”
上海復旦大學學報副主編張兵說:“丁耀亢是明末清初時重要文學家。丁耀亢的《醒世姻緣傳》完全可與《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和《西游記》相媲美,他是我國文化寶庫中光芒四射的一顆璀璨奪目的藝術明珠!
中州古籍出版社副總編張弦生說:“《醒世姻緣傳》是上承《金瓶梅》、下啟《紅樓夢》的橋梁之作!
山東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張清吉說:“就丁耀亢的文學成就而言,明末清初的文壇還沒有哪一個人能與其匹儔!
南京師范大學陳美林教授說:“丁耀亢的戲劇創(chuàng)作卓有成就!
山東師范大學石玲教授說:“丁耀亢劇作以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特定歷史時期思想感情的變化,反映了許多清初歷史和文學上的問題和現象,對于我們全面了解當時的社會歷史和把握清初的文學創(chuàng)作,都是大有益處的!
上海復旦大學黃霖教授說:“丁耀亢的戲劇觀獨樹一幟,其戲曲理論著作《嘯臺偶著詞例》尤應很好的研究和繼承!
山東社會科學院語文所研究員孔繁信說:“丁耀亢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戲曲家,《蚺蛇膽》是丁氏歷史劇的杰作!
蘭州大學張崇琛教授說:“丁耀亢的詩作堪稱史詩,它不僅工致優(yōu)美,踔厲風發(fā),而且真實記錄了當時社會史實。這無論對當時社會風習的研究,還是對時代全貌的把握,都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和意義!
天津大學羅德榮教授說:“《續(xù)金瓶梅》的主旨,除了魯迅等先哲指出的說報應之外,u2018勸世苦心正在題外”,那就是對滿清王朝的徹底否定和批判!
張遠芬、蕭相愷、張虹等學者一致認為:“《續(xù)金瓶梅》展示了丁耀亢憂國愛民的情懷,體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主義意識,是一部閃爍著民主性精華而具有重大文學價值和現實認識意義的力作。”
著名學者袁世碩同志說:丁耀亢“先生少負逸才,而志不得伸,中經國變家難,”“于是發(fā)之于詩,發(fā)之于戲曲,發(fā)之于小說,”“假佛理、飲食男女之事,出脫胸中磊塊,用心良苦矣!薄叭,如此委曲為文,竟幾至殞身,亦良可哀也。”
丁野鶴小令十六首
治幾處莊兒,不近又不遠;騎一個驢兒,不勤又不懶。茅屋兩三間,閑書數十卷。撲面春風,不寒又不暖;順口油腔,不長又不短。清閑日子臨到俺,吃幾頓消停飯。樽中酒不空,爐內勤添炭。得玩玩且玩玩,還嫌玩的晚。
九里山前,柴兒夠一擔;五里灘頭,魚兒夠一藍。人生夢一間,世事如棋變。不愛高官,貴的不去攀;不愛千金,富的不去諂。光陰一去不復返,須發(fā)白多半。醉來石作床,醒時云為伴,不隨著旁人去胡鬧館。
名不求,利不貪,只學佛,不學仙,人間第一個癡呆漢。但只愿歲歲豐年,普天下處處平安,四下里聞不得人嗟嘆。盡管俺懶散清閑,一家兒喜地歡天。放眉頭飽吃些粗茶飯,常住著草舍茅檐,常守著山嶺薄田,至親好友常相見。
花幾株,竹一林,幾軸畫,一張琴,紙窗兒窄小多風韻?磶妆緯,吃幾杯茶,閉一閉眼,養(yǎng)一養(yǎng)神,把那癡心妄想全消盡。每日里兄弟同來,花開共賞,酒熟同斟,團圓骨肉真和順。大家里無病無災,過一月勝似三春,省下了多少愁悶!
恩合愛,一筆勾,數間茅屋且藏頭。晚眠常到晨牌候,夢醒時好友來投,家常便飯隨意留,不嫌酒薄吃個夠。到晚來,引著兒子明白讀,山妻烹茶,小女擎甌。常怕這清福難消受,沒本領的轉了多少清閑,不熱鬧的免些憂愁,從不會把眉頭皺。
心兒懶,身子閑,醒時歌,醉時眠,客去緊閉門兩扇。見幾個舍命的做官,見幾個有本領的掙錢,人看著精細我看著淡,到頭來只擎著兩只空拳。只求個不饑不寒,活一年自在一年,不著人欺,亦不著人嫌,朦朧睡去夢纏綿,金雞又報曉,日落下西山。
玉兔東升早,山河換幾朝,日月依然照。楚漢爭鋒,幾處啼春鳥;吳越交兵,一半埋荒草。循環(huán)甲子催人老,拍手哈哈笑。黃梁夢一熟,不走邯鄲道,想人生自有個蓬萊島。滿屋黃金,石崇不到老;天大朱門,王孫都去了。花盛開還落,月明圓又消。。蓋世功名,淮陰不自保;滿腹文章,蒙正反不飽。人生如秋草,命運隨天造。逢花莫教空,對酒開懷抱,一個啞謎兒參透了。
一帙俗書,不長又不短;邋遢雜事,不近又不遠。涂鴉天地知,潛藏不外見。柴扉掩閉,相知有圈點;夜闌人靜,披覽獨自憐。文名不求學逃形,書成只留子孫看。齊丘嘗投海,谷口又立言。敝帚制就且自珍,怡樂賽神仙。
事不相關,裝聾且推。蝗瞬幌嗤,半真還半假。清貧守自然,豪富多牽掛。樹大招風,精細細船到江心,風波不是耍。柴門不羨車合馬,醉臥南窗下,藏一張無弦琴,掛一幅單條畫,把人情世事如瓢瓦。
五畝田園,栽花又栽柳;五畝宅墻,養(yǎng)雞又養(yǎng)狗。身安莫怨貧,無病休嫌瘦。幾處清林,閑行又閑走;幾個相知,能詩又能酒。萬事不如杯在手,待夠何時夠。浮云本是空,明月還依舊,賞中秋直醉到九月九。
滿桌珍饈,只圖一個飽;綾錦千箱,能穿幾個襖。田多苦自勞,名大添煩惱。萬頃良田,子孫種不了;大廈千間,一身睡多少?豪杰誰肯回頭早,錯認了虛圈套。七十古來稀,不見重年少,休把這好韶光錯過了。
節(jié)屆清明,桃花一片紅;村內秋千,春楊一半青。王孫吹玉笛,士女游芳徑。綠楊柳邊,黃鸝幾處鳴;青草山坡,黃牛幾處耕。山林有了清幽景,任俺疏狂性。挑燈看海棠,把酒數紅杏。喚春農、趁天晴,長把莊稼領。
節(jié)屆端陽,池荷早放花;堂向槐陰,新巢早報鴉。汲水試新茶,煮酒開新臘。開遍薔薇,芭蕉卷綠紗;熟遍櫻桃,新筍另茁芽。山林有個青幽法,醉倒葡萄架。青衣?lián)Q葛巾,團扇題詩畫。向南窗、高臥白石榻。
轉眼中秋,芙蓉開的早;節(jié)屆重陽,黃菊開的好。梧桐金井飄,紅葉迎霜雕。檐前寒蛩,凄凄不住的吵;云外賓鴻,聲聲過去了。田園禾黍收多少,先割門前稻。水清蟹正肥,雨過收栗棗。喚鄰翁,向東籬吃個飽。
百歲光陰,臨秋又未晚;四季平安,天寒又日短。梅花紙帳眠,雜木燒山炭。掃雪烹茶,小屋紅爐暖;美酒珍饈,貴客傳金盞。山人緊把柴門掩,對酒吟詩卷。騎驢過小橋,看雪尋僧院。百樣事,不關心,自有天來管。
不是高僧,頭發(fā)一抹光;不是神仙,胡須一半蒼。去山張子房,棄職陶元亮。不住叢林,時時走外鄉(xiāng);不煉金丹,有人送口糧。范蠡曾把扁舟蕩,學成江湖相。制一頂白葛巾,拖一條青竹杖,帶一個藥葫蘆,去把真人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