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妙端 - 概述
朱妙端(1423—1506),女,字仲嫻,又字令文,號靜庵,海寧(今屬浙江)人。出身書香門第,幼穎悟,工詩。年十三喪父,后嫁教諭周濟,濟死于福建光澤任所,她扶柩而歸。晚年隨子遷居江寧 ,年八十余卒。
朱妙端 - 簡介
朱妙端博覽群書,善吟詠, 明成化、弘治年間頗有詩名,著有《靜庵集》、《自怡集》等。其詩寫景抒情,詞氣平和,亦有憂國憂民、慷慨激昂之作,筆力雄健,稱“閨品之豪”。《詠虞美人》及《梅花燈籠》詩,尤為時所膾炙。
《玉鏡陽秋》評論說:“上方古人,可接李清照、鄭允端之武;下視近代,頗出陸卿子、徐媛之右。”清王士祿《宮閨氏籍藝文考略》引《碧里雜存》:“靜庵博學(xué)高才、遺文垂后、才識純正、詞氣和平、筆力雄健,真閨門之懿范,女德之文儒也。 ”
朱妙端 - 部份詩作
湖曲
湖光山色映柴扉,茅屋疏籬客到稀。
閑摘松花釀春酒,旋摘荷花制秋衣。
紅分夜火明書屋,綠漲晴波沒釣磯。
惟有溪頭雙白鳥,朝朝相對亦忘饑。
竹枝詞二首
西子湖頭賣酒家,春風(fēng)搖曳酒旗斜。
行人沽酒唱歌去,踏碎滿堤山杏花。
橫塘秋老藕花殘,兩兩吳嫗蕩槳還。
驚起鴛鴦不成浴,翩翩飛過白蘋灘。
答李都憲代夫作
獨坐空堂玉漏遲,故人何處不相知。
蟲聲依井夜將半,花影橫窗月上時。
促席每聆高世淪,挑燈重看舊來詩。
恨無雙翼飛騰去,幾度臨風(fēng)動客思。
春蠶
交交戴勝屋頭鳴,桑葉青青烏已生。
女兒守箔無夜寐,切葉喂蠶天欲明。
白纻詞
西風(fēng)蕭蕭天雨霜,館娃宮深更漏長。
銀臺絳臘何煌煌,笙歌勸酒催華觴。
美人起舞雪滿堂,清歌宛轉(zhuǎn)飛雕梁。
君王沉醉樂未央,臺前月落天蒼蒼。
客中偶成
異鄉(xiāng)久為客,風(fēng)雨阻歸程。兩岸數(shù)峰碧,孤舟一羽輕。
篷窗殘燭在,煙樹早鴉鳴。坐待東方曙,依稀見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