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 - 簡介
孫殿英(1889—1947),河南永城人,原名魁元。早年入毅軍。1926年任直魯聯(lián)軍第十四軍軍長兼大名鎮(zhèn)守使。北伐戰(zhàn)爭中,被國民革命軍打敗,所部改編為國民軍第十二軍,仍任軍長。1928年駐防河北薊縣馬蘭峪,盜掘慈禧和乾隆陵墓。1930年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zhàn)時,依附閻、馮,任第五路總指揮兼安徽省省長,敗后入張學良部,任師長。1933年奉命赴熱河赤峰(今屬遼寧)抗日,相持七晝夜。繼任青海西區(qū)屯墾督辦。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任冀北保安司令。1943年投敵,所部被汪精衛(wèi)改編為新編第五軍,任軍長。1947年被人民解放軍俘虜,病死獄中。孫殿英 - 生平
孫殿英(1889—1947),名魁元,河南永城縣馬牧鄉(xiāng)孫莊人。出身貧寒,自幼頑劣成性,年長不務正業(yè),精于賭技,闖蕩江湖,廣結流氓惡棍、軍警胥吏,開設賭局,販賣毒品,坑騙錢財。
1913年,孫殿英入豫西張治公桿。后張招安為鎮(zhèn)嵩軍第二路標統(tǒng),孫跟該部張明當馬弁,與張合伙挪用庫銀,走私販毒,牟取暴利。不久,他見在豫西頗有影響的廟道會可以利用,掩護販運鴉片,制造“紅丸”,大發(fā)橫財,購買槍支,糾集徒眾,發(fā)展勢力。
1922年,孫投靠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團長兼豫西鎮(zhèn)守使丁香玲,被委為機槍連連長,依仗丁的權勢,大肆販毒。1924年秋,孫趁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豫西直軍開赴前線之機,率部嘩變,東竄洛陽,沿途搶劫,聚眾數(shù)千,下轄十八路司令,自稱“河南自治軍”總司令。他向部下說:“跟我干吧!要截截皇杠,要日日娘娘,天塌下來我來頂!1925年春,孫先后投靠鎮(zhèn)嵩軍闞玉昆任旅長和國民三軍副軍長。同年秋,又率部投靠山東督辦張宗昌,途經(jīng)皖北亳州。因向該縣長索要20萬元軍費未果,即下令攻城,遂破亳州。亳州商賈被洗劫一空。他在亳州盤踞20余日,臨走時架走肉票數(shù)百人。孫與張宗昌會面后,深得張的賞識,被委任第五師師長。1926年春,因在津浦線桑園一帶襲擊國民三軍有功,受到張的嘉獎,為直魯聯(lián)軍一名悍將。
1927年春,孫升為第十四軍軍長兼大名鎮(zhèn)守使。年底,攻占湯陰、衛(wèi)輝、淇縣。翌年初,被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馮玉祥部第三路軍孫連仲擊敗,退往河北。1928年5月,奉軍和直魯聯(lián)軍阻止不住蔣介石聯(lián)合馮玉祥、閻錫山等軍北進,全線敗退。孫殿英率部退至薊縣和遵化一帶,被蔣介石收編,委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當時,孫部
駐地臨近清東陵,遂以軍事演習為名,于陵周圍30里內派出警戒,嚴密封鎖,令親信炸墓劈棺,將慈禧太后、乾隆皇帝兩座陵墓內的珍寶文物盜掘一空,得夜明珠、翡翠西瓜、翡翠白菜、萬年燈等珍貴殉葬品計5大箱。消息傳出,輿論大嘩,要求懲辦。孫見勢嚴重,乃選夜明珠、九龍劍、朱紅朝珠等稀有珍品賄送權要,請其代為緩頰。從此,轟動全國的東陵盜寶案不了了之。1930年春,孫殿英看反蔣勢力強大,便依附馮玉祥、閻錫山,接受閻、馮給他的第四方面軍第五路總指揮兼安徽省主席職務。中原會戰(zhàn)開始后,他看戰(zhàn)局對馮、閻不利,便投靠張學良,張委孫為第四十一軍軍長。九·一八事變后,全國救亡運動蓬勃興起。孫殿英于11月22日通電要求“團結御侮”,“速定出師計劃”,“恢復山河”,表示“靜待明令宣戰(zhàn),當執(zhí)戈前驅”。為了團結一切抗日力量,中國共產黨曾派宣俠父等人前往該軍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
1933年元月,日本侵略軍3萬余人進攻熱河,孫殿英奉令率部馳援。熱東、熱西萬福麟、湯玉麟等部,已潰退喜峰口內。孫部剛抵赤峰即遭日軍兩個旅團及偽蒙軍張海鵬部猛烈進攻。孫率部阻擊,浴血苦戰(zhàn),與敵相持七晝夜,殲敵四五百人,因寡不敵眾,遂轉移猴頭溝門新陣地,利用山岳復雜地勢,繼續(xù)與敵作戰(zhàn)10余日。后因部隊被敵分割包圍,他才奉命突圍,移駐沙城一帶。孫部赤峰一戰(zhàn),博得全國輿論好評。5月,馮玉祥在張家口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盟軍,曾派人與孫殿英接洽合作抗日。蔣介石為杜絕孫、馮結合,委孫為青海西區(qū)屯墾督辦之職,誘其移軍西上,相機予以消滅。1934年春,孫部自包頭向寧夏推進時,前有馬鴻逵截擊,后有閻錫山斷其歸路,加以孫部將領楊干卿、孟慶典、丁勃亭等被馬鴻逵收買,軍心渙散,師老兵疲,糧糈不繼,在四面楚歌聲中,他于3月23日通電離軍,被閻錫山軟禁于太原晉祠。
1936年2月,孫殿英與宋哲元聯(lián)系,潛至北平,召集舊部,伺機活動。8月,宋委孫為察北保安司令。翌年7月,宋在北平設立抗日民軍總司令部,委孫為冀北民軍司令。北平失陷后,孫收容散兵游勇及平、津流亡青年3000余人,移駐行唐,蔣介石委他為晉察游擊司令。1938年夏,蔣委他為新編第五軍軍長。歸二十四集團軍龐炳勛指揮,移駐豫北林縣的臨淇鎮(zhèn)。這時,由于副軍長刑肇棠跟八路軍時有來往,孫部亦與八路軍互不侵犯。河北省主席鹿鐘麟民軍總司令張蔭梧襲擊八路軍時,他曾突然轉移陣地,給八路軍以還擊之便,使鹿鐘麟等部全部被殲。但他不聽邢的“應該分清革命與反革命的界限,堅決站在革命的方面,不要偷偷摸摸另搞一套”的忠告,派親信投敵,作為自己與日軍的牽線人。1943年4月中旬,日軍20萬人分進合擊掃蕩太行山區(qū),孫殿英在林縣被圍,23日晚投降日軍。孫投敵后,任偽新編第五軍軍長,移駐新鄉(xiāng)。不久,又任偽第四方面軍總司令兼豫北保安司令。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夕,孫又與蔣介石派的熊斌等掛鉤,進行所謂曲線救國運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蔣介石任命孫殿英為新編第四路軍總指揮,仍駐豫北。孫在新鄉(xiāng)大做軍火生意,并用貶值的偽聯(lián)銀券在北平搶購黃金珠寶,大發(fā)橫財,以此賄賂國民黨權貴,廣結“善”緣。
1946年10月,時任第四方面軍第三縱隊司令官的孫殿英,率部進駐湯陰,叫嚷“占領林縣城,威震太行山”,以 5000余兵力,分4路向平漢鐵路以西的解放區(qū)進犯,但事與愿違,損兵折將,不得不收兵龜縮在湯陰城內。1947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圍攻湯陰縣城,派人入城勸孫棄暗投明。但他執(zhí)迷不悟,據(jù)險頑抗,至5月1日下午城破被擒。孫被俘后,因心情抑郁,且有鴉片嗜好不久病死在河北武安。
孫殿英 - 盜陵竊寶案
1928年夏,流氓軍閥孫殿英在河北省遵化縣制造了一起駭人聽聞的盜陵 竊寶案。所盜的兩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東陵。 然而,當時的動亂年代中,首犯孫殿英不僅逍遙法外,照舊領兵當官, 而且日后步步高升,直至升到先遣總司令;所捕獲的重犯譚溫江也被保釋出獄, 繼續(xù)當他的師長……這種反,F(xiàn)象正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孫殿英是河南省永城人,本名孫魁元,號殿英,人們大都叫他孫老殿。 民國初年,軍閥連年混戰(zhàn),割據(jù)為王者比比皆是。孫殿英也乘勢而起, 糾集了一批土匪、賭鬼、煙販等組成隊伍,稱雄一方。為謀取更大的勢力,孫殿 英先后投奔過豫西鎮(zhèn)守使丁香玲、國民軍長葉荃等人,后又轉投胡匪出身的張宗昌,深受張的賞識,被任命為師長。孫殿英搖身一變,通過種種卑劣的手段,將自己的部隊發(fā)展成為一個流氓軍事集團。后來,孫殿英率部與國民黨作戰(zhàn),開始很有利,后來見形勢不妙,便投降蔣介石,被任命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在河北遵化一帶駐防。1928年夏,孫殿英率部駐扎薊縣馬伸橋,這里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
對于孫殿英來說,清室皇陵無疑是他垂涎已久的一塊大肥肉。清室皇陵共有五處,三處在遼寧省,兩處是滿清入關后在河北省遵化縣和易縣的東西二陵,這是清陵的主要部分。乾隆時期是滿清最鼎盛的時期,慈禧太后則是滿清掌權者中窮奢極欲者之一,所以,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為奢侈,里面放置了無數(shù)稀世珍寶。當年清室讓位時,東陵不僅設有護陵人員,機構仍然承襲清制,而且還有旗兵、綠營兵駐陵守護,宗人府、禮工部等機構分別承擔陵寢一切事務。但是隨著世事的變遷,東陵漸漸脫離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軍閥手中。護陵大臣名存實亡,常不在官署,不僅不能有效保護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賣財物。于是,對東陵的破壞與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圖全面挖掘偷盜,大發(fā)橫財。
1928年春,原奉軍收編之積匪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東陵旁的馬蘭峪,蓄意長期挖墳盜寶。當時,國民革命軍北伐已進入河北地區(qū),奉軍北撤,而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異常肆虐。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路途中,孫殿英屢見被拆毀的東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盜運,遂起了不義之心。接著,他得知馬福田進駐馬蘭峪準備掘陵的消息,認為天賜良機,馬上命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同時,為遮人耳目,他們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有計劃的盜墓行動。
7月上旬,孫殿英部以軍事演習施放地雷為名,驅走全部守陵人員,封鎖關隘,實行戒嚴,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由于封鎖嚴密,所以外界雖有傳聞,卻不明真相。在動手盜陵的第三天,譚溫江前往北平晉謁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打探風頭,一見風平浪靜,次日馬上返回東陵,放手盜掘。整個盜墓活動充滿了罪惡與貪婪。盜墓之前,孫殿英先致函遵化縣知事,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由,要求遵化縣代雇騾馬車30多輛,以便從其他地方裝運軍糧。就這樣,孫殿英便為轉運盜墓財寶鋪好道路。當年留下的照片表明:起初,匪兵們并不知道地宮入口,而是遍地開挖,寶頂上、配殿外、明樓里都留下了他們挖掘的痕跡。1928年7月盜墓隊最終找到了地宮入口。原來,在高大的明樓后面,有一個“啞巴院”,傳說招募的工匠都是啞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機密。
在啞巴院北面的琉璃影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清東陵的陵寢結構大同小異。琉璃影壁下正隱藏著地宮入口。如果從正面橫向挖掘,會遇上條磚砌死的隧道;如果從寶頂上垂直往下開掘,則會增加多倍的距離;而如果從琉璃影壁下直接墜入,便能就近打通金剛墻,從最短途徑進入地宮。能找到這個捷徑的人,恐怕熟知內情。慈禧陵和乾隆陵稍有不同,由于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慈禧陵沒有啞巴院。在明樓底下進入古洞門,過道盡頭則是一道內部澆鑄了鐵筋的墻壁,它的里面就是“金剛墻”。地宮的入口就在這金剛墻下。東陵修建得十分堅固,要完全刨開地磚不是件容易的事,匪兵們盜寶心切,便動用了炸藥。在硝煙彌漫的殘磚斷石中,再向下深挖 數(shù)丈,終于呈露出一面漢白玉石墻,它就是金剛墻。從墻中間拆下幾塊石頭,露出一個黑森森的洞口。一進宮門,匪兵們便被宮中金碧輝煌的建筑迷住了,他們瘋狂地搶掠著,從腳下的金磚到天花板上的金龍,無不被他們奪走。而譚溫江此行的最大目標是要找到慈禧的地宮。入地宮的路徑非常隱秘,匪兵們一時無法找到。于是,他們抓到一位曾在這里建陵的老人,動用各種刑法,逼迫老人說出地宮的門路。地宮的入口找到了,但十分堅固,普通器械根本無法打開,最后,他們搬來炸藥,這才打開入口。順著入口往下摸走,先是來到一道高3米、寬3米的漢白玉石門,連砸?guī)ё仓拢T打開,匪兵繼續(xù)向前摸走,緊接著打開第二座石門,他們發(fā)現(xiàn)了里面的“金券”、正中的漢白玉寶座上面停放著慈禧太后的豪華棺槨。就這樣,那些神秘的珍寶出現(xiàn)在匪徒們的眼中,慘遭他們搶劫和破壞。
東陵里究竟有多少財寶,歷史上有過記載。早在慈禧生前,地宮剛修好之時,便有大量殉葬物品陸續(xù)送入安放,直到慈禧入葬關閉地宮為止。就在譚溫江率部挖掘慈禧墓地宮的同時,第七旅旅長韓大保正打著軍事演習的幌子,挖掘規(guī)模更大的乾隆陵墓。地宮中的珍寶同樣被洗劫,棺中尸骨被拽了出來,扔在泥水之中。10日,孫殿英乘汽車返回馬蘭峪。11日,20余輛大車滿載珠寶回到司令部。此時,全國的報紙仍沒有登出任何消息。直到8月初,路透社才有電訊透露此事,某些報紙予以采用,但仍未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事發(fā)一個多月后的8月13日,《中央日報》才報道了“匪軍掘盜東陵的慘狀”,這才轟動全國,此事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特大新聞。
對東陵盜寶事件反應最大的莫過于末代皇帝溥儀。此時溥儀被逐出宮還不到四、五年,寓居天津張園,與遺老之間以君臣相稱,自我維持小朝廷局面。清室和遺老們分別向蔣介石和平津衛(wèi)戍司令閻錫山以及各報館發(fā)出通電,要求懲辦孫殿英,要求當局賠修陵墓。張園的靈堂決定要擺到陵墓修復為止。起初,蔣介石政府的反應還好,下令讓閻錫山查辦此事。孫殿英派到北平來的一個師長被閻錫山扣下了。隨后不久,消息傳來,說被扣的師長被釋放,蔣介石決定不追究了……
溥儀及清室遺老們非常憤怒就不說了,單說溥儀在上面提及的那位被抓獲的師長,此人正是盜墓重犯譚溫江。當孫殿英、譚溫江等獲得珍寶后,他們急于銷贓,于是潛往北平,暗中委托古玩商黃百川代為銷售珍寶。結果被警備司令部偵察得知,黃百川、譚溫江于9月初先后被捕獲,關押起來。人證物證俱在,已很明顯地證明是孫殿英率部所為。但官兵對此仍然含糊其辭,在當時的報紙及官方來往函電中,對盜陵部隊的番號以及主犯孫殿英的名字均諱莫如深,避而不提。即使南京政府也沒有表態(tài)。然而,東陵盜寶案畢竟是一件重大的案件,大量國寶不知去向,激起了民憤。此案不可避免地當做特大案處理,即使是做做樣子,國民黨政府也必須堂而皇之地實施,但都在走冠冕文章而已由于案情重大,審理此案的審判長必須具備上將身分,審判官必須具備中將身分,法官也需要具備少將身分。商震受任審判長后,即命令遵化縣緝拿盜陵正犯歸案。孫殿英壓根沒被列入緝拿名單,國民黨當局正倚重他所率領的上萬人的軍隊,派他討伐張宗昌去了。已捕獲的譚溫江曾被保釋在外,如今迫于社會輿論壓力,將其重新收押起來。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將譚溫江以前呈報馬蘭鎮(zhèn)剿匪 所得的東陵珍寶加封移送到衛(wèi)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態(tài),決不寬徇屬下。與此同 時,警方又緝拿到幾名嫌疑犯,一并收押,等候審訊。從1929年4月起,軍事法庭開始了斷斷續(xù)續(xù)的預審。庭后,商震與審判官和法官約定再次召開會議,討論最后判決書,呈報
6月14日,軍事法庭請有關專家檢查贓物。15日召開會議,將“判決草案”的全部卷宗匯訂成冊,賚送赴京。會議上,商震等將判決書理由逐一說明,并聲述完全根據(jù)軍法,毫無偏袒徇私之處。最后署名蓋章,派員送往北京。所獲贓物及其他一切物件,均行加封縝密保存。借用河北省政府印信,加蓋印信諸事,當日辦妥,送往北平,靜候軍政部軍法司宣判執(zhí)行。最高當局對此案遲遲沒有判決。幾個月過去了,孫殿英卻在作戰(zhàn)中收獲不小,在嵩山附近民軍中收撫了2萬多人,聲勢更大。不久之后,孫殿英被授為安徽省主席,成為割據(jù)一方的土皇帝。軍閥最終還是軍閥,而且慈禧墓中的財富也幫助了她鞏固并擴充了他的力量吧!孫殿英則于不久之后又任新的職務,率領部隊討伐自己的舊上司張宗昌去了。他之所以能夠如此安然,不僅與他當時的勢力有關,而且與他所進行的“地下活動”大有關聯(lián)。也許審判的目的就是為了分贓。
孫殿英自己對那些暗地交易并不忌諱,反而頗為得意地告訴別人。他承認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墓確是用炸藥崩開的。根據(jù)《孫殿英投敵經(jīng)過》中的記載,孫殿應曾回憶說:“乾隆的墓修得堂皇極了,棺材里的尸體已經(jīng)化了,只留下頭發(fā)和辮子。陪葬的寶物不少,最寶貴的是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聽說是代表十八羅漢,都是無價之寶。其中最大的兩顆朱紅的,我在天津與戴笠見面時送給他做了見面禮。還有一柄九龍寶劍,有九條金龍嵌在劍面上,劍柄上嵌了寶石。我托戴笠代我贈給委員長或何部長,究竟他怎樣處理的,由于怕崩皇陵案重發(fā),不敢聲張。慈禧太后的墓崩開后,墓堂不及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寶物卻多得記不清楚。慈禧從頭到腳,一身穿掛都是寶石,量一量大約有五升之多。慈禧的枕頭是一只翡翠西瓜,我托戴笠贈給宋子文院長了。她口里含的一顆夜明珠,分開是兩塊,合攏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fā)。聽說這個寶貝可使尸體不化,難怪慈禧的棺材劈開后,老佛爺好像在睡覺一樣,只是見了風,臉上才發(fā)了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我將這件寶貝夜明珠托戴笠代我贈給了蔣夫人。宋氏兄妹收到我的寶物之后,引得孔祥熙部長夫婦眼紅,接到戴笠的電告后,我選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去,才算了事!贝送,孫殿英還送給閻錫山價值50多萬元的黃金,送給監(jiān)察院長珍貴的古玩……無怪乎這些當官掌權的國民黨要員起初積極查詢此案,到后來卻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孫殿英才得以逃脫法網(wǎng)。
如此一件特大案件就這樣以鬧劇形式不了了之。孫殿英繼續(xù)官運亨通,譚溫江也繼續(xù)當他的師長。直到十幾二十年后的解放河南湯陰戰(zhàn)役中,人民解放軍將這一罪大惡極的軍閥抓獲。后來,孫殿英死于戰(zhàn)犯收留所中。
孫殿英 - 相關影視
名稱:《東陵大盜》
出品:西安電影制片廠1986年出品
編。禾K金星
導演:李云東
主演:胡慶士、郭知本、彭軍、江華、孫飛虎、薄冠軍、付學成、斗兵
故事梗概:1928年秋天,蔣介石為了擴充實力,用裁軍和整編雜牌軍的辦法招兵買馬,排除異己。原奉系軍閥孫殿英不甘心被蔣介石吞并,便以缺乏軍餉為由,借軍事演習之機,開進東陵,盜掘了清乾隆皇帝和慈祥太后的陵墓。盡忠愛國的副軍長那辛庭對孫殿英的用心有所察覺,日夜兼程趕回東陵。途中遭遇垂涎副軍長職位已久的五師師長譚溫江暗算,未能及時趕到?吹矫褡逦幕z產慘遭洗劫,那辛庭氣憤至極,急忙將此事密報平津衛(wèi)戍司令部。司令部參謀長朱綬光接到密報后,假意制止這次行動,實則企圖染指分贓。不久,盜墓消息傳出,舉世震驚。國內愛國志士和團體紛紛要求查明真相,嚴懲罪犯;一些軍閥、政客則煽風點火,企圖從中漁利;一批批洋人打著收藏家、商人的旗號,企圖收買珍寶,帶往國外。一時間小小的遵化城籠罩在神秘莫測的氣氛中……
精彩視點:任何一個民族,只要經(jīng)歷過風卷云逝的滄桑變幻,就必然要對自身在不同時期所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作出文化上的反思,而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每個民族都會出現(xiàn)一些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本片就描寫了這樣一群為保衛(wèi)國家珍寶而不懈努力的人。
孫殿英 - 故居
坐落地點: 和平區(qū)睦南道20號
建造年限: 20世紀30年代
建筑結構: 磚木結構
建筑風格: 英式建筑
級 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已修繕 已掛牌
孫殿英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睦南道20號。該建筑建于20世紀30年代,當年對外聲稱是他的駐津辦事處,可是根據(jù)歷史記載的史實,此處實際上是他在天津行銷毒品、經(jīng)營軍火、販賣假鈔票的據(jù)點。該故居為英國古典式建筑風格。整個建筑物的外型高低錯落有致,別具一格,在私人別墅里是比較考究的。它共有四層樓,二樓的平臺有八棵白色的立柱直頂?shù)饺龢牵@得古樸典雅,三樓的中間四個房間朝南處有四個門通向平臺,四樓的東西兩端各有一個平臺。該故居現(xiàn)為長蘆鹽務局所使用,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