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尉遲恭

    尉遲恭(名將)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后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zhàn),一生戎馬倥傯,征戰(zhàn)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zhàn)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于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謚號“忠武”,陪葬昭陵。

    傳說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據(jù)西游記一書,尉遲恭與秦瓊因保護(hù)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龍王鬼魂之犯,成為兩位道教傳統(tǒng)門神,尉遲恭年少時曾為鐵匠,后世鐵匠常奉之為職業(yè)守護(hù)神。


    人物生平

    早期經(jīng)歷

    尉遲敬德是朔州善陽人,年少時以打鐵為業(yè)。隋煬帝大業(yè)末年,在高陽參軍討伐暴亂兵眾,以勇猛聞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

    大業(yè)十三年(617年)三月,馬邑鷹揚府校尉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并遣使歸附突厥。劉武周聞知尉遲敬德作戰(zhàn)勇猛,便將其網(wǎng)羅到自己麾下,擔(dān)任偏將。

    唐國公李淵在太原起兵,攻占了長安后稱帝建唐,隋將宋金剛建議劉武周“入圖晉陽,南向以爭天下”。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劉武周在突厥支持下舉兵南下,尉遲敬德也在其中。九月,劉武周占領(lǐng)太原。尉遲敬德隨宋金剛繼續(xù)南下,攻克晉州。十月,又攻占澮州。此時夏縣人呂崇茂起兵響應(yīng)劉武周,擊敗唐右仆射裴寂。李淵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陜州總管于筠、內(nèi)史詩郎唐儉等率兵討伐呂崇茂。雙方對峙于夏縣。

    是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統(tǒng)關(guān)中兵進(jìn)攻劉武周。十一月,李世民率軍自龍門關(guān)乘堅冰過黃河,屯兵柏壁,與宋金剛軍對峙,并同固守絳州的唐軍形成犄角之勢,進(jìn)逼宋金剛軍。十二月,呂崇茂向宋金剛求援,宋金剛即遣尉遲敬德和尋相率兵潛往夏縣,接應(yīng)呂崇茂。尉遲敬德與呂崇茂里應(yīng)外合,夾擊唐軍,大敗唐軍,李孝基、獨孤懷恩、于筠、唐儉及行軍總管劉世讓全部被尉遲敬德俘獲。唐高祖李淵為救回被俘諸將,便免去呂崇茂之罪,派人招降了呂崇茂,拜夏州刺史。同時還讓呂崇茂暗中除掉尉遲敬德。尉遲敬德聞訊后,將呂崇茂殺死。尉遲敬德、尋相擊敗唐軍后,還軍澮州。李世民聞訊后,即派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在美良川(今山西夏縣北)截?fù)粑具t敬德軍,尉遲敬德毫無準(zhǔn)備,被唐軍斬首二千余級,大敗而歸。

    尉遲恭

    不久,尉遲敬德、尋相秘密率精騎前往蒲坂,救援王行本。李世民又親自率步騎三千連夜從小路趕到安邑,截?fù)粑具t敬德和尋相軍,尉遲敬德這次敗的更慘,除自己與尋相只身脫逃,其眾全部被唐軍所俘。唐將獨孤懷恩也乘機逃走。當(dāng)時獨孤懷恩本欲反唐自立,在獄中曾將此事告訴了唐儉,獨孤懷恩逃回后,又奉命攻蒲坂。唐儉聞訊后,恐獨孤懷恩反唐,便說服了尉遲敬德允許他派人給李淵報信。李淵遂將獨孤懷恩誅殺。由此可看出尉遲敬德當(dāng)時已有歸唐之心。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與唐軍相持約五個月的宋金剛軍終因糧秣斷絕,被迫以尋相部為后衛(wèi),向北撤退。李世民即率軍跟蹤追擊,大敗宋金剛軍。宋金剛率余部二萬精兵退至介休(今山西介休),出西門而戰(zhàn),宋金剛慘敗而逃。劉武周放棄并州(治晉陽,今山西太原)與宋金剛逃往突厥,后為突厥所殺。尉遲敬德則收攏殘兵,堅守介休。李世民知其武勇出眾,便派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進(jìn)城勸降。尉遲敬德遂與尋相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縣)二城降唐。李世民見尉遲敬德來降,非常高興,任命尉遲敬德為右一府統(tǒng)軍,讓他繼續(xù)統(tǒng)領(lǐng)舊部八千人,與諸營相參。李世民的過分信任引起唐軍眾將的不滿,李世民的行軍元帥長史屈突通怕尉遲敬德會反復(fù),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均被李世民拒絕。

    勇冠三軍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世民奉命率軍東征割據(jù)洛陽的鄭帝王世充。九月,尋相和劉武周手下的一些舊將相繼叛變逃走,唐朝諸將對尉遲敬德也懷疑起來,認(rèn)為尉遲敬德必叛,就把其關(guān)押在軍中。

    行臺左仆射屈突通、尚書殷開山都說:“尉遲敬德剛剛投降,思想感情還沒有歸順。這人非常勇猛剽悍,關(guān)押的時間又長,已被我們猜疑,必然產(chǎn)生怨恨。留著他只怕會留下后患,請立即殺了他!崩钍烂裾f:“我的看法跟你們不同,尉遲敬德如果懷有叛離意圖,怎么會在尋相之后呢?”當(dāng)即命令釋放,帶進(jìn)自己的臥室,賞賜給他金銀珠寶,對他說:“大丈夫憑著情感志向互相信賴,不必把小小委屈放在心上。我終究不會聽信讒言去迫害忠臣良將,您應(yīng)體諒。一定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離開,現(xiàn)在就用這些東西資助您,表達(dá)我們短暫共事的情誼。”

    這天,尉遲敬德陪同李世民到榆窠打獵,碰上王世充帶領(lǐng)幾萬步兵騎兵前來挑戰(zhàn)。王世充的驍將單雄信帶領(lǐng)騎兵直奔李世民,尉遲敬德驅(qū)馬沖上前去,大吼一聲,斜刺里一槍把單雄信挑下馬來。鄭軍稍微退卻,尉遲敬德保護(hù)著李世民殺出包圍后,又帶領(lǐng)騎兵跟王世充作戰(zhàn),幾個回合,鄭軍狼狽逃散,抓住了鄭將陳智略,俘虜手持長矛的騎兵六千人。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正當(dāng)人們要我相信您必然叛離的時候,上天開導(dǎo)我怎樣向人們驗證我的判斷,特地予以證實,行善得福已驗證了,因果回報何等迅速!碧氐刭n給他金銀一箱,此后惠顧日益增加。

    尉遲敬德善于排除、避開長矛,每當(dāng)單人匹馬沖進(jìn)敵陣,敵人的長矛一齊刺來,始終不能刺到他,他還能奪過敵人的長矛,回手刺殺敵人。這天,他在敵軍的重重包圍圈里沖進(jìn)沖出,暢行無阻。齊王李元吉也善于騎在馬上使用長矛,聽說尉遲敬德也會此道就不以為然,要親自比試,叫拿掉長矛頂端的刀刃用矛桿刺殺。尉遲敬德說:“即使安上刀刃,也刺不著我,請您別拿掉,我的當(dāng)然要拿掉刀刃!崩钤K究沒有刺到他。李世民問他“:奪取長矛、避開長矛,哪種難些?”尉遲敬德回答說“:奪取困難些!庇谑敲钏硌輮Z取李元吉手中的長矛。李元吉手執(zhí)長矛長驅(qū)駿馬,一心想刺著他,尉遲敬德沒一會兒功夫就一連三次奪得了李元吉的長矛。李元吉一向驍勇,雖然口里贊嘆,心里卻深深感到恥辱。

    李世民由于長年在外征戰(zhàn),所以選千余精銳騎兵作為親兵,皆著黑衣黑甲,號稱玄甲隊。每次沖鋒陷陣,李世民都披上黑甲親率玄甲隊作為先鋒,伺機進(jìn)擊,所向披靡,敵人畏懼。尉遲敬德歸唐后,與驍將秦叔寶、程知節(jié)、翟長孫共同統(tǒng)領(lǐng)玄甲隊,保護(hù)李世民。

    破鄭滅夏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屈突通與贊皇公竇軌帶兵巡營,猝與王世充軍遭遇,交戰(zhàn)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隊馳赴救援,大敗王世充軍,俘其騎將葛彥璋,斬俘六千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陽。

    三月,夏王竇建德率十余萬大軍西援洛陽,水陸并進(jìn),與王世充部將郭士衡數(shù)千人會合,進(jìn)屯虎牢關(guān)東廣武山,并在板渚筑宮,與王世充相呼應(yīng),威脅唐軍側(cè)背。李世民命齊王李元吉等繼續(xù)圍困洛陽,親率精兵步騎三千五百人于二十五日進(jìn)駐虎牢。二十六日,李世民率驍騎五百出虎牢,在其東二十多里處偵察竇建德軍營,沿途設(shè)伏,令李勣、程知節(jié)、秦叔寶分別統(tǒng)領(lǐng)。然后與尉遲敬德僅帶四騎繼續(xù)前進(jìn)。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我拿著弓箭,你手持馬槊相隨,即使有百萬大軍又奈我如何!”又說:“賊人見到我就返回,這是上策!

    離竇建德營地三里處,李世民等與竇建德的游兵相遇,游兵以為他們是偵察軍情的斥候。李世民大喊:“我是秦王!崩浼,射死對方一員將領(lǐng)。竇建德軍中大為驚慌,出動五六千騎兵追趕,跟隨李世民的人都嚇得變了臉色。李世民說:“你們只管在前面走,我自己和敬德殿后!庇谑抢兆№\繩慢慢走,追兵快趕上了就拉弓放箭,每射一箭都?xì)⑺酪蝗。追兵懼怕便停止了追擊,停一會兒又重新追趕,幾次三番,每次追趕上必定有人被殺死,李世民先后射殺了幾個人,尉遲敬德殺死十幾人,追兵不敢再進(jìn)逼。李世民有意徘徊或稍稍后退引誘追兵到埋伏圈內(nèi),李世民等人就奮力戰(zhàn)斗,大敗追兵,斬首三百多級,俘獲竇建德的將領(lǐng)殷秋、石瓚返回虎牢關(guān)。

    竇建德被阻于虎牢東一月余(一說二十余日)不得西進(jìn),幾次小戰(zhàn)又都失利,將士思?xì)w。五月初二,竇建德率軍傾巢而出,擂鼓挑戰(zhàn)。唐軍諸將都十分驚慌,李世民帶幾名騎兵登上高丘望敵陣,對諸將說:“敵人從山東起兵,還沒有碰見過強大的對手,如今身涉險境卻很喧囂,是沒有紀(jì)律,逼近城池排列戰(zhàn)陣,有輕視我們的意思。我們?nèi)绻幢粍,他們的勇氣自然就會衰竭,列陣時間一長士卒饑餓,勢必就會自動撤退,我們再追上去攻擊,必然會取勝。我和各位相約,一過正午,肯定能打敗他們!”竇建德輕視唐軍,派三百騎兵涉過汜水,在離唐軍軍營一里地方停止。派人通報李世民說:“請?zhí)暨x幾百名精兵和他們打著玩玩!崩钍烂衽赏蹙獛ьI(lǐng)二百名長槍手應(yīng)戰(zhàn),相互交鋒,驟進(jìn)驟退,雙方不分勝負(fù),各自返回營地。當(dāng)時王世充侄子王琬騎著隋煬帝的青驄馬,鎧甲兵器都很新,遠(yuǎn)離陣前向眾人夸耀。李世民說:“他騎的真是匹好馬!”尉遲敬德請求去奪馬,李世民制止他說:“怎么能為了一匹馬損失一員猛士呢?”尉遲敬德不聽,和高甑生、梁建方三人騎馬直沖入敵陣,活捉了王琬,牽著他的坐騎奔回軍營,眾人沒有敢阻擋的。李世民讓他去召回黃河以北的牧馬,等他返回才出戰(zhàn)。

    竇建德排列戰(zhàn)陣,從早晨到中午,士卒們饑餓疲憊,都坐了下來,又爭著喝水,遲疑著想撤退。李世民見時機成熟,遂下令出擊,夏軍士卒迅速崩潰,竇建德也為唐軍所俘。唐軍主力回師洛陽,王世充見大勢已去,被迫于五月初九率太子、群臣等二千余人投降。

    七月,竇建德舊部劉黑闥起兵反唐,很快占據(jù)河北大部郡縣和河南部分地區(qū)。九月初四,突厥又入侵原州,唐以尉遲敬德為行軍總管,將其擊退。十二月十五日,李世民奉命征討劉黑闥。

    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李世民在洺水以南扎營。劉黑闥多次挑戰(zhàn),李世民均堅壁不戰(zhàn),以挫其鋒。此時雙方已相持六十余日,劉黑闥暗中率軍襲擊李勣軍,李世民率略陽公李道宗襲擊劉黑闥軍側(cè)后以救援李勣,結(jié)果被劉黑闥包圍。此時尉遲敬德率勇士沖入包圍,大破敵陣,將李世民和李道宗救出。二十六日,唐軍大敗劉黑闥,劉黑闥逃入突厥。隨后尉遲敬德又隨軍平定響應(yīng)劉黑闥的徐圓朗。尉遲敬德因功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護(hù)軍。

    忠心無二

    從太原起兵到統(tǒng)一全國的過程中,李世民屢建奇勛,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謀士和勇將為核心的實力雄厚的政治集團(tuán),對太子李建成構(gòu)成嚴(yán)重威脅。李建成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繼承權(quán),與齊王李元吉結(jié)交,共同反對李世民。

    鑒于秦王府多驍將,李建成、李元吉欲收買諸將,以為已用。由于尉遲敬德是李世民手下大將,所以便先向尉遲敬德下手,他們秘密遞信叫去尉遲敬德說:“要委屈您給予我們父兄般的照看,同您做一個真誠親密的朋友,希望您答應(yīng)我們的要求!苯又浰徒o他一車金銀器物。尉遲敬德說:“我出身低下,遇上隋朝衰亡,天下四分五裂,自己無處藏身,長期陷入叛亂隊伍,罪大惡極死有余辜。結(jié)果承蒙秦王給我生命,如今還在秦王府供職,只應(yīng)以生命報答他的恩情。我對您沒有功勞,不敢錯受重賞。如果私自答應(yīng)為您效勞,就是背叛,一個為了私利忘掉忠誠的人,您又用他干什么呢?”李建成火了,此后就斷絕了交往。尉遲敬德很快報告了這事,李世民說:“您純潔的思想,高于山岳,就是堆起一斗黃金,我知道您也不會改變氣節(jié)。他送東西您就接著,不必顧慮。不這樣,恐怕您不安全。并且了解他們的陰謀,也可以幫助想出好的對策!崩钤热朔浅<珊尬具t敬德,派刺客去暗殺他。尉遲敬德知道他們的陰謀,就大開重重門戶,若無其事地睡覺,刺客多次走進(jìn)他家廳堂,終究不敢走進(jìn)臥室。李元吉就在李淵面前誣陷尉遲敬德,李淵下令囚禁審訊,準(zhǔn)備殺掉他。李世民堅決勸諫才獲得釋放。

    誅殺元吉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入侵烏城,李建成推薦李元吉為統(tǒng)帥出兵抗敵,并請求讓李世民到長安近郊的昆明池送行,然后乘機殺李世民。

    尉遲敬德聽到個陰謀,同長孫無忌立即稟告李世民說:“您如果不趕緊懲治他們,恐怕要被他們殺害,那么國家政權(quán)就危險了!崩钍烂駠@息說:“現(xiàn)在他們二人離間陷害同胞兄弟,除滅君主的兒子,這種危機,大家從頭至尾都很清楚。我雖然深遭他們忌恨,災(zāi)禍就在眼前,然而兄弟之情,始終令我不忍下手。我打算在他們先動手后,再按義理懲罰他們,您二位認(rèn)為怎么樣?”

    尉遲敬德說:“人的本性怕死,大家情愿以死來侍奉您,這是上天的恩賜,如果上天給您卻不接受,反而會受罪責(zé)。雖然顧及了仁愛的私情,卻忘掉了國家的大事,災(zāi)禍來了不知擔(dān)憂,快要滅亡卻無動于衷,喪失作為人臣不避艱險的氣節(jié),不具備前輩圣賢大義滅親的品德,這些我沒聽說過。我的心愿,是請先下手殺掉他們。您如果不采納我的意見,就請讓我逃走,我不能坐等別人來殺。再說靠危難成就大業(yè),是圣賢的高明主見;把災(zāi)禍變?yōu)楦l,是智士的天賦機敏。我如果逃走,無忌也要一起逃走!

    李世民還是猶豫不決,長孫無忌說:“您如果不采納敬德的意見,我們就不再事奉您了。事情如果失敗,您到底怎么辦呢?”李世民說:“我剛才說的,還不能全然不顧,各位再商議吧!蔽具t敬德說:“您現(xiàn)在辦事猶猶豫豫,不算明智;面對危難不能果決,不算英勇。您即使不采納我的意見,就請您自己考慮,到底怎樣保全國家社稷?到底怎樣保全身家性命?況且外邊的八百名勇士,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都進(jìn)了皇宮,手握兵器身穿鎧甲,事情發(fā)展到這一步了您怎么能夠拒絕!”尉遲敬德又和侯君集日夜進(jìn)言鼓動,李世民這才下了決心。

    當(dāng)時房玄齡、杜如晦都被李淵逐出了秦王府,不能再來。李世民叫長孫無忌去秘密地把他們請來,房玄齡等人回話說:“陛下詔令規(guī)定不許我們再事奉秦王,如果私自拜見,一定會殺我全家,不敢接受秦王的命令。”李世民大發(fā)脾氣,對尉遲敬德說:“房玄齡、杜如晦難道要背叛我嗎?”取下腰間的寶劍交給尉遲敬德說:“您去一趟,看見他們沒有來的意思,就斬下他們的首級帶回來!蔽具t敬德又去通知長孫無忌說:“秦王已決定限期除奸,您應(yīng)該按時進(jìn)府籌劃。我們四個人不能邀在一起走!庇谑欠啃g、杜如晦道士打扮跟著長孫無忌進(jìn)了秦王府,尉遲敬德也從另一條路進(jìn)來了。

    六月初三,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亂后宮妃嬪,并欲殺他,似為王世充、竇建德報仇,李淵愕然,聲稱明日早朝鞫問。

    四日清晨,李世民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jǐn)、劉師立、公孫武達(dá)、獨孤彥云、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將伏兵埋伏于玄武門(長安太極宮北面正門)內(nèi)。李建成、李元吉行至臨湖殿感覺有變,慌忙掉馬準(zhǔn)備返回東宮和齊王府。李世民從后面招呼他們,李元吉張弓即射,倉促間控弦不開,皆未中的,李世民則趁機射殺李建成。此時,尉遲敬德率趕七十名騎兵至,左右箭射李元吉,李元吉中流矢墜馬,逃入樹林中。李世民縱馬追趕,但衣服被樹枝掛住,墜馬落地。李元吉見狀,立刻趕到,奪弓將扼殺李世民。在此危難之時,又是尉遲敬德及時趕到,躍馬喝叱李元吉,李元吉見到尉遲敬德,放開李世民,欲趨武德殿,尉遲敬德邊追邊射,將李元吉射殺。這時,東宮翊衛(wèi)車騎將軍馮立、副護(hù)軍薛萬徹和屈唾至直府左車騎謝叔方率東宮、齊府精兵二千人趕來,猛攻玄武門,形勢危急。關(guān)鍵時刻,尉遲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級趕到示眾,東宮、齊王府士卒遂潰散。

    這時,李淵正在海池上劃船游覽。李世民命令尉遲敬德去保衛(wèi)李淵。尉遲敬德身穿鎧甲手執(zhí)武器,直奔海池。李淵極度震驚,問道:“今天發(fā)動叛亂的是誰?你到這里來干什么?”尉遲敬德回答說:“秦王由于太子、齊王發(fā)動叛亂,派兵殺了他們,他擔(dān)心陛下受驚,派我來值班警衛(wèi)!崩顪Y這才放心。南衙衛(wèi)兵、北門羽林軍以及東宮、齊王府、秦王府的將士還在混戰(zhàn),尉遲敬德奏請高祖親筆寫了道詔令,命令各部人馬一并聽從秦王處置,于是宮廷內(nèi)外都安定了。李淵慰勞尉遲敬德說:“你為國家立下了穩(wěn)定政權(quán)的大功勛!辟p賜給他很多珍貴物品。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后,任命尉遲敬德為太子左衛(wèi)率。當(dāng)時的輿論認(rèn)為李建成等人的一百多名部屬,都應(yīng)判處脅從罪而沒收他們的家產(chǎn)充公,只有尉遲敬德堅持反對,說:“兩名罪魁禍?zhǔn),已?jīng)懲罰完畢,如果再株連他們的部屬,這不是穩(wěn)定局勢的政策!币虼硕济庥谔幏。后來論功行賞,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定為頭等,每人賞賜了一萬匹絹,齊王府的府第及其中錢財器物,都賞給尉遲敬德。

    擊破突厥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初八,李淵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此時,突然發(fā)生了意外,原來突厥頡利可汗認(rèn)為李世民剛即帝位,內(nèi)部矛盾尚未全部解決,統(tǒng)治秩序還未安定,遂與突利可汗合兵二十萬,大舉入侵唐邊,很快進(jìn)至涇州、武功一帶。八月二十四日,突厥軍進(jìn)至高陵縣(今屬陜西)。當(dāng)時唐朝在長安的兵力遠(yuǎn)不及突厥,各地的援軍又來不及趕到,情況十分危急。尉遲敬德臨危受命,任涇州道行軍總管,在涇陽(今屬陜西)突厥交戰(zhàn),大破突厥,擒獲突厥俟斤(官名)阿史德烏沒啜,斬首千余級。八月二十八日,頡利可汗率軍進(jìn)至渭水便橋北岸,李世民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直馳至渭水河邊,大聲斥責(zé)頡利可汗背棄盟約。俄而各路唐軍陸續(xù)趕到,旌旗盔甲遮天蔽日。李世民命大軍迅速布陣,自己仍單獨與頡利可汗對話。頡利可汗見唐軍陣容齊整,似早有準(zhǔn)備,大為恐懼,遂請求講和。八月三十日,李世民與頡利在便橋會盟,宰馬歃血,并贈其大量金帛,頡利遂率軍北撤。尉遲敬德的勝利雖沒使突厥主力受損,但在士氣上打擊了突厥,為李世民計退突厥起了重要的作用。

    九月,尉遲敬德被封為吳國公。十月,李世民大封功臣,尉遲敬德與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事變中功勞并列第一,各賜絹萬匹;為了感謝尉遲敬德的救命之功,李世民將齊王府的全部財產(chǎn)都賜給了尉遲敬德;還拜尉遲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此外,尉遲敬德還食實封一千三百戶,與長孫無忌、王君廓、房玄齡、杜如晦相同,僅次于裴寂的一千五百戶(《舊唐書·尉遲敬德列傳》記載封賞功臣的時間為貞觀元年,但《舊唐書·太唐本紀(jì)》記載則為武德九年十月,這里以后者為準(zhǔn))。

    貞觀元年(627年)正月,天節(jié)將軍、燕郡王羅藝反唐,李世民詔命尉遲敬德與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率兵征討。兵未至,羅藝已為手下所殺,遂回師。

    自負(fù)其功

    由于尉遲敬德性情憨直,居功自傲,見到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常常當(dāng)面譏諷他們,議論其長短,有時甚至在宮廷之上厲言爭辯,于是和這些人的關(guān)系逐漸惡化。此后,尉遲敬德離開京城出任地方官。

    貞觀三年(629年),尉遲敬德出任襄州(治今湖北襄樊)都督。

    貞觀五年(631年),因尉遲敬德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是元勛,各封一子為郡公。貞觀六年(632年,兩《唐書》記載為貞觀八年,但據(jù)《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四》記載,尉遲敬德在貞觀六年時已為同州刺史,故將任同州刺史的時間定為貞觀六年),遷同州刺史。

    貞觀六年(632年)九月二十九日,李世民大擺酒宴,已是同州刺史的尉遲敬德也回京赴宴。席間,尉遲敬德見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大怒不已,說道:“你有什么功勞,配坐在我的上席?”

    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的下位,便向他做解釋。尉遲敬德竟然勃然大怒,毆打李道宗,李道宗猝不及防,一只眼睛幾乎被打瞎。李世民非常不高興,規(guī)勸尉遲敬德:“我讀《漢書》,發(fā)現(xiàn)漢高祖的功臣能夠保全自己的很少,心里常常責(zé)怪高祖。到了登基以后,一直想保全功臣,讓他們子孫平安。但是你做了高官之后不斷觸犯國法,才明白韓信、彭越遭到殺戮,不是漢高祖的過失。治理國家的重要事情,只有獎賞與處罰。分外的恩惠,不能給得太多,要嚴(yán)格要求自己,別做后悔不及的事!蔽具t敬德聽完這一席語重心長的話,忙磕頭謝罪,從此才約束自己的行為。

    遷官請老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分封功臣官爵,允許其世襲刺史。其中尉遲敬德被冊拜為宣州刺史,改封鄂國公。

    貞觀十三年(639年)二月初七,尉遲敬德任鄜州(治洛交,今陜西富縣)都督。李世民曾對尉遲敬德說:“有人說你謀反,這是為什么呢?”尉遲敬德憤然道:“臣確實謀反!臣我跟隨陛下征伐四方,身經(jīng)百戰(zhàn),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鋒箭頭的痕跡。如今天下已經(jīng)安定,便開始懷疑我要謀反嗎?”因而脫下衣服置之地上,展示身上的瘡疤。李世民見此流下眼淚,說:“你穿上衣服,朕絲毫不懷疑你,所以才跟你這么說,何必這么惱怒呢?”此后,尉遲敬德又出任夏州都督。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尉遲敬德請求回家養(yǎng)老。二十五日,朝廷任命尉遲敬德為開府儀同三司,五天一上朝。

    晚年生活

    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十二日,李世民由洛陽出發(fā),親征高句麗。十七日,李世民下詔令太子監(jiān)國。此時,已經(jīng)在家養(yǎng)老的尉遲敬德上書進(jìn)言:“陛下如果親自到遼東去,皇太子眼下又在定州,洛陽、長安都是國庫所在地,雖然有守衛(wèi)部隊,但兵力還很薄弱。到遼東路途遙遠(yuǎn),令人擔(dān)心發(fā)生意外事故。再說征討一個邊遠(yuǎn)小國,不必麻煩大國御駕親征,請把這事交給一位優(yōu)秀將領(lǐng),自然可以按時摧毀敵人。”這本是個很好的建議,但李世民志在建功立業(yè),沒有采納,反而讓尉遲敬德以本官行太常卿,為左一馬軍總管,隨唐李世民一起出征高句麗。班師回朝后,尉遲敬德仍然回家養(yǎng)老,不問世事。

    尉遲敬德晚年迷信仙丹,研磨金屬礦石,吞服云母礦石粉,挖池壙建樓臺,用白色花紋的絲織物予以裝飾,學(xué)著演奏清商樂曲自我娛樂,不跟外人交往,達(dá)十六年之久。

    顯慶三年(658年),唐高宗李治以尉遲敬德功大,特贈其父為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都督。

    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658年12月25日),尉遲敬德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歲。李治為此廢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都去參加吊唁。同時冊贈尉遲敬德為司徒、并州都督,謚號“忠武”,賜東園秘器。給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唐太宗之陵),在今陜西禮泉縣東北)。

    軼事典故

    敬德不諂

    吏部尚書唐儉和唐太宗李世民下棋,爭論起來,李世民大怒,把唐儉發(fā)配到了潭州。余怒未息,對尉遲敬德說:“唐儉輕視我,我想要殺他。你來為我做證明,有厲害的話冒犯了我!蔽具t敬德答應(yīng)了。第二天上朝,尉遲敬德磕頭說:“臣實在沒有聽說!倍啻螁枺_定不改變。李世民憤怒,把玉梃砸碎在地上,拂袖而去。很久后舉行宴會,允許三品以上官員都來赴宴,李世民說:“敬德的好處有三個:唐儉免于枉死,朕有對過失發(fā)怒的美譽,唐儉有重新生存的幸運,敬德有忠直的榮譽,這就是三個好處。”賞賜了敬德一千匹綢緞,群臣都高呼萬歲。

    鐵匠借錢

    隋朝末年,有個書生在太原居住。家里很窮苦,只好教書養(yǎng)家糊口。他家離官府倉庫很近,有一次,他鉆了進(jìn)去,那庫內(nèi)有幾萬貫錢。他忍不住就拿些錢。這時出來一個戴金甲的人手里拿著槍對他說:“你要錢,可以到尉遲公那里要個公帖,這是尉遲敬德的錢。”于是書生就到處訪求尉遲敬德,可一直也沒有找到。有一天到了打鐵的鋪子里,聽說有個打鐵的尉遲敬德,正在赤著上身蓬著頭發(fā)打鐵。書生等到他休息了,就上前拜見。尉遲就問他:“為什么這樣?”書生說:“我家很貧困,您又很富貴,想要五百貫錢,不知能不能給?”尉遲很生氣說:“我是個打鐵的,怎么能富貴?你是在侮辱我吧!”書生說:“如果你能可憐我,只要給我寫個字條就可以,以后你就會知道怎么回事了。”尉遲沒辦法,只好讓書生自己寫字條。字條上寫:“今付某某五百貫錢!庇謱懮显氯諘r間,在最后署上尉遲的名。書生得到字條拜謝后拿著走了。尉遲和他的徒弟拍著手大笑,認(rèn)為這書生太荒謬了。書生得到字條后回到庫里,又見到金甲人,把字條呈給他,金甲人看后笑著說:“對”。讓書生把字條系在房梁上邊,讓書生拿錢,只限五百貫。后來敬德輔佐明主,立下特大的功勞,當(dāng)他解甲歸田時,李世民恩賜給他錢,另加一庫財物還未啟封。于是就得到了那一庫錢,等開庫看錢,對帳查點,發(fā)現(xiàn)少了五百貫。正要處罰守庫人,忽然發(fā)現(xiàn)在房梁上的字條,敬德一看,原來是打鐵時寫的字條。他一連幾天驚嘆不已,派人暗暗尋找書生,找到后,書生把所見到的事都告訴了敬德,敬德又重重賞了他,又把庫中的財物分給了以前的朋友們。

    解衣釋疑

    唐太宗李世民曾對尉遲敬德說:“有人說你謀反,這是為什么呢?”尉遲敬德憤然道:“臣確實謀反!臣跟隨陛下征伐四方,身經(jīng)百戰(zhàn),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鋒箭頭的痕跡。如今天下已經(jīng)安定,便開始懷疑臣要謀反嗎?”因而脫下衣服置之地上,展示身上的瘡疤。李世民見此流下眼淚,說:“你穿上衣服,朕絲毫不懷疑你,所以才跟你這么說,何必如此惱怒呢?”

    不忘發(fā)妻

    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朕想要將女兒許配給你,怎么樣?”尉遲敬德叩頭辭謝說:“我的妻子雖然微賤,但與我同甘共苦好多年。我雖然才疏學(xué)淺,聽說過古人富貴了不換妻子,此并非我的本愿!崩钍烂裰缓米髁T。

    人物評價

    總評

    尉遲敬德作為唐初大將,自歸附李世民后,憑借高超的武藝,多次冒險救李世民于危難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門事變中,不但殺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還請高祖下令,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內(nèi)外遂定,可謂力挽狂瀾。尉遲敬德同時還有遠(yuǎn)見的卓識,如玄武門事變后,對太子的黨羽主張釋而不殺,這一舉措迅速緩和了內(nèi)部矛盾,同時還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樣的大批棟梁之材。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尉遲敬德,也就沒有李世民,也就沒有后來的大唐盛世。在性格上,尉遲敬德純樸忠厚,自歸李世民之后,從無二心,為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拒絕娶公主一事上,更顯示出高貴的品質(zhì)。正因如此,后人才將他做為門神,畫圖流傳至今。雖說居功自負(fù)是尉遲敬德的不足之處,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了他的的純樸,做事毫無心機。

    歷代評價

    李世民:①吾執(zhí)弓矢,公執(zhí)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诠匦,郁如山岳。

    屈突通、殷開山:此人勇健非常。

    許敬宗:商周龍躍,尹望鷹揚。風(fēng)云宜感,鱗翮曾驤。于赫皇祚,禔禎會昌。錫茲元弼,勛烈推光。茂德初誕,英徽早暢。狼宿摛精,龜文葉貺。棄關(guān)下,受符圯上。秘策金韜,騰猷玉帳。貞心孤劭,壯氣橫飛。長戈三捷,雄戟雙揮。蛟分承影,雁落忘歸。韜奇佇睿,屈跡乘機。釁起射天,妖凝斗日。明一光啟,半干秀出。道契披圖,功宣授律。冀北先騁,圖南載逸。受派揚威,專征耀武。馬陵削樹,鳶方鑄柱。云卷鳴祠,風(fēng)驅(qū)嘯雨。靜祲破竹,銷氛玉弩。戎衣式定,河帶同盟。望高四履,寵峻千兵。裂壤剖邑,分麾建營。網(wǎng)羅方邵,躡跡良平。出建隼旄,入?yún)ⅧP輦。名班贄玉,賁光儀鉉。朱戶吟笳,青門掛冕。金裝甫散,璇霜遽踐。昔恭丹扆,載奉薰琴。今陪玄襚,空悲谷林。紛紛禮縟,杳杳光沈。閽桐永閟,宰樹方深。瞻言史策,遠(yuǎn)振徽音。

    呂溫:洸洸鄂公,百煉龍泉。沉翳未宣,氣沖斗間。佩非其人,躍出大川。神武獲馬,提之上天。天地之內(nèi),指麾無前。熊威虎力,隱若敵國。剛毅木訥,安劉必勃。武德之屯,手拔禍根,掃除氛昏。捧出白日,耀乎天門。功成名遂,高謝戎事。烈烈猛志,化為和氣。深池高堂,頤性保常。屑瓊飲露,靜奏清商。商為臣厲,事君鄂公,之德之勛。

    劉昫:①敬德奪槊陷陣,鼓勇王師,卻賂報恩,竭忠霸主。然而奮拳負(fù)氣,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誡之言,可為功臣藥石。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矣。知節(jié)志平國難,拜隼籞則致命輔君,可謂忠矣。而并曉世充之猜貳,識唐代之霸圖,可謂見幾君子矣!运^猛將謀臣,知機識變。有唐之盛,斯實賴焉。②太宗經(jīng)綸,實賴虎臣。胡、鄂諸將,奮不顧身。圖形凌煙,配食嚴(yán)禋。光諸簡冊,為報君親。

    宋祁:敬德之來,李世民以赤心付之,桑廕不徙而大功立。君臣相遇,古人謂之千載,顧不諒哉!

    張預(yù):孫子曰:“遠(yuǎn)而挑人者,欲人之進(jìn)也。”恭大呼致師而破建德是也。

    陳元靚:于惟鄂公,輔唐成績。臨陣摧空,萬人之?dāng)。?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千載而下,饗茲廟食。

    楊維楨:玄武門前人蹀血,虬須天子諫兇孽。誰開貞觀太平功,奪朔將軍三寸鐵。三寸鐵,鄂國公,將軍真有回?zé)o功。嗚呼,海池一語開天聽,手敕親頒宮府定。人知房杜掌經(jīng)綸,誰識將軍善詞命?善詞命,萬古之無誰與并?

    張燧:敬德如此行藏,且在李衛(wèi)公之上矣,世徒以萬人敵稱之也。

    黃道周:敬德歸唐,眾疑其叛。王獨不疑,賜金相贊。榆窠獵游,單雄突犯。倉促無援,王幾遇難。賴恭橫矛,刺賊馬畔。王感其恩,報于一旦。太子賜金。恭辭不看。刺客暗傷,恭不為患。元武變生,力謀不憚。帝驚直言,隱巢作亂。位定事成,是其才干。廷擊道示,過于驕悍。唐將英雄,將軍為冠。

    后世地位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于凌煙閣,皆真人大小,尉遲敬德名列其中,位于第七名。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shè)廟享奠,當(dāng)中就包括“唐右武候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shè)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尉遲敬德。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尉遲敬德亦位列其中。

    家族成員

    父祖

    曾祖:尉遲本真,北魏冠軍將軍,封漁陽郡公,后贈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謚號“懋”。

    祖父:尉遲孟都,歷仕北齊、北周,官至濟州刺史。

    父親:尉遲伽,隋朝時任儀同,后贈幽州都督、常寧安公等。

    妻子

    發(fā)妻:蘇娬,京兆始平人。

    后妻:姓氏不詳,在尉遲敬德之后去世。

    子孫

    兒子

    尉遲寶琳,襲爵鄂國公。官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衛(wèi)尉少卿。

    尉遲寶琪。

    尉遲環(huán),邛州刺史。

    孫子

    尉遲循毓,潞王府倉曹參軍。

    尉遲循寂,即(修寂)。

    尉遲循儼,即(修儼)。

    孫女

    尉遲氏,嫁秦瓊子秦(墓志銘闕一字)道。

    尉遲氏,封河南郡君,嫁安州刺史杜鵬舉。

    后世紀(jì)念

    馬跑泉

    馬跑泉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南約三公里的馬跑泉鎮(zhèn)。《天水縣志》記:“在(天水市)東西十里之馬跑泉鎮(zhèn),泉出寺中,極甘洌,源壯可灌田!毕鄠魈拼具t敬德與番將作戰(zhàn),西征路過此地,天熱干旱,軍中苦無水,人渴馬乏,將軍戰(zhàn)馬前蹄跑地,一股泉水噴涌而出,故名馬跑泉。當(dāng)?shù)厝嗣駷榧o(jì)念尉遲將軍,在泉邊改建鄂公(尉遲將軍的封號)祠(今圮)。

    墓碑

    尉遲敬德墓原位于河北省冀州市南尉遲村,“尉遲敬德之墓”墓碑已毀。

    藝術(shù)形象

    民間形象

    傳說尉遲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據(jù)西游記一書,尉遲敬德與秦瓊因保護(hù)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龍王鬼魂之犯,成為兩位道教傳統(tǒng)門神,尉遲敬德年少時曾為鐵匠,后世鐵匠常奉之為職業(yè)守護(hù)神。在說唐系列小說、評書中,尉遲敬德乃黑煞星轉(zhuǎn)世,為隋唐十八杰里的第十三杰,與秦瓊并列,曾與秦瓊?cè)迵Q兩锏,娶有黑、白兩夫人。

    在《薛丁山征西》中,尉遲敬德為救薛仁貴,鞭打禁門,將鋼鞭打斷,想起師父“鞭在人在,鞭亡人亡”之言,撞柱自盡。

    影視形象

    時間影視類型劇名飾演者
    1991年電視劇《大唐名相》李寶華
    2003年電視劇《隋唐英雄傳》寇占文
    2006年電視劇《貞觀之治》德力格爾
    2006年電視劇《薛仁貴傳奇》徐成林
    2009年電視劇《開創(chuàng)盛世》張巍
    2012年電視劇《隋唐英雄》趙帥
    2013年電視劇《隋唐演義》印小天
    2013年電視劇《隋唐英雄3》高院鋒
    2013年電影《尉遲敬德》晉松

    TAGS: 中國人 歷史 各國人物 各國歷史 各時代歷史人物 各朝代中國人 唐朝 唐朝人 唐朝軍事人物 唐朝文學(xué) 大唐雙龍傳人物 山西人 西游記 西游記人物 隋唐軍事人物 隋唐歷史人物 隋朝軍事人物
    名人推薦
    • 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 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 錦州總兵 吳襄之子, 祖大壽外甥。明末清...
    • 吳尊
      吳尊(ChunWu),1979年10月10日在文萊出生,文萊歌手、演員。2006年,吳尊拍攝《東方茱麗葉》后正式出道;后又加入偶像組合“飛輪海”;2007年,主...
    • 吳瑞
      國際知名的科學(xué)家,他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shù)領(lǐng)域是重要開創(chuàng)人之一。
    • 微子啟
      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庶兄,為商湯的16世孫。宋國的始祖。微子啟乃是時姓的祖先。周文王見微子啟很忠心,就分地給微子啟,微子啟就帶商后裔。到宋國定居...
    • 文圣常
      文圣常(1921.11.1-),男,出生于河南光山,物理海洋學(xué)家,中國海浪學(xué)科的開拓者。1956年加入九三學(xué)社,1993年當(dāng)選為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1944年畢業(yè)...
    • 文森佐·蒙特拉
      文森佐·蒙特拉(Vincenzo Montella)于1974年6月18日出生于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qū)那不勒斯省的小鎮(zhèn)切斯泰爾納堡(Castello di Cisterna),曾經(jīng)...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