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奧·高迪 - 人物簡介
安東尼奧·高迪1852年6月25日誕生于離巴塞羅那不遠的加泰羅尼亞小城雷烏斯。父親是一名鍋爐工,母親在家操持家務。他們敦厚善良,是虔誠的教徒,過著簡樸、平靜甚至有些寂寞的生活。
安東尼奧排行第五,也是老小。應當說,安東尼奧生逢其時——就在他出生前不久,國王剛簽署了全面改建巴塞羅那的詔令。工商界的富豪們紛紛斥巨資投入巴塞羅那的改建工程。他們在營造新的建筑時都喜歡別出心裁,爭奇斗妍。那時,建筑師的職業(yè)十分吃香,人們趨之若鶩。正如多年之后很多男孩子都渴望成為宇航員一樣,那時的男孩都想快些長大,造出奇妙的建筑來,以便揚名天下。
安東尼奧也渴望成為建筑師,但如何建造,他的想法與眾不同。他不想挖空心思地去“發(fā)明”什么,他只想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樣去建筑點什么。年輕的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愛,而且可以說,還是疾病幫助他培育起了這份情愫。還在很小的時候他就患有風濕病。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一人獨處,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靜觀”。哪怕一只蝸牛出現在他的眼前,他也能靜靜地觀察它一整天的時間。
到了青年時期,他還是那樣孤僻內向、不愛交際,所以真說不上有誰特別喜歡他。學習上他屬于中不溜兒,只是畫圖畫得特別棒。他最早的作品是替中學生自辦的手抄本雜志《滑稽周刊》畫一批插圖,雜志每期出12份,算是相當多的了。
1870年,安東尼奧·高迪進入巴塞羅那建筑學校就讀。在校的頭兩年,災難接踵而至:先是醫(yī)校剛畢業(yè)的大哥不幸去世,接著是母親病故,再后是姐姐撒手人寰,留下一個幼小的女兒。老父只好帶著外孫女搬到巴塞羅那來與兒子同住。安東尼奧不得不一邊學習,一邊賺錢養(yǎng)家糊口。
還是學生的時候,高迪便參加了巴塞羅那若干“奇觀”的建造。名義上他是幾位大建筑師的助手,但是交給他設計的幾個部分全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
1877年,高迪為一所大學設計禮堂,這也是他的畢業(yè)設計。方案出來后,引起很大爭議,但最后還是被通過了。建筑學校的校長感嘆地說:“真不知道我把畢業(yè)證書發(fā)給了一位天才還是一個瘋子!”
高迪終生未娶,他與女人似乎是無緣的。他曾經說過:“為避免陷于失望,不應受幻覺的誘惑!睋f,他年輕時曾有過一段羅曼史,但后來那位姑娘另作了選擇。她是對的。
安東尼奧·高迪 - 莫逆之交
1878年是高迪職業(yè)生涯中最為關鍵的一年。這年,他不僅獲得了建筑師的稱號,更主要的是結識了歐塞維奧·古埃爾這位后來成為他的保護人和同盟者的朋友。
古埃爾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張古怪的脾氣,因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建筑學天才?磥,他也已認同了這樣一個真理:“正常人往往沒有什么才氣,而天才卻常常像個瘋子!备叩系拿恳粋新奇的構思,在旁人看來都可能是絕對瘋狂的想法,但在古埃爾那里總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應。由高迪設計和古埃爾出資建筑的古埃爾莊園、墓室、殿堂、公園、宅邸、亭臺等,都成了屬于西班牙和全世界的建筑藝術杰作。高迪在此中得到的是每個創(chuàng)作者所渴望的東西:充分自由地表現自我,而不必后顧財力之憂。
除了工作,高迪沒有任何別的愛好和需求。在生活上他真顯得有點傻氣、瘋癲。他常年留著大胡子,成天是一副陰沉沉、讓人捉摸不透的表情。除了古埃爾,他沒有別的朋友。他只說加泰羅尼亞語,對工人有什么交代就得通過翻譯。他只帶了兩個學生在身邊,多一個他都嫌煩。他似乎覺得,只要與這兩個學生交往,就能保持他與整個世界的平衡了。
他吃得比工人還簡單、隨便,有時干脆就忘了吃飯,他的學生只得塞幾片面包給他充饑。他的穿著更是隨便,往往三年五年天天穿同一套衣服,襯衫是又臟又破?粗歉备F酸樣子,還真有人拿他當乞丐施舍。
安東尼奧·高迪 - 生平事記
·1870年 進入巴塞羅那建筑學校就讀。
·1877年 畢業(yè)設計為一所大學的禮堂。
·1878年 獲得了建筑師的稱號,且結識了歐塞維奧·古埃爾。
·1883年 主持圣家族大教堂的修建。
·1900年 決定建造“古埃爾公園”。
·1926年6月10日 于巴塞羅那有軌電車通車典禮被電車撞倒去世。
安東尼奧·高迪 - 作品年表
1883-1888,文生之家CasaVicens
1884-1887,奎爾別墅FincaGuell
1884-1926,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Família
1886-1889,奎爾宮PalauGuell
1888-1894,圣德雷沙學院CollegidelesTeresianes
1898-1904,卡佛之家CasaCalvet
1898-1915,奎爾紡織村及教堂ColoniaGuell
1900-1902,貝列斯夸爾德Bellesguard
1900-1914,古埃爾公園ParkGüell
1901-1902,米拉勒之門PuertadelaFincaMiralles
1904-1906,巴特羅之家CasaBatlló
1906-1910,米拉公寓CasaMilà
1909-1910,圣家堂教會學校SagradaFamiliaParishSchool
安東尼奧·高迪 - 米拉公寓
在巴塞羅那帕塞奧·德格拉西亞大街上,坐落著一幢聞名全球的純粹現代風格的樓房——米拉公寓。老百姓多把它稱為“石頭房子”。它與高迪的另外兩件作品一起,在198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
佩雷·米拉是個富翁,他和妻子參觀了巴特略公寓后羨慕不已,決定造一座更加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筑。米拉找到了紅極一時的青年建筑師高迪,請他來設計、建造,并答應給他充分的創(chuàng)作和行動自由。不過事后他才發(fā)覺,他的這一允諾是有欠考慮的。
工程熱火朝天地展開了。米拉卻在工地上憂心如焚地打轉轉,因為他心里有許多問題百思而不得其解:為什么工程已開工卻不見圖紙?為什么沒有預算?為什么沒有設計方案?如此等等。高迪默不作聲——語言不是他表達意見惟一的和最好的方式。不過,終于有一天,他沉不住氣了,從口袋里摸出一張揉得皺巴巴的紙片,沖著米拉說:“這就是我的公寓設計方案!”
可憐的米拉時而抓住自己的錢包,時而又揪住自己的胸口,高迪卻若無其事似地微笑著。他顯得挺得意地搓著雙手,對米拉說:“這房子的奇特造型將與巴塞羅那四周千姿百態(tài)的群山相呼應。”
米拉公寓的屋頂高低錯落,墻面凹凸不平,到處可見蜿蜒起伏的曲線,整座大樓宛如波濤洶涌的海面,富于動感。高迪還在米拉公寓房頂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軍士,有的像神話中的怪獸,有的像教堂的大鐘。其實,這是特殊形式的煙囪和通風管道。后來它們與古埃爾公園和圣家族大教堂一樣,也成了巴塞羅那的象征。
總之,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顯得非常怪異,甚至有些荒誕不經。但高迪卻認為,這是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因為他認為,那是“用自然主義手法在建筑上體現浪漫主義和反傳統(tǒng)精神最有說服力的作品”。
安東尼奧·高迪 - 古埃爾公園
古埃爾把高迪引入巴塞羅那上流社會后,愛趕時髦的富人們紛紛請他設計、建造公館、別墅等,從此他就忙開了。他先是為一位工業(yè)家的遺孀建造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式宅邸,后又設計、建造了造型奇特的巴特略公寓,再后又建造了像哥特式城堡的貝列斯瓜德別墅。
當然,他更沒有忘記為他的至友古埃爾效力。可以說,古埃爾跟高迪一樣也是一位幻想家。1900年他突發(fā)奇想,決定建造一座花園式城市。這是一個極為宏大的計劃。為此,他在巴塞羅那郊區(qū)買了一座光禿禿的山頭,打算就在這里建設“古埃爾公園”——巴塞羅那上流社會的富人居住區(qū)。
高迪滿腔熱情地支持古埃爾的這一計劃。自然,當時他們倆誰也沒考慮到,這個選址畢竟離市區(qū)太遠,地勢也太高了。就是今天,人們除了使用兩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還得走很長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達那里。難怪當時就有不少人認為,選擇這樣的地方建住宅區(qū)簡直是發(fā)瘋了。
高迪把這一大片山地劃分成十幾塊單獨的地塊并用大圓石作了標記,接著浩大的建筑工程就開工了。正是在古埃爾公園這里,高迪成功地將大自然與建筑有機地結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這里的一切——小橋、道路和鑲嵌著彩色瓷片的長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蕩流動著似的,構成詩一般的意境。按建筑師的意圖將成為未來居民休憩場所的中央廣場,建有柱廊,但其中的柱子沒有一根是筆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樹干。
這里處處能帶給人驚喜。整座公園像一個童話世界,又像一件懸掛在空中的巨型藝術作品。即使高迪不曾建造任何其他建筑,單單這座公園就足以使他名垂青史了。
古埃爾公園從建筑藝術上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但從經濟上說卻是一大失敗。園內規(guī)劃為私人住宅建筑用地的16塊土地,僅售出了一塊。原因很簡單:巴塞羅那人不想天天爬山越嶺。
安東尼奧·高迪 - 圣家大教堂
建造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羅那書商瑪麗亞·博卡貝里亞提出的。他是圣徒約瑟夫崇敬會的創(chuàng)始人,該會的會員紛紛為此慷慨解囊,還聘請了建筑師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設計并主持建造。但開工不久建筑師與崇敬會吵翻了,撂了挑子,古埃爾便建議請高迪接手主持其事。
高迪自1883年開始主持該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完全謝絕了其他工程,專心致志于這一教堂的建筑。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偉大的建筑,也可以說是他心血的結晶、榮譽的象征。
世人對巴比倫塔總有一種奇怪的偏愛,高迪也未能例外。他為教堂圣殿設計了三個宏偉的正門,每個門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塔代表耶穌12個門徒。還有4座塔共同簇擁著一個中心尖塔,象征4位福音傳教士和基督本身。三座門目前僅竣工一座。
在設計教堂內部裝飾時,他想方設法把《圣經》故事人物描繪得真實可信。為此,他煞費苦心地去尋找合適的真人做模特。譬如,他找到一個教堂守門人來描繪猶大,又好不容易找了一個有6個指頭的彪形大漢來描繪屠殺兒童的百夫長。此外,為了在一座門的正面表現被殘暴無道的猶太國王希律下令屠殺的數以百計嬰兒的形象,他還特地去找死嬰,制成石膏模型,掛在工作間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見了都感到毛骨悚然。
170米的高塔、五顏六色的馬賽克裝飾、螺旋形的樓梯、宛如從墻上生長出來的栩栩如生的雕像,龐大的建筑顯得十分輕巧,有如孩子們在海灘上造起來的沙雕城堡。不過教堂顯得有些令人恐怖,難怪有的民眾稱之為“石頭構筑的夢魘”。
當羅馬教皇利奧十三世宣布支持建筑這一教堂時,巴塞羅那人便喜歡上這座教堂,也愛上它的建筑師高迪了。
安東尼奧·高迪 - 高迪之死
1926年6月10日,巴塞羅那舉行有軌電車通車典禮,全城喜氣洋洋。裝飾著彩旗、電車開動了,卻撞倒了高迪。起初,沒有人知道他就是高迪。他穿著寒酸,形容枯槁,人們以為這個糟老頭子只是個乞丐罷了。他被送到醫(yī)院后不久就斷了氣。像所有橫尸街頭的流浪漢一樣,過幾天就該送到公共墳場草草埋葬了。沒想到有一位老太太竟然認出這個老頭就是安東尼奧·高迪。整個西班牙的驕傲!出殯那天,巴塞羅那萬人空巷,全城的人都出來為他送葬、致哀。
高迪被安葬在圣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室。這座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全竣工,F在的建設者已經是第五代了。由于資金匱乏,工程進展緩慢。工程平均每年耗資300萬美元。即使在資金供應很穩(wěn)定的情況下,恐怕至少也還得建65年。實際上,誰也說不準究竟還得建多少年。高迪知道,這項工程開工時沒有他,完工時(如果能完工的話)也不會有他。也許,使這座教堂成為一個永恒的建筑工程,成為像大自然一樣永恒的過程,正是天才高迪留給世人的禮物,正是高迪的初衷。
安東尼奧·高迪 - 人物評論
高迪似乎就是為建筑而生,他死后也干脆被安放在遺作圣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室,他終生都像是一個閉塞的死腦筋一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童話世界里,而冷落了窗外的人間春色,其邋遢形象比愛因斯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常常走在街頭還能收到路人撒給他的兩個小錢。有野史說,高迪其實有過一段短暫的羅曼史,但被那不知名的姑娘拒絕了,她拒絕成為他天才高迪聲名顯赫的夫人,卻選擇做一平凡西班牙男人的老婆。
雖然對于世界而言,高迪是西班牙人;但對于西班牙人而言,高迪是優(yōu)秀的加泰羅尼亞人,是巴塞羅納人,這個地域的界定有點像上海人在中國的地位。加泰羅尼亞語是西班牙的官方語言之一,與正統(tǒng)的西班牙語(卡斯蒂利亞語)同屬羅馬語族,但有自己的語音和語調,寫法也有一定差別,但總的說來還是方言與方言的區(qū)別。加泰羅尼亞語的情況有點像中國的粵語,在許多西方人尤其是生意人的眼里,粵語甚至比普通話有更廣泛的溝通價值。
而高迪從來就不是一個生意人,光看他把古埃爾公園建筑在“只有山羊才能爬上去”的山坡上就能明白端倪。高迪始終是一個寂寞的獨行俠,他在全西班牙設計和主持工程,卻堅持著只有四個省才通行的加泰羅尼亞語,為了工作,他甚至要帶上兩個卡斯蒂利亞語的翻譯,其余時間,或者說他根本沒有給自己留任何時間,始終保持著一個緘默隱忍的工作狂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