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春 - 基本信息
姓名 : 孫曉春
任教專業(yè) : 法學-政治學類
在職情況 : 在
性別 : 男
所在院系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孫曉春 - 本人簡介
孫曉春教授、博士生導師
男,漢族,1957年1月生,哲學博士,教授。
研究領(lǐng)域
主要從事中國政治思想史、政治社會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近年來,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30余篇,出版學術(shù)專著二部,譯著二部。
目前承擔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項目""儒家德治思想與當代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建構(gòu)"",為課題負責人。
是吉林大學精品課程建設(shè)《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崗位負責人
"
代表性著作 :
代表性論文 : 社會公正:現(xiàn)代政治文明的首要價值
專業(yè)(網(wǎng)站用) :
所教課程 : "為本科生與研究生開設(shè)的課程有:中國政治思想史,比較政治思想,政治社會學等。
"
研究方向 : 主要從事中國政治思想史、政治社會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孫曉春 - 參考資料
孫曉春 男,漢族,1957年生,哲學博士,現(xiàn)為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導;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政治思想、政治學理論。
專著與譯著主要有:
《中國政治思想史》(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教育部21世紀教材);
《中國傳統(tǒng)政治哲學》(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國政治思想史論》(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政治社會學》(吉林大學社,1995年);
《正義諸理論》(譯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天國在你心中》(譯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自然的終結(jié)》(譯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
《自由的道德》(譯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代表性論文主要有:
《平均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政治心態(tài) 》(《天津社會科學》1992年第3期);
《戊戌、辛亥時期民主主義思潮初論》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1期);
《明末清初民本思潮初論 》(《史學集刊》1994年第4期);
《政治文化研究教化哲學與愚民政治》(《天津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
《儒家民本思想發(fā)微》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5期);
《法家與亞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較分析》(《長白學刊》1998年第5期);
《中國古代國家形成問題初論》 (《天津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關(guān)于真理問題的道德反省》(《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5期);
《儒家人性學說與中國傳統(tǒng)政治哲學》(《史學集刊》2001年第1期);
《羅爾斯政治哲學方法解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3期);
《中國傳統(tǒng)政治哲學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分析》(《史學集刊》2004年第2期);
《兩宋天理論的政治哲學解析》(《清華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社會公正:現(xiàn)代政治文明的首要價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3期);
《社會公正:和諧社會的基本前提》(《山西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5期);
《中國與希臘政治思想發(fā)生時期的文化背景與前思想資源》(《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4期);
《民主政治的道德基礎(chǔ)》(《天津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
《先秦儒家王道理想述論》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4期);
《公平分配:考問當代中國的公平理念》 (《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個體理性與公共生活的關(guān)系》 (《學術(shù)研究》2008年第4期)
等等
承擔的科研課題主要有:
《儒家德治思想與當代中國政治社會中的道德建構(gòu)》(教育部十五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為課題負責人;
《中國傳統(tǒng)道義理念與當代政治文明建設(shè)》(國家社科基金2004年年度項目)為課題負責人。
《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guān)系研究》天津社科基金2007年度項目為課題負責人。
孫曉春 - 孫曉春2
1960年生,河北承德人。
孫曉春 - 相關(guān)簡介
恬靜美麗的避暑山莊,郁郁蔥蔥、花團錦簇的皇家園林,孕育了無數(shù)能工巧匠,也給了他許多聰明才智和靈感。16歲參加烹飪工作,26歲就破格晉升為國家特一級廚師,27歲就擔任河北省烹飪比賽的評委,國際烹飪大師,中國一級評委,中國烹飪大師,成了享譽國內(nèi)外的名廚。他多次擔任全國大賽評委,現(xiàn)在是河北省管優(yōu)秀專家,中國烹飪協(xié)會理事,河北省烹飪協(xié)會副會長,承德市烹飪協(xié)會會長。在參加過的第二、三屆全國烹飪大賽中獲得金、銀、銅7塊,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并評為全國優(yōu)秀廚師,獲全國優(yōu)質(zhì)食品《金鼎獎》。為了推廣中國烹飪技藝,學習其他國家優(yōu)秀的技術(shù),他先后前往美國、前蘇聯(lián)、法國、新加坡、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講學表演。被前蘇聯(lián)飲食協(xié)會命名為國際烹飪大師稱號。自1987年以來,出版了《熱河承德御膳名菜》等四本專著,先后為全國各地培養(yǎng)廚師3000多名,為清宮野味菜的挖掘、整理、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多家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其徒多次在全國烹飪大賽上奪金拿銀、徒孫孫國輝、梁玉成在2000年參加的第四屆全國烹飪大賽上分別獲得石家莊賽區(qū)的第一名、第二名,被評為全國最佳廚師、優(yōu)秀廚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