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田 - 簡介
佟雨田,自幼隨父學魔術(shù),后拜師叢謀武。沈陽解放前后,在湯民一的指導(dǎo)下改說相聲。他人緣好,虛心好學,很能團結(jié)同行。他擅長“說活兒”,慣使“倒口”,演出時精氣神十足,摹人狀物惟妙惟肖,對藝術(shù)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他是沈陽“相聲大會”的大軸演員,演出的代表曲目有《朱夫子》 、《怯拉車》、《白吃猴》等。曾任遼寧省政協(xié)委員,沈陽市人大代表。
佟雨田 - 生辰
出生于1927年,農(nóng)歷丁卯年;逝世于1958年,農(nóng)歷戊戌年。享年31歲。
佟雨田 - 經(jīng)歷
有人丟了頭驢,問算卦的“王半仙”能不能找回來!巴醢胂伞绷硴u完,說能找到,但你得吃副藥。這丟驢和吃藥本是兩碼子事。偏有湊巧,那藥吃完要瀉肚,驢的主人就總得跑到門外柴垛去拉稀。恰恰驢是被鄰人所偷,當夜牽驢想去外邊賣掉,卻見驢的主人像躲藏在柴垛后觀察,嚇得將驢放回了主人的家。這段1950年代初風靡全國的相聲《丟驢吃藥》,就是由沈陽相聲演員佟雨田表演的。
1927年佟雨田出生在沈陽,這位英俊的錫伯族后代,天資聰穎。他自幼曾跟著父親學習魔術(shù),1940年代末期又拜湯民一為師改說相聲。這種流行于我國北方以地方語言為手段的喜劇性表演藝術(shù)形式,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表演方式分單口、對口、群口等,要求演員兼?zhèn)湔f、學、逗、唱的本領(lǐng)。佟雨田虛心學藝,苦練真功夫,很快就掌握了“倒口”等許多相聲的高超技藝,并始終保持著一種追求藝術(shù)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使他因表演才華出眾而迅速走紅。
解放前,沈陽的相聲藝人一般由四五個人臨時結(jié)伙,分散在小河沿(今萬泉公園)、第一商場(現(xiàn)亞洲電影院對過)、北市場等幾處,就地圍圈演出,稍好一點的在圈地四面放長條木板凳,頭頂上架個席棚子。說完了一段相聲,演員便手持小笸籮向觀眾收錢,一天收不了幾個錢。沈陽剛解放不久,佟雨田和王福田、朱文志、彭國良等相聲演員,決定開辦試驗性的相聲大會。這種新型的相聲演出形式,即演員們集中在地方較大的屋內(nèi),同臺輪流表演,觀眾每看完一段相聲,就要交上三分錢。沈陽相聲大會由于演員陣容強大、節(jié)目精彩紛呈、觀眾熱情火爆,很快便在京、津等國內(nèi)許多城市叫響,連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馬三立以及攸立本、李伯祥、姜伯華、潘偵男、回婉華等一批相聲界知名藝人,也從北京、天津、南京等地趕到沈陽相聲大會現(xiàn)場,助威、取經(jīng)或參加演出。尤其是在位于北市場、可容納觀眾200余人的會文茶社,從1950年創(chuàng)辦正規(guī)的相聲大會起,每天從早9點開始延續(xù)到午夜的演出,幾乎場場座滿,場內(nèi)亦笑聲不斷。不少妙趣橫生的相聲段子,還成為了當時市民街頭巷尾議論的話題。沈陽相聲大會是解放后國內(nèi)最早出現(xiàn)、存在時間最長的,一直到1959年沈陽曲藝廳落成并成立沈陽曲藝團相聲隊為止。
佟雨田是沈陽相聲大會的頭牌,用時下流行的話說就是“大腕”。他中等個兒,圓臉上總掛著微笑,每次穿著馬褂子登臺亮相,都精氣神十足,摹人狀物惟妙惟肖,又被戲稱是相聲大會的“大軸演員”。佟雨田常演的曲目有《丟驢吃藥》、《破除迷信》、《白吃》、《怯拉車》、《怯賣菜》、《假行家》、《嘲當行》、《朱夫子》、《一字詩》等二三十個,且個個叫彩!曾為佟雨田寫過相聲段子的耿瑛,做過50年的曲藝編輯,如今已75歲。不久前,耿瑛老人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回憶當年看佟雨田說相聲的情景,還抑制不住地露出一臉的笑容。耿老說:“佟雨田擅長‘貫口活’,表演比較樸實,不鬧不躁,包袱口掌握的好,抖得響,真是百看不厭啊!那會兒,在茶社里不時聽到報幕的人喊‘下段佟雨田的嘍’,這辦法就是讓觀眾別走,還有更精彩節(jié)目呢!
耿瑛老人還講述了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1952年,佟雨田隨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親臨朝鮮前線,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為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士演出。一次,佟雨田在演出前有一只腳受了重傷,疼得他汗水從頭頂上流淌下來?墒牵瑸榱吮WC演出正常進行,他咬緊牙關(guān),仍面帶微笑地用一只手拄在舞臺的桌子上,演出了精彩的相聲《新百家姓》,逗得志愿軍們笑聲不停。后來,在場的廣大志愿軍指戰(zhàn)員看出了佟雨田是帶傷演出,都齊聲鼓掌呼喊口號,表示要向他學習,以輕傷不下火線精神奮勇殺敵立功,堅決打敗美帝侵略者,為了祖國和世界的和平,甘灑熱血寫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