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亮 - 人物簡介
中國香港電影導演、編劇、制片人。生于香港,原籍廣東順德,1983年畢業(yè)于無線電視臺第十期藝員訓練班,同年進入新藝城公司任《少爺威威》制片助理,《上天救命》的制片,后進入寶樂公司任《僵尸先生》Mr.Vampire 1985和《最后 一 箭》的策劃。
1986年執(zhí)導電影《中國最后一個太監(jiān)》Lai Shi,China’s Last Eunuch,獲第八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和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青年導演獎的提名。1988年組建夢工廠與影幻公司,從事監(jiān)制與導演。1989年執(zhí)導的《飛越黃昏》Beyond the Sunset描寫母女兩代間的“代溝”,探討了東西方文化沖突及老年心理特征的戀情。
獲第9屆香港金像獎最 佳編劇獎、最佳作品獎。1990年執(zhí)導的《玩命雙雄》GoodBye Hero描寫兩代特技演員的生平,探討了他們的人生觀與成敗觀。1991執(zhí)導《誓不忘情》Lover’s Tear描寫人情理間的關系,1992執(zhí)導《籠民》The Cageman描寫香港拆遷改建舊房中的社會問題,該片在當代是難能可貴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在中國電影和香港電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獲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作品獎,第三十八屆亞太電影節(jié)最佳作品獎,第六屆新加坡國際電影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會特別獎。張之亮本人獲第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3年執(zhí)導《搶錢夫妻》,諷喻宣傳媒介。同年創(chuàng)建森信娛樂發(fā)展有限公司,嘗試低成本實驗電影的制作。他監(jiān)制并執(zhí)導了由大陸、港臺導演分集導演的集錦片《背靠背、臉對臉》、《火狐》、《沙甸魚殺人事件》、《暗夜槍聲》等森信系列片作品。1994年制片的《背靠背 、臉對臉》獲第一屆珠海、海峽兩岸香港電影節(jié)最佳作品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
張之亮 - 導演作品
《墨攻》
主演:劉德華/安圣基/范冰冰/王志文/崔始源/吳奇隆 上映年度:2006 制片國家/地區(qū):中國 語言:中文 又名:墨子攻略/BattleofWits/Bokkou | |
《新不了情》 導演:爾冬升 編劇:爾冬升 主演:劉青云/袁詠儀/邱禮濤/劉嘉玲/秦沛/馮寶寶/吳家麗/張艾嘉/張之亮/劉以達/陸劍明 上映年度:1994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語言:粵語 又名:C’estlaVie,MonCherie | |
導演:張之亮(ChiLeung’Jacob’Cheung) 主演:劉嘉玲/楊采妮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上映年度:1997 語言:粵語 又名:南海往事/Jisor/Intimates | |
《流星語》 導演:張之亮(ChiLeung’Jacob’Cheung) 主演:琦琦/張國榮/葉靖嵐 上映年度:1999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語言:粵語 又名:Lausingyue | |
《籠民》 編。簭堉 導演:張之亮 主演:黃家駒/喬宏/廖啟智 上映年度:1992 語言:粵語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又名:LungMin/Cageman | |
《中國最后一個太監(jiān)》
編劇:方令正(EddieLing-ChingFong) 主演:莫少聰/溫碧霞/劉德華/洪金寶 上映年度:1988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又名:LaiShi,China’sLastEunuch | |
《慌心假期》 主演:梅艷芳/純名里沙/譚俊彥 上映年度:2001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語言:粵語 又名:MidnightFly | |
《等著你回來》 主演:吳倩蓮/梁朝偉/吳君如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上映年度:1994 又名:TheReturning | |
記得……香蕉成熟時III:《為你鐘情》 導演:張之亮 主演:劉青云/施念慈/曾志偉 上映年度:1997 語言:粵語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又名:記得香蕉成熟時3:為你鐘情/YesterdayYou,YesterdayMe/記得香蕉成熟時III:為你鐘情 | |
《飛越黃昏》 導演:張之亮(ChiLeung’Jacob’Cheung) 編。簭堉(ChiLeung’Jacob’Cheung)/KamCheongChan 主演:葉童/馮寶寶/吳耀漢 上映年度:1989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語言:粵語 又名:秋愛/Feiyuehuanghun | |
《車票》 導演:張之亮 主演:吳奇隆/左小青/葉童 上映年度:2007 語言:普通話/國語 制片國家/地區(qū):中國大陸/ 香港 | |
《搶錢夫妻》 編。喝钍郎(JamesYuen) 導演:張之亮(ChiLeung’Jacob’Cheung) 主演:許冠文/蕭芳芳/陳少霞 上映年度:1993 語言:粵語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又名:Cheungchinfuchai | |
《有人說愛我》 導演:張之亮(ChiLeung’Jacob’Cheung) 主演:羅冠蘭(Koon-LanLaw)/朱茵(AthenaChu)/杜汶澤(Man-chatTo)/廖啟智(KaiChiLiu)/吳奇隆(NickyWu) 上映年度:2001 語言:粵語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又名:Yauyansuetoingo | |
《玩命雙雄》 導演:張之亮(ChiLeung’Jacob’Cheung) 主演:爾冬升/錢小豪/周慧敏 上映年度:1990 制片國家/地區(qū):香港 又名:Wanmingshuangxiong/GoodbyeHero |
張之亮 - 作品評價
《墨攻》好看。作為兼有商業(yè)和人文意圖的古裝片,它至少比《英雄》、《無極》、《夜宴》更像一部拍給正常人看、同時也尊重觀眾智商的電影。在許多時候,它對戰(zhàn)爭場景和戰(zhàn)爭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讓我回憶起湯曉丹的《傲蕾·一蘭》和鄭君里的《宋景詩》。憑心說,這三部片子都有或濃或淡的說教毛病,注定不會成什么經(jīng)典,可它們身上都有某種“可以構成經(jīng)典一部分”的閃光的局部——它們都是在用寫實的場景,來抒寫導演對歷史的理解,這種理解或對或錯,在觀映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寫實風格里有打動人心的成分。而也許是因為時代的優(yōu)勢,《墨攻》里的說教成分,又比那兩部更不明顯。張之亮很聰明地讓劉德華扮演的墨家弟子革離,在某些瞬間對自己信奉的“兼愛”、“非攻”產(chǎn)生困惑,這樣一來,英雄就變得平凡、可信了。而且影片還透露給觀眾,革離在墨家組織里也是個叛逆型邊緣人物。這樣的人物處理,本是好萊塢電影在塑造那些平民英雄時用熟了的套路,可擱對了地方,效果仍不容小視。
《墨攻》給人的另一個欣慰是:華語古裝片終于能把古代的人,拍得既具備現(xiàn)代氣質,又吻合人們對歷史的印象了。不像徐克的《黃飛鴻》系列,一個黃飛鴻加一個十三姨,把個清朝人的覺悟提得比孫中山還現(xiàn)代;也不像《臥虎藏龍》,因為花的是美元,就讓周潤發(fā)一副老外理解中的東方式曖昧笑容,而章子怡小臉的喜怒,活脫是麥當勞式的;就不要再提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這三大男高音的“黑澤明綜合癥”了。名頭并不很響的張之亮,能根據(jù)一套日本漫畫,用許多人未必喜歡的劉德華,拍出一部正點的歷史傳奇。這應該讓那些有能力爭取到大投資的內(nèi)地導演們感到羞愧。
張之亮說《墨攻》從買到版權到開拍,他準備了八年。不知道當這番話從一個來自票房至上的香港電影導演的口中說出來,那些隨時夢想迷失在大片游戲中的內(nèi)地影人又作何感想?多年前,當我們還是封閉的精英文化的粉絲時,大家曾說香港是“文化沙漠”;現(xiàn)在倒好,不止票房片,連稍微有點正常人文指向的電影,也得指望香港的老師傅們來給內(nèi)地人詮釋了。
張之亮 - 同名人物
張之亮(1904-1989),字維熙,隴城鄉(xiāng)部閣堂(今張堡村)人。
自幼天資聰穎,但因家境貧窮,10歲始入本村私塾學習。私塾先生見他背書寫字都很認真,特別憐愛,破例免收學費。學習5年后,張之亮就能把《論語》《孟子》等儒學經(jīng)典背誦如流,并練就一筆好字。終因家境所迫,他不得不中途輟學。
民國18年(1929),由于饑餓,村民紛紛外逃,張之亮也隨著逃荒的人到西安,在一家磨坊干小工。一個偶然的機會,張之亮被同住在磨坊院子里一位名叫蔣成鄒的四川老中醫(yī)收為徒弟。從此,張之亮開始了他的學醫(yī)生涯。蔣老中醫(yī)的診所,后改為私立光華中醫(yī)學校。張之亮既當學徒,又當學生,在這所學校里學習達5年之久。
張之亮替老先生寫處方,跟隨老先生出診,并將老先生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經(jīng)驗,用韻文編的《醫(yī)家四書》歌訣背得滾瓜爛熟。每逢老先生身體不舒,病家就指名讓張之亮這位小先生代師出診,從此張之亮也小有名氣。民國24年冬,張之亮到蘭州,掛牌行醫(yī)。起初看病者廖廖無幾,后因他心地善良,看病認真,見效快而且收費低廉,登門求醫(yī)者漸多。一年后,慕名前來求醫(yī)者更多了。不多年,張之亮已是蘭州屈指可數(shù)的名醫(yī)了。
之后,他一邊行醫(yī),一邊利用業(yè)余時間堅持自學各門基礎課程。民國32年,他由甘肅省教育廳保送到西北大學歷史系學習,先旁聽半年,考試及格后轉為正式生。民國36年,42歲的張之亮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西北大學畢業(yè)。他應聘到蘭州工業(yè)學校任史地教員兼校醫(yī)。1952年,調(diào)蘭州女師任教,并兼任蘭州市第二聯(lián)合診所的醫(yī)生。1956年,調(diào)甘肅省中醫(yī)進修學校(1961年后改名甘肅中醫(yī)學校)任教,長達30年,技術職務為中醫(yī)主任醫(yī)師。1986年7月退休。
張之亮長期在中醫(yī)教學戰(zhàn)線上工作,培養(yǎng)出大量在醫(yī)專業(yè)人才。他一人兼教《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國醫(yī)學史》《中國婦科》等幾門課程,教材也大都是自己編寫或和其他老師合編的。他先后發(fā)表《對無黃疽型傳染性肝炎的認識和治療》、《慢性咳嗽治療點談》等論文;出版專著《新編中醫(yī)入門》、《金匱要略淺釋》等。他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受到甘肅省衛(wèi)生廳和省中醫(yī)學校的表彰獎勵。在教學之余,張之亮還潛心于書法的研究,所寫行草隸篆,功底深厚,多次參加甘肅省書法展覽,深受書法界的好評,系中國書法協(xié)會甘肅分會的第一批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