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jīng)歷
吉賽貝·托納多雷是意大利寫實電影流派的新貴導演,1956年出生于西西里島靠近巴勒莫(Palermo)的巴格里亞鎮(zhèn)(Bagheria)。吉賽貝·托納多雷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工作,最初的職業(yè)是當攝影師,他拍的照片被刊登在不同的攝影雜志上。16歲時他參與了皮蘭德羅(PirandelloLuigi)和菲利波(DeFilippo)的兩出戲劇,這以后他開始涉足電影,初期主要是拍一些紀錄片,應該說這段工作經(jīng)歷對他以后的電影風格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真正讓吉賽貝·托納多雷名震江湖的是1988年的《天堂電影院》(NUOVOCINEMAPARADISO),影片講述意大利西西里島的一個精靈的小孩子,因為喜歡電影,他與電影院的放映師建立起亦師亦友的感情,而放映師也在小孩的人生旅途中充當了引領(lǐng)者的角色,并在死后留給他30多部膠片,而這些膠片既是他們之間友誼的見證,同時也成為小孩子實現(xiàn)夢想的起點,30多年后,已是大導演的他重回故地,再度回憶起往昔的點滴。這是一部溫馨感人的影片,不但讓人們見證了電影的魔力,也使得我們能以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去省視各人兒時的夢想。影片的推出只能用空前成功來形容,不但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在歐洲各大電影節(jié)上同樣也屢獲殊榮。
從1979年起吉賽貝·托納多雷和意大利國家電視臺RAI電視臺開始了緊密的合作,他為RAI制作了大量的節(jié)目,1982年他導演的紀錄片《LEMINORANZEETNICHEINSICILIA》在意大利薩萊諾影展(SalernoFestival)上獲得最佳紀錄片獎。從1978到1985年他還是一家制片公司(CLCTCooperative)的主席,同時他還參與劇本的編寫和導演助理,無疑這也是為以后的親身上陣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1986年托納多雷執(zhí)導了他的第一部劇情片:《CAMMORRISTA》,這部讓他一鳴驚人的影片使他獲得意大利電影記者協(xié)會最佳導演的銀帶獎以及金球獎的最值期待新導演獎。
吉賽貝·托納多雷的影片數(shù)量不多,大多以家鄉(xiāng)西西里島為背景,題材也偏好少年的憧憬和老年的回憶,但幾乎每部都是精心錘煉的作品。如1990年他推出了《天倫之旅》(Stanno tutti bene),講述西西里島一個喪妻多年的退休工人到意大利大城市去看望五個各有事業(yè)的兒子,這次旅行真實描繪現(xiàn)時意大利的社會風情,但家庭倫常的親情才是托納多雷的重點。1998年托納多雷執(zhí)導了他第一部英語片:《聲光伴我飛》(The Legend of 1900),實力派演員蒂姆.羅思(Tim Roth)在片中扮演具有極高音樂天份的無名琴師,他一生從未上過陸地,也不通世故。片中一場他與爵士樂高手比拼琴藝的場面拍得奪目炫眼,仿如武林高手對決。影片以其優(yōu)美的攝影和配樂而獲得金球獎最佳作曲和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2001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臥虎藏龍》獲得了最佳外語片獎,這讓很多人為《瑪琳娜》(Malèna)而遺憾!冬斄漳取罚∕alèna)是吉賽貝·托納多雷構(gòu)思多年的作品,但因為片中瑪琳娜一角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而遲遲未動,直到他在拍廣告片時碰到莫妮卡.貝魯齊(Monica Bellucci)。影片同樣發(fā)生在二戰(zhàn)時的西西里島,主角是一個正處于性啟蒙時期的小孩子雷納多,和鎮(zhèn)上許多人一樣,他對美艷的瑪琳娜暗戀不已,影片前半部充滿了輕松幽默的生活化情節(jié)和少年們的趣事,后半部則急轉(zhuǎn)直下。由于她從軍的丈夫死訊傳回,更由于德軍入侵和生活的艱難,瑪琳娜被迫與包括德軍在內(nèi)的男人們親近,而德軍戰(zhàn)敗后,鎮(zhèn)上的婦人們對瑪琳娜壓抑日久的憤恨一時迸發(fā),不但拳打腳踢,還把她逐出小鎮(zhèn),而雷納多目睹心愛的人受辱卻無能為力,而后更有戲劇性的轉(zhuǎn)折,瑪琳娜的丈夫原來并未戰(zhàn)死,并在雷納多的幫助下找到了妻子。片尾雷納多目送夫婦二人攜手走過廣場,令人不覺物是人非,難免心生世事更易的感慨。這部影片可以看出托納多雷的導技更為純熟,攝影保持了他一貫的唯美動感,但敘事風格卻依然是傳承意大利的寫實一派。
沒有人能夠否定朱塞佩·托納托雷在電影方面的天賦。
在意大利浩如煙海的電影導演中,托納托雷絕對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與安東尼奧尼的內(nèi)斂含蓄不同,托納托雷的講述更加直白和清晰;也不同于羅貝托·貝尼尼的機智風趣,托納托雷更注重平實穩(wěn)。灰鄥^(qū)別于帕索里尼的詭異另類,托納托雷為我們娓娓道來的是一個平凡的近乎沒有故事的故事……
電影作品
《天堂電影院》
西西里島上的吉安加村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戲院”。故事就在這里展開,多多(沙瓦托的小名)參加了教堂的唱詩班,也喜歡到戲院看艾佛特操作放映機。圖圖總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偷偷地收集艾佛特剪掉的影響風化的影片片段。他和艾佛特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天堂戲院是村里的文化中心、精神支柱,這里的人熱愛電影,電影是他們的生活重心。
放映時的失誤導致戲院失火。多多成了艾佛特的助手。后來成長為專業(yè)的放映員。艾佛特不僅教他放電影,更教他做人。經(jīng)過與當?shù)劂y行家女兒艾琳娜失敗的戀愛之后沙瓦托到羅馬游歷。艾佛特教導他不要回來,去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一晃30年過去,沙瓦托成了名導演。直到聽到艾佛特的死訊,才喚回他兒時的記憶。他回到家鄉(xiāng)。
戲院要被迫拆除了,全村的人都來告別,所有的人都在隊列中默默行走......
獲獎記錄: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會特別大獎(1989年)
第六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90年)
第四十七屆全球獎最佳外語片(1990年)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1989年)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評審委員特別獎(1989年)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1991年)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配樂(1991年)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著劇本(1991年)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演員(1991年)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1991年)
《海上鋼琴師》
難怪歐洲電影人對美國電影一直不屑一顧,這部由意大利大師托納托雷執(zhí)導的片子不遜色于任何一部美片。這使我回想起了《美麗人生》,同樣來自意大利導演的巨作。只要有法國和意大利這樣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的國度,就永遠有來自歐洲的片子與美片爭鋒。
和眾多歐片一樣,這部片子也充滿了暗示。主角1900是最大的暗示,這名出生在輪船上的孤兒,是天生的鋼琴大師,他一生從來沒有下過船,能夠在別人因暈船而吐得一踏糊涂的時候閑庭信步。他身世凄涼卻用鋼琴征服所有人,他經(jīng)歷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卻不以為意,他能選擇與船共亡卻不能為了深愛的女人登上一次陸地。托納托雷想通過他暗示什么呢?“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看到的是選擇。人的一生實際上每時每刻都在面臨選擇,每一個細小或者重大的選擇決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1900選擇了留在船上,他無法邁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哪怕是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戀愛。所有人似乎都恨不得把他推下船,但1900毅然回頭。他說:“陸地沒有盡頭!边@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wěn)。
那個吹康牌樂器的胖子,上船掙錢的時候只有一把小號,到影片最后還是靠別人施舍才繼續(xù)擁有這把小號,人生,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循環(huán),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我們都在循環(huán)中消耗生命的時光。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個發(fā)現(xiàn)自由女神的人,他們縱聲高呼,為了一個不知道結(jié)果的目標而激動,從而開始了新一輪的奔波。還有爵士樂本身似乎也暗示著那種自以為是的人,
“什么都不是,那就是爵士了!
恕我肉眼凡胎,只能以自己的目光來理解大師。但光有暗示是不足以吸引觀眾的,《海上鋼琴師》的情節(jié)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著一浪。在狂風暴雨中一邊任鋼琴自由滑動一邊彈奏,小孩子無師自通的演奏震驚滿船的人,這些只不過是大師的鋪墊罷了。自稱“爵士樂祖師”的謝利上船與1900比賽鋼琴,激動人心的程度簡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槍戰(zhàn)相媲美。美國的西部片中,快槍手一對一的較量很是惹眼,但歐洲人可以用鋼琴當武器。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鋼琴比賽才結(jié)束,1900第一眼就愛上的女人出現(xiàn)在了舷窗外,他彈出了快心之作“柔情似水”,窗外,美人如水,窗內(nèi),柔情似水。這一幕,必將成為電影史上的浪漫經(jīng)典,這一曲,也必將成為傳世之音。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1900在爆炸聲中與世訣別,我們也只有在淚光中與這部片子分別,真希望它永不結(jié)束,讓我們永遠陶醉在優(yōu)美的琴聲中。
鋼琴與海浪共舞,柔情與真愛齊飛。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當我還只是十三歲時,1941年春末的那一天,我初次見到了她...那一天,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戰(zhàn),而我,得到了生命里的第一輛腳踏車!
她,撩著波浪狀黑亮的秀發(fā),穿著最時髦的短裙和絲襪,踏著充滿情欲誘惑的高跟鞋,來到了西西里島上寧靜的陽光小鎮(zhèn)。她的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勾人遐想,她的一顰一笑都教男人心醉、女人羨妒。瑪蓮娜,像個女神一般,征服了這個海濱的天堂樂園。年僅十三歲的雷納多也不由自主地掉進了瑪蓮娜所掀起的漩渦之中,他不僅跟著其他年紀較大的青少年們一起騎著單車,穿梭在小鎮(zhèn)的各個角落,搜尋著瑪蓮娜的誘人豐姿與萬種風情,還悄悄地成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隨形地跟監(jiān)、窺視她的生活。她搖曳的倩影、她聆聽的音樂、她貼身的衣物...都成為這個被荷爾蒙淹沒的少年,最真實、最美好的情欲幻想...
然而,透過雷納多的眼,我們也看到了瑪蓮娜掉進了越來越黑暗的處境之中,她變成了寡婦,而在鎮(zhèn)民們的眼中,她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禍水,帶來了淫欲、嫉妒與忿怒,而一股夾雜著情欲與激憤的風暴,開始襲卷這個連戰(zhàn)爭都未曾侵擾的小鎮(zhèn)。
瑪蓮娜一步步地沉淪,與父親斷絕了關(guān)系、被送上法院,更失去了所有的財產(chǎn),這使得向來天真、不經(jīng)世事的雷納多,被迫面對這純樸小鎮(zhèn)中,人心的殘暴無情,看著已經(jīng)一無所有的瑪蓮娜,雷納多竟鼓起了他所不曾有過的勇氣,決定靠著他自己的力量,以一種教人難以料想的方式,來幫助瑪蓮娜走出生命的泥沼......
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Malena(莫尼卡·貝努奇),所有的男人都會愛上她的,會愛上她的一切,你會贊嘆上帝,贊嘆他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完美無缺的女人。
但Malena的命運是悲慘的,男人得不到她,女人嫉妒她,當她墮落后,男人玩弄她,女人唾棄她,當她無助時,女人們當街毆打她、撕光她的衣服、剃光她的秀發(fā)。
而全片從一個情竇初開的男孩眼中把整個事情講出來,卻讓電影帶有純潔的、溫暖的筆觸。
作品展示
最佳出價(2013)
巴阿里亞Baaria(2009年)
隱秘女人心Lasconosciuta(2006)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Malèna(2000)
海上鋼琴師Leggendadelpianistasull’oceano,La(1998年)
新天堂星探Uomodellestelle,L’(1995年)
幽國車站Puraformalità,Una(1994年)
天倫之旅Stannotuttibene(1990年)
天堂電影院CinemaParadiso(1989年)
國際導演拍北京之重聚(2008年)
編劇作品: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Malèna(2000年)
海上鋼琴師Leggendadelpianistasull’oceano,La(1998年)
新天堂星探Uomodellestelle,L’(1995年)
幽國車站Puraformalità,Una(1994年)
天堂電影院CinemaParadiso(1989年)
榮譽記錄
1985年編導首部劇情片《被稱為教授的男人》,此后他導演的電影作品也幾乎都由自己編劇。1988年32歲的時候執(zhí)導第二部影片《天堂電影院》(即《星光伴我心》)在戛納電影節(jié)得評審團大獎,次年又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95年39歲時編導的《新天堂星探》,榮獲意大利大衛(wèi)獎最佳導演獎及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1998年42歲時編導的史詩巨作《海上鋼琴師》(即《聲光伴我飛》),捧回意大利大衛(wèi)獎最佳導演獎;2000年44歲編導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即《真愛伴我行》)。
《天堂電影院》的導演是意大利新寫實主義的新銳導演,并在《天堂電影院》之后拍過《天倫之旅》、《新天堂星探》等片,每部都有相當優(yōu)秀的成績!短焯秒娪霸骸窞樗麏Z得了“戛納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大獎,可謂成績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