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黎簡

    黎簡

    黎簡(1747年6月30日~1799年12月3日)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廣東順德縣弼教村人,清代乾嘉年間嶺南著名詩人、書畫家。乾隆五十四年拔貢。詩畫書稱三絕,詩學李賀、黃庭堅,刻求新穎,書得晉人意。性喜山水,與張如芝、謝蘭生、羅天池并稱為粵東四大家。有《五百四峰草堂詩文鈔》、《藥煙閣詞鈔》等。


    簡介

      黎簡原籍廣東順德,其父來南寧經商,娶當?shù)卮笞謇资吓疄槠。乾隆十二年?747)五月二十三日(6月30日)黎簡生于廣西南寧,年輕時往來廣東、廣西間。因喜愛廣東省內東樵(羅。、西樵二山之勝,故自號"二樵"。他還取東樵432峰、西樵72峰之意,把居室命名為"五百四峰堂"。黎簡性情耿介,不慕名利,世人目之為狂,遂自號"狂簡"。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貢,將赴廷試,因父喪未行,遂不復應試。黎簡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兼精書法,擅長篆刻,號稱"四絕"。

      一生未出仕,靠賣畫、賣文及教館為生,生活比較清貧。曾寄居廣州慈度寺,住處四周種上竹子,曰竹平安館。中年所居村曰百花村,筑亭曰眾香閣、曰藥煙堂、曰五百四峰。袁枚當時名動天下,來到廣州欲求一見,卻被黎簡拒之門外,一時轟動詩壇。翁方綱任廣東學政時,未到廣州上任,先夢見二樵,更被傳為佳話,也可見二樵在當時文化人心目中的地位。1799年十一月七日(12月3日)卒。

    四絕

      黎簡號稱詩、書、畫、印四絕,對嶺南詩歌的發(fā)展起過積極的作用,且影響至中原。他一生雖然足跡未出嶺南,但中年時詩畫名氣已遠播中原。其詩以境新、句奇、意深、情真而獨樹一幟。但是,這位出色的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長期沒有位置,直到改革開放后才引起權威文學研究者的注意,收入《中國文學史》中。著有《五百四峰堂詩鈔》、《五百四峰堂續(xù)集》、《藥煙閣詞鈔》,戲曲《芙蓉亭》等。

      詩

      詩從學李賀、黃庭堅入手,刻意求新,極"峻拔清峭"(王昶《湖海詩傳》)之致,能自樹一格。張維屏《國朝詩人征略》稱:"其詩由山谷(黃庭堅)入杜,而取煉于大謝(靈運),取勁于昌黎(韓愈),取幽于長吉(李賀),取艷于玉溪(李商隱),取瘦于東野(孟郊),取僻于閬仙(賈島)。錘焉鑿焉,雕焉琢焉,于是成為其二樵之詩"。他的記游、題贈之作較多。不少詩描繪了兩廣山水風光、名勝古跡,如《藤縣》、《白馬角》、《龍門灘》、《邕州》、《白鶴觀登五龍?zhí)渡嫌衽濉、《沖虛觀至朱明洞》、《浴日亭》、《江南岸蕉園歌》等。也有少數(shù)篇章,反映民間疾苦,如《田中歌》,反映少數(shù)民族的風習,如《歌節(jié)》、《大排三十八韻》等。

    黎簡

      書

      其書法,意志追晉人,中年兼學李北海,晚年寫蘇黃兩家為多,隸書真追《禮器》、《熹平石經》,傳世書法作品甚豐,顯示了他在書法上的不斷追求。肇慶七星巖石室?guī)r洞內有他的《南服隕石》刻石,隸書體,秀勁舒放,縱橫跌宕,屬黎書上品。

      畫

      黎簡工山水,早年粗獷、率意的用筆,側重寫生的表現(xiàn),則多屬效法明末清初的廣東先哲。中年臨摹倪云林、石濤作品,幾可達到與真跡無異的境地。由近及遠地求索,融古匯今地創(chuàng)新,師自前人,不囿于前人,始終是黎簡所遵循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主線。在這種意識指導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自然會有一種清新、活潑的感覺。而且,由于他是以絕無"甜賴"氣的元人、"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石濤的技法,作為其創(chuàng)法的基調,又兼具乾隆盛世藝術所慣有的平穩(wěn)、溫潤,對曾被揚州八怪個性化花鳥畫震撼過的人們來說,黎簡這種挑戰(zhàn)主流派的山水畫,又是一次新的震撼。

      印

      黎簡的篆刻,雖然屬他詩書畫的"余事",但他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才思敏捷。他的篆刻,得漢人神髓,參以己意,作品淳厚蒼雄,意格甚高,自成面目。自刻圖章曰"小子狂簡",刀法峻儻。又能治銅印。1962年,麥華三等輯成《二樵山人篆刻佚存》1冊。

    史載

      黎簡,字簡民,順德人。十歲能詩。益都李文藻令朝陽,見簡詩,曰:"必傳之作也。"勸令就試。學使李調元得其擬昌黎石鼎聯(lián)句,奇賞之。補弟子員,人號之曰黎石鼎。久之,膺選拔。尋丁外艱,遂終于家,足不逾嶺。海內名流,欽其高節(jié)。袁枚負盛名,游羅浮,邀與相見,謝不往也。著五百四峰草堂詩文抄。所與交同邑張錦芳、黃丹書,番禺呂堅皆以詩名。(清史稿)

    詩選

      【野碧】

      野碧春天合,天青野色高。吾今適莽蒼,力足翔蓬蒿。

      已覺此身遠,亦憐歸雁勞。驚弦滿關塞,孤影墮江濤。

      【小園】

      水影動深樹,山光窺短墻。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

      幽竹如人靜,寒花為我芳。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四更】

      柳梢缺月一痕明,雨后星前欲四更。天色蒼蒼風瑟瑟,誰家有淚凍無聲。

      【復寄石崖】

      饑能鸞嘯病鳧伸,歸似鴻飛出犬狺。萬戶冷眠琴獨語,東城風雨杳懷人。

      【聽吳客作吳歌】

      吳女吳聲作短謳,水風荷葉送歸舟。一時悵望無尋處,月照松陵江水流。

      【歌節(jié)】

      春衣白夾騎青驄,淺淺平蕪淡淡風。蠟髻蠻姬斗歌處,四山純碧木棉紅。

      【二月十三夜夢于邕江上】

      一度花時兩夢之,一回無語一相思。相思墳上種紅豆,豆熟打墳知不知?

      【題畫】

      兩道春洲隔水青,桃花萬樹日冥冥。紅衫碧草綠波底,上有浴鷗雙白翎。

      【夜將半,南望書所見】

      乍冷初冬密云黑,忽驚萬丈曙霞紅。遠知何處中宵火,低拜前頭北海風。

      五嶺三年千里內,多時十室九家空。已憐淚眼啼饑盡,更使無歸作轉蓬。

      【獨夜】

      獨夜起窺江月寒,四山陰似夢中看。關河霜雪朋儕舊,溟渤魚龍窟宅寬。

      空有相思送遲暮,更無佳譽恣懷安。扁舟合試墻根竹,敢趁任公下釣竿。

      【村飲】

      村飲家家醵酒錢,竹枝籬外野塘邊。谷絲久倍靈常價,父老休談少壯年。

      細雨人歸芳草晚,東風牛藉落花眠。秧苗已長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昨夢李昌谷彈琴】

      年無幾夢十九惡,昨夜何人媚魂魄?長爪諸孫秀眉綠,圍玉神麟腰一束。

      鳴弦古寒動秋屋,隴山月黑叫孤鸚,昌谷云深啼老竹。紅絲剩血彈澀吟。

      千年以還吾識音,車行確確雷碾心。行云已去銀浦淺,出門獨愁碧海深。

      (二月十三夜夢于邕江上)一度花時兩夢之,一回無語一相思。相思墳上種紅豆,豆熟打墳知不知?

     

    名人推薦
    • 梁佩蘭
        梁佩蘭(1629~1705)清初詩人。字芝五,號藥亭、柴翁、二楞居士,晚號郁洲,廣東南海人。年近六十方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未一年,遽乞假歸...
    • 羅萬杰
      羅萬杰 (1613—1680年),字貞卿,號庸庵,揭陽人。15歲中秀才,18歲中舉人,崇禎甲戌進士,歷官吏部員外郎,桂王時拜副都御史,入清以逸老終。
    • 林大春
      林大春生于1523年12月9日(明嘉靖二年十一月三日),字井丹、邦陽,號石洲,潮州府潮陽縣縣廓都(今汕頭市潮陽區(qū))人。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中...
    • 柳華陽
      柳華陽(1736—?),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在皖水雙蓮寺出家,后又出佛皈道。遇伍沖虛傳其修內丹術秘旨,“豁然道悟。乃知慧命之道即我所本來之靈...
    • 李信
      李信,生卒年不詳,字有成, 槐里(今 陜西 咸陽 興平東)人, 戰(zhàn)國末期 秦國著名將領。李信在滅 燕國之戰(zhàn)中立有大功。后領兵二十萬攻打 楚國,先...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被后人尊稱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