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霍去病

    霍去病

    霍去病[1]:西漢名將(前140—前117),漢族,軍事家。河?xùn)|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代名將衛(wèi)青的外甥,好騎射。經(jīng)典之戰(zhàn):決戰(zhàn)漠北。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于長途奔襲,每戰(zhàn)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僅24歲。

    霍去病 - 基本資料

    姓名:霍去病
    生卒:公元前140——前117年
    描述:西漢名將
    籍貫:河?xùn)|郡平陽縣(今山西 臨汾)人

    霍去病 - 個人概述

    西漢名將(前140—前117),軍事家。河?xùn)|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代名將衛(wèi)青的外甥。善騎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票姚校尉 ,隨衛(wèi)青擊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00余人 ,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驃騎將軍。于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j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qū)的匈奴部,殲4萬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guān)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wěn)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qū),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與衛(wèi)青各率5萬騎過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進擊匈奴。霍去病擊敗左賢王部后,乘勝追擊,深入2000余里,殲7萬余人。后升任大司馬,與衛(wèi)青同掌兵權(quán)。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戰(zhàn)皆勝,深得武帝信任。元狩六年(前117)病卒

     

    霍去病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 ,隨衛(wèi)青擊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00余人,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封為驃騎將軍。于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j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qū)的匈奴部,殲4萬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guān)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wěn)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qū),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與衛(wèi)青各率5萬騎過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進擊匈奴;羧ゲ魯∽筚t王部后,乘勝追擊,深入2000余里,殲7萬余人。后升任大司馬,與衛(wèi)青同掌兵權(quán)。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zhàn)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僅24歲。

    霍去病 - 歷史生涯

     英雄不問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wèi)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結(jié)晶,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親不敢承認的私生子、母親又是個女奴,看起來霍去病是永無出頭之日的,然而奇跡終于降臨在他身上。

    大約在霍去病剛滿周歲的時候,他的姨母衛(wèi)子夫進入了漢武帝的后宮,并且很快被封為夫人,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衛(wèi)長君、衛(wèi)青也隨即晉為侍中。衛(wèi)氏家族從此改變了命運——這時候恐怕沒有人想到被改變命運的不僅僅是衛(wèi)青和霍去病,被改變命運的還有多年來漢匈之間的攻守易形。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武功頗盛的帝王,而當時的漢王朝,邊境不穩(wěn),時時遭受匈奴人的侵擾。作為游牧民族的匈

    奴,幾乎把農(nóng)耕為生的漢朝當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庫房,燒殺擄掠無所不為。而面對這樣的局面,長城內(nèi)的國家卻從秦以來就無力從根本上改變,勝利的時候極少,更多的時候只能寄希望于以和親以及大量的“陪嫁”財物買來暫時的相對平安。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希望改變這樣的形勢,而他很快就在身邊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衛(wèi)子夫的弟弟衛(wèi)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衛(wèi)青拜車騎將軍,和另三員將領(lǐng)各率一支軍隊出塞。在這一次出兵過程中,四路大軍出塞三路大敗,尤其離譜的是老將李廣竟然被匈奴所虜,好不容易才逃歸。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領(lǐng)兵的“騎奴”衛(wèi)青,出上谷直搗龍城,斬敵七百.衛(wèi)青的軍事天才使?jié)h武帝刮目相看,他從此屢屢出征,戰(zhàn)果累累。

    橫空出世
    在衛(wèi)青建功立業(yè)的同時,霍去病也漸漸地長大了,在舅舅的影響下,他自幼精于騎射,雖然年少,卻不屑于像其它王孫公子那樣呆在長安城里放縱聲色享受長輩的蔭庇。他渴望殺敵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戰(zhàn)。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武帝遂封他為驃姚校尉隨軍出征。

    在戰(zhàn)場上,霍去病憑著一腔血氣驍勇及八百騎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馳數(shù)百里尋找敵人蹤跡,結(jié)果他獨創(chuàng)的“長途奔襲”遭遇戰(zhàn)首戰(zhàn)告捷,斬敵二千余人,匈奴單于的兩個叔父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漢武帝立即將他封為“冠軍侯”,贊嘆他的勇冠三軍。

    霍去病的首戰(zhàn),以這樣奪目的戰(zhàn)果,向世人宣告,漢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將橫空出世了。
    戰(zhàn)神無敵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lǐng)精兵一萬出征匈奴。這就是河西大戰(zhàn)。

    19歲的統(tǒng)帥霍去病不負眾望,在千里大漠中閃電奔襲,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回戰(zhàn)。六天中他轉(zhuǎn)戰(zhàn)匈奴五部落,一路猛進,并在皋蘭山與匈奴盧侯、折蘭王打了一場硬碰硬的生死戰(zhàn)。在此戰(zhàn)中,霍去病慘勝,一萬精兵僅余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損失慘重——盧侯王和折蘭王都戰(zhàn)死,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被俘虜,斬敵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zhàn)利品。在這一場血與火的對戰(zhàn)之后,漢王朝中再也沒有人質(zhì)疑少年霍去病的統(tǒng)軍能力,他成為漢軍中的一代軍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漢武帝決定乘勝追擊,展開收復(fù)河西之戰(zhàn)。

    此戰(zhàn),霍去病成為漢軍的統(tǒng)帥,而多年的老將李廣等人只作為他的策應(yīng)部隊。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戰(zhàn)的公孫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馬”還不如兩年前的長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沒有起到應(yīng)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將李廣所部則被匈奴左賢王包圍;羧ゲ∷煸俅喂萝娚钊,并再次大勝。就在祁連山,霍去病所部斬敵三萬余人,俘虜匈奴王爺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共計六十三人。

    經(jīng)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漢王朝收復(fù)了河西平原。曾經(jīng)在漢王朝頭上為所欲為、使?jié)h朝人家破人亡無數(shù)的匈奴終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從此,漢軍軍威大振,而十九歲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聞風(fēng)喪膽的戰(zhàn)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發(fā)生的時間在秋天。

    兩場河西大戰(zhàn)后,匈奴單于想狠狠地處理一再敗陣的渾邪王,消息走漏后渾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漢朝。漢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黃河邊受降。當霍去病率部度過黃河的時候,果然匈奴降部中發(fā)生了嘩變。面對這樣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帶著數(shù)名親兵就親自沖進了匈奴營中,直面渾邪王,下令他誅殺嘩變士卒。我們永遠也猜想不出此時的渾邪王心里都在想些什么。那一刻他完全有機會把霍去病扣為人質(zhì)或殺之報仇,只要他這樣做了,單于不但不會殺他反而要獎賞他。然而最終渾邪王放棄了,這名敢于孤身犯險不懼生死的少年的氣勢鎮(zhèn)住了他。霍去病的氣勢不但鎮(zhèn)住了渾邪王,同時也鎮(zhèn)住了四萬多名匈奴人,他們最終沒有將嘩變繼續(xù)擴大。

    河西受降順利結(jié)束,而今天的我們卻只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象,那個局勢迷離危機四伏的時候,那位十九歲的少年是怎樣站在敵人的營帳里,僅僅用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就將帳外四萬兵卒、八千亂兵制服的。

    漢王朝的版圖上,從此多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漢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面對外

    虜?shù)氖芙,不但為飽受匈奴侵擾之苦百年的漢朝人揚眉吐氣,更從此使?jié)h朝人有了身為強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fā)起了規(guī)?涨暗摹澳贝髴(zhàn)”。

    這時的霍去病,已經(jīng)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漢軍的王牌。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能力無比信任,在這場戰(zhàn)爭的事前策劃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單于,結(jié)果由于情報錯誤,這個對局變成了衛(wèi)青的,霍去病沒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對手,而是碰上了左賢王部。

    然而這場大戰(zhàn)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巔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里,以一萬五千的損失數(shù)量,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大約是渴望碰上匈奴單于,“獨孤求敗”的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帶。就在這里,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于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于姑衍山舉行。這是一個儀式,也是一種決心。

    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繼續(xù)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方才回兵。從長安出發(fā),一直奔襲至貝加爾湖,在一個幾乎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里沿路大勝,這是怎樣的成就!

    經(jīng)此一役,“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羧ゲ『退摹胺饫蔷玉恪保瑥拇顺蔀橹袊鴼v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終生奮斗的夢想。而這一年的霍去病,年僅二十二歲。
    縱死猶聞俠骨香
    在完成了這樣不世的功勛之后,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頂峰:大司馬驃騎將軍。然而僅僅過了兩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就去世了。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diào)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zāi)剐蕹善钸B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謚封景桓侯。

    霍去病生為奴子,長于綺羅,卻從來不曾沉溺于富貴豪華,他將國家安危和建功立業(yè)放在一切之前。漢武帝曾經(jīng)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第,霍去病卻拒絕收下,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短短的八個字,因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歷朝歷代保家衛(wèi)國將士們的心里。

    霍去病少言多行,從不說空話。漢武帝曾經(jīng)想親自教他孫武兵法,他回答道:“打仗應(yīng)該隨機應(yīng)變,而且時勢變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適了!

    霍仲孺當初不愿做胎中霍去病的父親,衛(wèi)少兒也就從來不曾告訴過他自己的身世。當他立下不世功勛之后,他終于知道了前因后果。就在他成為驃騎將軍之后,他來到了平陽(今山西臨汾),向當年拋棄了自己的父親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沒有盡孝。”霍仲孺愧不敢應(yīng),回答說:“老臣得托將軍,此天力也!彪S后,霍去病為從未盡過一天父親之責的霍仲孺置辦田宅,并將后母之子霍光帶到長安栽培成材。

    少年將軍霍去病并不是完人,他曾經(jīng)射殺李敢,也曾經(jīng)御下嚴峻。然而再嚴峻他仍然是軍神,所有的士兵都向往成為他的部下,跟隨他殺敵立功。他一生四次領(lǐng)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zhàn)功比他的舅舅衛(wèi)青還要壯觀。對于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邊,墓前的“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著他為國家立下的不朽功勛。千載之后,世

    人仍然遙想少年大將霍去病的絕世風(fēng)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wèi)國的壯志而熱血沸騰。

    霍去病 - 人物評價

    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過譽》中評論度遼將軍皇甫規(guī)的時候說:“孝武皇帝為驃騎將軍霍去病治第舍,敕令視之,曰:「匈奴不滅,何以家為!」去病外戚末屬,一切武夫,尚能抗節(jié)洪毅;而規(guī)世家純?nèi)澹为氊撛!痹谕馄莼鹿賹?制的東漢末年,應(yīng)劭這類清流之士對于外戚是相當不齒的,以致有外戚末屬之語,猶自對霍去病有稱譽之辭。而皇甫規(guī)是當時的名將名臣,黨錮之禍中又有精彩表現(xiàn),應(yīng)劭尚且認為其人其行未如霍去病。

    (宋)何去非《何博士備論》之“霍去病論”

    天之所與,不可強而甚高者,材也;性之所受,不可習(xí)而甚明者,智也。以天下無可強之材、可習(xí)之智,則凡材、智有以大過于人者,皆天之所以私被之也。天下之事莫神于兵,天下之能莫巧于戰(zhàn)。以其神也,故溫恭信厚盛德之君子有所不能知;以其巧也,而桀惡欺譎不羈之小人常有以獨辦。由是觀之,凡材智之高明而自得于兵之妙用者,皆天之所資也。

      昔者,漢武之有事于匈奴也,其世家宿將交于塞下。而衛(wèi)青起于*隸,去病奮于驕童,轉(zhuǎn)戰(zhàn)萬里,無向不克,聲威功烈震于天下,雖古之名將無以過之。二人者之能,豈出于素習(xí)耶?亦天之所資也。是以漢武欲教去病以孫、吳之書,乃曰:“顧方略何如耳,不求學(xué)古兵法。”信哉,兵之不可以法傳也。昔之人無言焉,而去病發(fā)之。此足知其為曉兵矣。

    夫以兵可以無法,而人可以無學(xué)也。蓋兵未嘗不出于法,而法未嘗能盡于兵。以其必出于法,故人不可以不學(xué)。然法之所得而傳者,其粗也。以其不盡于兵,故人不可以專守。蓋法之無得而傳者,其妙也。法有定論,而兵無常形。一日之內(nèi),一陣之間,離合取舍,其變無窮,一移踵、瞬目,而兵形易矣。守一定之書,而應(yīng)無窮之敵,則勝負之數(shù)戾矣。是以古之善為兵者,不以法為守,而以法為用。常能緣法而生法,與夫離法而會法。順求之于古,而逆施之于今;仰取之于人,而俯變之于己。人以之死,而我以之生;人以之敗,而我以之勝。視之若拙,而卒為工;察之若愚,而適為智。運奇合變,既勝而不以語人,則人亦莫知其所以然者。此去病之不求深學(xué),而自顧方略之如何也。夫“歸師勿追”,曹公所以敗張繡也,皇甫嵩犯之而破王國!案F寇勿迫”,趙充國所以緩先零也,唐太宗犯之而降薛仁杲。“百里而爭利者蹶上將”,孫臏所以殺龐涓也,趙奢犯之而破秦軍,賈詡犯之而破叛羌!皬姸苤,周亞夫所以不擊吳軍之銳也,光武犯之而破尋、邑,石勒犯之而敗箕澹!氨俣鴦莘终邤 ,黥布所以覆楚軍也,曹公用之,拒袁紹而斬顏良。“臨敵而易將者!保T劫所以喪燕師也,秦君用之,將白起而破趙括。薛公策黥布以三計,知其必棄上、中而用其下。賈詡策張繡以精兵追退軍而敗,以敗軍擊勝卒而勝。宋武先料譙縱我之出其不意,然后攻彼之所不意。李光弼暫出野次,忽焉而歸,即降思明之二將。凡此者,皆非法之所得膠而書之所能教也。然而,善者用之,其巧如是。此果不在乎祖其緒余而專守也。趙括之能讀父書詳矣,而藺相如謂徒能讀之而不知合變也。故其于論兵,雖父奢無以難之,然奢不以為能,而逆知其必敗趙軍者,以書之無益于括。而妙之在我者,不特非書之所不能傳,而亦非吾心之能逆定于未戰(zhàn)之日也。

    昔之以兵為書者,無若孫武。武之所可以教人者備矣,其所不可者,雖武亦無得而預(yù)言之,而唯人之所自求也。故其言曰:“兵家之勝,不可先傳!庇衷唬骸捌嬲儯豢蓜俑F!庇衷唬骸叭私灾宜鶆僦,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zhàn)勝不復(fù),而應(yīng)形于無窮。”善學(xué)武者,因諸此而自求之,乃所謂方略也。去病之不求深學(xué)者,亦在乎此而已。嗟乎!執(zhí)孫、吳之遺言,以程人之空言,求合乎其所以教,而不求其所不可教,乃因謂之善者,亦已妄矣。

    至于趙云、岳飛都引用過霍去病的名言辭讓皇上賜予的華屋美宅,也足見名將與名將之間的相互認同感,怕比王郎同志的評語來得更珍貴更有說服力。至于唐詩宋詞中衛(wèi)霍、漢家大將、封狼居胥更是用老了的典故。

    戚將軍紀效新書序(王世貞):“余嘗怪漢武帝時,下朝鮮,埽滇越,席卷甌、閩、南三越,不旋踵而若承蜩然。其最難者匈奴耳,而大將軍、驃騎將軍以輕騎絕大漠,數(shù)得志焉。此豈盡出天幸,不至乏絕哉?而太史公傳,自鹵獲封戶外,略而不具載。意其人以文章高天下,怏怏奇數(shù),不欲令武士見長耳。及讀至帝欲以孫。吳兵法教驃騎,不肯受,曰:‘不至學(xué)古兵法,顧方略何如!蛉缓蠖婒T將軍、大將軍之微也。彼故長于技而短于法,即不盡出天幸,于后世何所見焉!

    《中國軍事通史》之《西漢軍事史》(作者:陳梧桐)

    霍去病不是一個長于兵家理論的將領(lǐng),他甚至對此不感興趣!妒酚洝ばl(wèi)將軍驃騎列傳》載,漢武帝曾經(jīng)有心教他學(xué)習(xí)《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但霍去病卻說:“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xué)古兵法!被羧ゲ∫膊皇恰獋愛兵如子、能與部下同甘共苦的將領(lǐng)。相反,他在歷史上又以“不省士”即不關(guān)心士卒的饑寒飽溫而聞名。他出征之時,漢武帝曾遣太官將幾十車食物送至軍中,但在引軍歸來時,“重車余棄粱肉,而士有饑者”。有時士兵糧食匱乏,甚至因饑餓而不能舉手,但霍去病還在“穿域蹋鞠”,踢球健身。顯而易見,霍去病不是一個完美的軍事家。然而他卻能夠做到戰(zhàn)無不勝,軍功遠遠超乎那些熟知兵法又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沙場老將,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霍去病具有超乎尋常的英雄氣概。司馬遷說他“有氣敢任”,即不避艱險,勇挑重擔,英武果敢。從其作戰(zhàn)記錄可知,霍去病打仗有兩大特點,一是敢于冒險,二是兇狠頑強。前者是說他敢于孤軍深入,又經(jīng)常是沖殺在前。例如,他為驃姚校尉時,居然僅率800騎兵而脫離大部隊,追擊數(shù)百里而與數(shù)倍于己的強敵(霍去病此戰(zhàn)斬敵2028人。已是自己所率兵士的3倍弱,當時與之交戰(zhàn)的匈奴軍人數(shù)肯定要多于此數(shù))。又如,元狩二年秋,霍去病將兵迎接欲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匈奴軍眾“見漢軍而多欲不降者。頗遁去”局勢十分混亂;羧ゲ‘敊C立斷,率先“馳入”匈奴軍中,“得與渾邪王相見,斬其欲亡者八干人”.控制了局勢。由此可知《漢書·霍去病傳》所記霍去病作戰(zhàn)“常與壯騎先其大軍”之言不虛。后者是說霍去病敢打硬仗、惡仗。如元狩二年第一次出征河西時,霍去病僅率騎兵1萬人,孤軍長驅(qū)直入.歷經(jīng)艱險,“轉(zhuǎn)戰(zhàn)六日,過焉支山千有余里”.殺敵數(shù)千;貛熗局杏忠则T兵與敵“合短兵”鏖戰(zhàn)于皋蘭山下,雖然獲勝還朝,但漢軍“師大率減什七”,損失過半。這場戰(zhàn)役進行的是何等艱苦與激烈,自可想見。

    其次,霍去病絕不是只有意氣之勇的匹夫,而是一員既勇且謀、能夠決勝千里的戰(zhàn)將。前引霍去病“不至學(xué)古兵法”語雖不無偏頗,但從中也可約略看出他的為將之道,這即是不拘泥于習(xí)俗常規(guī),重視戰(zhàn)前的“方略”即謀劃,同時又注意根據(jù)戰(zhàn)場實際而隨機應(yīng)變;羧ゲ》浅I朴谶\用騎兵集團在沙漠、草原地帶機動作戰(zhàn),他可以指揮騎兵進行短程奇襲.也可以指揮騎兵進行長距離、大規(guī)模的正面進攻,可以用騎兵打運動戰(zhàn),也可以用騎兵打遭遇戰(zhàn),表現(xiàn)出良好的戰(zhàn)術(shù)素養(yǎng)和高超的臨戰(zhàn)指揮藝術(shù)。

    再次,霍去病所率領(lǐng)的騎兵,無論是800人的“輕勇騎”,還是l萬人、5萬人的大軍,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優(yōu)秀士兵。如漠北之戰(zhàn)時,“敢力戰(zhàn)深入之士皆屬驃騎”。他們不僅武藝高強,而且作戰(zhàn)勇敢,加上優(yōu)良的裝備,所以霍去病的部隊很可能是漢軍的精銳之一,戰(zhàn)斗力遠遠強于“諸宿將所將士馬”。此外,在霍去病的麾下,還匯集了一些投降漢朝的匈奴族校尉,他們熟知匈奴道里,可以引導(dǎo)漢軍長驅(qū)直入而不迷失方向,還可幫助漢軍取食于敵,使他們得以輕裝“絕大漠”,充分發(fā)揮其機動、靈活、快速的優(yōu)勢,捕捉戰(zhàn)機,創(chuàng)造戰(zhàn)機。

    霍去病是漢武帝親自培養(yǎng)、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對霍去病的寵信,似乎超過了所有的大臣。這其中固然不乏裙帶關(guān)系和私人感情的因素,而最根本的原因,卻是因為霍去病具有一種強烈的忠君報國精神和奮發(fā)有為的氣勢。當漢武帝為霍去病建造起精美的住宅并囑他前往察看之時,霍去病說出了“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的千古名言。從某種意義上說、霍去病正是因為具有為國忘家的高尚品格,才能夠?qū)医ㄆ鎰瘛?BR>

    霍去病 - 霍去病勝利根本原因

    1.是國力的養(yǎng)成與利用。自高祖至景帝,漢朝長期積儲,府庫充實,是武帝變和親為征戰(zhàn)的前提之一。 漢武帝繼位后,一改以往忍讓求和的妥協(xié)政策,放棄“和親”,采取強硬的攻勢作戰(zhàn)行動,以徹底消除匈奴侵擾。與匈奴打了十幾仗,匈奴的威脅基本得到解決,漢朝還收回了被匈奴侵占的河套地區(qū),并在邊疆地區(qū)大開官田,補修長城,屯軍達10萬人之眾。邊疆出現(xiàn)了欣欣向榮的和平昌盛景象。
    2.是主動進攻戰(zhàn)略思想的確立與堅持執(zhí)行。漢朝建立后,始終面對強悍匈奴的軍事威脅。盡管漢初以來一直實行“和親”政策,但無以數(shù)計的財物贈送并不能滿足匈奴貴族的貪欲。文帝時,匈奴曾兩次大舉入侵,兵鋒直逼長安,京城危急,滿朝驚恐。漢武帝繼位后,一改以往忍讓求和的妥協(xié)政策,放棄“和親”,采取強硬的攻勢作戰(zhàn)行動,以徹底消除匈奴侵擾。
    3.是戰(zhàn)術(shù)上大兵團突襲作戰(zhàn)的正確運用與發(fā)揮:
    1)騎兵的建設(shè)與使用。武帝時期,是中國軍制史上由車騎并用向以騎兵為作戰(zhàn)主體這一重大轉(zhuǎn)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階段。大規(guī)模使用騎兵集團,快速機動,長途奔襲,是漢軍前期戰(zhàn)勝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漢代騎兵的發(fā)展大致可以漢武帝為界劃分階段,此前是騎兵與車兵并重,此后則由騎兵完全取代車兵,進而成為漢代軍隊的主力兵種.
    2)是突襲作戰(zhàn)戰(zhàn)術(shù)的運用;羧ゲ〉淖鲬(zhàn)方略可以說是對漢軍戰(zhàn)術(shù)觀念的革新。他的作戰(zhàn)可謂是迂回縱深,穿插包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對匈奴實行合圍,從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入手對其實行毀滅性打擊。兩次河西會戰(zhàn),其所部兵馬放棄輜重物資,輕裝速行,就地取食,趁匈奴立足未穩(wěn)的機會迅速發(fā)動主力決戰(zhàn)。一舉將其徹底殲滅,斬斷匈奴右臂。所謂的就地取食,就是對匈奴后方進行搶掠,以補充軍需物資。這一方略不但解決的自身的補給問題,而且最大程度的打擊了匈奴的生產(chǎn)能力。使匈奴的經(jīng)濟遭到極大摧毀,從而使?jié)h朝在經(jīng)濟上和軍事上確立了對匈奴的絕對優(yōu)勢。
    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國秦漢時期的夢魘。但經(jīng)過漠南、河西、漠北3場戰(zhàn)役匈奴之患終于基本從中國歷史上消失。這次漢朝向北推進到沙漠邊緣,而且占領(lǐng)了全部河西走廊與青海新疆部分地區(qū),設(shè)立了西域都護府。漢人的生存空間第一次大規(guī)模伸展,幾乎奪取了匈奴兩胡的全部邊緣根據(jù)地。
    后人對霍去病將軍的仰慕和喜愛的情結(jié),不光是對少年英雄的懷念與哀思,更重要的本質(zhì)內(nèi)容其實是對尚武精神的推崇與向往。所以霍去病打的戰(zhàn)役是漢民族戰(zhàn)爭史中最為蕩氣回腸的,他的勝利已不單是幾次對外戰(zhàn)爭的完勝,更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征的豐碑,整個漢民族為之驕傲,它鼓舞感召著一代一代的漢族兒女,他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更讓無數(shù)性情漢子血脈賁張。正因為如此,霍去病成為了古代士人與將領(lǐng)共同偶像,人們競相歌詠他、崇敬他、熱愛他,自古至今延綿千年。

    霍去病 - 死亡原因

    漢書上面有記載,一說是在與匈奴決戰(zhàn)時染上惡疾(匈奴用染病的牛羊污染水源),而后久治未愈。
    “他出征之時,漢武帝曾遣太官將幾十車食物送至軍中,但在引軍歸來時,“重車余棄粱肉,而士有饑者”。有時士兵糧食匱乏,甚至因饑餓而不能舉手,但霍去病還在“穿域蹋鞠”,踢球健身。顯而易見,霍去病不是一個完美的軍事家!
    這樣認為,古往今來,有多少大將軍死于非命,又有多少戰(zhàn)神喋血故土?為什么霍去病能全身而退,盡管歷史選擇了讓他早逝的道路?面對宮廷的爭斗,他不是不懂,而是不屑;正是由于太清楚武將的命運,正是由于太懂得戰(zhàn)神的歸宿,他才選擇寧可讓士兵餓的自保道路。試想,在當時衛(wèi)青官拜大司馬,手握重兵,而他又是擁有兵權(quán),以漢武帝的疑心猜忌,他能安然嗎?不錯,漢武帝很惜才,很器重霍去病,但是在王位面前以求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他是有苦衷的,李光可以得軍心,而他卻不可以!因為李廣的地位與他有天壤之別,漢武帝不會在意,而他如果想李廣那樣,民心有了,軍心有了,但卻失去了自己進軍沙場的支撐,那么消滅匈奴的理想也無法實現(xiàn)了!一個假象可以蒙蔽世人,蒙蔽皇帝,他應(yīng)該不在乎,以他的清高,他的帥才,只要匈奴無力犯邊,他就是背一個罵名又怎樣?
    如果完美以此來算的話,李廣是完美的嗎?我不知道是一個永遠都讓士兵出在殺敵的快感、勝利的喜悅中給一個士兵的感覺好,還是永遠讓士兵與將軍同甘苦的好,我只能說“子非魚,安知魚之不樂載?”,我們都沒有在霍去病和李廣的軍營里待過,所以還是不要妄自下結(jié)論的好!

    霍去病 - 關(guān)于霍去病的詩詞

    《少年行四首》王維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zhàn)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橫吹曲辭?出塞》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
       暮云空磧時驅(qū)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寄袁二(一作鄭沂)》
     
       長安年少羽林郎,騎射翩翩侍武皇。
       弓影醉開孤月滿,刀頭新買百金裝。
       聽雞曉闕疏星白,走馬秋郊細柳黃。
       應(yīng)募玉門關(guān)外去,請纓生系左賢王。
     
       《塞下曲六首》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zhàn),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駿馬似風(fēng)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白馬黃金塞,云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jié),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zhàn)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guān)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zhàn)凈妖氛。
     
       《廣陵行》韋應(yīng)物  
       雄藩鎮(zhèn)楚郊,地勢郁岧峣。
       雙旌擁萬戟,中有霍嫖姚。
       海云助兵氣,寶貨益軍饒。
       嚴城動寒角,晚騎踏霜橋。
       翕習(xí)英豪集,振奮士卒驍。
       列郡何足數(shù),趨拜等卑寮。
       日宴方云罷,人逸馬蕭蕭。
       忽如京洛間,游子風(fēng)塵飄。
       歸來視寶劍,功名豈一朝。
     
       《后出塞五首》杜甫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zhàn)伐有功業(yè),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頭。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fēng)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shù)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勛。
       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軍。
       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
       云帆轉(zhuǎn)遼海,粳稻來東吳。
       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師亦多門。
       將驕益愁思,身貴不足論。
       躍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見幽州騎,長驅(qū)河洛昏。
       中夜間道歸,故里但空村。
       惡名幸脫免,窮老無兒孫。
     
       《陪柏中丞觀宴將士二首》杜甫
     
       極樂三軍士,誰知百戰(zhàn)場。
       無私齊綺饌,久坐密金章。
       醉客沾鸚鵡,佳人指鳳凰。
       幾時來翠節(jié),特地引紅妝。
     
       繡段裝檐額,金花帖鼓腰。
       一夫先舞劍,百戲后歌樵。
       江樹城孤遠,云臺使寂寥。
       漢朝頻選將,應(yīng)拜霍嫖姚。
     
       《送國棋王逢》杜牧
     
       玉子紋楸一路饒,最宜檐雨竹蕭蕭。
       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
       守道還如周柱史,鏖兵不羨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萬日,與子期于局上銷。
     
       《梓州罷吟寄同舍》李商隱  
       不揀花朝與雪朝,五年從事霍嫖姚。
       君緣接座交珠履,我為分行近翠翹。
       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濱臥病竟無憀。
       長吟遠下燕臺去,惟有衣香染未銷。
     
       《薛廷范從事自宣城至因贈》趙嘏
     
       少年從事霍嫖姚,來自楓林度柳橋。
       金管別筵樓灼灼,玉溪回首馬蕭蕭。
       清風(fēng)氣調(diào)真君輩,知己風(fēng)流滿圣朝。
       獨有故人愁欲死,晚檐疏雨動空瓢。
     
       《雜曲歌辭?君子有所思行》李白
     
       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
       憑崖望咸陽,宮闕羅北極。
       萬井驚畫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清銀河,橫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廄馬散連山,軍容威絕域。
       伊皋運元化,衛(wèi)霍輸筋力。
       歌鐘樂未休,榮去老還逼。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
       不散東海金,何爭西輝匿。
       無作牛山悲,惻愴淚沾臆。
     
       《送張遙之壽陽幕府》李白
     
       壽陽信天險,天險橫荊關(guān)。
       苻堅百萬眾,遙阻八公山。
       不假筑長城,大賢在其間。
       戰(zhàn)夫若熊虎,破敵有馀閑。
       張子勇且英,少輕衛(wèi)霍孱。
       投軀紫髯將,千里望風(fēng)顏。
       勖爾效才略,功成衣錦還。
     
       《長安道》韋應(yīng)物
     
       漢家宮殿含云煙,兩宮十里相連延。
       晨霞出沒弄丹闕,春雨依微自甘泉。
       春雨依微春尚早,長安貴游愛芳草。
       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zhuǎn)避馳道。
       貴游誰最貴,衛(wèi)霍世難比。
       何能蒙主恩,幸遇邊塵起。
       歸來甲第拱皇居,朱門峨峨臨九衢。
       中有流蘇合歡之寶帳,一百二十鳳凰羅列含明珠。
       下有錦鋪翠被之粲爛,博山吐香五云散。
       麗人綺閣情飄飖,頭上鴛釵雙翠翹。
       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聲愁碧霄。
       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炰羔如折葵。
       既請列侯封部曲,還將金印授廬兒。
       歡榮若此何所苦,但苦白日西南馳。
     
       《貴游》杜牧
     
       朝回佩馬草萋萋,年少恩深衛(wèi)霍齊。
       斧鉞舊威龍塞北,池臺新賜鳳城西。
       門通碧樹開金鎖,樓對青山倚玉梯。
       南陌行人盡回首,笙歌一曲暮云低。
     
       《迎寄韓魯州(瞻同年)》李商隱
     
       積雨晚騷騷,相思正郁陶。
       不知人萬里,時有燕雙高。
       寇盜纏三輔,莓苔滑百牢。
       圣朝推衛(wèi)霍,歸日動仙曹。
     
       《塞下曲》于濆
     
       紫塞曉屯兵,黃沙披甲臥。
       戰(zhàn)鼓聲未齊,烏鳶已相賀。
       燕然山上云,半是離鄉(xiāng)魂。
       衛(wèi)霍待富貴,豈能無乾坤。
     
       《觀劍南獻捷》無名氏
     
       遐圻新破虜,名將舊登壇。
       戎馘西南至,氈裘長幼觀。
       邊疆氛已息,矛戟血猶殘。
       紫陌歡聲動,丹墀喜氣盤。
       唐虞方德易,衛(wèi)霍比功難。
       共睹俘囚入,賡歌萬國安。
     
       《從軍行》李昂
     
       漢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間。
       塞下長驅(qū)汗血馬,云中恒閉玉門關(guān)。
       陰山瀚海千萬里,此日桑河凍流水。
       稽洛川邊胡騎來,漁陽戍里烽煙起。
       長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劍思北方。
       羽林練士拭金甲,將軍校戰(zhàn)出玉堂。
       幽陵異域風(fēng)煙改,亭障連連古今在。
       夜聞鴻雁南渡河,曉望旌旗北臨海。
       塞沙飛淅瀝,遙裔連窮磧。
       玄漠云平初合陣,西山月出聞鳴鏑。
       城南百戰(zhàn)多苦辛,路傍死臥黃沙人。
       戎衣不脫隨霜雪,汗馬zazb長被鐵。
       楊葉樓中不寄書,蓮花劍上空流血。
       匈奴未滅不言家,驅(qū)逐行行邊徼賒。
       歸心海外見明月,別思天邊夢落花。
       天邊回望何悠悠,芳樹無人渡隴頭。
       春云不變陽關(guān)雪,桑葉先知胡地秋。
       田疇不賣盧龍策,竇憲思勒燕然石。
       麾兵靜北垂,此日交河湄。
       欲令塞上無干戚,會待單于系頸時。
     
       《少年行三首》李嶷
     
       十八羽林郎,戎衣侍漢王。
       臂鷹金殿側(cè),挾彈玉輿傍。
       馳道春風(fēng)起,陪游出建章。
     
       侍獵長楊下,承恩更射飛。
       塵生馬影滅,箭落雁行稀。
       薄暮隨天仗,聯(lián)翩入瑣闈。
       玉劍膝邊橫,金杯馬上傾。
       朝游茂陵道,夜宿鳳凰城。
       豪吏多猜忌,無勞問姓名。
     
       《侍從游宿溫泉宮作》李白
     
       羽林十二將,羅列應(yīng)星文。
       霜仗懸秋月,霓旌卷夜云。
       嚴更千戶肅,清樂九天聞。
       日出瞻佳氣,蔥蔥繞圣君。
     
       《羽林行》孟郊
     
       朔雪寒斷指,朔風(fēng)勁裂冰。
       胡中射雕者,此日猶不能。
       翩翩羽林兒,錦臂飛蒼鷹。
       揮鞭快白馬,走出黃河凌。
     
       《端午賜觀騎射擊球侍宴》
     
       葵榴花開蒲艾香,都城佳節(jié)逢端陽。
       龍舟競渡不足尚,詔令禁御開球場。
       球場新開向東苑,一望晴煙綠莎軟。
       萬馬騫騰鼓吹喧,五云繚繞旌旗展。
       羽林年少青綸巾,秀眉豐臉如神人。
       錦袍窄袖巧結(jié)束,金鞍寶勒紅纓新。
       紛紜來往尤迅速,馬上時看藏馬腹。
       背挽雕弓金鏃鳴,一剪柔條碎新綠。
       忽聞有詔命分棚,球先到手人夸能。
       馬蹄四合云霧集,驪珠落地蛟龍爭。
       彩色球門不盈尺,巧中由來如破的。
       剨然一擊電光飛,平地風(fēng)云轟霹靂。
       自矜得雋意氣粗,萬夫夸羨聲喧呼。
       摐金伐鼓助喜色,共言此樂人間無。
       鸞輿臨幸天顏喜,宴賜千官醉蒲醑。
       光祿尊開北斗傍,簫《韶》樂奏南薰里。
       微臣何幸遭盛明,清光日近多恩榮。
       呈詩敢擬《長楊賦》,萬歲千秋頌太平。
     
       《出塞曲二首》
     
       十八羽林郎,飛騰事朔方。
       青萍玄錦轂,赤兔紫絲韁。
       沙漠今巢穴,燕然古戰(zhàn)場。
       王庭須遠遁,衛(wèi)霍在邊疆。
     
       登壇臨玉塞,報主荷金戈。
       漢節(jié)當關(guān)重,胡笳出塞多。
       氣吞玄朔壘,兵洗白洋波。
       休信單于款,謀窮偽請和。
     
       白馬篇
     
       少年氣概雄,坎壈亦因之。
       親舊為我謀,直視無一辭。
       別有不移志,不敢生余思。
       顧馬馬頭昂,為我窮四垂。
       萬里何足虞,尺步良易歧。
       心忌不能下,能下才愈奇。
       自謂探榆塞,安知入焉支。
       按轡不輕入,久立審所疑。
       開弧聽朔風(fēng),側(cè)見陰山低。
       慮定神乃縱,一往誰復(fù)羈。
       彼亦羽林客,上下從我馳。
       乃知自立者,何取驕人為。
       少年無深謀,休用此驍騎。
     
       短歌
     
       北走出雁門,西行渡臨洮。問君何所往,飲馬長城濠。舊隸羽林籍,新佐霍驃姚。長揖請論事,軍門夜橫刀。一麾入虜穴,義激天為高。飛鳥不敢下,邊秋氣蕭條。安邊主將略,汗血諸軍勞。男兒重知己,慨然生死交。生死且不顧,論功徒爾曹。
     
       《門有車馬客行》
     
       翩翩南回雁,哀鳴向秦飛。
       道路非不遠,乘時安可違。
       門有車馬客,駕言歸故廬。
       執(zhí)手難久留,且復(fù)少裴回(葉)。
     
       關(guān)中天下險,山河盡城池。
       云胡失保障,匈奴忽來茲。
       傳聞入北地,民物多傷夷。
       豈無霍去病,能不以家為。
       胡來閉城守,胡去揚兵追。
       如何秦隴間,到處成瘡痍。
       憑君謝諸將,全軀豈男兒。
       努力事掃除,勿令蔓且滋。
       古來御戎狄,重在干城才(葉)。
     
       請看麒麟閣,功臣亦人為。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霍去病》
     
       不早知此體,元來托大人。
       低頭拜縣吏,誰擬霍將軍。
     
       《又和二首》
     
       西風(fēng)鏖殘暑,如用霍去病。
       疏溝滿蓮塘,掃葉明竹逕。
       中有寂寞人,自知圓覺性。
       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靜。
     
       《詠畫屏風(fēng)詩二十五首》
       搗衣明月下。靜夜秋風(fēng)飄。錦石平砧面。蓮房接杵腰。急節(jié)迎秋韻。新聲入手調(diào)。寒衣須及早。將寄霍嫖姚。
     
       《霍將軍》 崔顥
     
       長安甲第高入云,誰家居住霍將軍。
       日晚朝回擁賓從,路傍揖拜何紛紛。
       莫言炙手手可熱,須臾火盡灰亦滅。
       莫言貧賤即可欺,人生富貴自有時。
       一朝天子賜顏色,世上悠悠應(yīng)自知。
     
       《白馬篇》(節(jié)) 孔稚珪
     
       驥子跼且鳴,鐵陣與云平。
       漢家嫖姚將,馳突匈奴庭。
       少年斗猛氣,怒發(fā)為君征。
       雄戟摩白日,長劍斷流星。
       早出飛狐塞,晚泊樓煩城。
       虜騎四山合,胡塵千里驚。
       嘶笳振地響,吹角沸天聲。
       左碎呼韓陣,右破休屠兵。
       橫行絕漠表,飲馬瀚海清。
       隴樹枯無色,沙草不常青。
       勒石燕然道,凱歸長安亭。
       縣官知我健,四海誰不傾。
       但使強胡滅,何須甲第成。
       當令丈夫志,獨為上古英。
     
       水龍吟 四步醉墨韻讀《霍去病傳》佚名
       手提八百縱橫,
       嫖姚當日成名處。
       單于夜遁,閼氏擒獲,名王釁鼓。
       翰海登臨,狼居封禪,殊功建樹。
       羨冠軍年少,雄姿英發(fā),三千里,封侯去。
     
       粗讀三韜六略,
       掉長弓、天山射虎。
       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孫吳風(fēng)度。
       南粵未臣,匈奴待滅,英年作古。
       便祁連為冢,六軍為陣,復(fù)長蛇舞!
     
       《出塞》 楊素
       漠南胡未空,漢將復(fù)臨戎。
       飛狐出塞北,碣石指遼東。
       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fēng)。
       云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
       橫行萬里外,胡運百年窮。
       兵寢星芒落,戰(zhàn)解月輪空。
       嚴刁息夜斗,辛角罷鳴弓。
       北風(fēng)嘶朔馬,胡霜切塞鴻。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長安邸,來謁建章宮。
     
       《將軍行》 佚名
       世人十八安環(huán)堵,將軍十八身行伍。
       朝向魏闕辭天子,暮逐窮邊御強侮。
       胡沙射馬銳箭鏃,胡月照人寒刀斧。
       匈奴殺戮為耕作,白登髑髏夜能語。
       八百驍騎從天來,控弦十萬不足數(shù)。
       射雕兒作將軍俘,昔何勇兮今如鼠。
       獻馘分茅冠軍侯,再出隴西驃騎旅。
       橫截焉支收金人,匈奴閼氏色如土。
       斷取祁連系名王,匈奴六蓄足灶釜。
       明年更封狼居胥,羽檄無復(fù)動三輔。
       英氣不與身俱沒,事去千年猶虎虎。
       君不見茂陵密邇將軍冢,石馬至今踏胡虜。
     
       《吳門送振武李從事》 許渾
       晚促離筵醉玉缸,伊州一曲淚雙雙。
       欲攜刀筆從新幕,更宿煙霞別舊窗。
       胡馬近秋侵紫塞,吳帆乘月下清江。
       嫖姚若許傳書檄,坐筑三城看受降。
     
       《七律--茂陵懷霍去病》 佚名
       秦漢風(fēng)云驚塞煙,
       嫖姚智勇冠軍前。
       披堅執(zhí)銳猶黃口,
       點將封侯趁少年。
       鐵騎猛封狼居胥,
       金戈狂掃焉支山。
       此生若增廿年壽,
       馬踏匈奴過燕然。
     
       《送張秀才從軍》 李白
       六駁食猛虎,恥從駑馬群。
       一朝長鳴去,矯若龍行云。
       壯士懷遠略,志存解世紛。
       周粟猶不顧,齊圭安肯分。
       抱劍辭高堂,將投霍冠軍。
       長策掃河洛,寧親歸汝墳。
       當令千古后,麟閣著奇勛。
     
       《和李丞題李將軍林園》武元衡
       落英飄蕊雪紛紛,
       啼鳥如悲霍冠軍。
       逝水不回弦管絕,
       玉樓迢遞鎖浮云。
     
       《上黃堆烽》
       李益

       心期紫閣山中月,
       身過黃堆烽上云。
       年發(fā)已從書劍老,
       戎衣更逐霍將軍。
     
       《泰州詩》陳基
       吳陵古名邦,利盡揚州域。舊城雖丘墟,新城如鐵石。
       昔為魚鹽聚,今為用武國。地經(jīng)百戰(zhàn)余,士恥一夫敵。
       征人還舊鄉(xiāng),下馬問親戚。躑躅慨嵩藜,徘徊認阡陌。
       桓桓霍將軍,出入光百辟。位重言益卑,功高志彌仰。
       誓欲報仇雌,不肯懷第宅。人羨到家容,驚喜爭太息。
       白日照旌旗,閭里有顏色。皓首太玄經(jīng),雖勤亦何益。
     
       《從軍行》李約
       候火起雕城,塵砂擁戰(zhàn)聲。
       游軍藏漢幟,降騎說蕃情。
       霜降滮池淺,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視,不覺請?zhí)肀?BR> 
       《相和歌辭?從軍行》 皎然
       候騎出紛紛,元戎霍冠軍。
       漢鞞秋聒地,羌火晝燒云。
       萬里戍城合,三邊羽檄分。
       烏孫驅(qū)未盡,肯顧遼陽勛。
     
       漢旆拂丹霄,漢軍新破遼。
       紅塵驅(qū)鹵簿,白羽擁嫖姚。
       戰(zhàn)苦軍猶樂,功高將不驕。
       至今丁令塞,朔吹空蕭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賦得霍去病辭第》 徐鉉
      
       漢將承恩久,圖勛肯顧私。
       匈奴猶未滅,安用以家為。
       郢匠雖聞詔,衡門竟不移。
       寧煩張老頌,無待晏嬰辭。
       甲乙人徒費,親鄰我自持。
       悠悠千載下,長作帥臣師。
     
       《塞上贈王太尉》
       宇昭
       嫖姚立大勛,萬里絕妖氛。
       馬放降來地,雕盤戰(zhàn)后云。
       月侵孤壘沒,燒徹遠蕪分。
       不慣為邊客,宵笳懶欲聞。
     
       《登百丈峰二首》
       楊素
       朝登百丈峰,遙望燕支道。
       漢壘青冥間,胡天白如掃。
       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
       匈奴終不滅,寒山徒草草。
       唯見鴻雁飛,令人傷懷抱。
       晉武輕后事,惠皇終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爭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猶對青陽門。
       朝市不足問,君臣隨草根。
     
       《出塞》
      楊素
       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fēng)。云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
       橫行萬里外,胡運百年窮。兵寢星芒落,戰(zhàn)解月輪空。
       嚴刁息夜斗,辛角罷鳴弓。北風(fēng)嘶朔馬,胡霜切塞鴻。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方就長安邸,來謁建章宮。
     
       《白馬篇》
      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胡虜數(shù)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qū)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詠霍將軍北伐》
       虞羲
       擁旄為大將,汗馬出長城。
       長城地勢險,萬里與云平。
       涼秋八九月,鐵騎入幽并。
       飛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羽書時斷絕,刁斗晝夜驚。
       乘墉揮寶劍,蔽日引高旌。
       云屯七萃士,魚麗六郡兵。
       哀笳關(guān)下聽,玉笛隴頭鳴。
       骨都先自攝,日遂次亡精。
       玉門罷斥堠,甲第始修營。
       位登萬庾積,功立百行成。
       天長地自久,人道有虧盈。
       未窮激楚樂,已見高臺傾。
     
       《送和西蕃使》
       皇甫曾
       白簡初分命,黃金已在腰。
       恩華通外國,徒御發(fā)中朝。
       雨雪從邊起,旌旗上隴遙。
       暮天沙漠漠,空磧馬蕭蕭。
       寒路隨河水,關(guān)城見柳條。
       和戎先罷戰(zhàn),知勝霍嫖姚。
     
       《西帥》
       王安石

       吾君英睿超光武,良將西征捍隗囂。
       誓斬郅支聊出寒,生擒頡利始歸朝。
       一丸豈慮封函谷,千騎無由飲渭橋。
       好立功名標竹素,莫教空說霍嫖姚。
     
       《古塞下曲》
       貫休
       狼煙在陣云,匈奴愛輕敵。領(lǐng)兵不知數(shù),牛羊復(fù)吞磧。
       嚴冬大河枯,嫖姚去深擊。戰(zhàn)血染黃沙,風(fēng)吹映天赤。
     
       《胡無人》
       貫休
       霍嫖姚,趙充國,天子將之平朔漠。肉胡之肉,燼胡帳幄。
       千里萬里,唯留胡之空殼。邊風(fēng)蕭蕭,榆葉初落。
       殺氣晝赤,枯骨夜哭。將軍既立殊勛,遂有胡無人曲。
       我聞之,天子富有四海,德被無垠。但令一物得所,
       八表來賓,亦何必令彼胡無人。
     
       《陪柏中丞觀宴將士二首》
     杜甫
       極樂三軍士,誰知百戰(zhàn)場。
       無私齊綺饌,久坐密金章。
       醉客沾鸚鵡,佳人指鳳皇。
       幾時來翠節(jié),特地引紅妝。
       繡段裝檐額,金花帖鼓腰。
       一夫先舞劍,百戲后歌樵。
       江樹城孤遠,云臺使寂寥。
       漢朝頻選將,應(yīng)拜霍嫖姚。
       

    霍去病 - 霍去病墓


      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墓冢,在陜西省興平縣東北約15公里處;羧ゲ(公元前140~前117)河?xùn)|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18歲領(lǐng)兵作戰(zhàn),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獲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逝,漢武帝為紀念他的戰(zhàn)功,在茂陵東北為其修建大型墓冢,狀如祁連山。封土上堆放著巨石,墓前置石人、石獸等。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在其墓冢前修建茂陵博物館。
      歷代評價霍去病墓冢底部南北長105米,東西寬73米。頂部南北長15米,東西寬8米,冢高約25米。墓前石刻現(xiàn)存16件,為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石象生實物資料。可辨識的石象生14件,其中有3件各雕兩形,總共有生物17體;不同物象12類。計有怪人、怪獸吃羊、臥牛、人抱獸、臥豬、躍馬、“馬踏匈奴”、臥馬、臥虎、臥象、短口魚、長口魚、獺、蝠、左司空刻石和平原刻石。石刻依石擬形,稍加雕鑿,手法簡練,個性突出,風(fēng)格渾厚,是中國現(xiàn)存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藝術(shù)珍品。其中“馬踏匈奴”為墓前石刻的主像,長1.9馬踏匈奴米,高1.68米,為灰白細砂石雕鑿而成,石馬昂首站立,尾長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匕首長須仰面掙扎的匈奴人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紀念碑式的作品。這組石刻都是將一塊整石運用線雕、圓雕和浮雕的手法雕刻而成。材料選擇和雕刻手法與形體配合,有的注重形態(tài),有的突出神情,形神兼?zhèn)洹C瞳F則表現(xiàn)兇猛,馬則表現(xiàn)躍起注視前方,牛、象則表現(xiàn)溫順,神態(tài)各異。從銘文刻石推斷,這批石刻當是少府左司空監(jiān)造的。墓前列置石人、石馬、石象、石虎等石刻,對以后中國歷代陵墓石刻有深遠影響,一直為漢以后歷代陵墓石刻藝術(shù)所繼承。
      霍去病墓石刻原有總數(shù)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間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1949年以前原置于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發(fā)現(xiàn)7件。《馬踏匈奴》 花崗巖制品,高168厘米,長190厘米,約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117年(西漢時期),原立于陜西興平縣道常村西北的霍去病墓前。
      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過譽》中評論度遼將軍皇甫規(guī)的時候說:“孝武皇帝為驃騎將軍霍去病治第舍,敕令視之,曰:「匈奴不滅,何以家為!」去病外戚末屬,一切武夫,尚能抗節(jié)洪毅;而規(guī)世家純?nèi),何獨負哉!痹谕馄莼鹿賹?制的東漢末年,應(yīng)劭這類清流之士對于外戚是相當不齒的,以致有外戚末屬之語,猶自對霍去病有稱譽之辭。而皇甫規(guī)是當時的名將名臣,黨錮之禍中又有精彩表現(xiàn),應(yīng)劭尚且認為其人其行未如霍去病。



    霍去病 - 參考資料

     馬踏匈奴--霍去病紀念館http://huoqbing.memsky.com
    http://www.tydao.com/sxren/minjiang/huoqubin.htm

    名人推薦
    • 和珅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quán)臣、商人。和珅初為...
    • 漢尼拔
      漢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公元前247年—前182年),北非古國迦太基名將,軍事家。年少時隨父親哈米爾卡·巴卡進軍西班牙,并在...
    • 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qū))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并列為漢初...
    • 韓愈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ね瑁婪Q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
    • 黃帝
        姓:姬,公孫 (《史記》記載姓公孫)   氏:有熊、軒轅   名:軒轅   英文名:(The huangdi;Mauslleum)   歷史身份:華夏部落...
    • 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生于江蘇常州。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主要領(lǐng)導(dǎo)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