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邑(?一23)新朝大司空、軍事將領(lǐng)。王莽從弟,成都侯王商之子。以輔佐王莽代漢自立有功,拜大司空,封隆新公,后又兼三公職司。生活史
23年,綠林軍立劉玄為帝,邑與王尋征集精兵四十二萬,號稱百萬,進(jìn)攻綠林軍,在昆陽(今河南葉縣)大敗逃歸。綠林軍攻長安,王莽被殺,邑父子亦戰(zhàn)死。
綏和二年(前7年)三月,成帝猝然死亡,劉欣即帝位。劉欣自幼對王氏專擅朝政頗感不滿:“上少在國,見成帝委政外家,王氏僭盛,常內(nèi)邑邑!卑У矍逍训匾庾R到,因“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據(jù)勢官滿朝廷”,“郡國守相刺史皆出其門”而專擅朝政的外戚王氏將是他強(qiáng)化皇權(quán)的最大障礙。在他看來,外戚傅氏、丁氏是此時唯一可以信賴、利用,堪與王氏家族相抗衡的力量。因而,逐步清除各級政府中的王氏族人:“出侍中 王邑、射聲校尉王邯等。詔書比下,變動政事。”
家族史
王莽下天鳳三年(丙子,公元16年)春,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關(guān)東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大司空 王邑上書,以地震乞骸骨。莽不許,曰:“夫地有動有震,震者有害,動者不害!洞呵铩酚浀卣,《易·系》坤動。動靜辟翕,萬物生焉!逼浜米哉_飾,皆此類也。
天鳳六年(己卯,公元19年)大司空議曹史代郡范升奏記 王邑曰:“升聞子以人不間于其父母為孝,臣以下不非其君上為忠。今眾人咸稱朝圣,皆曰公明。蓋明者無不見,圣者無不聞。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見,公云不聞,則元元焉所呼天!公以為是而不言,則過小矣;知而從令,則過大矣。二者于公無可以免,宜乎天下歸怨于公矣。朝以遠(yuǎn)者不服為至念,升以近者不悅為重憂。今動與時戾,事與道反,馳騖覆車之轍,踵循敗事之后,后出益可怪,晚發(fā)愈可懼耳。方春歲首而動發(fā)遠(yuǎn)役,藜藿不充,田荒不耕,谷價騰躍,斛至數(shù)千,吏民陷于湯火之中,非國家之民也。如此,則胡、貊守闕,青、徐之寇在于帷帳矣。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縣,免元元之急;不可書傳,愿蒙引見,極陳所懷!币夭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