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于輔(生卒年不詳),漁陽人,漢末魏初人物,原為劉虞從事,劉虞被公孫瓚殺害,與劉和、烏桓峭王、麴義等
-
夏侯咸(生卒年不詳),三國時期魏國將領(lǐng)。曾以軍司馬之職隨鐘會伐蜀。在堵截姜維時,夏侯咸等經(jīng)從劍閣出新
-
嚴(yán)顏,東漢末年武將,初為劉璋部下,擔(dān)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劉備進(jìn)攻江州,嚴(yán)顏戰(zhàn)敗被俘,張飛對嚴(yán)顏說
-
關(guān)羽(162-220)字云長,美髯公。本字長生(壽長),并州河?xùn)|解州(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漢族。據(jù)《三國演
-
楊陵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于第九十二回登場。魏南安太守,楊阜的族弟。與夏侯楙、崔諒一起設(shè)計詐降
-
盲夏侯是夏侯惇在魏時期的別稱。 劉備在徐州被呂布擊敗后投靠曹操,曹操引軍自兗州與劉備一起征呂布,在這
-
關(guān)寧,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架空人物,不見于正史記載。
-
劉度,零陵太守。劉備征討荊南四郡時,零陵首當(dāng)其沖,劉度遣其子劉賢與上將邢道榮迎戰(zhàn)劉備軍,二人欲以詐降
-
杜路,三國時期蜀漢部將。
-
劉備在汝南敗給了曹操后依附劉表,幫助劉表解決了荊州邊患——以張武、陳孫為首的叛亂。劉備大將趙云在陣前
-
呂公(后漢書中作呂介),原名呂曠,出生于荊州,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部下將領(lǐng),武將。據(jù)《后漢書·劉表傳》
-
司馬昭的主簿。司馬昭被姜維困于鐵籠山時,王韜曾勸司馬昭效仿耿恭拜井得泉之事,司馬昭從之,對天再拜,終
-
施長金,男,影視演員,參演作品有《楊家將》《戰(zhàn)士》《春秋》《快樂星球3》《天外飛仙》等。
-
柳甫,三國時期遼東人,生卒年不詳。
-
孫策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以歷史人物為原型,性格與人生歷程大致相同。不過,孫策之死,于吉之
-
李春香是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侍郎黃奎之妾,與黃奎妻弟苗澤私通,在苗澤授意之下探得黃奎
-
辛敞(生卒年不詳),字泰雍,隴西人氏,是曹魏時代官員。衛(wèi)尉辛毗之子,辛憲英之弟。
-
木鹿大王,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gòu)人物,八納洞主,孟獲盟友。擅魔法,能改變天氣,控制動物并指揮它們
-
《三國演義》中虛構(gòu)人物,為張繡部將,在與許褚的單挑中被殺。
-
董荼那,古典名著《三國演義》里的人物,南蠻王孟獲屬下大將,第二洞元帥,與阿會喃等人一起擔(dān)任孟獲的援軍
-
楊田榮(1920年-1982年),出生于河北省青縣,中國著名評書表演藝術(shù)家,曾任中國曲協(xié)會員,曲協(xié)遼寧分會理
-
王貴娥,女,影視演員,主要作品有《康熙微服私訪記2》、《夜奔》、《婀娜公主》、《紅樓夢》。
-
紫虛上人,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居于錦屏山中的異人,能知人生死貴賤。劉璋派遣劉璝、張任、
-
無雙上將(本名潘鳳),是中國元末明初作家羅貫中所著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在央視版電視劇中由演員劉
-
淳于導(dǎo),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gòu)人物。曹仁部下將士,操使金色大斧。長坂坡抓住糜竺,正要去獻(xiàn)功
-
裴元紹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籍貫河南輝縣西平羅,原黃巾軍之武將,黃巾起義失敗之后,與周倉一同率
-
韓莒子(?-200),淳于瓊部下的督將,協(xié)助淳于瓊守備烏巢,終日與淳于瓊等人聚飲,終招致烏巢之?dāng) ?
-
三國時期吳安東將軍孫桓部將。劉備東征時,孫桓領(lǐng)李異、謝旌二將迎擊,結(jié)果大敗而逃,李、謝二將戰(zhàn)死。
-
高覽,東漢末年人物,袁紹部下勇將。官渡之戰(zhàn)中,烏巢受襲。郭圖建議攻擊曹營而不去救烏巢。高覽、張郃被派
-
十常侍指中國古代東漢(公元25年—220年)漢靈帝時的宦官集團(tuán),其首領(lǐng)是張讓和趙忠。十常侍主要有張讓、趙
-
益州牧劉璋部將。建安十六年,劉備取益州,璋遣苞、劉璝、張任、鄧賢等拒先主於涪,皆破敗,退保綿竹。
-
王今心,中國內(nèi)地演員,1982年1月15日生于北京。2000年考入北京電影學(xué)院表演系大專班。2004年參加了湖南衛(wèi)視
-
孔秀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人物,曹操置東嶺關(guān)守將。秀引五百軍兵在嶺上把守,時關(guān)羽千里尋兄,秀問羽要文憑
-
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的部將。獻(xiàn)帝建安十七年(212),受命率兵抗擊劉備,旋即敗歸。
-
兀突骨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不見于正史記載。兀突骨是南蠻烏戈國之主,身長十二尺的巨漢。孟獲遭到六擒
-
吳懿(又作吳壹)(?-公元237年),字子遠(yuǎn),兗州陳留郡(治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lǐng),蜀漢穆皇后吳氏
-
管亥出自《三國志》,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的將領(lǐng)?兹谕捅疾龝r,他率軍圍攻孔融,孔融派太史慈前去向劉
-
(?-199),劉繇部將。繇為揚州刺史,州舊治壽春。壽春,術(shù)已據(jù)之,繇乃渡江治曲阿。術(shù)圖為僭逆,攻沒諸郡縣。
-
郝萌(?-196),河內(nèi)(治今河南武陟西南)人,東漢末年呂布部將。建安元年(196),郝萌在袁術(shù)的慫恿下反叛
-
韓德是在《三國演義》中登場的人物,是魏國涼州的大將,善長使用一把大斧。根據(jù)《三國演義》描寫,在227年諸
-
三國時期 傅彤,人物常用名,其中有義陽人氏三國之蜀國將領(lǐng),廬江現(xiàn)代名人,河西學(xué)院老師。
-
胡車兒,東漢末年武將,初從張繡,為其心腹猛將,勇冠三軍,與賈詡交情甚佳。宛城大戰(zhàn)后,張繡投降曹操,曹
-
北京男性配音演員,高嗓門,音域?qū)。巴圖,自由音樂人。詞曲,編曲,錄音制作,代表作品有(愛情里沒有誰錯
-
《三國演義》里的人物,南蠻孟獲屬下大將,第一洞元帥。為了迎擊蜀漢兵馬,與阿會喃、董荼那一起出洞。遭到
-
小說《三國演義》里的人物。汜水關(guān)守將,并州人氏。原是黃巾余黨,后投曹操,撥來守汜水關(guān)。善使流星錘。在
-
程武,生卒年不詳,程昱之子。三國時期魏臣,繼承其父安鄉(xiāng)侯的爵位。在《三國演義》中,程武在諸葛亮首次北
-
伍延,吳車騎將軍、都督。天紀(jì)四年,晉軍侵吳。吳帝皓以車騎將軍延為都督,進(jìn)兵江陵,迎敵杜預(yù)。后延出陸路
-
吉太醫(yī) 吉太醫(yī)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中出現(xiàn)的人物。(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yī)下毒遭刑
-
夏侯蘭,曹操部將,隨夏侯惇參加了博望坡之戰(zhàn),為劉備軍趙云所擒。夏侯蘭是趙云的同鄉(xiāng),少小相知。趙云請求
-
義帝(?-前205年),即楚義帝,名熊心,是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夏六月,被楚
-
毛宗崗(1632~1709以后),字序始,號子庵,生于明崇禎五年,為一介寒儒。中國清初文學(xué)批評家。毛宗崗本《
-
徐質(zhì),三國時曹魏后期將領(lǐng),司馬師的部下兼輔國將軍。曾任討蜀護(hù)軍,頗有戰(zhàn)功,斬蜀將張嶷。并多次隨魏雍州
-
諸葛緒(生卒年不詳),瑯邪郡陽都縣人,三國時期魏國人。他在毌丘儉叛亂時,以泰山太守的身份和毌丘儉軍交
-
飛熊軍是《三國演義》中董卓的私人精銳部隊,旗幟上繡有肋生雙翅的飛熊圖案,由董卓的心腹大將李傕等人統(tǒng)領(lǐng)
-
魏續(xù),東漢末年武將,是呂布部將,隨呂布轉(zhuǎn)戰(zhàn)各地。呂布死后,魏續(xù)不見于史書記載,唯《三國演義》描寫他在
-
宋憲,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呂布部將。漢獻(xiàn)帝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攻呂布,與劉備圍下邳。憲與魏續(xù)等執(zhí)呂布
-
《三國演義》的人物,東吳將領(lǐng),在夷陵之戰(zhàn)時隨孫桓迎戰(zhàn)蜀軍,曾暗放冷箭射倒張苞的坐騎;后為關(guān)興所擒,被
-
夏侯恩是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正史中其真名叫夏侯廉。為曹操隨身之背劍心腹。曹操有寶劍二口:一
-
時丹陽大都督、郡丞戴員謀反,殺死太守孫翊。孫翊死后,媯覽想霸占孫翊妻子徐氏。徐氏為了替夫報仇、擊殺叛
-
高沛(?----212),揚州淮南成德(今安徽肥東)人。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屬下,與楊懷鎮(zhèn)守關(guān)頭(一名白水關(guān),在今陜
-
胡軫(zhěn),字文才,涼州(今甘肅武威)人。東漢末年董卓部將,與同是涼州出身的楊定均為涼州有名望的豪杰
-
郭圖(?-205年),字公則,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zhàn)時力主趁機(jī)偷襲曹營,
-
秦琪為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gòu)人物,在正史《三國志》中并無此人。根據(jù)《三國演義》第27回記載,秦琪
-
司馬攸(公元248年-公元283年),字大猷(yóu),小字桃符,河內(nèi)郡溫縣(河南溫縣)人,西晉皇親宗室
-
方悅,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gòu)人物,河內(nèi)名將。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方悅作為河內(nèi)郡太守王匡的部將
-
卓膺,蜀將。先主入蜀,劉璋敕關(guān)戍諸將文書勿復(fù)關(guān)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zé)以無禮,斬之。乃
-
張翼字伯恭。劉備領(lǐng)益州牧后用翼為書佐。后翼舉孝廉,受職江陽長,漢水之戰(zhàn)中,曾任趙云副將。后遷涪陵縣令
-
傅嘏(gǔ)(209年-255年),字蘭石(一字昭先),北地泥陽(今甘肅寧縣米橋鄉(xiāng))人。傅介子之后、傅巽之侄
-
陳應(yīng),字伯順、號竹村,祖籍浙江省天臺縣,宦游雷陽,入籍白州(今博白縣),定居博白頓谷西岸村(即宴石寺
-
劉安(公元前179前122),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劉長被廢王位,在旅
-
三國時蜀漢宦官。皓便辟佞慧,甚得劉禪喜愛。董允為黃門侍郎、侍中時,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shù)責(zé)于皓。皓畏之
-
張濟(jì)(?—196年),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yuǎn)東南)人。東漢末年割據(jù)軍閥之一。原為董卓部將,董卓被誅殺后,張
-
馬融(79-166),字季長,右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東漢名將馬援的從孫,,尤長于古文經(jīng)學(xué)。他
-
裴秀,字季彥,魏晉期間河?xùn)|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魏文帝黃初四年(公元223年)生于一個世代官宦家庭。
-
許儀(?-263年),譙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武將,武衛(wèi)將軍許褚之子。官至牙門將,繼承其父牟
-
曹沖(196-208年5月甲戍),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留有
-
鮑信(?-192),泰山平陽(今山東新泰)人。東漢末年濟(jì)北相,討伐董卓的諸路人馬之一。鮑信受何進(jìn)征召在外
-
三國時蜀張飛部將。蜀章武元年,劉備伐吳,張飛率軍從閬中前往江州,出發(fā)前,張達(dá)與范強殺張飛,帶著張飛的
-
墻東先生是元代學(xué)者陸文圭的雅號,“墻東”并非是他居住澄東的意思。西漢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為遭遇王莽篡
-
三國時蜀官吏,任牂牁太守。素有異志。益州從事常房巡視牂牁,被他攻殺并誣以謀反。建興元年(223),益州郡
-
張紹,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侍中、尚書仆射,是蜀漢車騎將軍張飛的次子,繼承其父的西鄉(xiāng)侯
-
徐商大中十三年,中進(jìn)士,釋褐秘書省校書郎。累遷侍御史,改禮部員外郎。不久改知制誥,轉(zhuǎn)郎中,會昌三年(
-
朱然(公元182249年),字義封,丹揚故鄣人。本名施然。史書中記載的朱然,終其一生,戰(zhàn)功赫赫,官職越來越
-
夏侯德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出現(xiàn)在小說第七十回中。
-
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1840年9月27日-1914年12月1日)。馬漢的思想深受古希臘雅典
-
諸葛瑾,諸葛亮之兄,經(jīng)魯肅推薦,為東吳效力。胸懷寬廣,溫厚誠信,得到孫權(quán)的深深信賴,努力緩和蜀漢與東
-
諸葛恪(203~253),中國三國時期吳國大臣。字元遜,樞瓣柖迹ń裆綎|沂南南)人。諸葛瑾的長子,少年的時
-
虞翻(164-233),字仲翔,會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
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三國時期吳國學(xué)者、官員。他本是
-
全琮(?—249),字子璜,三國錢唐(今杭州)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全琮是個十分次要的人物,很難引起讀者
-
潘璋(?—234),字文珪,兗州東郡發(fā)干縣[今河南濮陽]人。年輕時家貧,跟隨孫權(quán)后得到其賞識,加上其作戰(zhàn)勇猛
-
呂范是奠定孫吳集團(tuán)基礎(chǔ)的一個關(guān)鍵人物。他是孫策手下的一員干將,參加了很多重要的戰(zhàn)役,并立下大大小小的
-
韓當(dāng),字義公,幽州遼西郡令支縣人,與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因為長于弓箭、騎術(shù),膂力過人,韓當(dāng)被孫
-
闞澤(?—243),字德潤,山陰(今紹興)人,一說寧波市慈城鎮(zhèn)人。家里很貧窮,靠為別人抄寫書籍以供生活之用。
-
顧雍(168—243),字元嘆,吳郡吳縣人。三國孫吳丞相、政治家。
-
程普(?—215),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縣東)人,被稱為三世虎臣,論資歷東吳將領(lǐng)沒有比得過他的
-
張楊,1967年出生于北京,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xué)院導(dǎo)演系,中國內(nèi)地導(dǎo)演、編劇。1997年,憑借個人首部電影《愛情
-
李春香,女,醫(yī)學(xué)博士、教授師從于國家著名中醫(yī)腎病專家趙玉庸教授。主持研究的“復(fù)方配伍減低關(guān)木通對動物
-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yuǎn))人,中國東漢末年杰出戰(zhàn)略家、外交家。出
-
崔毅,遼寧大連人,毅騰集團(tuán)董事長、中超新軍哈爾濱毅騰足球俱樂部的大佬和靈魂。20年來,他默默地守望著這
-
楊昂,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張魯部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