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魏、晉的武將。魏明帝青龍年間;販鐵到長安,得見于司馬懿,任尚書郎,鎮(zhèn)東將軍,封東光侯,討伐發(fā)動叛亂的諸葛誕時,率領伏兵表現(xiàn)活躍。後來被晉主司馬炎封為驃騎將軍。卒于273年,死時武帝賜予甚厚并親為送葬。后代有著名的石崇。
為人多智謀,容儀偉麗,不修小節(jié)。三國魏末,為大將軍司馬師中護軍司馬,后進位征東大將軍、驃騎將軍。及司馬炎稱帝,遷大司馬。晉封樂浪郡公,加侍中,卒于公元272年。
司馬知遇
青龍年間,石苞又在長安賣鐵,遇到司馬懿,得到司馬懿賞識,并擢升為尚書郎,后擔任中護軍司馬師的司馬。后又任鄴城典農(nóng)中郎將。當時曹魏宗室諸王都在鄴城居住,而尚書丁謐又因曹爽專政而權傾一時,二者當時勢力都很大,但石苞卻敢于上奏他們的所作所為,因而得到很多人的贊許。后又歷任東萊太守和瑯邪太守,所在都有聲威和恩澤。后又遷任徐州刺史。
石苞
嘉平四年(252年),司馬昭統(tǒng)領胡遵、諸葛誕等領兵攻打東吳,石苞亦隨同出戰(zhàn)。東吳太傅諸葛恪在東興迎擊,大敗魏軍,曹魏各部隊都潰敗,不少人因踐踏和遇溺而死,但石苞所領的部隊卻能全身而退。司馬昭于是指著所持的符節(jié)說:“恨不以此授卿,以究大事!笔痪眉幢蝗蚊鼮閵^武將軍、假節(jié)、監(jiān)青州諸軍事。甘露二年(257年),諸葛誕在壽春叛亂,石苞奉命統(tǒng)領青州諸軍,并督兗州刺史州泰和徐州刺史胡質(zhì),選精銳部隊為游軍,在壽春外圍防備東吳支援。不久東吳派大將朱異、丁奉等支援諸葛誕,朱異將輜重都放在都陸,以輕兵進屯黎漿,石苞率軍大破朱異;此時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燒毀朱異在都陸之輜重,朱異唯有收拾殘兵退還。孫綝后來斬殺朱異,并撤兵。諸葛誕無外援,突圍又失敗,最終于次年敗亡。壽春收復后,石苞升任鎮(zhèn)東將軍,封東光侯、假節(jié)。甘露四年(259年),代替王基兼領都督揚州諸軍事。后來先后升任征東大將軍和驃騎將軍。
咸熙二年(265年),司馬昭逝世,司馬炎繼位,石苞與陳騫多次稱曹魏歷數(shù)已盡,勸司馬炎進位為帝。后又參與司馬炎受魏元帝曹奐禪讓的事。西晉建立后,石苞遷任大司馬,進封樂陵郡公,加侍中。
疑謀叛亂
自諸葛誕叛亂失敗后,石苞便奉命鎮(zhèn)守淮南地區(qū),在任勤于事務,又以威德服人。但淮北監(jiān)軍王琛看不起石苞出身卑微。泰始四年(268年),當?shù)赜型{說:“宮中大馬幾作驢,大石壓之不得舒”,王琛因而密奏石苞與東吳通訊賣國。司馬炎接到密奏后,加上早前有觀察云氣的占卜師說“南方有大兵起”,于是十分疑惑。此時荊州刺史胡烈上表奏東吳打算大舉進攻,石苞亦收到東吳要進攻的消息,于是修筑堡壘阻截水流,加強防守。司馬炎更為擔心,雖然羊祜堅信石苞不會謀反,但司馬炎仍然感到疑惑。適逢石苞之子石喬被召見后多日沒來,司馬炎則認定石苞要叛亂,打算暗地討伐,下詔說石苞不料形勢,煩擾百姓而罷免他的官職,并派太尉義陽王司馬望率大軍征還他,又命瑯邪王司馬伷領兵由下邳移駐壽春,都準備在石苞叛亂時鎮(zhèn)壓他。石苞見此,用屬下孫鑠的計謀,離開軍隊,并到都亭待罪。司馬炎此時才不再防備石苞叛亂。后石苞回皇宮見司馬炎后回到府第。石苞至此都沒有怨恨司馬炎不信任他,反而為無法做好職位為而感到恥辱。
升任司徒
石苞被罷免后,郭廙上書為石苞抱不平,認為朝廷應升石苞為司徒,司馬炎接納并立刻任命石苞為司徒。石苞在職忠誠勤政,司馬炎都十分信任他。泰始九年(273年)二月癸巳日(《晉書·石苞傳》作泰始八年),石苞逝世,司馬炎于朝堂舉行哀悼儀式,又賜錢帛和喪葬物品。司馬炎更乘車送靈柩到東掖門外。謚武公。
軼事典故
司馬懿亦曾因為石苞好色薄行而感到不滿。
高貴鄉(xiāng)公曹髦在位時,石苞因事入朝。臨走時拜辭皇帝,與他相談了一整天。出來后與司馬昭說曹髦是“非常主也!睌(shù)日后曹髦就沖擊司馬昭,為成濟所弒。
歷史評價
《晉書》贊:“何(曾)石(苞)殊操,芳飪標奇。 ”
郭玄信:“子(石苞、鄧艾)后并常至卿相。 ”
司馬師:“苞雖細行不足,而有經(jīng)國才略。 ”
郭廙:“前大司馬苞忠允清亮,才經(jīng)世務,干用之績,所歷可紀!
溫庭筠:“石苞羈賤,早遇何曾;魏武尊高,猥知徐晃。其後咸成啞,訖立鴻勛。簡冊增輝,尊彝動彩!
后代功績
石苞共有六個兒子,即石越、石喬、石統(tǒng)、石浚、石雋、石崇。其中石越早死。
石喬
石喬,歷任尚書郎、散騎常侍。石喬有兩個兒子,即石超、石熙。
石超,八王之亂時為折沖將軍,遷中護軍,以功封侯,任鎮(zhèn)武將軍、中護軍。在和司馬越作戰(zhàn)中戰(zhàn)死。
石熙,八王之亂中隨哥哥作戰(zhàn),后任參軍。
石統(tǒng)
石統(tǒng),歷任射騎校尉、大鴻臚。生一子石順。
石順,任尚書郎。
石浚
石浚,黃門侍郎,惜早死。為官清廉,為人謙恭,受到輿論好評。
石雋
石雋,陽平太守,惜早死。年輕時有很好的聲譽。
石崇
石崇,在歷史上頗有影響。是一位有爭議的人物。20歲時就任修武縣令,在當?shù)仡H受好評。回朝后,任散騎郎,不久升為安陽太守。西晉伐吳時石崇立有戰(zhàn)功,封為安陽鄉(xiāng)侯,石崇勤奮好學,任郡太守時雖公務繁忙,仍好學不倦。以后又升任荊州刺史,南中郎將、領南蠻校尉。石崇后成巨富,因和皇室貴族斗富,頗受議論,其外甥歐陽建又和趙王司馬倫有隙,本人又和朝中新貴孫秀爭其寵妓綠珠。后孫秀司馬倫聯(lián)手害死石崇。與石崇同時被害的還有妻子、舅家共15人。
石樸
石樸,石苞曾孫,后官至司徒,在當時也很有影響。
史籍記載
晉書列傳第三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雅曠有智局,容儀偉麗,不修小節(jié)。故時人為之語曰:「石仲容,姣無雙!箍h召為吏,給農(nóng)司馬。會謁者陽翟郭玄信奉使,求人為御,司馬以苞及鄧艾給之。行十余里,玄信謂二人曰:「子后并當至卿相!拱唬骸赣`也,何卿相乎?」既而又被使到鄴,事久不決,乃販鐵于鄴市。市長沛國趙元儒名知人,見苞,異之,因與結交。嘆苞遠量,當至公輔,由是知名,見吏部郎許允,求為小縣。允謂苞曰;「卿是我輩人,當相引在朝廷,何欲小縣乎?」苞還嘆息,不意允之知己乃如此也。
稍遷景帝中護軍司馬。宣帝聞苞好色薄行,以讓景帝。帝答曰:「苞雖細行不足,而有經(jīng)國才略。夫貞廉之士,未必能經(jīng)濟世務。是以齊桓忘管仲之奢僭,而錄其匡合之大謀;漢高舍陳平之污行,而取其六奇之妙算。苞雖未可以上儔二子,亦今日之選也!挂饽酸。徙鄴典農(nóng)中郎將。時魏世王侯多居鄴下,尚書丁謐貴傾一時,并較時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見稱。歷東萊、瑯邪太守,所在皆有威惠。遷徐州刺史。
文帝之敗于東關也,苞獨全軍而退。帝指所持節(jié)謂苞曰:「恨不以此授卿,以究大事!鼓诉w苞為奮武將軍、假節(jié)、監(jiān)青州諸軍事。及諸葛誕舉兵淮南,苞統(tǒng)青州諸軍,督兗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質(zhì),簡銳卒為游軍,以備外寇。吳遣大將朱異、丁奉等來迎,誕等留輜重于都陸,輕兵渡黎水。苞等逆擊,大破之。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詭道襲都陸,盡焚其委輸。異等收余眾而退,壽春平。拜苞鎮(zhèn)東將軍,封東光侯、假節(jié)。頃之,代王基都督揚州諸軍事。苞因入朝。當還,辭高貴鄉(xiāng)公,留語盡日。既出,白文帝曰:「非常主也!箶(shù)日而有成濟之事。后進位征東大將軍,俄遷驃騎將軍。
文帝崩,賈充、荀勖議葬禮未定。苞時奔喪,慟哭曰:「基業(yè)如此,而以人臣終乎!」葬禮乃定。后每與陳騫諷魏帝以歷數(shù)已終,天命有在。及禪位,苞有力焉。武帝踐阼,遷大司馬,進封樂陵郡公,加侍中,羽葆鼓吹。
自諸葛破滅,苞便鎮(zhèn)撫淮南,士馬強盛,邊境多務,苞既勤庶事,又以威德服物;幢北O(jiān)軍王琛輕苞素微,又聞童謠曰:「宮中大馬幾作驢,大石壓之不得舒!挂蚴敲鼙戆c吳人交通。先時望氣者云「東南有大兵起」。及琛表至,武帝甚疑之。會荊州刺史胡烈表吳人欲大出為寇,苞亦聞吳師將入,乃筑壘遏水以自固。帝聞之,謂羊祜曰:「吳人每來,常東西相應,無緣偏爾,豈石苞果有不順乎?」祜深明之,而帝猶疑焉。會苞子喬為尚書郎,上召之,經(jīng)日不至。帝謂為必叛,欲討苞而隱其事。遂下詔以苞不料賊勢,筑壘遏水,勞擾百姓,策免其官。遣太尉義陽王望率大軍征之,以備非常。又敕鎮(zhèn)東將軍、瑯邪王伷自下邳會壽春。苞用掾?qū)O鑠計,放兵步出,住都亭待罪。帝聞之,意解。及苞詣闕,以公還第。苞自恥受任無效而無怨色。
時鄴奚官督郭暠上書理苞。帝詔曰:「前大司馬苞忠允清亮,才經(jīng)世務,干用之績,所歷可紀。宜掌教典,以贊時政。其以苞為司徒。」有司奏:「苞前有折撓,不堪其任。以公還第,已為弘厚,不宜擢用!乖t曰:「吳人輕脆,終無能為。故疆埸之事,但欲完固守備,使不得越逸而已。以苞計畫不同,慮敵過甚,故征還更授。昔鄧禹撓于關中,而終輔漢室,豈以一眚而掩大德哉!」于是就位。
苞奏:「州郡農(nóng)桑未有賞罰之制,宜遣掾?qū)傺,皆當均其土宜,舉其殿最,然后黜陟焉!乖t曰:「農(nóng)殖者,為政之本,有國之大務也。雖欲安時興化,不先富而教之,其道無由。而至今四海多事,軍國用廣,加承征伐之后,屢有水旱之事,倉庫不充,百姓無積。古道稼穡樹藝,司徒掌之。今雖登論道,然經(jīng)國立政,惟時所急,故陶唐之世,稷官為重。今司徒位當其任,乃心王事,有毀家紓國,乾乾匪躬之志。其使司徒督察州郡播殖,將委事任成,垂拱仰辦。若宜有所循行者,其增置掾?qū)偈,聽取王官更練事業(yè)者!拱谖环Q為忠勤,帝每委任焉。
泰始八年薨。帝發(fā)哀于朝堂,賜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三十萬,布百匹。及葬,給節(jié)、幢、麾、曲蓋、追鋒車、鼓吹、介士、大車,皆如魏司空陳泰故事。車駕臨送于東掖門外。策謚曰武。咸寧初,詔苞等并為王功,列于銘?zhàn)嫛?/p>
苞豫為《終制》曰:「延陵薄葬,孔子以為達禮;華元厚葬,《春秋》以為不臣,古之明義也。自今死亡者,皆斂以時服,不得兼重。又不得飯含,為愚俗所為。又不得設床帳明器也。定窆之后,復土滿坎,一不得起墳種樹。昔王孫裸葬矯時,其子奉命,君子不譏,況于合禮典者耶?」諸子皆奉遵遺令,又斷親戚故吏設祭。有六子:越、喬、統(tǒng)、浚、俊、崇。以統(tǒng)為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