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瓦西里三世

    瓦西里三世

    瓦西里三世·伊萬諾維奇(俄語:ВасилиIII Иванович,1479年3月25日~1533年12月4日)莫斯科大公(1505年~1533年在位)。


    簡介

    瓦西里三世伊萬諾維奇Васили III Иванович,1479年—1533年)1505年至1533年的莫斯科大公。

    伊凡三世和拜占廷公主索菲婭·巴列奧略之子。統(tǒng)一了俄羅斯的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通過政變奪取大公位置。在位期間,繼承父親政策,努力統(tǒng)一俄羅斯。1510年吞并普斯科夫公國,1514年從立陶宛手里收復斯摩棱斯克,1521年吞并梁贊公國,大致完成了東北俄羅斯各公國的統(tǒng)一。接著,瓦西里三世宣稱“我的意志就是神的意志”,不使貴族和諸大公參與政治,一切問題均以專制方式解決。15世紀后期,莫斯科民間漸漸流傳一種說法,認為莫斯科公國是拜占庭帝國的繼承者,莫斯科為“第三個、也是永久的羅馬”。瓦西里三世時期,有人(僧侶菲洛費)做贊辭給瓦西里三世大公,稱“莫斯科是第三個羅馬,將永遠繁榮”,歌頌這種專制統(tǒng)治。對大公政治的反對者加以嚴厲的處罰。因此造難的有尼爾·叔伊斯基、馬克西姆·格勒克等。在對外政策方面,與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的交往逐漸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對立陶宛的沖突也時斷時續(xù)。

    早年事跡

    他的父親伊凡三世本來是要把大公公位傳給自己的長子伊凡·伊萬諾維奇的。伊凡·伊萬諾維奇與瓦西里三世是異母兄弟,是伊凡三世的第一個妻子所生。但是伊凡在1490年先于其父去世,這使伊凡三世必須要在瓦西里和伊凡的兒子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中作出選擇。由于瓦西里的母親在莫斯科并不受歡迎,大多數(shù)貴族都支持德米特里。在少數(shù)貴族的支持下,瓦西里決定鋌而走險發(fā)動政變。他企圖離開莫斯科奪取沃洛格達,然后以那里為根據(jù)地摧毀德米特里的勢力。但是這個陰謀在1497年末敗露了。伊凡三世把瓦西里抓了起來,他的支持者都被處決或流放。但是德米特里的優(yōu)勢只維持了不長時間:1502年伊凡三世監(jiān)禁了德米特里,原因可能是他的幕僚卷入了謀害瓦西里的陰謀。于是可能的繼承者只剩下瓦西里了。伊凡三世在其生命中辦的最后一件事是為瓦西里尋找合適的妻子,結(jié)果從1500名俄國少女中挑出了所羅門尼婭·尤里耶芙娜·薩布羅娃,她的父親甚至都不是波雅爾(大貴族)。

    登位

    1502年,癱瘓在床的伊凡三世將莫斯科大公位傳給了長子瓦西里。1505年,伊凡三世在臨終前特意囑咐瓦西里,一定要照顧好被廢黜的德米特里,也就是伊凡三世的孫子,希望瓦西里不計前嫌,不要因為德米特里與其爭奪過大公位子,就加害于德米特里。瓦西里向父親做下了保證。10月末,風云一世、第一個號稱"全俄君主"的伊凡三世病逝。伊凡三世剛剛過世,瓦西里就違背諾言,派人把德米特里抓起來,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1508年,德米特里死在獄中。索菲婭公主不遺余力將兒子瓦西里推上大公位在先,瓦西里三世將親侄子德米特里投入監(jiān)獄致死在后,兩次出爾反爾,違背諾言,使得瓦西里和他的母親索菲婭在貴族們眼中成為不折不扣的篡位者。

    和生于憂患、生性謹慎的伊凡三世相比,瓦西里生于王侯之家,自幼就習慣于一呼百應,高高在上,而且在性格上很像他的母親,作風專斷,疑心很重。他即位后也沒能擺脫母親索菲婭和拜占庭近臣的影響,這使得城中的貴族對瓦西里三世更加不滿。對這部分貴族,瓦西里三世并沒有采取相對溫和的寬撫政策,做一些籠絡人心的工作,相反采取了高壓政策,對稍有不滿的貴族大加打壓。在處理內(nèi)政外交問題上,瓦西里三世也不是按照傳統(tǒng),聽取貴族們的意見,而是和周圍的幾個近臣私下里做約定;即便召集貴族杜馬議事,也是走走過場,聽不得反面意見。這一方面是在因為當年在爭奪王位時,瓦西里對莫斯科貴族們產(chǎn)生了深深的不信任,另一方面確實也是由于瓦西里三世為人專橫武斷。最終大貴族們對莫斯科大公離心離德,由此產(chǎn)生了嚴重后果。

    瓦西里三世

    統(tǒng)一

    瓦西里三世即位伊始,就開始了他父親伊凡三世的未竟事業(yè)--繼續(xù)開疆拓土,把所有周圍的城邦并入莫斯科版圖,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俄羅斯。瓦西里三世的首要目標就是把西部邊境上的所有俄羅斯城邦納入本土,用武力讓立陶宛和邊境上的小公國承認他這個"全俄君主"的稱號。和伊凡三世相比,瓦西里三世不是有耐心地采取軍事和外交手段并用的策略,而是注重軍事擴張,這樣就和原來的盟國克里木汗國關(guān)系逐漸冷淡,伊凡三世在位時的外交成果沒有得到有效鞏固。

    在西線,莫斯科軍隊徹底擊敗立陶宛軍隊后,立陶宛被迫求和,讓出大片領(lǐng)土。1503年,雙方宣布停戰(zhàn)。在西線穩(wěn)定后,瓦西里三世不滿足于東部喀山汗國的藩屬地位,決定徹底將喀山汗國納入莫斯科版圖。1506年,瓦西里三世借口喀山汗國的穆哈默德·阿明汗違反此前簽署的和約,發(fā)兵喀山汗國。但結(jié)果莫斯科軍隊出征不利,還導致喀山汗國與莫斯科大公國反目成仇。第一次東征瓦西里三世鎩羽而歸,喀山汗王穆哈默德·阿明只是在明面上表示要臣服于莫斯科。瓦西里三世剛剛撤兵,喀山汗國暗中聯(lián)絡克里木汗國、立陶宛大公國等,開始共同反對莫斯科?ι胶箛涂死锬竞箛慕Y(jié)盟,對莫斯科構(gòu)成了潛在的巨大軍事威脅。

    在這一年,立陶宛大公亞歷山大去世。繼位的是他的弟弟,史稱西格蒙德一世。西格蒙德一世剛剛即位,就要求莫斯科大公國歸還此前占領(lǐng)的城邦和土地。這一要求的結(jié)果就是雙方的再一次戰(zhàn)爭。戰(zhàn)爭剛開始,立陶宛大公國內(nèi)一位非常富有、非常有影響的貴族米哈伊爾·格林斯基就倒向瓦西里三世。格林斯基的反戈一擊給立陶宛帶來了沉重打擊,格林斯基的軍隊占領(lǐng)了大片立陶宛領(lǐng)土。情急之中,立陶宛向盟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和立窩尼亞求助,但是這些盟國袖手旁觀,誰也沒有發(fā)兵援助。立陶宛獨木難支,再次戰(zhàn)敗,只得和莫斯科簽訂和約,承認了莫斯科對此前占領(lǐng)的城邦和土地的主權(quán),但是莫斯科一方也放棄了格林斯基占領(lǐng)的立陶宛領(lǐng)土。

    1509年至1510年間,瓦西里三世花了很大精力才把普斯科夫徹底并入莫斯科版圖。實際上,在瓦西里還是王儲時,伊凡三世就把普斯科夫作為領(lǐng)地,封給了瓦西里;在此期間瓦西里三世的主要任務是把原有的普斯科夫領(lǐng)地分割并重新劃分,接著就是著手進行領(lǐng)地內(nèi)的居民的同化工作。

    在普斯科夫之后,瓦西里三世開始著手占領(lǐng)斯摩棱斯克的準備。1512年,瓦西里三世帶領(lǐng)大軍親征斯摩棱斯克,企圖一舉拿下這個西部邊疆上的重鎮(zhèn)。正當前方戰(zhàn)局僵持不下時,背后傳來噩耗:克里木汗國大舉入侵,已經(jīng)深入莫斯科腹地。

    伊凡三世統(tǒng)治末期,莫斯科大公國和克里木汗國大體上保持了良好的關(guān)系。但克里木汗國韃靼軍隊保留了游牧民族"打草谷"的傳統(tǒng),頻繁侵襲立陶宛公國、烏克蘭諸城邦和莫斯科公國南部的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侵襲的主要目的就是搶奪人口和財產(chǎn)。金帳汗國分崩離析之后,韃靼人建立的幾個汗國,尤其是克里木汗國,掠奪人口、販賣奴隸不僅是傳統(tǒng)生活方式,更是一項主要財政來源。韃靼人的軍隊深諳侵襲之道:通常派出大隊輕騎兵深入敵境腹地數(shù)百里,然后兜個圈子往回返,沿途掠奪所經(jīng)過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因為韃靼人行動迅猛,兵鋒凌厲,故而莫斯科南部邊境上的防御通常如同虛設,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死锬竞箛訆Z的對象主要是烏克蘭人、波蘭人和俄羅斯人,這些被俘人口隨后被當作奴隸出售到土耳其、中東甚至歐洲國家。在克里木汗立國之初的十四世紀直至十六世紀末的200余年中,克里木韃靼人共販賣了多達三百萬名奴隸。

    瓦西里三世即位后,忙于在西部邊境上開疆拓土,對克里木汗國的入侵暫時采取了消極的防御措施,主要是以鞏固邊境城防,每年征派數(shù)萬人的軍隊前往邊疆地區(qū)服役,此外還向克里木汗國繳納歲幣,以求自保。1478年,克里木汗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藩屬國,蒙哥吉雷汗實際上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在克里木半島地區(qū)的代理人。

    1512年,克里木汗國突然進攻莫斯科,原因是立陶宛大公西格蒙德一世用15000個金幣,買通了克里木的蒙哥吉雷汗。正在前線的瓦西里三世來不及調(diào)兵回防,蒙哥吉雷汗很快就攻占了梁贊。莫斯科軍隊進行了有效的抵抗,蒙哥吉雷汗也無心戀戰(zhàn),在大肆掠奪后撤軍。從此莫斯科大公國和克里木汗國之間正式成為敵對關(guān)系。 瓦西里三世把吞并所有俄羅斯城邦作為頭等重任,就是克里木韃靼人的入侵也沒能使瓦西里三世從斯摩棱斯克前線撤兵。果然,瓦西里的專注終于得到了豐厚的收獲。

    在克里木汗國大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瓦西里三世仍舊抓住斯摩棱斯克不放?杀M管瓦西里親自率軍,沖上前線,但堅固的斯摩棱斯克還是久攻不下。瓦西里無奈,只好將斯摩棱斯克圍困起來,直至城中彈盡糧絕為止。1514年,堅持了兩年的斯摩棱斯克實在守不下去了,最后舉城出降。瓦西里三世效仿其父伊凡三世征服諾夫哥羅德時的做法,委派了一位督軍--舒伊斯基大公管理這座新接手的城市,隨后撤軍返回莫斯科。

    瓦西里三世剛剛撤軍,城中的教會和部分貴族就暗中私通立陶宛,請求趁瓦西里撤軍之際,反攻斯摩棱斯克。舒伊斯基截獲了立陶宛方面?zhèn)骰貋淼臅,因而發(fā)覺了城中貴族策劃的陰謀。因形勢危急,舒伊斯基未及通報瓦西里三世,只能自作主張,傳令將所有陰謀參與者抓起來處死,同時組織城防,準備應對立陶宛軍隊的進攻。 立陶宛軍隊開始反攻后,發(fā)現(xiàn)舒伊斯基嚴陣以待,原有的突襲計劃未能得以實現(xiàn)。瓦西里三世聞訊城中變故,也派軍隊回援,雙方在斯摩棱斯克攻防換手,戰(zhàn)局重啟。二次交手的戰(zhàn)局日漸陷入膠著狀態(tài)。

    1517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派出特使,前往兩國進行外交斡旋。莫斯科和立陶宛都堅持對斯摩棱斯克的主權(quán),外交斡旋未果。僵持到了1520年,雙方最終達成和解,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停戰(zhàn)協(xié)定。雖然立陶宛始終沒有承認莫斯科對斯摩棱斯克的主權(quán),但是莫斯科對該城的有效占領(lǐng),使得瓦西里三世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鞏固主權(quán)。

    瓦西里三世不再向這些城市派遣督軍,而是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手段:移民。他下令將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等地居民大批遷往莫斯科領(lǐng)地居住,而大批的原莫斯科領(lǐng)地上的居民被遷往這些新占領(lǐng)的土地。除此以外,還是采用老辦法,把原有的行政區(qū)劃打亂,重新劃分,直接把這些地區(qū)劃入莫斯科的行政管轄。對于其他一些城邦的大公們,比如梁贊等地和其他一些小城邦,瓦西里三世的手段更為直接:下令讓他們來莫斯科,直接宣布接管他們的領(lǐng)地。對態(tài)度比較好的,就在別處賞一塊領(lǐng)地;對反應比較激烈的,該殺的殺,該關(guān)的關(guān),毫不留情地剝奪了這些大貴族的領(lǐng)地。對自己家的親戚,瓦西里三世也不肯放過。伊凡三世在外擁有領(lǐng)地的表兄弟相繼早逝,沒有后裔,瓦西里三世就名正言順地親領(lǐng)這些城邦;其他兄弟的城邦也要收回,不過采取的手段相對溫和:用別處的領(lǐng)地作為交換,原有城邦收歸莫斯科所有。通過這些手段,沃羅茨科耶、卡盧加、烏戈利茨、梁贊、謝維爾斯科耶-諾夫哥羅德等城邦相繼并入俄羅斯版圖。 經(jīng)過數(shù)年經(jīng)營,這時候雛形初現(xiàn)的俄羅斯看起來才像是以莫斯科為首都的統(tǒng)一國家。

    外交

    1521年,克里木汗國再度大舉入侵。這一次莫斯科真正陷入了一場危機。 1515年,蒙哥吉雷汗病逝,其子穆哈麥德·吉雷被奧斯曼土耳其任命為新的汗國君主。穆哈麥德·吉雷即位后,克里木汗國頻繁向鄰國用兵。1521年,克里木大軍再度北侵俄羅斯,很快又占領(lǐng)了莫斯科南方的門戶梁贊,兵臨莫斯科城下。瓦西里三世的軍隊接連戰(zhàn)敗,穆哈麥德·吉雷的軍隊每占領(lǐng)一地,就大肆掠奪一番。此時喀山汗國也隨機而動,先是驅(qū)逐了瓦西里三世扶上王位的沙赫·阿里,從克里木汗國迎接賽義普·吉雷登上喀山汗位,隨即在東部邊境出兵,策應克里木汗國的軍事行動。

    克里木汗國的軍隊發(fā)兵初期勢如破竹,但在莫斯科城下久攻不克,不久后防出現(xiàn)漏洞,梁贊督軍希姆斯基抓住機會,率領(lǐng)精兵在梁贊衛(wèi)城附近的防線后方予以重擊。穆哈麥德·吉雷見獲勝無望,于是在擄獲大量人口后撤兵。這次戰(zhàn)役,雖然克里木汗國未能徹底攻占莫斯科,但是給莫斯科造成了沉重打擊。

    克里木汗國罷兵之后,瓦西里三世集合力量,第二次東征喀山汗國。在1523年至1524年間,雙方反復攻伐,最終莫斯科軍隊占了上風。喀山汗國再度俯首稱臣。瓦西里三世任命了一位新的喀山汗,并要求喀山汗的幾個兒子到莫斯科軍中服役,同時還在莫斯科領(lǐng)地內(nèi)為喀山汗國的幾位王子封地進爵。這實際上是以幾位喀山王子為人質(zhì),以此要挾喀山汗國,使之完全聽命于莫斯科。

    在外交方面,瓦西里的手段及成就遠遠遜色于其父伊凡三世。盡管如此,瓦西里三世還是做了一些努力:他頻頻向普魯士、丹麥、瑞典和羅馬教廷遣使,游說建立反對立陶宛和立窩尼亞的軍事同盟。此外還試圖和土耳其建立同盟關(guān)系,反對立陶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沒有采納莫斯科的提議。在瓦西里在位期間,法國和印度首次向莫斯科派出特使出訪。雖然這些外交行動什么實際意義,但是這時候的俄羅斯已經(jīng)成為國際舞臺上,尤其是東歐各國公認的地區(qū)強國。

    內(nèi)政

    在對內(nèi)政策方面,瓦西里三世繼承了歷代莫斯科大公的共同政策,努力推動俄國統(tǒng)一。在瓦西里三世統(tǒng)治時期,俄國最后一批半獨立的封建公國也被并入莫斯科公國版圖。莫斯科先后于1510年兼并普斯科夫;1513年兼并沃洛茨克;1521年兼并梁贊;1522年兼并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為了實現(xiàn)他的中央集權(quán)計劃,瓦西里三世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政治斗爭。他最初主要依靠俄國教會中的禁欲派支持。從1510年起,禁欲派思想家瓦西安·帕特里克耶夫是大公宮廷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但到了1520年代,隨著與貴族斗爭的激化,瓦西里三世轉(zhuǎn)而扶持教會中支持他反對大封建主的一派,即約瑟夫派。反對大公政策的人的命運是悲慘的。1521年,瓦西里三世開始策劃除掉封邑王公瓦西里·伊萬諾維奇·舍米亞契奇(他統(tǒng)治著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全俄都主教瓦爾拉姆因拒絕參與這個計劃而被放逐,大貴族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叔伊斯基和伊凡·米哈伊洛維奇·沃羅滕斯基也因此失寵。1522年,瓦西里三世逮捕了瓦西里·伊萬諾維奇·舍米亞契奇,結(jié)束了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公國的存在。1525年,外交官別克列米舍夫因批評瓦西里三世的政策而被處死,有名望的學者希臘人馬克西姆(他卷入了此事)也受到打擊。1531年,希臘人馬克西姆和瓦西安·帕特里克耶夫因公開反對瓦西里三世離婚而再次受到貶斥。 在瓦西里三世時代,貴族與王室諸王公的勢力受到極大抑制,一切問題均以專制方式解決。世襲大貴族(波雅爾)的特權(quán)受到限制,而且瓦西里三世刻意從中小貴族中提拔有能力的人來擔當重要職務,這些人顯然只能依附并忠實于大公。在經(jīng)濟方面,地主土地所有制獲得穩(wěn)定發(fā)展。

    15世紀后期,莫斯科民間漸漸流傳一種說法,認為莫斯科公國是拜占廷帝國的繼承者,莫斯科將成為“第三個、也是永久的羅馬”。1510年,普斯科夫葉利扎羅夫修道院的長老菲洛費做贊辭獻給瓦西里三世,稱“兩個羅馬陷落了,但第三個仍然挺立著;不會再有第四個。無人能取代您的基督教王國!”,最清楚地表達了這種意見。

    在克里木汗國入侵、東征喀山汗國之后數(shù)年,莫斯科沒有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進入了短暫的和平發(fā)展時期。這使得瓦西里三世能夠回過頭來,專心處理內(nèi)政。瓦西里三世在內(nèi)政方面的主要任務就是削弱貴族們的勢力,從而進一步鞏固君主制的中央集權(quán)。瓦西里三世對周圍的王公大臣們一向疑心很重,所以不遺余力抓住一切機會打擊貴族勢力。他先是命令所有其他城邦的大公們必須在莫斯科定居,還逼迫這些貴族們立下保證書,要求他們保證不會私自離城。瓦西里三世毫不懷疑,大貴族中有很多人反對他,因而加強了對貴族們的監(jiān)視。在一系列舉動之后,瓦西里三世大權(quán)獨攬,原有的貴族杜馬更是形同虛設。與此同時,瓦西里三世也對貴族們做了一些讓步:指派了為數(shù)不多的反對派貴族到軍中服役,并將他們?nèi)蚊鼮閷㈩I(lǐng)。這一方面是憚于傳統(tǒng)的保守勢力的強大,另一方面也想通過這樣的手段對反對派貴族進行安撫。

    1526年,瓦西里三世宣布與原配妻子離婚。瓦西里的原配妻子薩布羅娃不能生育,但莫斯科大公國不能沒有繼承人。這一年,瓦西里三世娶了格林斯基大公的女兒葉蓮娜為妻。1530年,瓦西里和葉蓮娜的第一個兒子出生,為了紀念父親伊凡三世,瓦西里將長子也起名為伊凡,并立為王儲。這一舉動遭到了教會和很多貴族的反對:按照基督教的教義,大公不可再婚,再婚后所生子女也不能得到正式承認,自然更不能立為王儲。但是在瓦西里三世的獨裁統(tǒng)制下,反對派的聲音很快就被壓制下去。

    1533年12月4日,瓦西里三世在莫斯科病逝。三歲的幼子伊凡即位,史稱伊凡四世,即后來的伊凡雷帝。伊凡四世年幼,故而在親政之前,由母親葉蓮娜攝政。

    家庭

    瓦西里三世結(jié)過兩次婚。他的第一個妻子是所羅門尼婭·尤里耶芙娜·薩布羅娃,她是一個小貴族的女兒。兩人于1505年結(jié)婚,因為長期無子,在1525年離婚。1526年瓦西里三世娶了第二個妻子葉連娜·瓦西里耶芙娜·格林斯卡婭,她出身于著名的格林斯基家族,是王公瓦西里·利沃維奇·格林斯基的女兒,大貴族米哈伊爾·利沃維奇·格林斯基的侄女。瓦西里三世的所有孩子都來自第二次婚姻。他們是: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維奇,繼承大公公位,后成為俄國的第一位沙皇

    尤里·瓦西里耶維奇,烏格利奇公爵

    評價

    瓦西里三世終年54歲,在位31年。他的歷史成就雖遠不如其父伊凡三世,但在內(nèi)政外交方面也可以稱得上頗有建樹。瓦西里三世在位期間最主要的業(yè)績就是成功地繼續(xù)進行了領(lǐng)土擴張,多次擊敗立陶宛,把大片領(lǐng)土,包括斯摩棱斯克和普斯科夫等要地最終并入俄羅斯版圖,去世時,領(lǐng)土達到280萬平方公里。奠定了俄羅斯西部邊界的雛形,同時通過數(shù)次征戰(zhàn),徹底使喀山汗國成為俄羅斯附屬。在內(nèi)政方面極大地鞏固了封建中央集權(quán),削弱了封建領(lǐng)主、大貴族和教會的勢力,為俄羅斯國家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名人推薦
    • 唐中宗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顯慶元年(656年...
    • 瓦西里一世
      瓦西里一世·德米特里耶維奇(俄語:ВасилийI Дмитриевич,1371年~1425年2月)莫斯科大公(1389年~1425年在位)。瓦西里一世是...
    • 西夏惠宗
      李秉常(1061年—1086年),即西夏惠宗,西夏第三位皇帝。西夏毅宗李諒祚之子。拱化五年(1067年)毅宗突然病死,李秉常繼位,年7歲,由其母梁太后...
    • 蕭昭業(yè)
      蕭昭業(yè)(473年—494年9月5日),字元尚,小字法身,齊武帝 蕭賾之孫,文惠太子 蕭長懋長子 ,母 王寶明(追封文安皇后),南北朝時期 南齊第三任皇...
    • 西夏桓宗
      夏桓宗李純佑(1177年-1206年3月), 夏仁宗子。性溫和厚實。1193年10月16日,夏仁宗李仁孝去世,李純佑即位,時年十七,改元 天慶;缸诨旧线...
    • 西夏景宗
      李元昊(1003.5.26—1048.1.19),拓跋氏,后改稱嵬名曩霄,小字嵬理,黨項族,西夏開國皇帝。祖籍銀州(今陜西榆林米脂縣)。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鮮卑...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