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一世分為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個人物,下面詳細的介紹
一 詹姆斯一世(蘇格蘭)
在位 1406年 - 1437年
加冕 1424年5月2日(或5月21日)
出生 1394年12月10日 愛丁堡城堡
去世 1437年2月21日 珀斯
前任 羅伯特三世
繼任 詹姆斯二世
王室 斯圖亞特王朝
詹姆斯一世 - 簡介
詹姆斯一世(James I of Scotland)(1394年12月10日-1437年2月21日),是15世紀蘇格蘭王國的君主,羅伯特三世之子。詹姆斯是斯圖亞特王朝第一任真正試圖掌握政權(quán)的君主,少年時被長期拘禁在英格蘭,自己還是詩人。
詹姆斯一世 - 生平
詹姆斯的父親羅伯特三世繼位后體弱多病,后來索性將軍權(quán)交給了詹姆斯的兄長羅西塞公爵(Duke of Rothesay)大衛(wèi)。1402年,大衛(wèi)在與叔叔阿爾巴尼公爵(Duke of Albany)羅伯特發(fā)生爭執(zhí)后,突然神秘死亡,據(jù)說是在某監(jiān)獄中活活餓死。羅伯特三世開始擔心年幼的繼承人詹姆斯的安危,計劃送他到盟友國法國暫避。
1406年初,他被秘密安排出行。但是阿爾巴尼公爵獲悉了行蹤,派出軍隊追擊王太子。11歲的詹姆斯和他的幾個隨從被迫在福斯灣的一塊大礁石上困居了一個月,才有船來將他接走。但是這艘船的動向也被透露給了英格蘭,結(jié)果坐船在駛往法國的途中被英格蘭戰(zhàn)艦抓獲,并向蘇格蘭索要贖金。羅伯特三世聞訊后悲痛而死,弟弟阿爾巴尼公爵攝政,但是拒絕支付贖金救回詹姆斯。于是詹姆斯被亨利四世關(guān)押于溫莎城堡內(nèi),達18年之久。但是他從1406年起就是蘇格蘭名義上的君主。
1420年,阿爾巴尼公爵去世,蘇格蘭王國同意支付贖金。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逝世后,英蘇兩國和談。作為協(xié)議的一部分,詹姆斯被釋放,帶著自己的新婚英格蘭妻子(國王亨利六世的遠房表妹),返回蘇格蘭掌權(quán)。
詹姆斯一世 - 國王時期
1424年5月2日,掛名國王18年多的詹姆斯在斯昆正式加冕,稱“詹姆斯一世”。1425年,他在史特靈處決了第二代阿爾巴尼公爵和他的兩個兒子。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詹姆斯致力于限制蘇格蘭貴族的權(quán)力,同時擴大王權(quán),希望能把蘇格蘭建立成一個中央集權(quán)的國家。由于他長期在英格蘭的見聞,他試圖效仿英格蘭議會改造蘇格蘭政治。同時在外交上,他重新確立了與法蘭西的“老同盟”(Auld Alliance),試圖對抗英格蘭。
他的改革措施遭到了很多貴族的激烈反對。反對者以詹姆斯祖父羅伯特二世與祖母的婚姻的合法性為由,開始重新質(zhì)疑詹姆斯的父親羅伯特三世的繼承權(quán)。
詹姆斯一世 - 遇刺身亡
1437年,詹姆斯一世被一群反叛貴族刺殺于珀斯的弗里亞斯布道修道院(Friars Preachers Monastery)。他曾試圖從下水道秘道逃走,不想三天前根據(jù)他自己的命令,下水道的另一頭為了防止網(wǎng)球場的球落入其中而被封了。
詹姆斯一世死后,參與叛亂的貴族被大批處決。他6歲的兒子詹姆斯繼位,稱詹姆斯二世。
詹姆斯一世 - 文學才能
據(jù)信,詹姆斯是著名蘇格蘭詩歌《國王書》(The Kingis Quair)的作者,一般認為是他在被囚禁期間所著,是蘇格蘭文學最早期的重要作品。
二、詹姆斯一世 (英格蘭)
詹姆斯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國國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同時也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詹姆斯一世 - 生平
詹姆斯是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與她的第二任丈夫達恩利伯爵亨利·斯圖亞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兒子。
詹姆斯一世 (英格蘭)出生后5個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蘇格蘭貴族驅(qū)逐,流亡英格蘭。1567年,蘇格蘭貴族廢黜瑪利·斯圖亞特,詹姆斯被立為國王,稱詹姆世六世,由幾個大貴族執(zhí)政。1583年,詹姆斯六世親政。1587年,其母瑪麗因卷入暗殺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陰謀而被處死。同年,詹姆斯迎娶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女兒安妮公主。1603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指定詹姆斯為其繼承人后駕崩。詹姆斯即位為英格蘭國王,自封為大不列顛王國,稱詹姆斯一世。詹姆斯一世不了解英國議會,看不起議會下院,鼓吹君權(quán)神授。1611年,第一次解散議會。在執(zhí)政最后的18年里,王子查理和白金漢公爵喬治·維利爾斯(George Villiers)操縱了一切。失去判斷力的詹姆斯一世排斥在外。
在眾多的寵臣中,最受詹姆斯一世青睞的喬治·維利爾斯(George Villiers)曾獲得白金漢公爵的封號。1625年,詹姆斯一世駕崩。
詹姆斯一世 - 評價
僅管傳統(tǒng)史學觀點都將詹姆斯一世(英格蘭)形容為一位昏庸、自大、迫害清教徒與英國憲政體制與愚蠢的君主,但二十世紀中期的西方歷史學者開始認為詹姆斯一世在維持國內(nèi)穩(wěn)定與國際關(guān)系上有其成就;在詹姆斯一世時代,因為他的血統(tǒng)而統(tǒng)一的英倫三島實際上并不存在統(tǒng)一的社會條件,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處于族群、文化與宗教的高度分裂與對立下:蘇格蘭的貴族長老議會與英格蘭國會為了彼此的政治優(yōu)越?jīng)_突不斷,都試圖支配對方并改變對方之政體國體,而愛爾蘭對羅馬天主教庭的高度虔誠也使其與英格蘭主流的國教會、新教思想水火不容─這些內(nèi)部矛盾在詹姆斯一世之子查理任內(nèi)以血腥的內(nèi)戰(zhàn)(清教徒革命)作了最糟糕的結(jié)清。
相對的,詹姆斯一世任內(nèi)在國內(nèi)事務表面上雖看似無能與無所作為,但卻巧妙的令三地的對立維持在相互容忍與平衡之下,詹姆斯一朝在爭議性的人事任命(主要是從英格蘭委派蘇格蘭、愛爾蘭地區(qū)政教領(lǐng)袖)上通常采取不刺激對方的尊重態(tài)度,幾次較大膽任命造成的反彈也多以詹姆斯的讓步解決,雖然詹姆斯一世無法解決王國內(nèi)部的高度對立,但能維持超過二十年的平穩(wěn),已堪稱偉大成就。
詹姆斯一世 - 子女
亨利·威爾士親王 1594年219日—1612年11月6日
伊麗莎白·斯圖亞特 1596年8月19日—1662年2月13日 1613年于弗里德里克五世, 巴拉丁選帝侯(Frederick V,Elector Palatine)結(jié)婚
瑪格麗特·斯圖亞特 1598年12月24日—160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