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譚曉令,女, 國家京劇院演員,工 老旦。第六屆 CCTV全國青京賽優(yōu)秀表演獎得主。 文化部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
藝術經(jīng)歷
1出身于梨園世家,祖父譚世秀是著名京劇鼓師,也是京劇大師譚鑫培的曾長孫,并先后為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等京劇大師司鼓多年。譚曉令從十歲起就跟隨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金泉老師學習老旦。1990年考入北京市戲曲藝術學校。師從孫振泉、王玉敏、李鳴巖、趙葆秀、楊韻清、劉莉莉、李世英等老師。學習了《望兒樓》、《徐母罵曹》、《洪母罵疇》、《李逵探母》、《對花槍》、《清風亭》、《岳母刺字》等戲。1997年正式拜李金泉先生為師,是李金泉先生的關門弟子。同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繼續(xù)跟李金泉老師學習并加工了《罷宴》、《八珍湯》、《遇后·龍袍》、《四郎探母》、《李逵探母》、《釣金龜》、《清風亭》、《紅燈記》等劇目,又向王晶華老師學習了《楊門女將》。同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2001年考入國家京劇院工作。2001年7月參加中國京劇院與臺灣藝術家合作的新編劇目《欲望城郭》的演出,扮演“山鬼”一角色,受到院長吳江及臺灣藝術家的贊揚和觀眾的熱烈歡迎。
多年來譚曉令隨國家京劇院先后到全國數(shù)十個省、市、地區(qū)進行演出,所演劇目受到各地觀眾的熱烈歡迎。2004年譚曉令代表中國京劇院出訪以色列,與著名演員刁麗合作演出的《楊門女將》一劇得到以色列觀眾的強烈反響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哥劇院藝術總監(jiān)邁克先生的高度評價。2005年在中國京劇院復排現(xiàn)代戲《杜鵑山》中成功的扮演了“杜媽媽” ,2007年由中央電視臺空中劇院現(xiàn)場直播,得到高牧坤、曹韻清、庚金群、劉桂欣等藝術家的高度贊揚。
獲獎情況
2001年譚曉令以《李逵探母》一劇獲得文化部“全國優(yōu)秀青年演員評比”二等獎。
2004年、2006年度國家京劇院優(yōu)秀演員。
2005年被評為文化部優(yōu)秀共青團員。
2006年被評為文化部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
2008年獲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優(yōu)秀表演獎。
2009年獲中國戲曲紅梅花評選金獎。
擅演劇目
《望兒樓》、《徐母罵曹》、《洪母罵疇》、《李逵探母》、《對花槍》、《清風亭》、《岳母刺字》、《付氏發(fā)配》、《李逵探母》、《 罷宴》、《 八珍湯》、《遇后· 龍袍》、《 四郎探母》、《楊門女將》、《 紅燈記》《杜鵑山》《瀘水彝山》、《 赤桑鎮(zhèn)》、《 釣金龜》、《 遇皇后》等。
藝術特點
嗓音寬厚甜潤,具有很強穿透力和感染力。演唱技法嫻熟,韻味醇厚。扮相大方,表演細膩賦予激情,善于刻畫和塑造不同類型的人物。
活動年表
2001年1月6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十二日:首屆全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第十四天
2001年1月9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十五日:首屆全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閉幕式舉行
2002年3月16日,農歷壬午年二月初三日,19時:“電力之春”首都大學生專場公益性京劇演出第二場
2006年7月26日,農歷丙戌年七月初二日:中國京劇院紀念五烈士罹難50周年
2007年1月4日,農歷丙戌年十一月十六日,晚:張家口新年戲曲晚會“中國京劇院紅色經(jīng)典優(yōu)秀劇目張家口巡演”舉行
2007年2月5日,農歷丙戌年十二月十八日,19時30分:中國京劇院新春演出季第十二天
2007年2月20日,農歷丁亥年正月初三日,14時:中國京劇院新春演出季第十九天
2007年2月21日,農歷丁亥年正月初四日,14時:中國京劇院新春演出季第二十天
2007年2月22日,農歷丁亥年正月初五日,14時:中國京劇院新春演出季第二十一天
2007年4月1日,農歷丁亥年二月十四日,19時30分:“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十四場
2008年12月9日,農歷戊子年十一月十二日:第六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決賽第二場
2008年12月21日,農歷戊子年十一月廿四日,晚:第六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落幕
2010年1月30日,農歷庚寅年十二月十六日:《空中劇院》開播七周年答謝聯(lián)歡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