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德·休斯 - 童年
1930年8月17號,泰德·休斯出生于英國西約克郡(West Yorkshire)的米索爾姆洛伊德(Mytholmroyd),一個幾乎連英國人自己都讀不清楚名字的小鎮(zhèn)。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叫他泰德。
休斯對原始、質(zhì)樸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他著迷于自然世界的美,并經(jīng)常在作品中刻畫大 自然的殘忍與兇惡,以反映自我對苦難的承受和他的某些神秘的信仰。他認為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失去了與他筆下之自然的最基本的接觸。童年的高沼地風景在休斯心中留下 了強烈的印記,而父親關于一戰(zhàn)的那些殘忍場景的回憶,也深深地影響了他。老休斯在一戰(zhàn)時期是一名木匠,他所在的那個團在加利波利半島 (Gallipoli)與敵人發(fā)生激戰(zhàn),結果幸免于難的只有17個人,老休斯便是其中之一。他時常跟小泰德栩栩如生地描述這段血淋淋的回憶。
7歲時,休斯一家搬到了西約克郡的麥克斯博朗(Mexboroug)。他的父母在那里開了一家商店,賣報紙、文具和煙草。休斯在這里上了小學和中學。他15歲時開始寫詩,其中有些詩歌還在學校的刊物上發(fā)表過。他常常寫一些關于祖魯人和牛仔的故事,文字非常血腥和恐怖。
泰德·休斯 - 早期閱讀與創(chuàng)作
泰德·休斯在皇家空軍服了兩年的兵役。服役期間,他花了大量的時間來系統(tǒng)地、反復地閱讀莎士比亞的作品。他對莎士比亞的作品熟記于心,莎士比亞的經(jīng)典語句他可以信手拈來。退役之后,他通過努力取得了劍橋大學彭布魯克學院的獎學金。一開始,他讀的是英國文學,但是后來又轉(zhuǎn)向了考古學和人類學,這兩者對休斯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大學期間,他將大部分時間用于閱讀民間傳說和W.B.葉芝的作品,他非常喜歡羅伯特·格瑞福斯的《白衣仙女》 。
1954年,休斯正式發(fā)表了第一首詩歌。也就是在這一年,休斯從劍橋大學畢業(yè)。畢業(yè)之后,休斯搬到了倫敦。1955~1956年,他做了很多有趣的工作:看守動物園;當玫瑰園園丁;當守夜人;當學校老師;為約瑟夫·阿瑟·蘭克(英國實業(yè)家,后來成為英國主要的電影發(fā)行人和世界主要電影制片人之一)讀電影腳本;還曾計劃去西班牙教書,然后移民去澳大利亞。
休斯早期曾用兩個筆名——丹尼爾·赫林(Daniel Hearing)和彼得·克魯(Peter Crew)——發(fā)表過一些詩歌。他的詩曾在一些大學的刊物上發(fā)表過。
泰德·休斯 - 與普拉斯在一起的日子
1956年,他和劍橋大學的5位朋友創(chuàng)辦了一本文學雜志—— 《圣伯特弗評論》 (St. Botolph’s Review)。這本雜志只辦了一期,不過,他的收獲倒是不小,在雜志創(chuàng)刊儀式上,他結識了未來的妻子——當時在詩壇上還默默無聞的美國詩人西爾維亞·普拉斯。普拉斯自1955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馬薩諸塞州 阿默斯特的史密斯學院畢業(yè)并獲得一項詩歌獎以后,便在一筆獎學金的資助下到英國留學,那時正在劍橋努恩哈姆學院進修英語。
自那次意義非凡的會面之后,出現(xiàn)了很多描述休斯與普拉斯關系的文字。幾乎所有的文字都認為,這兩位極具創(chuàng)造力的詩人在被介紹給對方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被對方吸引。短短幾個月過后,他們便結婚了,在美國開始了婚姻生活。休斯在美國的馬薩諸塞州立大學阿默斯特校區(qū)教英語和創(chuàng)意寫作。
婚后不到一年,他贏得了一個美國詩歌大獎——休斯的第一部詩集普拉斯幫他籌備的《雨中鷹》(The Hawk in the Rain,1957年)就獲得了較好的反響,休斯憑借這本詩集贏得了哈珀出版獎(Harper Publication Contest)。在這部作品中,休斯表達了他對自然的獨特態(tài)度。這次大獎賽的評委是W.H.奧登、斯蒂芬?史班德爵士和瑪麗安? 摩爾。休斯曾這樣描述這段令他滿意的時光:“我們每天都寫詩。那是我們惟一感興趣的事情,我們所做的就是寫詩!
普拉斯則在同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詩集《巨人》,翌年,她便寫完了1963年才以“維多利亞·盧卡斯”的化名發(fā)表的自傳體小說《鐘形玻璃罩》。
兩名天才詩人共同生活時期的文學成就,無疑都會得益于彼此的切磋琢磨、激勵與啟示,但 是,兩名個性強烈的天才詩人共同生活,也自然可能會有人們可以理解和難以理解的困難。
休斯接下來的幾年,一直都是眾多研究者探究的話題。不過,有一些事情是可以確定的:普拉斯與休斯在生了兩個孩子之后,于1961年搬到了戴文(Devon);而休斯與阿茜婭?魏韋爾(Assia Wevill)發(fā)生了關系。1962年,他與普拉斯的婚姻宣告破裂。他離開了普拉斯,而普拉斯則于1963年在倫敦的公寓中自殺身亡。1969年,魏韋爾也自殺了,還同時害死了她與休斯的孩子。1970年,休斯與卡洛爾?奧查德(Carol Orchard)結婚。在接下來的歲月里,他對孩子照顧得很周到,竭盡全力使孩子們避免媒體的侵擾。普拉斯死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休斯只出版給孩子們看的詩文。
泰德·休斯 - 所獲榮譽
他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其間,他的部分生活來源是古根罕基金獎(Guggenheim Foundation Grant)。1959年,他第二本詩集《牧神節(jié)》(Lupercal)獲得毛姆獎(The Somerset Maugham Award)和霍桑登獎(The Hawthornden Prize),他專程趕往英國去領獎!赌辽窆(jié)》鞏固了他在詩壇的地位,進一步證明了他是戰(zhàn)后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1967年出版的《沃德沃》(Wodwo)是休斯的又一部力作,它的名字源于中世紀的一部長篇愛情詩《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從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休斯對神學越來越感興趣。1971年,他到伊朗旅行,在那里,他用一種獨創(chuàng)的語言寫下了詩劇《歐爾蓋斯特》(Orghast)。休斯的詩集還有《烏鴉》(Crow,1970)、《季節(jié)之歌》(Season Songs,1976)、《高黛特》(Gaudete,一首有關生殖儀式的長詩,1977)、《沼澤鎮(zhèn)》(Moortown,1979)、《愛密特廢墟》(Remains of Elmet,1979)以及《河》(River,1983)。休斯一生共計出版了九十多部作品,這些作品為他帶來了無數(shù)榮譽和獎金。
休斯是埃爾文基金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977年,休斯被授予帝國榮譽勛章(OBE)。1984年他被評為“桂冠詩人”。1992年,他出版了《獻給公國的求雨之術以及其他獲獎詩》(Rain-Charm for the Duchy and other Laureate Poems)。1995年,休斯為女王太后伊麗莎白的95歲生日獻詩一首,把女王太后比作一棵六根大樹。他還寫了許多評論和隨筆,其中有部分收錄在《莎士比亞和全在之女神》(Shakespeare and the Goddess of Complete Being,1992)與《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A Dancer to God: Tribute to T.S. Eliot,1992)中。除此之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精彩的劇本和兒童文學作品,其中包括他那本著名的幻想作品《鐵人》。在去世的幾個月前,他出版了《生日信札》(Birthday Letters),這本詩集記錄了他與西爾維亞?普拉斯在一起的生活。詩集一出版,便成為英語國家的暢銷書,并因其焦灼、誠摯的情感而飽受好評。
1998年10月28日,剛被授予功績勛章(the Order of Merit)的泰德?休斯因癌癥醫(yī)治無效而去世。繼休斯之后,安德魯?莫申(Andrew Motion)成為英國新一代的桂冠詩人。
泰德·休斯 - 中譯本欣賞
棲息的鷹
(泰德·休斯/作,張文武/譯)
我坐在樹林的最高點,閉著雙眼。
一動不動。從我鉤狀的頭到我鉤狀的雙爪,
沒有虛無的夢:
在睡眠中,也不去演習完美的捕殺和吞食。
這些高高的樹木帶給我的便利!
空氣的浮力和太陽的光線
都對我有利
大地面孔朝上,等著我的檢閱
我的雙爪固定在粗糙的樹皮上。
上天極盡造物之能事
才創(chuàng)造出我的爪子和每一根羽毛
而今我把萬物握于爪中
或者凌空飛起,將這一切慢慢地轉(zhuǎn)動——
只要我高興,我可以隨處捕殺,因為這一切都屬于我
我的體內(nèi)沒有任何詭辯:
我的習慣是撕掉那些頭顱——
死亡的恩典。
我飛行的路線只有一條,直接
貫穿那些生靈的骨骼。
我的權利無須論證:
太陽就在我的身后。
自從我出現(xiàn),就沒有任何改變。
我的眼睛不允許任何改變。
我要讓一切就這樣保持下去。
貓頭鷹
(泰德·休斯/作,張文武/譯)
我從你的眼中又看到了我的世界
并將從你孩子們的眼中,再次看到它。
在你的眼里,那就像一個異國。
平原上的山楂樹叢仿佛奇特的異鄉(xiāng)人,
你那神奇的雙眼中的隱秘物事。
所有瘋狂的東西,長腿的東西,都呼喊著
浮現(xiàn)在你的眼中,
如同食客眼中
擺在桌子上的食物。普通的綠頭鴨
像是外星人的工藝品,
它們的歡愛仿佛一場催眠電影
在河面上演。難以理解
在冰冷的河水中,它們的雙腳
還能如此舒適。你就像一架照相機
記錄下你無法理解的映像。
我把自己的世界毫無保留地向你展示。
你不可思議地欣然接受了它。全然接受,
就像一位母親從助產(chǎn)士手中
接過自己剛出生的嬰兒。你的瘋狂讓我暈眩。
它喚醒了我沉默而充滿狂喜的童年,
十五年前的時光。在那黑暗的夜晚
我的杰作在格蘭切斯特路上產(chǎn)生了。
我吮吸出一只兔子的痛苦,嘶啞而細弱的痛苦。
在一個雜樹林旁,它從我潮濕的雙手中逃脫了。
一只黃褐色的貓頭鷹在林中叩問著。
突然,它飛撲而來,張開雙翅,翅尖
打到我的臉上。它把我當成了木樁。
九月
(泰德·休斯/作,張文武/譯)
我們坐到很晚,看著黑暗慢慢展開:
沒有鐘表計算時間。
在持續(xù)的熱吻和擁抱中,
沒有人去看時間。
是仲夏。肥碩的葉子安靜地垂著:
眼睛后面的星星,
袖口絲綢下的海洋,告訴我們
時間不存在了。
我們站著;樹葉沒有為這個夏天計時。
不需要時鐘來告訴我們
我們只有記憶:
時間在我們的腦中呼嘯,
多像那倒霉的國王與王后的頭
在暴民當政之時,
樹木將他們的王冠靜靜地
拋入池中。
收獲的月亮
(泰德·休斯/作,張文武/譯)
閃著紅色火焰的月亮,收獲的月亮,
在山間滾動,輕盈地跳躍,
一個巨大的氣球,
最后它起飛,墜入夜空
躺在天空的底部,像一枚達布隆金幣。
收獲的月亮來了,
像低音管一樣,悄悄地在天上發(fā)出隆隆聲。
而土地仿佛敲響了深處的鼓,整夜回應它。
于是人們無法入睡,
于是他們走出家門,來到榆樹和櫟樹跪伏著
守望的地方。一片神圣的寂靜。
收獲的月亮來了!
月光下所有的母牛和綿羊
呆如石像,抬頭向上空凝視著她,而她膨脹著
充滿夜空,仿佛又紅又熱,飛翔著
不斷迫近,就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最后,金色的田野里,僵直的麥子
開始高喊:“我們熟了,割了我們吧!”而河流
從融化的群山流淌下來。
雨中的鷹
(泰德·休斯/作,張文武/譯)
我陷入了雨中的耕地,一步一步
艱難地從大地的口中拔出腳跟,
每一步,黏土都淹沒到我的腳踝,
帶著頑固的墳墓的氣息。而鷹
在高空毫不費力地垂下平靜的眼睛。
他的雙翅將萬物控制在輕盈的寂靜之中,
如此平穩(wěn),如同流動的空氣中的幻覺。
砰砰作響的風撞擊著頑固的籬笆,
撥弄我的雙眼,攫走我的呼吸,攥緊我的心臟,
雨擊打著我的頭骨,而那鷹高懸起
金剛石般的意志,如北極星一般指引著
溺海者繼續(xù)忍耐:而我,
被大地在最后關頭死死咬住的
一口食物,向著上帝的暴力支點,
那鷹的靜懸之處拼死邁進。
那鷹也許在悠閑的某時遭遇了
不測的風雨,遭遇氣流,從高空被拋下,
從他的眼中跌落,沉重的云撞擊著他,
地面將他捕獲;天使的圓眼睛
碎裂了,他心臟的血與地上的泥濘混在一起。
思想的狐貍
(泰德·休斯/作,張文武/譯)
我想像著午夜時分的森林:
除了孤獨的鐘表
和我翻起的空白書頁
還有別的東西在活動。
從窗口望去,我看不見星星:
在黑暗的更深處
更近的事物
正在加入此刻的孤獨。
一只狐貍的鼻子觸摸著小樹枝、書頁,
如黑暗中的雪一樣冰涼而鮮美的鼻子;
兩只眼睛轉(zhuǎn)動著,不時地轉(zhuǎn)動著,
一下又一下
將整齊的印記釘入林間的
雪地,一個跛足的身影
拖著腳步小心翼翼地走著,
在空洞的體內(nèi),
那勇敢地穿過空地的體內(nèi),一只眼睛,
一團不斷擴展、不斷加深的綠色,
絢麗奪目,專注地
經(jīng)營著自己的事情
最后,它帶著一股強烈而辛辣的狐臭
突然進入腦中那黑色的洞穴。
窗外依然沒有星星;鬧鐘擺動著,
書頁已經(jīng)印上了文字。
泰德·休斯 - 對詩歌的理解
作為一名卓越的詩人,休斯對詩歌和詩歌寫作的理解對我們很有啟發(fā):
休斯認為寫作就是對自身早年激情的延續(xù):“這(寫詩)是在狩獵。詩歌是一種新的生物,是你自身之外的生活的新的標本。”(休斯:《正在制造中的詩歌》,Poetry in the Making)
“要去想像你所寫的東西,要看到它并且體驗它。”(休斯:《正在制造中的詩歌》,Poetry in the Making)
“你只寫那些你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在寫作中,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你必須有能力去弄清,哪些是你僅僅感到好奇的(比如,你上周聽到的或昨天讀到的),哪些是你生命深處的一部分……因此你會說:‘我渴望從我生命中的哪個部分中剝離出來?’”(休斯:《正在制造中的詩歌》,Poetry in the Making)
“偶爾會有這種可能,只是短暫的片刻,你會找到能打開你頭腦中那些高樓大廈之門的 詞語,用這些詞語去表達一些——或許不是很多,僅僅是一些——由擠入我們身體的信息而產(chǎn)生的抵牾。一只烏鴉飛走的方式,一個人走路的方式,一條街的樣子, 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曾經(jīng)做過的事情。那些詞語可以表達復雜的內(nèi)心深處,而這種復雜則準確地反映著我們存在的方式。”(休斯:《正在制造中的詩歌》,Poetry in the Making)
泰德·休斯 - 主要作品
1957年 第一本詩集《雨中鷹》贏得了哈珀出版獎
1959年 第二本詩集《牧神祭》獲得毛姆獎和霍桑登獎
1967年 出版的《沃德沃》
1970年 詩集《烏鴉》
1971年 詩劇《歐爾蓋斯特》
1976年 詩集《季節(jié)之歌》
1977年 一首有關生殖儀式的長詩《高黛特》
1979年 《沼澤鎮(zhèn)》《愛密特廢墟》
1983年 《河》
1992年 《獻給公國的求雨之術以及其他獲獎詩》 《莎士比亞和全在之女神》《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
1995年 休斯為女王太后伊麗莎白的95歲生日獻詩一首,把女王太后比作一棵六根大樹
1997年 《奧維德的故事》
1998年 《生日信札》
還有《正在制造中的詩歌》 、《鯨》、《鐵人》等共計出版了九十多部作品,這些作品為他帶來了無數(shù)榮譽和獎金。
泰德·休斯 - 參考資料
1、http://s.maxthon.com/?q=%E7%88%B1%E5%BE%B7%E5%8D%8E%C2%B7%E8%A9%B9%E5%A7%86%E6%96%AF%C2%B7%E4%BC%91%E6%96%AF
2、http://s.maxthon.com/?q=%E8%A5%BF%E5%B0%94%E7%BB%B4%E4%BA%9A%C2%B7%E6%99%AE%E6%8B%89%E6%96%AF
3、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11203/200112030006.html